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大学辛旭:心向阳光,步履不停

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2021-01-17 08:00 浏览量: 4624

为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践行“创造管理新知,造就业界精英,践行持续发展,应对全球挑战”使命,共绘“成为培养卓越管理人才,推动可持续发展的全球知名商学院”愿景,以朋辈激励切实实现“讲好身边故事,树立优秀榜样”的理念,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推出“经彩·青年”系列报道,让我们一同走近成长路上的经管学子,青春有你,感恩同行!

TJ SEM

辛旭,中共党员,现为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2020级博士研究生。现任同济大学学生科学技术协会委员会委员、学院团委委员、团委创新创业部部长、学院研究生第五党支部书记。曾获国家奖学金、同济大学“沈荣芳”奖学金、同济大学优秀博士新生奖学金;获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二等奖等国家级科创荣誉4项、省部级4项;获评同济大学研究生学术先锋、同济大学先锋党员、同济大学优秀学生干部等荣誉称号。

个 人 寄 语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作为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的研究生,面对面对改革进入深水区、国家发展新常态、国际局势新挑战,自己要脚踏实地,做好“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这件事。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党员,我更要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德才兼备”,扎实开展学术创新活动,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青春才智。

“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一个人回首往事时,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犹记得两年前,满怀梦想与憧憬,在丹桂飘香的初秋,他来到同济大学求学,师从王效俐教授。入学伊始,王老师便嘱托道,“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管理是一门科学,学好管理必须依靠科学,要涵养系统思维,把生活中的问题抽象开展科学研究,做到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真正解决实际问题”。那时的他,心中只有一个信念:“在追求卓越的路上走下去”。弹指间,800多个属于象牙塔的日子转瞬即逝,有过挫折与迷茫,有过成功与喜悦,但收获更多的,则是成长与蜕变。

辛旭参加同济大学2019年学生科创盛典

立身百行,以学为基

2018年9月,他进入同济大学攻读硕士研究生。2年来,他铭记导师王效俐教授的教诲,秉持“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的信念,在科研上时刻保持高效率的工作状态,潜心研究、坚持不懈。在导师的指导和支持下,截至目前,他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ogistics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s》《Applied Economics》《交通运输工程学报》等国内外期刊发表SCI/SSCI检索论文6篇,EI检索/核心期刊论文3篇。在2018~2019学年度,他的科研总分位居学院第1名,获评“国家奖学金”,兼得同济大学“沈荣芳”奖学金。凭借自身的科研能力和学术成果,经过层层选拔,他于2019年获评第十三届同济大学研究生“学术先锋”第一名,并成为获奖学生中年级最低(硕士二年级)的学生。出于对于科研的热爱,他于2020年继续选择硕博连读,攻读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博士学位,并获评2020年同济大学优秀博士生新生奖学金。

辛旭获评“同济大学学术先锋”荣誉称号

他也深知,在学好专业知识、做好学术科研之外,必须更深入地挖掘自己的创新潜力,打开一扇“开眼看世界”的窗口。在经济与管理学院的开学典礼上,他曾说:“做一个无悔的选择,选一件值得的事坚持下去,努力成为一个用力活过的人,就一定能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温暖而丰盈”。他喜欢挑战,与自身专业相关的竞赛,他总是积极踊跃参加,无论是抬头可见的星空,还是侧耳即闻的广告词,都有可能成为激发他新想法的“火种”。记不清多少个周末,周而复始地和团队成员一起研讨,虽然艰苦,但却充实而快乐。从中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二等奖,到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二等奖、三等奖,再到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上海市银奖、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三创”挑战赛上海市二等奖……在实验室里披星戴月的紧张备战,竞赛场上不抛弃不放弃的执着,宿舍、图书馆里和队友们激烈讨论的场景,至今还历历在目。截至目前,他累计获得国家级科创荣誉4项、省部级荣誉4项、校级荣誉6项;同时申请国家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4项,创业项目同时入驻同济大学创业谷。

参加第十三届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

凭借丰硕的创新、创业成果,他当选同济大学学生科学技术协会第一届委员会委员(全校仅13人)、经济与管理学院团委委员、团委创新创业部部长。为了让更多的学生了解和参与创新创业活动,他作为学院的“朋辈导师”,参与学院举办的“经世致用”学术可持续发展沙龙;作为青年讲师,面向全校讲授《同济大学创新创业案例选讲》团课;作为同济大学学业发展与指导中心的朋辈导师,他又为全校的同学们就学科竞赛、创新创业、学术论文写作等方面答疑解惑。

