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修修人——浙大EMBA首届班的故事|40年 · 管院记忆

浙江大学管理学院
2020-07-15 17:00 浏览量: 4421

自修修人——浙大EMBA首届班的故事

01、一块石头的故事

(文:EMBA 2003春季班周智敏)

从同学群里看到带班老师王薇发布的“浙江大学管理学院40周年院庆公告”,想到母院快要迎来40周年大庆。作为管理学院首届EMBA的学员,脑海里不由地闪现出一幕幕求学时的难忘场景。而最令我们津津乐道的除了课堂内外的精彩片段,就是一块石头的故事。

2002年,作为全国第一批取得EMBA培养资质的院校,浙江大学管理学院开始面向全国招收第一批EMBA学生。

2003年春天,经过严格的筛选,我们EMBA首届班的32名同学收到了珍贵的录取通知书。三月初举行了隆重的开学典礼,并上了第一次课程,整整四天。大家对这四天的课程反响热烈,深感受益匪浅。庆幸自己做了一个正确的选择,成为这个班级的一员。有这么多志同道合、有着相似经历和共同追求的人聚集在一起,谈天说地,畅所欲言。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四月份,来势汹汹的“非典”席卷全国,学院被迫停课三个月——这也意味着我们将推迟三个月毕业。

斗转星移,经过了两年多紧张而又充实的学习生涯,同学们都按规定进入了论文答辩阶段,离开母校的日子渐渐靠近了。

那是一个记忆犹新的夜晚,从全国各地(包括宝岛台湾)汇集到母校的同学们,在完成了论文答辩之后,聚集在西湖边举行告别晚宴。席间有位同学提出了应该为母校留下点什么纪念的话题,引起了大家的共鸣,众说纷纭,献计献策。但总觉得美中不足。此时,大家不约而同的把眼光投向素有智多星之称、而又始终没有表态的姚博明同学。只听姚同学胸有成竹的说道:我建议给学校赠送一块厚重的石头,正面用一句话来概括两年来学习生活的感悟,背面刻上全班同学的名字。石头就摆放在管理学院新办公楼的门旁。话音未落,掌声响起,交口称赞,一致通过。

接下来的事情就顺理成章了。由我和姚博明、黄坚专程去开化钱江源头寻找到了这块6吨多重的石头,并把它运回了杭州;由姚博明同学负责把诸事落实到位。最终,石头正面“自修修人”四字,背面则刻上了我们全班同学的名字。

为什么是“自修修人”?

来读EMBA的人都想成为佼佼者或争做企业强者。企业强者就应具备培养人、教育人、用好人的本领。

因此这个强者就必须先要能做到自我学习,自我磨难,自我修炼,自我提高,然后才有能力和资格去带领和帮助弟兄姐妹或部下去学习、修炼和提高。

所以,EMBA的学习过程实际上是自修的过程,再把每月课堂上学到的东西带到企业中去实践,去培养团队,就是修人的过程。一个企业人的问题解决了,其他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02、EMBA首届班教室

(文:EMBA 2003春季班谢炳超)

山高水长,情谊悠悠。虽然已经毕业多年,但求是园的烙印都在每个人的心里。每次重回母校时,也总会回忆起当时我们上课时的场景。当时我们的上课条件没有现在的好,教室也比较简单,现在学弟学妹们的上课教室就是专业的商学院教室,专业、舒适、明亮。

浙大EMBA“管理学院新大楼主题捐赠计划”启动时,浙大管院校友会理事会上,时任院长吴晓波教授提出:“管理学院教学楼正在筹建之中,希望校友们给予支持”。如何为管理学院教学楼建设捐资,成了浙大EMBA首届班同学们在微信群聊天的主题,大家的心声与愿望,引起王薇老师的关注,在王老师的指导下,经过几翻讨论与互动,大家商定认捐100万,建设一个“EMBA首届班教室”,既是对母校培育之恩的感谢,让更多的老师和同学在专业的教室上课,同时见证着师生们为理想而努力而奋斗的岁月。大家一致认为这是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然后,同学们本着力所能及、自愿的原则,你出2万,我捐5万,他认10万……直接汇入班级账户,通过一个多月时间的努力,凑足了100万。

这次捐资建教室活动,不仅仅表达EMBA首届班同学感谢母校的培育之恩,更主要是想给EMBA的校友们带个好头,希望大家聚沙成塔,为母校的建设与发展贡献应有的力量。

编辑:颜回

(本文转载自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收藏
订阅

备考交流

免费领取价值5000元MBA备考学习包(含近8年真题) 购买管理类联考MBA/MPAcc/MEM/MPA大纲配套新教材

扫码关注我们

  • 获取报考资讯
  • 了解院校活动
  • 学习备考干货
  • 研究上岸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