东北林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 丁宇婷:对线代的极致热爱,铸成师心赢好评

东北林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2020-06-03 20:00 浏览量: 3530

丁宇婷:博士,副教授。2013年1月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理学院数学系,获理学博士学位。2013年7月到我校理学院数学系任教,主讲本科生《线性代数》课程及数学系研究生《常微分方程现代理论》及《专业外语与写作》课程,曾获得东北林业大学第十二届“我最喜爱的十佳教师”称号。

主要研究方向及成果:

▲泛函微分方程及其应用

▲获得中国博士后资助和中国博士后特别资助各1项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主持省自然科学基金2项,主持中央高校基本科研基金4项

▲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学术论文16篇

▲主持东北林业大学教学改革项目2项

▲主编教材1部,发表教学改革论文2篇

一门从未接触过的艰涩课程,五大章的内容拥塞在四十学时,不同于线下教学的及时与清晰,而是全部通过网络平台完成,当这门课程终于结课,你会有什么感想?“时间过得真快。”在与丁宇婷负责教授的奥林学院化学专业学生们交谈时,我们却捕捉到了这样一句短促的感慨,不是卸下重担的轻松与缓释,是浓厚的遗憾与不舍。莫问天涯,何来归期,师道亮节,桃李成蹊,道一声丁零花开润净土,留一份宇内江山待朝露,谱一曲婷美濯涟默劳苦,照一片师道传扬圣远路。感谢老师的教诲,感谢老师的辛苦感谢老师的负责,感谢老师的大度愿返校仍可再聚一堂,谢谢老师这两个月的忙碌!

--奥林学院2019级化学专业蔡欣达同学向丁宇婷赠语

奥林学院2019级化学专业学生全体赠语:

俗话说: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因为疫情,我们相遇网络,虽然我们与您素未谋面,但相信每个同学都被您那和蔼可亲的声音,那孜孜不倦的教诲,那迥劲有力的字体所折服。看着您每次课后发的视频,每次作业上的评语,每次课堂上的提问,和对我们的迷惑地方的解释,我总在想,是什么让您这么细心,这么体贴,我想这就是为人师表所赋有的担当与责任。

因为疫情,我们只能相见于网络,无法在您身边听取您的教诲,可能以后在学校遇见也无法互相认识,但您带给我们的是一辈子的记忆,关于线代,关于您,这必将是我们一辈子的美好回忆。我们永远是您的学生,也希望成为您最骄傲的一批学生。

山河远落,人间星河,君如朝露,润泽良多,留一盏明灯依旧,尽一腔师道长流,话一曲罗亭事又,启一篇马踏离愁。最后让我用一句已经烂大街的但也是我们心里最真实的话来感谢您两个多月的陪伴:“谢谢老师,老师您辛苦了。”

▲学生们撰写的感谢信与制作的感谢视频▲

一门闻风丧胆的课程,一位泰然巧思的老师

线性代数,一门常年稳居高难度课程光荣榜的学科。当这门线下授课都会面临重重困难的课程,因为疫情的原因不得不调整为线上教学时,有6年线性代数教学经验的丁宇婷也不免担忧起来。

“这门课程的特点就是难度大,符号也非常多,很抽象。线下教学的时候我会采用一边板书一边讲解的形式同步讲授,即使这样学生也普遍反馈学习的难度很大,而且这门课程只有四十学时,学习时间紧、任务重。”

当丁宇婷回忆起线上备课的过程,她坦言,这并不是轻松顺利的——首先,和数学系的其他老师们一起测试筛选符合学科特点的线上教学平台,就花了不少功夫,多番测试筛选之下,最终才选定了网络效果最好的平台和最易被学生理解吸收的教学资源;此外,为了让学生们更好的理解这门课程、深入理解知识点、掌握解题应用的技巧,除了在慕课上侧重对概念基础知识的讲解,丁宇婷还要准备每个课时的重难点讲解视频;教学内容制定好,教学模式也同样很重要,从手机录制到ipad手写示范、再到电脑的视频剪辑,她将能够利用起来的设备全部试过一遍,才摸索出来学生接受效果最佳的多平台综合利用线上教学模式。

