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57城”创新型经济指数榜发布,最大“黑马”竟是它

浙江大学管理学院
2022-02-28 18:52 浏览量: 1813

成 果

ZJUSOM

2月25日,由浙江大学“创新管理与持续竞争力研究”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和浙江大学管理学院组织编写,阿里云计算有限公司提供数据支持,历时6个月完成《2020-2021中国城市创新型经济蓝皮书》(以下简称《蓝皮书》)在2022阿里云广东峰会上正式发布。蓝皮书》公布了“中国57城”创新型经济指数榜单及相关“核心发现深度揭秘了“中国57城”创新型经济发展的五大重要特征。会上,浙江大学社会科学学部主任、浙江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吴晓波,阿里云智能副总裁、阿里云政企产品解决方案总经理曾震宇先生和阿里云智能数字产业和生态总经理荆慧女士等共同发布《蓝皮书》

“中国57城”创新型经济指数榜单

“中国57城”创新型经济发展特征

结合创新型经济指数和国内各地区的发展实践,《蓝皮书》总结提炼了中国城市创新型经济发展的五大重要特征:

01

中国城市的创新型经济发展总体尚处于初级阶段,城市之间差距明显

进入《蓝皮书》排名的57个城市的创新指数平均值仅为28.06,40分(含)以上的城市仅有4个,大多数城市得分集中在20分(含)到30分这一区间(35个),甚至有5个城市得分不足20分。

此外,排名第一的北京为64.74分,排名最后的洛阳仅为17.10分,排名中后位次的城市的创新型经济发展水平亦与排名靠前城市存在较大差距。

02

北深上广位居鳌头,杭宁汉苏新一线发力强劲,东莞成为最大“黑马”

北京、深圳、上海、广州这四个传统的一线城市占据创新型经济发展的前四名,同时深圳凭借其在基础设施、资源、过程和产出方面的均衡发展,在创新型经济发展的综合水平上超越了上海和广州,仅次于北京位居第二。

杭州(第5位)、南京(第7位)、武汉(第8位)、苏州(第9位)这些新一线城市也伴随着近年来数字经济、高质量制造业的发展入围前十。

东莞排名第六,作为入围创新型经济Top10城市中唯一当年GDP未超过1万亿元的城市,是当之无愧的“黑马”。

图片来源:©千库网

03

四维发展均衡程度成为影响城市创新型经济整体表现的重要因素

中国城市在创新基础设施、创新资源、创新过程、创新产出四个维度中表现各异。深广杭苏实现全面发展、多维领先,创新型经济发展态势向好;但受限于创新基础设施建设与创新资源不足,无锡、佛山、长沙、福州等城市面临低投入低产出的创新型经济发展困境;

如何加快知识的扩散与转移过程,提升创新转化效率成为各城市共同面临的重要问题;粤港澳凭借开放程度与产业活力,城市(如深圳、东莞)创新产出表现优异;城市包容性与创新可持续性发展不足成为影响城市产出水平,进而制约整体创新型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如临沂、唐山、天津)。

04

四大经济圈的创新型经济发展各具鲜明特色,大湾区创新型经济整体发展领先,长三角效率优势明显,环渤海传统资源优势显著,成渝发展空间巨大

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型经济发展水平较为优异,城市表现出极强的竞争力,创新型经济发展位列四大经济圈之首;长三角经济圈拥有良好的创新生态,并且表现出卓越的创新效率优势;环渤海经济圈传统资源优势仍然显著,但创新型经济发展较为不平衡,两极分化较为严重;成渝经济圈起步晚,但创新型经济发展的基础设施已初具优势,有较大发展空间和潜力。

05

“共同富裕”“数字经济”与“双碳治理”成为城市高质量发展新的风向标,长三角与粤港澳示范作用突出

浙江发展性与共享性综合水平领先,成为城乡统筹发展先行典范;长三角和粤港澳数字经济表现亮眼,各城市数字基础设施和数字创新活力转化效率普遍较高;厦门成为生态治理创新标杆城市,其他大部分城市源头和末端平衡治理仍有短板。

图片来源:©千库网

上述结论如何研究得来?

此次发布的《蓝皮书》关注的重点是我国各主要城市如何通过充分利用自身的基础设施,并结合教育、技术、人力等资源投入,以拓展城市创新发展空间、取得更好的经济绩效,进而保障高质量的人民生活水平和城市的持续发展。

为此,《蓝皮书》主要通过创新基础设施、创新资源、创新过程创新产出四个核心要素来描述创新型经济视发展(见图 1)。

图 1 创新型经济评价的概念框架

《蓝皮书》中的评价指标体系共由创新基础设施、创新资源、创新过程和创新产出4 个一级指标,13 个二级指标,以及 47 个三级指标组成。所选取的指标遵循全面性、代表性和可得性原则,尽可能选择客观的、易于量化的指标,以利于公平、客观、科学地比较城市间创新型经济发展水平(见图 2)。

图 2 中国城市创新型经济评价体系

为何要持续做这样一项研究?

2005年,《蓝皮书》课题组在国内开创性地发起“创新型经济评价”工作,出版了第一部区域创新型经济评价专著——《2004浙江省创新型经济蓝皮书》,在国内首次对创新型经济的概念和内涵进行了明确界定。2022年,课题组进一步构建了适合中国本土城市的创新型经济蓝皮书——《2020-2021中国城市创新型经济蓝皮书》。对于在国内率先发起、构建评价体系,以及持续做这项研究的背后原因,《蓝皮书》课题组表示,之所以构建这样一套多层次、定量化、体系化的创新型经济评价指标体系,旨在为新一轮的以创新能力为主要驱动力的中国城市发展提供一把标尺。“我们试图以高质量发展的思维定位城市,通过基于创新基础设施、创新资源、创新过程和创新产出的综合表现(即创新型经济指数)对中国城市创新型经济建设进行精准把脉揭示总结城市转型发展的基本规律,以期为全面提升城市的创新型经济发展水平提供重要参考为全面推动中国城市以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持续贡献力量。

城市是聚集智慧、

推动创新的必要载体,

是创新的策源地,

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聚集地。

通过多维度的创新型经济

分层分类分析,

为中国主要城市的高质量

与可持续健康发展提供重要参考,

是浙江大学管理学院

作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始航之地

所肩负的义不容辞的责任。

放眼未来,

浙江大学管理学院将继续

培养引领中国发展的健康力量为己任,

以“健康力量系列重要指数报告,

以及“浙大学派”管理智慧

持续为中国企业创新发展赋能,

为中国经济腾飞与社会美好进步

不断贡献力量!

温馨提示更多《蓝皮书》内容,请扫描文末二维码关注“浙江大学管理学院”官方微信,关注后在对话框中回复“蓝皮书”,即可获取下载链接。

素材来源:《2020-2021中国城市创新型经济蓝皮书》

编辑排版:段婷

审核:佟庆

编辑:凌墨

(本文转载自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收藏
订阅

备考交流

免费领取价值5000元MBA备考学习包(含近8年真题) 购买管理类联考MBA/MPAcc/MEM/MPA大纲配套新教材

扫码关注我们

  • 获取报考资讯
  • 了解院校活动
  • 学习备考干货
  • 研究上岸攻略

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