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研究者与管理实践者之间双向鄙视链是如何产生的?

浙江大学管理学院
2019-07-30 16:53 浏览量: 2777

师资力量

热点解析

趋势预测

在这里,我们亦师亦友

教授名片

郭斌:浙大EMBA《创新管理课程》教授,浙江大学管理学院创新创业与战略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浙大管院睿华创新管理研究所副所长。研究领域:创新管理与战略、技术追赶与产业创新、信息搜寻行为与策略。

导语:在管理领域,管理研究与管理实践之间由于存在着天然的联结关系,因而这两者之间似乎很易于形成对管理理论价值的共识。然而事实上,不论是在学术界还是在实践界,关于管理理论的价值仍然存在着诸多看法上的分歧,一些看法甚至是截然对立、存有冲突的。本文围绕着“如何理解管理理论的真正价值”、“什么样的管理理论是好的理论”、“什么时候管理理论对于管理者更易于显现其价值”这样三个问题,对管理理论的价值及其与管理实践的关系进行了梳理和探讨。

1

一些企业家对管理理论有所担忧和质疑

管理理论的价值是什么?这看上去是一个很简单的问题,简单到甚至似乎不值得被提出。然而当我们把眼光投向管理理论与管理实践之间关系的时候,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就变得非常微妙了。即使在传统上非常注重管理理论价值的学术领域,在过去二十年里关于管理理论的价值及其与管理实践之间的关系,也出现了不同的看法,甚至这些看法存在着截然的对立。

而当我们把眼光转向中国,这种管理理论与管理实践之间的关系乃至冲突看法也不鲜见。在这些年里,随着中国市场化经济的进程,越来越多的企业家在获得商业成功的同时,也对社会认知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影响。而这些企业家对于管理理论的看法,也呈现出较为多元化的观点,既有认同管理理论价值的,也有对管理理论远离实践的担忧和质疑。事实上,关于管理理论价值的争议,并不仅仅发生在中国企业的管理实践领域,在管理的学术研究领域,近年来也引发了不少争议,甚至是论战。

虽然我们可以从一个较为稳妥的方式来这样表述管理理论与管理实践之间的关系——管理理论源于管理实践,反映了对管理实践的概化认知。但这种说法似乎在一些时候显得略微有些苍白。譬如说,一些企业家,甚至是一些很成功的企业家,他们可能会声称:我并没有科班地学习管理理论,我管理我的企业所遵循的都是我自己在过去的实践中不断摸索和总结的,这些都不是从书中看到的。一些较为极端的甚至声称:什么时候你忘掉了那些所谓的管理理论,你才能在管理实践中真正获得成功。面对这样的观点和认知,我们如何才能说服他人,实际上也是说服自己:管理理论对于管理实践者是有价值的。

2

管理理论与实践之间是互补,不是替代

在管理的学术研究领域,总体上人们对于“理论是什么”这个问题在看法上大致是一致的。理论“源自于现象的抽象”,是“一种在现象世界的经验复杂性基础上建构的概念性秩序”并且,理论”在一系列边界条件假设和限制基础上给出了概念之间的关系描述”(Suddaby, 2014)。

以此为基础,管理理论与管理实践之间的关系可以被转换为“学术性知”与“经验性知识”之间的关系。Augier和March(2007)指出,经验性知识(experiential knowledge)源自于管理实践者在过往实践中所积累的、对特定情境下的实践有着直接且即刻作用的知识;而学术性知识(academic knowledge),尤其是以理论形式存在的知识,则源自于研究者的思考以及对现实的抽象。不过在他们看来,简单地将这两种知识对立是不确切的,因为这两种知识之间更多的是相互交织而不是处于彼此的对立。这也代表了学术领域的这样一种观念,那就是理论与实践之间从来不是一种截然对立、非此即彼的关系,这不仅仅是因为理论源自于实践观察和总结,也来自于理论对于实践者所产生的影响。J. March (2006)指出,只有将研究者所掌握的学术性知识与实践者所拥有的经验性知识和情境相关知识结合在一起,才能产生出更好的实践解决方案,因为这两类知识并非是替代关系,而是存在着互补性。

