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妈妈不必愧疚,你需要的不是完美,“差不多”才是最佳境界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
2021-05-10 10:00 浏览量: 3118

春末夏初,5月的第二个周日,又是一年一度母亲节。世界之大,无论你走得多远,有妈妈在,你就永远有依靠、有后盾。然而,也许你不知道的是,大多数母亲,从有了孩子的那一刻起,愧疚就如影随形:愧疚于没有给孩子更好的照顾、更优渥的生活、更全面的教育、更多的陪伴……美国女性心理学家哈丽特·勒纳博士(Harriet Lerner, PhD)《妈妈的意义:孩子如何改变你的一生》一书中,对这种愧疚感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了消除母亲们愧疚感的七种方法。

妈妈也曾是个小女孩儿,因为你,她才成为了坚强勇敢的妈妈。无论多忙,都记得给妈妈打个电话,世间的柔情与浪漫,别忘了给她留一份。如果你是一位妈妈,也请不要将太多生活中不能承受之重强加在自己身上,不为不可控之事过度愧疚,做自由、轻盈的女性。

01

母亲的愧疚

如果你是一位母亲,有一点你肯定深有体会,那就是愧疚。把孩子留在家里去上班,你会感到愧疚;把工作丢下去照看孩子,你又会感到愧疚。当然,你也会为这愧疚本身而感到愧疚。

但是,你要记住,正是我们的社会鼓励母亲们培养这种愧疚,就像鼓励她们去培育小花园一样。因为有了这种既耗费时间又耗费精力的情绪体验,才有效地阻止她们觉醒。

如果你为自己不是一个好母亲而感到愧疚,那么你不太可能会质疑“好母亲”的传统定义,当然你也不会追问是谁给出的定义。如果你对因为太疲惫而无法对孩子投入足够的关注而感到愧疚,那你就不太可能去挑战那些让你为难的种种力量,不论这些力量是来自婚姻还是工作。愧疚感让母亲们视域狭窄,老是困惑于“我错在哪里”,永远也无法成为个人或社会变革的主导者。

当然,愧疚感也并非一点都不好。我们希望父母亲能有适当的愧疚感。愧疚是人类具有的一种基本情绪,可以激发我们去弄清楚我们最深层的价值观,让我们的行为与之保持一致。但是有的妈妈会被愧疚感拖累,以至于深感疲劳并且易怒。或者,相互冲突的需求使得她们无法随时就位,也无法时刻保持聚精会神,无法与自己的事业保持合拍并处在最佳状态。

愧疚文化在20世纪四五十年代尤为盛行。当时,“好妈妈”都按规则行事,无私地将自己奉献给孩子,将家庭生活中的任何问题都归咎于自己,就连自己的不幸也认为是咎由自取。几十年后,在我的同龄人当中,诱导女性愧疚感的各种信息又在媒体上大行其道,将“事业型女性”和“居家妈妈”对立起来。这些错误的极端分类,都是女性主义惹的祸。

到我儿子马修出生的时候,每个妈妈都感觉到害怕和愧疚,只不过感受的方式不同而已。“工作中的母亲”被其他人警告,她们的孩子被剥夺了持续的母爱,因此生长发育很可能会受到影响;家庭主妇们则被媒体描述成白痴,不去工作,整天对着打蜡的地板傻笑。母亲们遭受攻击,处于一种防御状态,这也使她们具备了对他人的不同选择进行批判的能力,好像他人的不同足以成为对他人进行责难和评价的理由。

尽管女性主义思潮以及新经济时代带来了深刻的社会变化,但是许多妈妈仍然遭受过度愧疚和自责的折磨。尽管没有支持性的家庭和社区关系,也没有必要的社会支持和服务,母亲们依然拼命地努力工作,可一旦孩子们出了什么问题和不幸,她们仍然认为是自己造成的。

02

孩子的行为是你的成绩单吗?

社会学家菲利普·斯莱特(Philip Slater)提出,在一个以生产力为主导的社会中,母亲想要创造一个完美的产品是很自然的事情,因为这样她才能向自己、向母亲乃至向整个世界证明自己完成了一项出色的任务。

别人评价我们,不止看我们自己的行为,还要看我们孩子的行为,可是孩子的行为虽然会受到我们影响,却是我们无法控制的。

一方面,我们被告知,孩子不应该被看成是我们生命的延续——孩子们是独立的生命体,我们甚至不应该希望他们变成什么样子,或者看起来是什么样子,或者为了我们取得什么样的成就。另一方面,母亲们依然被人评价,评价的标准仍然是孩子的行为,好像孩子们是一面面镜子,能反映出我们的任务是完成得好还是坏。

母亲们非常清楚,什么时候人们在评价她们,因此常常为此偏执发狂也是可以理解的。当一个孩子成为负面关注的焦点时,母亲们感受到的情绪体验是非常复杂、难以理解的:她们会因为身为母亲的过失而愧疚(谁都有过失);她们会因为自己为人之母的行为被评价而感到羞辱和尴尬;她们会迁怒于孩子,因为孩子让自己难堪了;她们会对那些品头论足的人怀恨在心;同时,她们会担心孩子的问题。这些错综复杂的情绪反应使得母亲无法汇总协调各方面的资源,以一种冷静的方式去解决问题。

