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制造业转型的“关键一招”?产学大咖们带你头脑风暴

浙江大学管理学院
2022-07-20 17:30 浏览量: 3856

科技赋能,中国“智”造。近日,“浙派商学”系列公开课在安徽合肥举办,来自浙江大学管理学院的专家学者与各行各业的企业家围绕制造业转型展开头脑风暴,3000多名观众通过线下+线上方式参加公开课。

合肥合锻智能制造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浙江大学工商管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严建文以“从重大专项浅谈中国工业发展与创新”为题作主题演讲。他系统梳理了中国工业发展的历史和现状,并结合自身主持和参与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的实践探索,提出了中国智能制造的转型路径。

“无人工厂、黑灯工厂不是智能化,‘机器换人’解决的是手工劳动问题,它只是智能化的组成部分,并不等同于智能化。”严建文表示,智能制造即状态感知、实时分析、自主决策、精准执行,核心内容包括数据、信息、知识、智能,其中最重要的是机器的自主决策。这就要求为机器的每个零部件赋予大脑和思维,需要扎根在“泥巴地”里推进制造业底层的根技术标准建设,没有底层的根技术标准,上层的云都是同质化的计算力。

在严建文看来,中国的工业发展目前处于2.0普及、3.0示范的阶段,其核心问题是“缺芯少魂”,尤其缺工业软件;中国的制造业发展则面临着轻制造、重智能,炒概念、讲故事,大需要、小供给等诸多问题。

谈及中国智能制造的未来,严建文认为,推进中国智能制造转型不必走西方发达国家“顺序发展”的路径,应采取并联的发展方式,采用正向和逆向“并行推进、融合发展”的技术路线。要注重先进工业操作系统的研发,推动高端装备的智能升级;要专注工艺技术,尤其是关键工艺、技术问题;还要提升基础零部件的设计能力等。“创新的产品需要迭代周期,从科学成果到产品有着漫长的技术过程,技术成果转移也不是简单的过程……总体而言,中国智能制造的基础非常薄弱,很多问题尚未解决,作为有技术、有知识的工业人,要落地生根,才能让下一代收获更丰富的成果。”

寿涌毅:不创造附加值的数字化不值得做

浙江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寿涌毅以“制造业转型:服务化还是数字化?”为题作主题演讲。什么是服务化?什么适合服务化?什么是数字化?数字化到底能帮我们解决什么问题……他不断抛出一个又一个问题,引导和启发观众思考。

在演讲中,寿涌毅以杭州制氧机集团为例,阐明了制造企业服务化的关键。他指出,杭州制氧机集团改变产品的销售模式,本质上是服务化策略,通过产品服务系统的价值链设计和重构,进一步扩张了原有的市场边际。“服务化是制造企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式之一,探索服务化需要厘清服务对象有没有变革、企业本身会不会发生改变。”

服务化之余,数字化也已成为制造业转型的“关键一招”。在寿涌毅看来,制造企业数字化不是简单的自动化,自动化只转变了加工流程,而没有帮客户增加附加值。凡是不能创造附加价值的数字化都不值得做,所谓附加价值包括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为用户或用户的用户创造价值等。传统制造企业不妨探索利用数据资源,改变自身的商业模式,额外创造附加价值,真正地实现转型升级。

“不论企业转型是考虑服务化还是数字化,都要问自己几个问题:我可以为用户创造哪些价值?我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是什么?我有怎样的供应链把我的产品和服务提供给用户?供应链本身是否要转型?再进一步,是否要打造自己的商业系统,在这个系统中找到与自己互补的企业,一起为用户创造价值,实现共赢。”寿涌毅总结道,“所有商业的最终逻辑,回归到常识,一定是为用户创造价值,从而为自己创造价值。数字化永远是手段,服务化可能是目的,所以数字服务化可以去思考。”

科技与组织相匹配成产学共识

公开课现场,加拿大麦吉尔大学大中华区招生总监、逸点管理咨询有限公司高级合伙人麻树群,严建文,寿涌毅,浙江大学安徽校友会会长、安徽瑞邦数科科技服务有限公司创始人徐杰,博世汽车部件(苏州)有限公司全球生产运营总监时良围绕“科技创新赋能制造业”主题,展开了讨论交流。

“我们曾经广泛讨论过:工业互联网到底姓‘工’还是姓‘网’?如果进军工业互联网领域,是走平台化发展道路还是深耕垂直领域?”徐杰表示,从自身实践来看,今天的制造业对于科技应用、智能升级有着极为强烈的需求,实际上,在中国经济下半场,科技创新企业仍然有很大的想象空间、市场空间。

对于“硬科技”的重要性,严建文深有同感。他认为,流量为王的中国互联网资本神话很难在制造业复制。“制造企业还是要做一些有技术门槛的东西,有战略思维的创新远比商业化的创新更有价值。为此,我们需要强化核心基础零部件、先进基础工艺、关键基础材料、产业技术基础,其中,先进基础工艺尤其重要。”

作为浙江大学MBA校友,也是在制造业深耕多年的专家,时良从“制”和“造”两个角度介绍了数字化生产场景。

科技创新如何赋能制造业?寿涌毅的观点在公开课现场引发共鸣。他指出,每一家制造企业的背后都有科技和组织两套系统,两套系统是否匹配、是否平衡这是一个问题。科技创新肯定会赋能制造业,但科技赋能的效率如何,需要企业的这两套系统朝着同一个方向努力。

来源:浙商杂志

责编:周映彤

审核:马金

编辑:凌墨

(本文转载自浙江大学管理学院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收藏
订阅

备考交流

免费领取价值5000元MBA备考学习包(含近8年真题) 购买管理类联考MBA/MPAcc/MEM/MPA大纲配套新教材

扫码关注我们

  • 获取报考资讯
  • 了解院校活动
  • 学习备考干货
  • 研究上岸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