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院友风采】高奇琦: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
2021-02-21 13:15 浏览量: 4440

高奇琦,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2008届政治学博士毕业生。华东政法大学政治学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治理专委会委员,上海市曙光学者,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兼任中国政治学会理事、全国高校国际政治研究会理事、上海市国际关系学会常务理事、上海市政治学会常务理事、上海市大数据社会科学应用研究会副会长。创立并主持全球治理指数(SPIGG)和国家治理指数(NGI)。

石以砥焉,化钝为利

出生在山西长治一个平凡的农村家庭,高奇琦在读大学前对于学术研究是懵懂无知的,那时候他连普通话都极少说,更不论英语口语表达了。但他深知勤能补拙的道理,所有这些不足在后来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他在高考时选择了山西大学的行政管理专业,这是一门偏重实务的学科,而在学习探索中,他对于理论学习的心火愈燃愈烈。“为了追求对于理论的深入学习,本欲在硕士阶段跨专业报考复旦,后来却获得了推免资格”,便继续在山西大学攻读了行管专业硕士学位。然而在这个过程中,高奇琦愈发强烈地感受到复旦大学在政治学领域的深厚积累和吸引力,因此毅然选择报考复旦攻读博士学位。这既是为了重拾心中对于理念学习的向往,也是对于自身能力成长的一种证明。

复旦的求学生涯对高奇琦日后转入人工智能研究有重要影响。在复旦就读期间,高奇琦得到导师沈丁立教授的悉心指导。沈丁立教授是国际上军备控制领域的顶尖学者。沈教授本身从事的就是跨学科研究,作为物理学博士,却在国际问题研究领域卓有建树。这种跨学科的研究风格深深地影响了高奇琦。高奇琦到华东政法大学工作之后,通过介入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研究,一直在寻找政治学与前沿科技的交叉点。“智能革命对人类社会的影响非常巨大。我们不能完全任由科学家主导这一进程,作为政治学者,我们有必要用政治理论与之对话”。人工智能技术的突破可能很快,而且越来越快,但技术突破后产生的社会冲击,需要在全球范围内有较好的政策、法律法规及心理准备。这就需要社会科学的学者们站出来,与产业领导者、技术大咖们展开对话,一起讨论哪些东西可以做,哪些东西碰不得。然而,仅仅是跨越不同边界、在各个方面浅尝辄止是不够的,“要统筹起来,不要一盘散沙”,高奇琦结合自身情况,深耕这一研究方向,并不断拓展不同知识面的积累。这也使得他能够在之后的人工智能与国家治理的研究中,有一定的技术积累和学术沉淀,“在准确理解技术内涵的基础上,表达出自己社科方面的观点”。

跨越边界,融合知识。机缘巧合之下,人工智能与国家治理的碰撞产生了火花,也成为了新的学术增长点。高奇琦一直在努力探索新的研究领域和发展方向,近年来,在科研与教学过程中,他努力探索“与科技领域交叉,培养新文科人才”,这既是他对学生们的要求,也是对自己的要求。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求学生涯总有些当时觉得过不去了的坎坷。复旦的百年星空的群星熠熠,周边同学一篇接一篇的论文发表,而颗粒无收的自己甚至连毕业都存在困难。这种渺小感和挫折感让高奇琦一度升起不想做研究的念头,回首往昔,他叹惋不止。不破楼兰终不还,为了证明自己,他付出了成倍的努力:“如果你的生活已处于低谷,那就大胆走,因为你怎样走都是在向上。”披星戴月,熬夜写稿,付出旁人想不到的辛酸痛苦,也确实证明了自己,得到了人们赞叹的目光。然而成绩的背后也伴随着缺憾,手脚麻木、颈椎不好的标签可能要打上一辈子,家庭上的付出也甚少,他甚至怀疑这样的证明方式究竟是否正确。

“不以量化论成败,读书期间,最重要的作品就是博士论文。”高奇琦在不断反思自己,“不要苛求数量,有代表自己能力和水平的文章就够了”。兴趣是最重要的老师,跟随兴趣深入研究才是真谛。即使面对读书时期的艰难,高奇琦也没有放弃,跟随兴趣的引领,不断积累,反思总结。高奇琦对当年导师组的指导历历在目。沈丁立老师对思维逻辑的强调、徐以骅老师对历史史料的重视、樊勇明老师对政治经济学理论的要求、陈志敏老师中西贯通的视野至今仍然影响着高奇琦。理论与实践并举,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在石源华老师的支持下,他终于成功在韩国研究论坛上作了报告,顺利发表了博士期间第一篇论文,也是最艰难的一篇论文。