当孩子出现问题时,家人或者外人都会不约而同地去责备某个人,这种情况很常见。有时候,最先出现的是父母亲之间互相责备——“这一定是来自你家族中的基因造成的”——有时候,这种话虽然没说出来,可是不言自明。责备自己或者孩子的父亲都是很正常的反应,但是我们一定要闯过这一关。

03

你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强大

某个妈妈可能确实做得很糟糕,甚至让人讨厌,但是她也绝不可能单方面地就能造成她的孩子自杀、精神分裂、反社会或者其他的病态。她一个人也没法让她的孩子去偷窃、患上偏头痛、用拳头砸别人的鼻子或者做个全A的学生。我们可以努力去控制和改变自己的行为,但是我们永远没办法控制孩子对我们的行为做出的独特反应。我们也控制不了孩子所处的直接环境,以及他们所生存的更大的世界。

事实上,有些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就表现出特有的脆弱和敏感。心理学家罗恩·塔菲尔(Ron Taffel),也是《用心做父母》(Parenting by heart)这本书的作者,是“问题孩子”专家。他在书中写道,有些孩子不与人拥抱,不亲吻,也不与人接触,对别人给予的爱没有回应;这些孩子有自我调控方面的问题,常失控,大喊大叫停不下来,不服从;他们的注意力常常牢牢地固定在某一个地方,很难转移,成人很难打破他们的注意力模式,让他们去做另一件事;他们不能准确地进行语言解码,所以只能从图画和视觉线索中去学习;他们具有某种“感觉防御”,这意味着他们无法控制和管理传递给他们的强刺激;他们有很多的注意和学习方面的问题,例如感觉统合失调,广泛性发育迟缓等。在正常的课堂上教授这些孩子,或者普通的家庭教育几乎是不可能的事,不寻求帮助,你永远弄不明白怎样让他们学习。

正如塔菲尔所指出的那样,不同孩子的兴趣点千差万别。为孩子的问题感到愧疚,并且认为自己应该为这些问题负责是没有意义的。这就好比你女儿是班里唯一一个不戴眼镜看不清黑板的孩子,你为此深感自责,但是毫无意义。

很多人的心里仍然保留着这样一个传统,一遇到问题就向母亲们兴师问罪。母亲们毫无疑问是凡事参与的那个人,她们更多地参与家庭事务,更劳累,更担心,更可能一人分饰两种角色(在职场女性和家庭主妇两个角色间来回切换),因而也是更多被自己以及他人评判的人。

04

母亲们消除愧疚感的七种方法

❶愧疚感是天生的,也是母性的特点之一,因此很多人和你一样饱受困扰。

❷愧疚感不是绝症——你死不了。

❸就像念咒语一样重复以下内容:“我为我自己的行为负责,不为我孩子的行为负责。”意思是说,你尽力而为就好,不要再认为自己是万能的,很多事你控制不了,包括孩子是什么样的人,孩子怎么想,有什么感觉,以及有什么样的行为。

❹你要明白愧疚感有时候也是有用的,它会让你的行为往好的方面发展。例如,它会激励你去向孩子真诚地道歉。家长学会道歉,无论对自己还是对孩子都是好事。当然,没完没了的“对不起”会变得无意义,而且还可能让孩子觉得我们没有能力控制自己的行为。但是,不会在适当的时候道歉是良好关系的一大障碍,因为孩子有很强的正义感,真诚的、没有任何心理压力的道歉会培养孩子宽容的性格。母亲一般比父亲更容易向孩子道歉,因为母亲承认自己的不足和错误更容易让人接受。不过,母亲的责任感和愧疚感常会过度,这就使得她们很难完全体会到孩子的痛苦,或者说一句看似简单的话。

❺记住,不要因为别人说几句就认为自己没当好妈。有本事让他们自己亲身试一试。只听那些对你有帮助的反馈,远离负面评价。别人对你说三道四,都是他们自己的事,跟你没什么关系。

❻不要自责。某个问题或模式对孩子有负面的影响,这可能是家长在其中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我们要及时发现并且改变这种状况。自我反思、评价以及改变是自我爱护的关键,它们不会发展成自虐或自责。

❼追求完美就像追求瘟疫一样,要不得。我在安妮·拉莫特(编者注:Anne Lamott,美国作家)的博客中看到过这样一句评论,这句话是送给某位怀孕的摇滚巨星的:“千万别忘了,做父母做到差不多好就行了,这是我们很多时候追求的最佳境界”。这句话堪比诸多名言警句,完全可以贴在冰箱上勉励自己。完美主义,尤其是你本人的完美主义,在任何地方都是为母亲者的大敌。

《妈妈的意义》

作者:[美] 哈丽特·勒纳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出版年:2018年11月

编辑 | 张子胥

母亲节,你有什么想对妈妈说的话?欢迎留言分享。

编辑:葛格

(本文转载自中欧国际工商学院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收藏
订阅

备考交流

免费领取价值5000元MBA备考学习包(含近8年真题) 购买管理类联考MBA/MPAcc/MEM/MPA大纲配套新教材

扫码关注我们

  • 获取报考资讯
  • 了解院校活动
  • 学习备考干货
  • 研究上岸攻略

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