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用30年走别人80年的路,3060目标下的创新创业变革

浙江大学管理学院
2022-11-04 18:00 浏览量: 3381

80000吨甲醛已释放到海洋和大气中。始于9月底的丹麦北溪事件,或成为人类有史以来最严重的天然气泄漏事故之一...

抛开国际政治争论,

我们该如何与温室气体、全球变暖相处?

当新闻中反复跳闪“碳中和”、“碳达峰”,

我们该如何去理解双碳背后的含义,

找到产业实践的底层逻辑和脉络?

精彩看“浙”里

作为紫金创业论坛第十期的重磅嘉宾,多年专注绿色投资的青域资本管理合伙人牟颖,分享了碳中和背后的宏观图景,庖丁解牛般阐述了碳中和是如何一个庞大而耦合的系统机制,以及孕育其中的产业创新机会。

本次活动由浙江大学MBA教育中心主办,浙江大学创业管理MBA项目协办。浙江大学创业管理MBA项目学术主任、浙江大学管理学院创新创业与战略系副教授、博士生导师王颂老师和浙江大学创业管理MBA项目行政主任梁贝特老师共同出席了本次活动。

1

不是地球的问题,

是人类的问题

气候变化,是整个人类所面临的系统性风险,是关于碳中和最底层的逻辑。

“蝴蝶在大西洋那一侧扇了三次,可能就引起这一侧的飓风。气候有临界、异质、外部效应这三个非常典型的特征。尤其是临界这个特征是我们特别需要关注的,我们在日常当中就像温水煮青蛙,很多身边的变化,很难直接感受到,但是等它累积到一定量,就会发生质变,会改变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牟颖说。

同时,我们要关注到,线性经济的增长极限。“传统经济的增长是以资源能源的消耗为代价的,目前的状况是需求超载,资源被严重消耗,带来了严重的气候和生态问题。”

据估算,如果继续按照线性经济增长的逻辑继续发展下去,到2050年,资源的开采量会以10亿吨计,地球的温度大概会升高3-6度。“气候变化不是地球的问题,是人类的问题。”牟颖说。

2

当我们说碳中和,

其实指的是“近零排放”

理解“碳中和”的定义,需理解“近零排放”。

“我们尽可能地减少人类生产、生活活动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但是这种排放是不可能完全为0的。要知道,自然生态系统本身有一定的固碳能力,所以我们所谓的‘零排放’,是指‘近零排放’,通过技术手段使我们的碳排放量与自然达成平衡状态,实现正负抵消。也就是说,我们不再向自然界‘增量’排放二氧化碳,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近零排放。”牟颖解释道。

3

用30年走别人80年的路,

中国的决心

牟颖列举了三个占比数,来解释中国的碳排放现状:1/4、1/2、1/10。

1/4,指的是目前全球每年的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大概是400亿吨,其中有100亿吨左右是中国排放,占到1/4。

1/2,指的是累计碳排放量,中国的排放量约占累计第一名的美国的一半。

1/10,指的是人均累计碳排放量,中国大约为美国的1/10。

“中国作为世界工厂,对整个全球的碳排放贡献了一个非常大的体量。但是从另一个角度细化来看,按照人均的数值,叠加上时间尺度,再叠加上多数非中国消费产品,中、美之间还是有很大差距的。”牟颖解释道。

中国已经开始行动,2020年9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表示,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的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这是一个非常宏伟的目标。”牟颖说:“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的这些年,尤其是改革开放发展的这几十年,其实是一个压缩式的发展,我们几十年其实走过了西方发达国家100多年走过的路。那么在这样的发展过程当中,我们碳排放也是一个压缩式的排放。”西方国家基本上有70年到80年的时间,来完成整个经济生产生活体系的碳中和转型。但是中国的3060目标是用30年的时间来实现别人80年走过的路。这既是巨大的挑战,也是巨大的机遇。

