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学院项兵在世界公益慈善论坛发表商学院成立18周年院长寄语院

长江商学院
2020-11-23 10:01 浏览量: 2604

长江商学院成立十八周年 项兵院长寄语:

各位朋友、各位校友、各位同事,大家好!今天是长江商学院创办18周年的日子。长江商学院创办的初心是为中国的崛起与民族复兴,培养一批具有全球视野与担当、人文关怀及创新能力的世界级企业家及商界领袖。取势于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经过18年来的努力与探索,长江商学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借此机会,我代表学院由衷地感恩和感谢各级政府的关怀与指导,感谢李嘉诚基金会的大力支持,感谢16000余名长江校友及学员的选择、参与和信任,感谢每一位同事及员工的努力、贡献及奉献。衷心地祝福长江商学院,18岁生日快乐!

值此18岁生日之际,我希望对我们走过的历程、取得的进步作以简单回顾,同时对未来作出展望。

长江商学院能有今天,非常重要的一点在于:依托学术立校、教授治学以及李嘉诚基金会的大力支持,我们打造了一个世界级的师资队伍。无论学术地位还是影响力,长江商学院都可以说达到了世界级。

建立世界级的师资队伍,是打造一个世界级商学院的重中之重、难中之难。截至今天,我们有47位教授,其中全职教授42人、长期访问教授6人、实践教授2人。大多数教授曾执教于哈佛、斯坦福、普林斯顿、耶鲁、哥伦比亚、杜克、UC Berkeley等全球一流院校,曾获得世界排名前15大商学院的终身教职。这在国内学院之中是唯一的,在亚洲商学院之中也可能是少有的。

长江成功的第二个原因:依托于长江世界级教授队伍,打造独特的、系统的、前瞻的、全球最前沿的有关中国商业、管理和经济问题的洞见。从创院起,长江就重视“四通”教授的培养——通国际、通国内、通理论、通实践,要在中国打造一批“四通”教授。

一方面,长江大部分教授拥有世界顶级商学院的教学和研究经验,了解世界前沿管理理论和实践,真正把东西方理论精华与中外企业具体实践相结合;另一方面,长江商学院聚集了一批中国最前沿、最优秀的企业家,足以教学相长。

同时,李嘉诚基金会对中国管理和经济问题的研究给予了非常大的投入与支持,使得长江能够产生一批原创的、对中国乃至全球管理实践有影响力的新的管理理念,并且超越传统商学院的“传声筒”和“教学工厂”模式。在长江创办之初,“如何把西方先进管理理念传入中国”是当时的聚焦点,而长江所倡导的集原创性、前瞻性和应用性为一体的管理新思想,对当时流行的模式是一种颠覆。

曾鸣教授 陈龙教授 廖建文教授

正因为这种全新的管理思想,长江相继有三位教授被中国顶级企业聘为首席战略官。2006年,战略学教授曾鸣博士正式加入阿里巴巴集团,担任阿里巴巴集团首席战略官;2014年,金融学教授陈龙博士加入蚂蚁金服集团,出任首席战略官;2017年,战略创新与创业教授廖建文博士加入京东集团,担任首席战略官。从长江教授中诞生了三个首席战略官,这在中国乃至全球可能都是唯一的,也成为体现长江商学院原创管理理念对中国经济和管理问题研究价值的一个例证。

长江的成功一定程度上还依靠管理教育层面的一系列创新,有些创新可以说是全球引领式的探索,也就是所谓的“大风流创新”。

  1. 高端定位与“灌顶式打法”

长江引领式创新的第一部分,是高端定位与“灌顶式打法”。当年刚刚创办长江商学院的时候,绝大多数全球顶级商学院都以MBA项目为主,MBA项目担负着为商界提供未来领袖的重任,其重要性毋庸置疑。但是,在全球大变局的今天,世界正处于一个多重颠覆式变革聚焦于一点的时代,再伟大的企业领军人都必须持续学习,而针对董事长、总经理,即“司令军长”层面的学习项目少之又少。长江商学院为企业家及企业董事长、总经理群体开设针对性课程,在管理教育上开创历史之先河。

