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报!中南大两个教研室获批教育部首批虚拟教研室建设试点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2022-02-24 23:25 浏览量: 2208

聚焦“双一流”

近日,教育部办公厅公布了首批虚拟教研室建设试点名单,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金融学院朱新蓉教授为带头人的“银行管理课程虚拟教研室”、法学院张家勇教授领衔组建的“民法鉴定式案例研习课程虚拟教研室”入选教育部首批虚拟教研室建设试点名单。

虚拟教研室是信息化时代新型基层教学组织建设的重要探索。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和《教育部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等文件精神,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在2021年7月启动了试点建设推荐工作。经各地方、高校及教学指导委员会遴选推荐,最终全国共计439个虚拟教研室获批试点建设。虚拟教研室进行试点建设,将探索“智能+”时代新型基层教学组织的建设标准、建设路径、运行模式等。通过3—5年的努力,建成全国高等教育虚拟教研室信息平台,建设一批理念先进、覆盖全面、功能完备的虚拟教研室,锻造一批高水平教学团队,培育一批教学研究与实践成果,打造教师教学发展共同体和质量文化,全面提升教师教学能力。

我校两个获批教研室简介

金融学院银行管理教研室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金融学院银行管理教研室是金融学院乃至中南大最早的教研室之一。作为我校金融学专业建设与发展的主要承载主体,银行管理教研室拥有以下“王牌”

1

金融学国家重点学科、国家特色专业、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等高端人才培养平台;

2

金融学核心课程国家级教学团队、“中国金融学科终身成就奖”获得者、“金融学杰出教师奖”获得者、“国家级名师”、“湖北名师”等雄厚师资力量;

3

“应用型”“学术型”“竞赛型”“国际化”“四位一体”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以及国家级精品课程、精品资源共享课程、慕课建设课程、双语教学示范课程等优质的教育教学资源。

银行管理教研室可以追溯到我校建校初期,建设历程如下:

1949年12月

中原大学成立金融贸易系,为银行管理教研室最早期的源头。

1951年

学校成立财政信贷系,并设立银行教研室。

现如今

银行管理教研室现有专职教师15人,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5人、讲师3人。其中,14人拥有博士学位;9人有海外一年以上的学习和研究经历;50岁以下中青年教师占比达到三分之二,教师的年龄结构合理、学缘结构多元,尤其是一批学贯中西、文理兼容的中青年教师,成为学科专业传承、发展和创新的中坚力量。

银行管理课程虚拟教研室的成员既有来自西南财经大学、武汉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厦门大学、江西财经大学、中央财经大学、深圳大学等国内在银行管理教学科研领域有显著优势和特色的兄弟院校教学一线的教师,也有来自贵州财经大学、西北师范大学、广西大学等西部高校同仁参与,跨校合作团队呈现知识结构优化、研究领域与能力兼收并蓄、互补互助融合协同的时代特征,主要通过打造线上慕课、虚拟仿真等优质教学内容,形成整体化教学解决方案,为高质量的专业建设、人才培育和社会服务注入新动能。

银行管理课程虚拟教研室建设特点:

1

以实体教研室为基石,以《商业银行经营管理》试点课程为载体开展的“智能+”时代新型基层教学组织建设;

2

利用银行管理教研室现有的学科积淀、师资力量等资源,广泛开展教育教学研究交流活动,加强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全面提高教书育人能力;

3

依托虚拟教研室,跨越专业、学校、地域的限制,充分加强高校间的教研交流,以《商业银行经营管理》课程为试点,协同共建教学大纲、知识图谱、教学视频、电子课件、习题试题、教学案例、实验项目、实训项目、数据集等教学资源,推动高校协同打造精品教学资源库、优秀教学案例库、优质教师培训资源库等,推动互联互通、共建共享;

4

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探索突破时空限,高效便捷、形式多样、“线上+线下”结合的教师教研模式,推动专业建设、课程实施、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评价等方面的研究探索。