▲备课中的丁宇婷▲

网课的开展无形中增大了每个老师的备课压力,他们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探索和完善。对于丁宇婷来说,除了教学任务,她还要抽出时间照顾陪伴自己两岁的女儿,这样一来,一天的时间表就更加满满当当。“充分安排每一分,合理安排每一秒。”丁宇婷笑着总结,听不出一丝倦怠。可以想见那些同学们在课堂上看到流畅明晰的答疑视频、作业上的分数和评语,背后可能是晨曦和夜灯中她不知疲倦的剪影。

在丁宇婷的眼中,既然线上教学已经是不可扭转的现实,就要尽己所能把教学工作做好,因此她一有时间就琢磨着怎么完善细节,巧思不断。女儿用来游戏的乐高积木被她做成用来固定手机的支架,这样就避免了单手拍摄造成的画面晃动。她说,做视频会上瘾的,我在准备好本周的课堂内容后,常常会随即想到新的课堂讲解设计,紧接着再录制下个周的视频,这种兴奋感能持续很久。

也许正是这样,一门让学生闻风丧胆的课程,在丁宇婷泰然巧思的“化骨绵掌”之下,化成一汪投射出教师典范的温泉水,一座沟通师生情的桥梁。

符号的区别有多小,责任的能量就有多大

在采访的过程中,丁宇婷说过最多的话就是“谈不上辛苦,这是做老师的责任。”

这种厚重滚烫的责任感,在丁宇婷的童年时代就已经悄悄埋下了种子。“小时候住的地方离大学很近,从小我就想成为一名大学老师,我现在如愿以偿,从事的职业就是我热爱的事情。我特别喜欢在讲台上的感觉,我热爱的东西就要把它做好。”

以往在线下教学的时候,她会关注每一个学生的神情向她传达的信息,无论是短暂的溜号还是不解的皱眉,她能够第一时间提醒和解惑,而线上教学没办法像在课堂上一样收到学生及时的反馈,就只能更加认真地对待学生交上来的作业。

“最印象深刻的一件事,就是丁老师对作业的批改,每一章作业虽然不多,但是线代有些东西写起来非常繁琐,而且老师(仅仅一个班级)需要批改87人的作业,本来想着就是她也可能不会细看,看个答案就好了,结果不然,我有一次作业,一个行列式的符号,写成了一个括号,这个差别实在是小,不细看怎么可能发现,但是老师指出来了,可见她对每个人的认真负责程度,这让我十分感动。”为丁宇婷制作感谢视频的学生李景琦动情地回忆道。

对待每个班的每个同学、每一份作业,丁宇婷都会非常认真地批阅,这是她对自己的要求——不仅仅是打个分数,还会写下不同的评语,指出学生的错误所在,列明知识点,敦促他们改进;即使是一百分的作业,她也会批注一些鼓励的话语,或许是一题多解,或许是超额完成的练习,或许是字迹工整,都能够得到老师温暖的赞许与肯定。对于有原则性错误的作业,她还会通过QQ群的小窗口单独提醒强调,使学生能够印象深刻、有效地避免重复犯错。

除了日常的教学内容,丁宇婷也会留心为学生的未来筹划指引。在得知奥林学院的学生大多有出国交流意向后,丁宇婷会搜集一些世界院校的教学视频分享给同学们,让同学们明白国内外教学模式的不同,提早适应,少走弯路。考虑到将来本班会有很多同学选择出国,所以课下时候为他们推荐了网易公开课中的哈佛大学教授讲解的英文版《线性代数》,让同学们领略世界一流学府的大师风采,告诉他们国内外对于同样课程的授课思路、授课体系、授课方式的不同,为学生们日后出国深造、适应国外学习打下基础。另外,丁宇婷老师会针对自己的科研方向,给学生们讲解线性代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例如,疫情期间,丁宇婷在网上参加了关于新冠肺炎COVID-19的动力学建模及防控的国际科研会议,她便及时与同学们分享国内外的专家是如何用我们线性代数刚刚学习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的知识研究疫情的稳定性控制;再比如,线性代数在化学反应扩散、3D电影后期制作、手机解锁等方面的应用,让学生真正体会到线性代数的重要性,同时在学习的过程中,向同学们灌输先进的学术思想和耐得住寂寞的科研精神,潜移默化的将爱国主义情怀、正确的政治观点、正确的道德规范根植于学生们的思想之中。从教多年,她还能轻松地回想起自己教过的学生们,想起和他们谈心的情景,想起认认真真为他们写的推荐信,鼓励他们面对未来作出的最终选择。