长江在这一方面的探索取得了巨大成功:比如长江EMBA的高端定位,截至今天EMBA项目超半数学员都是企业董事长、总经理,这是少有的;再比如长江的非学位课程CEO项目,马云就是第一届CEO班的同学;以及长江企业家学者项目,聚集了一批顶级商界领袖。

“灌顶式打法”被长江应用于全球企业。第一,举办聚焦世界商业和经济问题的全球论坛,例如中日、中美、中英、中法、中国-东盟的CEO论坛;第二,长江联合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英国剑桥大学、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发展学院(IMD)等世界顶级学校,为全球500强高管提供一系列培训;第三,长江组织了对世界知名企业全球高管团队的内训,例如康明斯(Cummins)、安永(EY)、高伟绅(Clifford Chance)、安捷伦(Agilent)、横滨轮胎(Yokohama),法国电力集团(EDF)等;第四,长江还为全球若干国家的政府高官或议员组织一系列培训,例如新西兰政府、印度尼西亚政府、马来西亚政府、泰国政府、英国议员等。

2. 人文课程与人文关怀

长江引领式创新的第二部分是人文课程与人文关怀。2005年,长江成为全球第一家将人文课程系统地引入管理教育的商学院。这一做法是多维度考量的结果。一方面,我们认为面向未来的新一代商界领袖必须具备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感;另一方面,由于气候变化、可持续发展带来的挑战,我们认为未来商界领袖必须具备历史观与长线思维。

因此,人文课程的引进是对管理教育的一场颠覆式变革,我们希望借此引领全球管理教育由“术”而“道”。长江的校训是“取势、明道、优术”,过去的管理教育过于关注“术”而对“道”重视不足。我们认为,具备人文底蕴是中国企业家与全世界实现价值对接不可或缺的条件。要想成为世界级企业,不仅需要先进的科技和管理理念,更为重要的是全球价值对接的能力,只有具备这一能力,我们才有可能做到全球资源整合、全球责任与担当。

3. 跨界、跨学科的全球学习平台

长江引领式创新的第三部分,是通过多年努力建立了一个跨界、跨学科的全球学习平台。

第一,学习平台必须是全球的。“三人行必有我师”,中国企业要取得成功,必须谦虚、好学,向全世界学习。所以长江必须为中国企业家打造一个全球学习的平台,通过学习相互交流、相互认识,发现新的商业机会,帮助我们提升全球价值对接的能力。

第二,学习平台必须是跨界、跨学科的。世界正处于一个多重颠覆式变革聚焦于一点的时代,面向未来的商界领袖不仅需要拥抱科技变革、商业模式和金融科技的创新,还必须深刻理解和更好应对社会创新、政治体制和全球治理体系的变革、地缘政治的风险等等。因此,长江为中国企业家打造了一个跨界、跨学科的全球学习平台。

4. 启动东西方管理理念与实践的双向交流

长江的奋斗目标之一,就是开启和推动东西方在管理理念与实践方面的双向交流。当时,绝大部分商学院聚焦于把西方管理理念引用到中国,我们所争议的“体用之争”,即“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西学为体、中学为用”或是体用的折中主义。无可置疑,将西方管理理念引入中国对中国经济的发展与管理能力的提高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但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取得巨大成功,我认为现在有条件、有可能争取推动管理理念和实践的双向交流。

2018年在中国公益年会上我也谈到了这一点,我们国家的经济近40年来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同时必须意识到,中国企业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产生一个管理理念能够风靡全球。时至今日的管理理念与体系还是由美国主宰和主导的,所以面向未来,我们必须为世界做出更大的贡献,其中之一就是产出一批可供全世界学习、复制的管理理念和实践。