4

碳中和背景下的

产业创新机会

碳中和的图景是个极其复杂的多系统深度耦合的巨系统,要寻找产业创新机会,要做底层逻辑的系统梳理。要实现近零排放,实施路线需要三端协同,即能源供给、能源消费和固碳。通俗的说,需要一方面减少/控制碳排放,另一方面增加碳吸收。

减排上,需要以更少的温室气体排放,支持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这要求:第一,降低碳强度(单位能源消耗的二氧化碳排放),也就是从高碳能源向低碳能源转型,做能源结构的重塑。氢能源是深度脱碳的选择,它的能量效率大概是化石能源的2-3倍。第二,降低能源强度,做产业结构的调整,形成类似于持续供给侧改革的效果,节约资源,提升能效。

碳吸收上,主要是生态固碳和技术固碳。据统计,依据全球目前的二氧化碳排放量(400亿吨)来看,大概有53%左右可以被生态系统所固化,还有接近200亿吨的二氧化碳排放到了空气当中,导致了全球气温的升高。这主要通过增加植被和海洋生态系统的固碳能力,同时用碳捕捉、碳封存等技术方式做补偿去实现碳中和。

十四五规划中提到“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牟颖从中理解碳中和背景下的产业创新,涉及到所有行业,聚焦产业部门的全生命周期碳足迹,沿着产业链的低碳化、绿色化、电气化、数字化转型,围绕价值链的新材料、新装备、新技术、新模式等价值环节布局。

5

绿色低碳产业的独特性

与价值标尺

从事20多年绿色投资工作,牟颖将绿色低碳产业的独特性归为六个关键词:经济外部性、政策相关性、技术渐进性、周期多变性、终端强势性和要素多样性。

提及技术渐进性,牟颖说,绿色低碳产业中,能源供应的稳定性、安全性是第一位的,创新只有在被证明足够可靠的情况下才会被大规模地应用,先做局部的试点示范,再做区域性的,然后再放大范围到大规模的应用。“所以在这个领域里面的技术创新需要有耐心。”牟颖说:“绿色低碳的产业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产业,需要去摸清楚它的脾气,要掌握它的周期,在创业当中才会可能会少踩一些坑。”

牟颖所在的青域资本,在绿色低碳的主旋律下回归朴素,关注经济性,关注产品力,始终将安全、成本、效率、性能作为核心价值标尺。

有人问:碳中和是一个短期的热点,还是一个长期可持续的主旋律?

生活愿景的需要,是国家能源安全和塑造全球影响力的要求,也是未来经济发展的风口和产业竞争优势所在。“当然这个过程其实是非常漫长的,而且里面涉及到的问题非常复杂,所以它不是一帆风顺的,但从方方面面来说,都是一个必然的选择。”牟颖说。

王颂

浙江大学创业管理MBA项目

学术主任

针对牟颖老师本次干货满满的分享,浙江大学创业管理MBA项目学术主任王颂老师表达了由衷的感谢并表示,“2020年,中国提出3060目标。在双碳的宏观背景下,中国的企业跟世界其它国家优秀企业的差距并不大,甚至,我们在很多的赛道上已经处于领先水平。在这样的一个大环境下,我们的浙大MBA同学未来将大有作为!”

Q&A

精选

Q=学生,A=牟颖

Q

新能源汽车在制造和使用过程中,它是达成碳中和的吗?

A

目前来说的话,就电动车自身的全生命周期的碳排放来说,它使用环节的碳减排价值大于制造环节的碳排放影响,这是一个结论。从长期来看,将来还是要实现全产业链近零排放,也就是制造环节的碳排放也要抵消掉。

怎么抵消掉?来自于能源结构的调整,你现在用的电当中70%来自于火电,它是高碳排放的,但是将来这70%会变成低碳能源,那么你在制造过程当中的用能本身就是低碳的。

从长期来看,在整个碳市场建设当中,它界定了碳排放的三个范围:

第一个是“直接碳排放”。比如说我们工厂自建的燃煤电厂,用能是直接烧煤,带来的碳排放这叫直接碳排放。

第二个是“间接排放”。生产过程中没有自己直接烧煤,我用的电本身背后是火电,它是带碳的,叫做间接碳排放。

第三个是产业链上的碳排放。在我的工厂里面是没有碳排放了,但是我买来的原料,比如说我的原材料,从矿石加工到原材料的过程当中,它是有碳排放的,所以它也有供应链上的碳排放。

我们要实现的是范围一+范围二+范围三,加起来以后累计的近零排放。

Q

实现3060目标,您认为更需要自上而下的推动,还是自下而上的推动?