“老师的负责任,就是应该明白,你的一句关心、一个平常的举动,都可能会给学生带来无限的动力。你的无意之举,可能影响甚至改变学生未来的轨迹。”丁宇婷谈起曾经教过一个学生,在一次课上,当她说出这名学生在检测中的失误时,他为自己记住了他的名字而感到惊讶,也为自己对他的关心留意而感动,于是在之后的学习中他加倍努力,最终取得了线性代数满分的成绩。现在这名学生已经保送研究生在读,还会时时和丁宇婷交流学习和生活情况。

在今年在线学习过程中,在批改作业时看到有一位同学的作业纸是湖北省某市的抬头,于是网上询问该同学家乡疫情情况,并提醒她做好防护。

每一次的负责都会迎来学生热烈的回馈,这一次也不例外。在本学期线代结课之时,同学们自发的为丁宇婷制作了感谢视频,送上精心准备的藏头诗,“谢谢老师。老师辛苦了”整整齐齐的感谢刷屏的时刻,令丁宇婷“幸福感爆棚”。即使已经结课有一段时间,她回想起当时,言语间依然洋溢着激动与幸福。

理学博士的钻研,理学博士的浪漫

在领导眼中,丁宇婷是一位钻研学术、认真执着的年轻骨干;在同事眼中,丁宇婷是一位亲和负责,写得了相声、解得出方程的才女;在学生眼中,丁宇婷是亲切和善的良友,是知识汪洋中的领航人。

上过她课的同学们纷纷回忆:“丁老师讲课不仅仅是讲授基础的知识内容,还会为我们拓展一些应用。她一直在课堂上强调,数学是一个很美的学科,也非常的实用。随着学习的深入,会发现数学和我们的日常息息相关,关于疫情防控稳定性分析的热点话题,都无法脱离数学的逻辑与方法。这些例子都是在她进行科研的过程中积累下来的,生活中与课程有关的内容她也会精心记忆,应用到授课中去。“

“但凡我说的十个例子中有一个是同学们感兴趣的,那么他就有可能为此去更加努力地学习。”丁宇婷说。她希望借由生活中的实例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尽己所能地去培养起他们务实钻研的精神,为他们日后的漫长道路点亮一柄炬火。

为了不让学生有抵触的心理,在第一堂课中,讲解完三阶行列式的重点之后,丁宇婷老师设计了一个“三行情书”的告白,解开题面获得的答案是:“我有幸一生有你”。

“数学不是很枯燥乏味的,学数学的人也可以很浪漫,我可以用数学的方式优美地表达我的感情,这是一种浪漫的情趣。”

在采访最后,问及丁宇婷有没有什么话想要对学生们说,她的语调中又充满了浪漫的因子:“首先是感谢,是缘分让大家有机会相遇,一同学习。更多的是想给孩子们一种祝福和希冀,趁着年轻,要发挥自己最大的能量,不要怕,不要悔。要有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要有一次想爱就爱的疯狂。这个‘爱’不仅是小爱,也可以是对线性代数的大爱。”

任教6年,负责12个学期的课程,丁宇婷始终以炽爱为出发点,以责任和博学为行囊,步履不停,开拓出一片又一片属于学生也属于自己的浪漫版图。老师,这个让我们敬重又偶尔感到距离感的身份,借由浪漫的底色,在每一位学子的心中模糊了生疏的边界,使他们更加坚定、更加明确地奔向各自光明的前程。

编辑:赵培灼

(本文转载自东北林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收藏
订阅

备考交流

免费领取价值5000元MBA备考学习包(含近8年真题) 购买管理类联考MBA/MPAcc/MEM/MPA大纲配套新教材

扫码关注我们

  • 获取报考资讯
  • 了解院校活动
  • 学习备考干货
  • 研究上岸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