Ghoshal (2005)甚至提出了这样一个有趣而激进的观点,那就是像安然事件这些与公司高管有关的丑闻和不当行为的发生,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管理理论(例如委托代理理论、波特五力模型中的议价能力)中所普遍盛行并被接受的假设本身所存在的缺陷,进而导致了这些不良行为的发生。他援引了J. M. 凯恩斯的一段名言:“那些认为自己完全不受任何知识影响的实干家,通常都是某位已故的经济学家的奴隶”(意指不论我们是否意识到,我们每个人的行为都或多或少地受一些理论思想所支配)。

当然,学术性知识与经验性知识之间仍然存在着一些性质上的差异性。典型地,经验知识的有用性在大多数时候被认为是非常依赖于特定的情境,而理论则通常试图跨越时间并追求普适性;并且随着时间跨度的拉长以及关注的范围扩大,学术性知识(或者说理论)的比较优势就越易于显现出来(Augier和March,2007)。另外,当管理者面对着未曾预期或者是未知的环境时,学术性知识的有用性会更易于显现出来,因为此时学术性知识可以为管理者看待和处理所面对的问题提供可供选择的框架,而不是为他们提供解决方案,因为解决方案是通过学术性知识与经验性知识的结合来创生的(March,2006)。

与“理论是什么”这个问题相比,关于“理论的价值是什么”这个问题,不论是学术研究领域还是管理实践领域,人们的看法之间存在着诸多显著的分歧(Suddaby, 2014)。

3

管理理论到底有什么价值?

首先需要申明的是,本文讨论的重点是管理实践者与学术研究者之间在管理理论的价值问题上所存在的分歧。事实上,即使是在学术界,关于管理理论的价值主张,仍然存在着一些不同的看法,这些看法彼此之间也存在着分歧。有兴趣的读者可以阅读Suddaby(2014)所进行的讨论。正如这篇文章所指出的,这种学术研究者之间在管理理论价值上的不同看法,客观上是有利于管理理论研究在发展方向上保持合理的平衡,并有助于在多样性的基础上更好地寻求对现实世界的影响和意义。

管理实践者对于管理理论价值的质疑,或者说怀疑,在很大程度上是源自于如下两个方面。这种怀疑首先是来自于理论作为一种对现实的知识抽象,它对于管理实践者的指导更多地类似于指向目的地的路标或者是连接现实的桥梁,但通常并不是答案本身。在运用学术性知识来获取答案的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不确定性,而且也很依赖于这些知识的运用者自身的理解和解释能力,因而管理实践者会产生这样一种感觉——你说的很有道理,但我还是不知道我该做什么。更为关键的是,一些实践者认为自己虽然是基于经验性知识来进行管理实践,但是从事后的结果来看相当成功;而那些掌握学术性知识的人在管理实践中似乎看上去反而未必能够获得如此成功的结果。进而这些实践者会因此质疑管理理论对于具体管理实践中的价值。

其实上述的这种观点,其逻辑的本质是:如果我们把管理实践者划分为两类,一类是遵循管理理论来进行管理实践的,另一类是所谓的不以管理理论来指导自己行为的管理实践者;那么,后者的成功,甚至是比前者在平均意义上更成功,是否就意味着管理理论的价值一直是被我们高估的?

要回答这个问题,一个更为本质的问题是:站在管理实践的视角,管理理论真正的价值究竟是什么?