我很高兴地看到,长江已经迈开了重要的一步。最近一段时间,长江针对外国同学的非中文课程所涉及的话题,已经远远超越了“如何在中国做生意”、“如何和中国做生意”这一层面。越来越多的国家和企业家对中国企业数字转型(尤其B2C方面)、对中国AI研究与发展产生很大兴趣,在AI驱动理论与实践方面,中国和美国是并驾齐驱的。

过去十年、二十年,中国经济的发展也造就了诸多的富商。比如2010年福布斯的全球富豪榜排名前十位的中国富商,到了2020年九成已不在前十名之内。这种“长江后浪推前浪”的现象全世界少有,足见中国经济在产生经济上颠覆力量方面首屈一指。

相比之下,日本、印度、欧盟等过去几十年间,产生经济上颠覆的力量比较有限。经济上没有颠覆的地方,也就没有年轻人的上升通道,社会流动性就会大受限制。如果上升通道受限制的话,可能很难解决社会稳定与和谐的问题,财富与收入不均的局面也很难改变。

新生代经济颠覆力量的持续产生,是中国发展模式的特点之一,也是经济繁荣、社会进步与和谐的一个必要条件。从这一点来讲,把中国发展模式的经验以及长江商学院培育和推动中国新生代经济颠覆力量的经验推广到全球,对于解决全球性的收入和财富分配不均、社会流动性下降等社会问题贡献了中国解决方案和中国智慧。

我希望通过上述一系列努力,能够形成东西方在理念和实践的双向交流,这是长江一个历史性的任务。

5. 商学院逻辑的扩展

曾经,绝大部分商学院的聚焦点都是如何增加企业竞争力,教授一整套的会计、金融、市场营销、领导力、企业战略等等。聚焦于如何增加企业的全球竞争力的重要性无可置疑,也是诸多学员和校友来长江商学院或其他商学院学习的重要目的。

但是,在全球社会矛盾如此尖锐的今天,这样的聚焦点则显得过于狭窄,所以长江商学院一直努力扩展商学院逻辑,希望能够关注财富的整个循环,聚焦企业为何经商、如何经商和如何使用财富三个方面,而不仅仅是如何把生意做得更好。在这一点上,长江在全球管理教育中也是一个大风流创新的引领者。

我们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和进步,比如:

2008年汶川地震长江校友和校友企业、教授员工的捐款4.3亿,占中国机构捐款7%;

2010年在EMBA项目中引入48小时必修公益学时,长江是全球第一家;

2014年为EMBA增设“公益第一课”,长江也是全球第一家;

2017年我们把24小时必修公益学时及“公益第一课”扩展到MBA项目和金融MBA项目之中。

这些都是长江在公益与社会责任方面引领全球的创新。截止今年4月份,在抗击新冠疫情行动中,长江全球校友企业捐款捐物累计逾40亿元。“无公益,不长江”已经深入人心,公益与社会责任已经成为长江人的DNA。

长江社会责任1.0:从创办第一天起,长江就高度重视企业的社会责任与担当。早在2005年,长江率先将人文课程(历史、宗教、哲学)系统地引入管理教育,这可能是全球第一家商学院系统倡导和发展人文教育。希望借此能够引领世界管理教育由“术”而“道”,培养具有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感的商业领袖,弘扬历史观与长线思维,以商业和社会创新促进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

长江社会责任2.0:一直以来,长江都重视引导学员关注财富的整个循环,从为何经商、如何经商,到如何使用财富。2010年起,全球首创EMBA 48小时公益学时制度,学员必须完成48小时公益活动方能毕业;2014年起,再度首创式地将公益和社会责任课程作为EMBA的“开学第一课”;2017年起,在MBA、FMBA等学位项目中引入24小时必修公益学时及“公益第一课”;同时,长江首创设立公益奖学金(2002年)、长江公益基金(2009年),长江公益奖(2014年)等引领式创新,不断拓展商学教育逻辑,重视公益课程与社会责任,倡导“无公益,不长江”。