银行管理课程虚拟教研室将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提高人才培养能力为核心,以现代信息技术为依托,试点先行、稳步推进,探索建设新型基层教学组织,真正发挥中国金融学高质量人才培养先行示范作用。法学院民法鉴定式案例研习课程虚拟教研室

张家勇教授依托民法基础理论教研室,领衔组建“民法鉴定式案例研习课程虚拟教研室”,联手北京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华东政法大学等多家法学类院校,充分利用人工智能新技术,创建新优型案例库;引入校外实践性资源,践行服务社会使命;引领鉴定式案例教学发展,革新法学教育模式。

1984年

民法基础理论教研室成立,在历任教研室主任的领导下,重点从队伍建设、教学建设、教材建设以及科研建设等方面开展工作,获得了长足的发展。

1995年

民法基础理论教研室被评为湖北省优秀教研室。

2021年

民法基础理论教研室被评为湖北省优秀基层教学组织。

民法基础理论教研室现有专职教师22人,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11人,讲师4人,20人拥有博士学位。师资队伍年龄结构合理,学缘结构多元。其所依托的民商法学科先后被评为国家级重点学科、湖北省高校优势学科。

2008年

民商法教学团队被评为湖北高校省级教学团队。

2017年

法学学科入选国家一流学科建设名单。

2019年

法学专业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民法基础理论教研室实力雄厚,依托课程建设开展教学改革,构建民法核心课程和与之配套的鉴定式案例研习双重课程体系,改革传统案例教学模式;不断完善课程体系,提高课程质量,民法学课程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重视教材建设,已有规划教材基本覆盖民法主干课程,修订出版《合同法学》(“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等高质量教材。

民法鉴定式案例教学是将德国法律人培养模式中国化的教学探索,近年来逐步在国家法官学院和全国主流法学院校赢得广泛关注和实践。民法鉴定式案例研习课程主要由初阶案例教学和高阶案例教学两个部分构成,初阶案例教学旨在促进学生对民法基本制度与理论的理解与运用,引导学生养成法律思维;高阶案例教学则在学生完成基础理论学习后展开,旨在强化民法学知识综合运用能力。通过本案例课程的完整训练,使学生能够熟练运用民事法律规范分析、处理法律问题,并具有从案例中提取裁判规则、发现理论问题从事案例研究的能力。

自2016年起

法学院依托优势案例研习教研资源,开设以鉴定式案例研习为特色的卓越法律人才实验班。

自2017年起

法学院连续举办四届全国鉴定式案例研习暑期班。

自2020年起

我校发起并参与举办两届全国鉴定式案例研习大赛和论坛,旨在培养适应新时代法治建设需求的卓越法治人才。我校逐步成为全国鉴定式案例教学的高地。

民法鉴定式案例研习课程虚拟教研室将坚持贯彻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不断聚合优势资源,建设民法鉴定式案例研习智慧教学平台;创新教学形态,打造基于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的虚实结合培养完整体系;深耕教育研究,凝练民法鉴定式案例教学的优秀成果;强化教师培训,铸造全国民法鉴定式案例教学共同体。力争通过3-5年的努力,打造以“理论与实务紧密结合,线上与线下深度融通,教研资源互联互通”为特色的标杆虚拟教研室。

法学院将以虚拟教研室建设为契机,坚持以本为本,继续推动信息化时代新型基层教学组织建设,提升教书育人平台,促进法学一流本科专业建设提质升阶。

— 往期回顾 —

滴!学习卡!ZUELers这样充实假期......

中南大2022年春季工作会议:发扬“拼抢实”作风 一起向未来!

一键解锁开学第一天!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党委宣传部

来源 | 融学院 法学院

编辑|一涵

审核|崔桢桢

编辑:凌墨

(本文转载自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收藏
订阅

备考交流

免费领取价值5000元MBA备考学习包(含近8年真题) 购买管理类联考MBA/MPAcc/MEM/MPA大纲配套新教材

扫码关注我们

  • 获取报考资讯
  • 了解院校活动
  • 学习备考干货
  • 研究上岸攻略

最新动态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