在很多年里,不论是管理理论的研究者,抑或是管理实践者,都会隐含地认为管理理论的价值在于可以帮助人们获得更好的绩效结果(或者说优异的绩效结果)。这种隐含假定存在着两个重要的缺陷。

先,管理理论并不必然产生更好的结果。换言之,遵循管理理论的实践者,并不会必然获得更好的绩效结果。在个体意义上,那些不遵循理论的实践者,完全可以获得超出遵循理论的管理实践者所能获得的平均绩效水平。我们可以用赌场的例子来作一个类比。在赌场当中,由于凯利公式的存在,据说唯一可能依赖于个体能力战胜庄家的游戏就是21点。事实上,也的确有过一些依赖于高超的数学概率论知识从这个游戏中获利的例子,正如一些经典的好莱坞电影所展现出的艺术化情节。然而即便如此,这些依赖于数学知识从赌局中获利的玩家,是否是赌场中获利金额最大(也就是绩效结果最高)的玩家?这显然未必如此。就此而言,管理理论的价值在于它能帮助实践者稳健性地获得平均意义超出一般水准的、满意的绩效结果,而不是最优的绩效结果。

其次,为什么我们强调"平均意义上"“稳健性地获得满意结果”的管理理论价值,这是因为管理理论的价值实现是依赖于一定的边界条件的。这个边界条件就是大数定律。具体而言,如果单一的个体有机会遵循理论进行不限次数的尝试,或者是在一个个体数量N足够大的群体中那些个体都遵循理论进行尝试,那么遵循理论所得到的结果,一定会稳健地高于不循循理论实践者所能获得的平均绩效水平。然而,在这些不循循理论的实践者中,依然可能会有个体由于运气或者是由于个体超出常人的能力,从而获得整个群体中最好的绩效结果。

这意味着,不遵循理论的个体所获得的巨大成功,既不能证明理论是有价值的,也不能证明理论是没有价值的。反过来,我们也无法认为,遵循理论的实践者,一定会在群体中成为最优秀的个体。因为这两个方面从来就不是处于对立的状态。我们之所以把这两个方面在潜意识里予以对立,在很大程度上,是来自于研究者对于理论价值的过度自信,或者是源自于实践者对于理论价值的误解与误读。

因此,如果实践者自我认知是属于六西格玛之外的,也就是具备超常的个体能力,那么,你完全可以依据自己的思考和经验来获得成功,当然你也可能会失败。对于大多数个体而言,在满足大数定律的情况下理论至少可以帮助你来稳健地获得满意水平的绩效结果,但是理论无法保证你在单次尝试中必然获得好的结果或者是获得成功。这种平均意义上的稳健性是如何产生的?这是因为理论可以通过从大量的那种随机方向的尝试可能性当中剔除掉一些失败率高的方向(或者说路径),这样被保留下来的那一部分,虽然并不能保证一定成功、一定得到最好的结果,但至少可以把一些不必要的试探、一些错误率比较高的尝试所带来的成本极大地降低。

考虑到组织是由大量的个体所构成,如何能够在这些不同的个体之间进行高效率的沟通和协作,管理理论还会发挥另外一重功用。那就是当组织的个体都遵循相似的管理理论来认知环境和引导个体行为时,他们更易于形成高效率的组织行为。因此在此情形下,组织内的多个个体所采取的行动会因为内在逻辑的一致性而更易于形成系统性的方向,个体之间的沟通和协调成本将会大大降低,并且资源也将会在组织内部复杂活动中获得更为有效的配置和利用。

所以我们在现实世界里经常可以看到,在那些金字塔尖的管理者声称管理理论无用的时候,他们的中层管理者可能正在努力地学习和运用那些“无用”的管理理论。这个世界总是那么有趣,我们所以为的,我们所声称的,有些时候与我们的实际行为并不总是一致。

而当我们把关注的视角从个体层面重新转向组织层面,那么管理理论的价值将在很大程度上也与组织的复杂性有关。如果我们回顾过去一百年中管理理论与管理实践的发展历程,我们就能清晰地看见组织复杂性对于管理理论及实践所产生的重要影响。当现代意义上的企业组织变得规模日益庞大、管理层级越来越多、运营的方式越来越复杂,那种完全靠个体的能力和经验来驱动组织的运转将变得越来越困难。现代意义上很多管理理论的产生和发展都与此有关。所以不要简单地以傲慢或无知的方式来对待管理理论,因为有些时候管理理论被认为是没有用的,并不是因为理论本身的问题,而是因为你所在的组织在复杂性上还远未达到一个限度。

4

如何判断“好的理论”?

