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聚焦】万后芬:新中国成立70年来大陆高等教育的发展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2019-10-17 08:45 浏览量: 2883

MBA中国网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高等教育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世界各国都把办好大学、培养人才作为实现国家发展、增强综合国力的战略举措。我国是人口大国,要从人口大国迈向人才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教育的地位和作用不可忽视。

教育的发展,是一个国家发展的重中之重。新中国成立以后,党和国家领导人十分重视教育的发展,我国的高等教育不仅在数量上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而且在结构上进行了优化:在大力发展本科教育的同时,注重研究生教育的发展,为建设现代化强国提供精英人才;注重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为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供更多的应用型人才。

一、量的飞跃——精英型教育向普及化教育发展

教育学家潘懋元先生认为:精英与大众是中国大陆高等教育的两个发展方向,但又是体系并存、相互间不可替代的两个重要时期。强调发展精英教育的同时不可排斥大众化教育;同样,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后也不可忽视精英教育。因此,在大力发展本科教育的同时,还必须注重精英人才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二、精英教育的提升——研究生教育的发展

(一)研究生规模的快速增长

(二)学位制度的建立

(三)研究生教育的多元化发展

1.博士生教育的发展我国博士授学位授予权是在1981年确定的,从1981年到2018年共进行了13次博士学位授予高校审批,首批博士学位授予权单位共有151个,2017年的博士学位授予权单位的单位达到451所。1981年1月1日开始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当年,招收了18名博士生。1983年5月27日下午3点,新中国首批共计18个博士学位在人民大会堂进行授予仪式。到2017年,全国共招收博士研究生117.69万人,获得博士学位的近80万名。自1981年1月1日正式实行学位制度以来,中国的博士培养飞速发展。

2.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并举1990年,为适应和满足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九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设置和试办工商管理硕士学位的几点意见》,开启了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先河。截至2017年,专业学位研究生规模为135.05万人,占比51.17%,专业学位研究生首次在研究生总体中占比超过50%。我国硕士专业学位达到40种,博士专业学位6种,涵盖了我国经济社会的主要领域,基本满足了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大批应用型人才的急迫需求。专业学位的兴起和发展,使得我国学位类型由单一的学术型,发展为学术型和专业型并举。

3.研究生教育的国际化发展走出国门,学习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打开国门,招收国外留学生;与国际接轨,融入国际认证体系,使我国研究生教育逐步步入国际化行列。建国初期,为了适应经济建设的需要,就派遣了一批优秀学子远赴(原)苏联等国去深造。改革开放以后,出国留学的研究生日益增多。1978—1987年我国共派出留学人员4.6万人,其中研究生1.2万人,占比达到了四分之一以上。进入新世纪,教育部确定了“扩大规模、提高层次、保证重点、增强效益”的国家公派留学工作方针。2007年,教育部与财政部设立的“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成为目前中国研究生公派出国留学的主要方式。2007年仅国家公派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录取人数就达到3459人,2018年国家计划选派联合培养博士生人数达6500人。改革开放以后,随着我国国际影响力的提升,来华留学的研究生规模不断扩大。1984年我国恢复留学研究生招生,但总体规模非常小,三年招收研究生总量没超过百人。1989年,原国家教委发布了《关于招收自费来华留学生的有关规定》,允许符合条件的高校自主招录自费留学生,使来华留学生数量迅速增长:1986年来华留学研究生为26人;截至2016年,来华留学研究生规模达到6.39万人,其中硕士研究生4.58万人,博士研究生1.81万人。1986—2016年,来华留学研究生增长了2456.69倍。在走出去、收进来的同时,进一步推进了学历学位互认举措,提升了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国家认可度。1984年,我国正式成为《亚太地区高等教育学历、文凭和学位相互承认地区公约》缔约国。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我国国际影响力的提升,我国与越来越多的发达国家建立了学历学位互认关系。从1988—2018年,我国先后与46个国家(地区)签订了学历学位互认协议。精英人才的培养和引进,优秀留学人才的回归,在我国经济、科技、军事的现代化建设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三、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高职高专教育的发展

(一)职业大学的兴起(1980—1990年)

(二)高等职业教育体系的建立(1990—1998年)

(三)高职院校快速发展(1999—2005年)

(四)高等职业教育步入优质高速发展阶段(2006年至今)

作者简介

万后芬,1944年1月生,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市场营销博士生导师组组长、企业管理研究所所长、中国高等院校市场学研究会副会长及教学委员会主任、中国市场学会常务理事及学术委员会委员。获全国优秀教师称号、高等院校首届国家级讲师奖,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主持了国家社科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各一项;主编著作16部;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十余项。主持国家级精品课程“市场营销学建设”。

主持创建了“商情预测”、营销系统工程、“营销(计算机)模拟”等三门具有创新性的课程。主持了国家教育部项目一项、湖北省教育厅项目三项。已完成的三个项目分别获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和湖北省人民政府优秀教学成果一、二、三等奖。主持制作了中国首都市场营销方面的立体化教材《市场营销学教程》(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主编了《营销心理学》、《现代市场营销学》、市场营销教学案例》、《绿色营销》、《金融营销》、《企业形象策划》等市场营销方面的教材。

在绿色营销方面颇有建树,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我国绿色产品市场培育与管理”;出版了《绿色营销》专著和教材,其繁体字版权被转让台湾地区出版发行;应邀到教育电视台做了“让企业站在绿色前沿阵地”的专题节目;应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邀请在人民大会堂做了“绿色营销与企业发展战略”主题报告

编辑:

(本文转载自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收藏
订阅

备考交流

免费领取价值5000元MBA备考学习包(含近8年真题) 购买管理类联考MBA/MPAcc/MEM/MPA大纲配套新教材

扫码关注我们

  • 获取报考资讯
  • 了解院校活动
  • 学习备考干货
  • 研究上岸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