高奇琦多次谈及博士阶段对自己学术研究和精神品格的烙印。“回想起来,博士阶段的训练是一生中最刻骨铭心的。在一个研究领域,在几年内要读完相关研究者的所有成果,并提出自己的洞见。对于当时的自己,确实很难。不过现在看来,这却是自己一生中最大的财富。”高奇琦还记得当时沈老师说过:“博士阶段是人一生中最好的学习阶段。不要给自己留下遗憾。一定要把自己最好的成果拿出来”。沈老师的这种要求时至今日仍然激励着高奇琦。高奇琦笑谈道:“我感觉我对文字简明和语言逻辑有种强迫症,这也是受到沈老师的影响。”

为了在更高的平台上表达自己的观点,他苦学英语口语。从曾经在英语面试中都磕磕绊绊,到现在流利的英语表达,高奇琦仍然保持每天听英语入眠的好习惯,并坚持给学生们上双语课程。他笑称睡前英语只是入睡工具,只是习惯了,“不听英语录音睡不着”。高奇琦多次提及沈老师的教导,“如果没办法直接向外国学者直接表达自己的观点,那你就有一个很大的弱点。”也正是这样的教导不断激励高奇琦努力地补齐自己的短板。

饮水思源,薪火相传

大学之大,在于大师,大师之大,在于德行,在于情怀,在于谦卑,在于孜孜不倦对学术的追求和研究。来到复旦大学,来到国务学院,高奇琦是幸运的,能够得到数位不同研究方向恩师的潜心栽培。这是他学术生涯的重要起点,同时也为他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支持。他也没有辜负恩师们的期望,致力于学术研究,将所学的知识转化为治国理政的参考,为母校争光,同时在教书育人中传承学术薪火,为母校一次又一次地输送新鲜血液。

王邦佐老师、曹沛霖老师、孙关宏老师和倪世雄老师作为前辈学者的关怀和支持,让高奇琦感受到了学术传统的宝贵和温暖。沈丁立老师为他指明了研究方向,激发了他的求知欲、使命感和问题意识,使得他能够用严密的逻辑思维,思考新问题、探索新技术、开拓新视野,努力将所学所思融会贯通。林尚立老师、陈志敏老师、陈明明老师、桑玉成老师、苏长和老师、唐世平老师、任晓老师、刘建军老师、郭定平老师等诸位老师的国际视野与本土意识,以及他们自主建构中国政治学的努力,对于高奇琦的启发和影响也是巨大的。这种影响使得他能够直面中西方文化冲击,海纳百川,以国际化的视野对国外学者的观点给予批判思考,敢于反驳,勇于表达。复旦政治学的海派风格和本土意识至今深深地激励着他在学术上不断探索。高奇琦提到:“我最近关于新结构政治学和社群世界主义的思考,从本源上受到复旦政治学海派风格的启发。既要基于本土意识,也要有世界关怀。”

在学术成长的过程中,高奇琦也组织了许多高水平的讲座和会议,这往往需要邀请众多的资深学者。而在初创时期,母校的恩师们和师兄们总是给予援手,不辞辛苦,这令高奇琦动容,也深受鼓舞。怀抱这种感恩之情,他在工作中也愈发努力,潜心科研,教书育人,用学术成效来回报恩师和母校。他效仿当年恩师们的做法,认真培养自己的学生。近年来,他几乎每年都会推荐一两位自己最优秀的学生前来读博。“杜欢和郝诗楠是我指导过的本科生,后来都在复旦读博士。目前杜欢在华政工作,郝诗楠在上外工作。王建新、张佳威、张剑波、李松都是我指导的硕士生。他们很幸运,获得了到复旦读博士的机会。建新和佳威也已经到华政工作。”

高奇琦与复旦的感情有千言万语,东西南北春常在,师生之谊留心间。“努力把老师们教的东西都展示出来”,无论是品德、知识抑或情怀,高奇琦都深受复旦影响。发扬复旦人的精神,铭记国务人的情怀,再将这份“仰望星空,脚踏实地”继续传授给自己的学生,饮水思源,薪火相传。

编辑:刘蕊

(本文转载自复旦国务学院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收藏
订阅

备考交流

免费领取价值5000元MBA备考学习包(含近8年真题) 购买管理类联考MBA/MPAcc/MEM/MPA大纲配套新教材

扫码关注我们

  • 获取报考资讯
  • 了解院校活动
  • 学习备考干货
  • 研究上岸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