长江社会责任3.0:近年来,全球均普遍面临收入与财富分配不均,社会流动性下降与阶层固化,可持续发展等三大问题。这些社会问题,政府、企业或非政府组织中的任意一方都无法独自、有效地解决。三者必须通力合作,协作创新,以科技、商业、社会创新等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基于这一点,2018年起,长江将传统的公益和社会责任提高到新的高度,再次开创性地将社会创新课程列为所有学位项目必修课,倡导企业不仅仅为了创富而追求创新,也要为解决社会发展问题而探索创新,推动构建和谐社会。

长江社会责任4.0:面向未来,长江把责任担当的视野从中国拓展到全球,致力于为全球培养一批重视社会创新的经济新生代颠覆性力量,为全球问题贡献中国解决方案和中国智慧。聚焦收入和财富不均、社会流动性下降,为年轻人提供上升通道与可能,为全球重大问题贡献源自中国解决方案。

为此,我们做了一系列的努力:长江创创社区2015年与腾讯建立合作,2016年与百度建立合作,2017年与京东建立合作,2019年与字节跳动建立合作,今年又与阿里巴巴合作,开设针对不同行业和领域的创业营项目。此外,我们还与微软、软银以及不少中国知名PE、VC建立合作。可以说,长江为年轻人打通上升通道、增加上升可能、培养新生代经济颠覆力量的项目,在中国影响力可能是最大的。

在国内,2019年6月长江启动了学位课程中文MBA项目,也是第一个聚焦培养新生代经济颠覆力量的MBA项目。

在欧洲,我们希望通过两大项目为欧洲培养新生代颠覆力量:一个是“启航中国(China Start)”项目,已经成功执行了八期;另一个是与剑桥大学丘吉尔学院共同推出的“Igniting Innovation for Impact”项目,致力于培养有责任感的未来领袖。

在亚洲,面向东盟商界领袖,长江先后推出东盟新经济领袖课程、东盟全球领导力课程等。

在未来,我们也希望陆续推出一系列面向日本、韩国、东盟、拉美、非洲、澳大利亚等经济体的项目,一步一步打造一个能够培养经济新生代颠覆力量的全球生态体系。

这个生态体系必须拥抱科技创新。为此,我们也有所布局:2016年4月,与哥伦比亚大学工程学院正式成立“长江创新中心”;2017年6月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工程学院和松山湖机器人产业基地合作,推出全球首项针对智能制造前沿领域创新的商学院课程—智造创业MBA项目(METI);2020年6月,与剑桥大学丘吉尔学院合办“全球颠覆时代的影响领导力”项目;将来,长江将继续与日本、韩国的学校建立合作。

在新生代颠覆力量培养方面,我们将来两大抓手:

抓手一:家族企业项目

无论是家族企业的接力者,还是白手起家的创业者,在全球大变革的今天,他们必须有新的知识与洞见,也需要新的格局、视野与思维,同时更要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除了接力长江项目以外,长江分别与INSEAD和沃顿商学院达成合作意向,将在2021年联合开展面向全球的家族企业课程项目。

抓手二:社会创新的MBA项目

在新生代颠覆力量的培养过程中,我们同时高度重视社会创新和社会责任,希望通过社会创新,能够把政府、企业、社团组织、市民社会(civil society)和国际组织的力量整合起来,系统地解决收入和财富不均、社会流动性下降和可持续发展三大问题。我希望长江在社会创新方面能成为全球引领者。

2021年,长江商学院将与和日内瓦研究生院(GIG)联合推出全球第一个聚焦培养重视社会创新与责任的新时代经济颠覆力量的MBA项目(双学位)。

回顾过去18年,长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一定的成就。面向未来,长江的发展规划将聚焦于三个方向:

第一,打造一个培养新生代经济颠覆力量的全球生态体系与平台。长江将陆续推出更多跨学科、跨领域的管理教育和创新研究项目,培育新生代经济颠覆的力量。

第二,高度重视社会创新,聚焦收入和财富不均、社会流动性下降和可持续发展等全球三大社会问题。

第三,聚焦儒家经济圈、东亚与大洋洲(RCEP)。2015年儒家经济圈和东亚已经成为全球经济总量第一大经济体,也是全球经济增长贡献最多的经济体。儒家经济圈包括中国大陆、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以及日本、韩国、新加坡和越南八个经济体;从儒家经济圈到包含东盟的东亚,“10+3”包括中国、日本、韩国加东盟十国;然后再一步步扩展到新西兰、澳大利亚,基本上沿着RCEP框架发展。

长江商学院要为全球重大问题的解决贡献来自中国的解决方案,这是长江未来发展的方向。

无可置疑,过去18年长江取得了令人骄傲的进步和成就,但是我们的初心不变。到目前为止,中国还需要打造一批能够全球市场挣钱的世界级企业。

美国强大的一个重要基础,是有一批可以全球挣大钱的企业。反观中国,今天入围世界500强的大中华地区企业总数超越了美国。但绝大部分局限于在中国本土市场挣钱,很少能在全球主流市场和主流行业占据主导地位,华为可能是少有的例外。

美国能够独步全球第二个有利条件,就是美国有一批金融机构管理全球约48%的财富——管理全球财富以及这些金融机构依靠全球财富转移获利也是美国经济强大的核心能力之一。

到目前为止,我们还不足以说中国金融机构可以管理全球45%的财富,让全世界有钱人的财富都交给中国金融机构管理。因此,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们需要共同努力,把这件事做好,为中国培养一批可以征战全球的世界级企业和企业家队伍,能够全球市场挣钱,能够管理全球的财富,这是一个国家的复兴强大、和平崛起的必要条件之一。

我们任重而道远,让我们继续共同努力。

关于长江商学院

长江商学院成立于2002年11月,采用世界商学院通用的治理架构,以“为中国和世界培养一批具有全球视野、全球资源整合能力及全球价值对接能力、人文关怀与社会担当,以及创新精神的世界级商业领袖”为己任,旨在打造全球领先的新一代商学院,以新视野与新思维应对商业社会所面临的重大挑战,通过管理研究及商学教育的发展,服务中国乃至全球的商界领袖。

取势于中国经济之崛起,依托政府和李嘉诚基金会的大力支持,长江商学院经过十余年发展,拥有近40位全职的、蜚声国际的教授队伍,贡献了一系列源自中国、引领世界的原创管理思想。2005年,长江商学院率先将人文课程与公益实践系统引入商学管理教育,提出培养企业家的人文关怀和社会担当。长江商学院拥有中国颇具影响力的菁英校友群体,10000多位校友中超过一半担任CEO或总裁职位。学院总部位于北京,在上海、深圳有授课点,在香港、伦敦及纽约有代表处,率先在欧美等发达经济体启动高层管理课程,把对新兴市场和世界商业格局影响重大的原创管理思想输送到西方,成为东西方双向交流、整合全球管理教育资源的高端学习平台之一。

长江商学院为国际管理教育协会(AACSB)和欧洲管理发展基金会(EFMD)成员,并获得EQUIS认证;也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工商管理硕士授予单位”(含EMBA和MBA)。学院现设有工商管理硕士项目(MBA)、金融MBA项目(FMBA)、中文MBA、智造创业MBA项目(METI)、高级工商管理硕士项目(EMBA)、企业家学者项目、高层管理教育项目(EE)和创创社区。

编辑:煊彧

(本文转载自长江商学院官网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收藏
订阅

备考交流

免费领取价值5000元MBA备考学习包(含近8年真题) 购买管理类联考MBA/MPAcc/MEM/MPA大纲配套新教材

扫码关注我们

  • 获取报考资讯
  • 了解院校活动
  • 学习备考干货
  • 研究上岸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