辛旭讲授《同济大学创新创业案例选讲》团课

立己立人,达己达人

在自身做好科研的同时,他时刻怀揣一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心,对他人、对工作、对生活的热情与激情,是辛旭对自己一直以来的要求。满怀着对党的忠诚,在不懈追求与努力下,他在大学一年级便被接收为预备党员,并获评“辽宁省优秀大学生党员”(全省仅100人)。研究生入学后,他又高票当选学院研究生第五党支部委员,并担任支部书记。两年来,他创新党建工作载体、激发组织生活活力。支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得到有效落实,逐步形成党建工作特色品牌。每一次组织生活,都记录下了他恪尽职守、勤勉进取的工作品质和坚定的理想信念。通过长期建设,他所在的支部已连续4个学期获批同济大学学生党支部“对标争先”品牌/重点/优秀项目,并获评同济大学学生党支部“对标争先”示范项目(全校10项)和同济大学学生支部组织生活“十佳案例”(全校10项)各1次。2020年,他被推荐为同济大学学生党支部书记联席会代表(全院2人),并多次受邀担任嘉宾,在同济大学学生党支部书记论坛上面向全校学生党支部书记分享支部组织生活规范化建设的经验。

辛旭在学生支部书记论坛做主题报告

除支部工作外,他还积极为学校党建工作出谋划策,助力学校党建工作科学发展。担任校党委研究生工作部党建助理期间,他认真设计、反复修改《同济大学申请入党培训指导大纲》,把好入党启蒙的“入口关”;负责撰写6万余字的《同济大学发展学生党员工作参考手册》,为全校发展学生党员工作提供参考;同时负责学校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系统、学生党员发展管理系统的开发,经过3轮反复修改,先后形成了近3万字的设计方案。2020年,他获评同济大学“先锋党员”(学院仅1人,全校15名研究生),这是对他的过往工作的充分肯定,也坚定了他要为共产主义而奋斗终身的信念。

辛旭组织撰写的《参考手册》及发布现场

行不止者,虽远必臻

“学而后知不足,行而后知路远”,大学中除了浓厚而自由的学术氛围,最让人向往的莫过于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学生工作。无论是专业学习还是社团活动与工作,大学都有着广阔的平台,关键就在于是否能以“追求卓越”的态度去对待每一件事。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他深知,身为一名研究生,应当立大志、立鸿鹄志,心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将自己的光和热奉献给社会。自硕士一年级开始,他便加入经济与管理学院“城市360”项目团队,致力于为社区提供畸零空间改造服务,引导居民参与社区精细化管理。他与团队成员走进上海豫园街道,在感受祖国变化的同时,通过深入社区调研现状、与社区工作者面对面,为学校周边社区基层治理贡献“同济智慧”,同时提供党建共建的“同济方案”。

辛旭参加学院“青春告白祖国”主题报告会

作为学校“同济大学”官方微博的编辑,他每周负责同济新闻、晚安同济等栏目的运营,并在疫情期间持续讲述同济人的战“疫”故事。作为经济与管理学院学生总支助管,他依托微信公众平台,设计制作“济忆七十载”系列特刊;撰写的《学生总支的“开学第一课”》《学生总支“建功立业新时代,砥砺奋进新青年”主题党日活动》等新闻推送深受好评。

在日常闲暇时,他还会帮助身边的老师、同学处理电脑故障,为同学们进行学业辅导、交流比赛经验……世界那么大,他很珍惜和每一位同学的相遇,也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学院和班级发展贡献力量,留下最珍贵的一段“济”忆。

“新故相推,日生不滞。”他将时刻提醒着自己,不要忘记为什么出发,不断完善自我、不断追求卓越、不断成就他人。前方的道路或许荆棘遍布,或许风雨交加,但只要心向阳光、步履不停,就一定能够到达星辰大海的彼岸。相信执着追求的他,一定能在似水流年中,为自己留下一些热泪盈眶的日子。

编辑:精卫

(本文转载自同济大学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收藏
订阅

备考交流

免费领取价值5000元MBA备考学习包(含近8年真题) 购买管理类联考MBA/MPAcc/MEM/MPA大纲配套新教材

扫码关注我们

  • 获取报考资讯
  • 了解院校活动
  • 学习备考干货
  • 研究上岸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