A

我觉得缺了哪一方都不行,听起来很技巧的一个回答,但确实是这样。

首先,是制度自信,我们刚才看到的这么宏伟的一张图景,这么一个庞大的体系性的变革,如果没有自上而下的统筹是不可能实现的。我们要用30年完成西方国家80年走过的路,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完成比别人庞大的多的减排任务,需要我们的制度保证,就是我们现在的碳中和举国机制,我们可以用举国资源在关键节点上实现突破。

从具体的实现层面来讲,改革开放这么多年的经验也告诉我们,创新往往都是民营企业做出来的,是通过市场化的机制来实现的。

所以我觉得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都是缺一不可的。

Q

氢的制备和储藏、运输都有难度,想了解一下目前我国在氢能源开发上的现状如何?您预测氢能源成为主流,还需要多长时间,还需要哪些重大的技术突破?

A

我还不能预测氢的产业链什么时候能蓬勃爆发,大概能够说一下现在氢的状况。

我们从氢的制储运到用这些环节来说,我们目前最成熟的是用的环节。氢在我们整个的体系当中,其实并不是一个新生品种,在我们的目前的工业体系当中,我们大概就有3000多万吨的氢,目前它主要是用来做化工原料。氢燃料电池已经过了0到1的阶段,产品成熟度相对较高,产品的技术水平处于一个不断提升的过程。

产业链上前端的环节,从制氢到储运,碰到的问题会更多一些。制氢的环节,目前我们希望它将来最主要的路径,是通过光伏和风电波动的富余能源来电解水制成氢气。

目前氢在储运面有非常大的挑战。氢气的体积能量密度很低,从新疆运到浙江,运费的成本是非常昂贵的。目前比较成熟的储运体系,一种是气体压缩,就是把氢气压缩了以后放到钢瓶来储存。另外一个方向,是用低温把它放到零下200多度,变成液态,再用槽罐车来进行运输,这是我们目前技术上相对成熟的能够运输的方式。但是成本非常高,气态和液态的这种储氢的经济运输范围不超过500公里,所以这就意味着用氢的地点和制氢的地点的距离是有限的。更长距离的运输,理论上来说最好的方式是用管道来运输,但是我们知道管道的建设有一个非常漫长的周期,利用现有的天然气的管道来做运输也是一个方案。目前国际上就在试验将氢气掺入天然气中,然后再在我们的终端直接掺氢使用,或者把氢气分离出来再使用。这个掺氢的比例目前有实证的案例,大概最多能够做到20%,但在氢气的传输过程当中,它会让氢管道的材料变脆,导致管道的老化,这是一个比较重要的问题。其它还有很多技术性问题需要解决。

另外,我们还在利用即有的产业基础发展氢载体技术,比如具备成熟加工和利用产业基础的甲醇和氨来做氢载体,在船运备电等领域已经开始实践。还有比较新的用各种固态合金做载体也在研发中。

撰稿:2022级 周末3班 王盈颖

责编:周映彤

审核:梁贝特、马金

编辑:刘蕊

(本文转载自浙江大学管理学院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收藏
订阅

备考交流

免费领取价值5000元MBA备考学习包(含近8年真题) 购买管理类联考MBA/MPAcc/MEM/MPA大纲配套新教材

扫码关注我们

  • 获取报考资讯
  • 了解院校活动
  • 学习备考干货
  • 研究上岸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