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学术研究领域意识到,学术贡献并不必然会反映在对实践的推动以及价值贡献上。出于对学术研究日益远离实践的担忧,学术界对于“好的理论”的判断维度越来越强调需要将实用性价值(relevance to practitioners)纳入评价依据。Michael Way和Sharon A. Ahmad(2013)在《研究评价旧金山宣言》(The San Francisco Declaration on Research Assessment)建议研究资助机构和研究机构在研究评价中除了将学术发表作为评价依据外,也把更为广泛的影响力指标例如对于政策和实践的影响也加入进来。Gerard George(2014)也谈到作为管理领域经验性研究的旗舰学术期刊,管理学会期刊(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所发表的论文并不全是挑战传统管理认知,也希望一些研究能够对于管理者有更大的实践性价值以及对于读者而言更为有趣,而这些实践性价值将体现在帮助人们更好地解决管理的、组织的和社会性的问题。

对于学术研究实践性价值的强调,毫无疑问反映了学术共同体对于学术研究的社会功能定位的重新审视和思考。而对于管理研究领域而言,这种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关系就显得尤为特别。这是因为管理研究与管理实践之间存在着天然的密切连接关系。管理理论从其发展长期趋势来看,由于商学院的培养目标更多的是放在如何为商业培养职业的管理者,并且希望这些管理者能够将所学习和掌握的管理理论知识更好地运用于实践领域,因此实践导向是有很强大的内在基因的。

不过,对于那些管理领域的学术研究者而言,寻求与管理实践的关联性是否是必须的?在这里我们可以看一个有趣的例子。James G March作为组织与管理领域领域最具学术影响力和洞察力的大师级学者之一,在论及学术研究的价值时,直言不讳地说道:“对我而言,学术研究的一个特性就是思想的优美性总体上比实用性更重要”,因为“学者必须推动美的进步,正如推动真理和正义一样”。在谈及他自己的理论对于现实世界的影响力时,他声称“我现在不是,而且也从未,与实用性关联”。这据说是他在斯坦福大学教授许多课程时的开场白。

需要指出的是,作为个体的研究者所作的定位与选择,与学术界作为一个学术共同体,在这个问题上的思考是不同性质的问题。作为个体并不必然需要以实用性为导向,他们可以如同J. March那样选择纯粹的学术导向去寻求知识的美,但对于组织或者群体而言,在学术研究的导向上强调与现实世界和实践的相关性无疑是一个重要的尺度。个体定位选择与组织定位选择最大的区别在于,由于组织是由相当数量的个体所构成的,因而即使每个个体做了单一导向的选择(学术性或者实用性),在组织或群体层面依然可以实现学术性与使用性的某种平衡,只要在组织或群体内部存在着多样化的个体定位选择即可。

5

什么时候管理理论对于实践者的价值会更重要?

“管理”,我们通常将之定义为“通过协调工作活动以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在管理活动的过程中,管理实践者会运用相关的知识和规则来引导他们的行动和决策。就此而言,企业内部的管理者实现管理活动的方式通常可以划分为依据经验式的管理和依据专业化的管理。前者在管理过程中管理者主要依赖于在以往积累起来的经验法则,而后者则相对而言对于系统化和结构化的管理框架有着更多的了解并以此来引导他们的管理实践活动。而事实上,单纯从管理活动的结果或者效果而言,在一些情形下,经验式的管理甚至更为有效,而且具有很高效率的可操作性和可学习性。那么,这就产生了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什么时候专业化的管理才能或者更能凸显出其价值?而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思考另一个相关的问题:作为一种专业化的活动,“管理”为什么会产生?

管理作为一种专业化的活动,它的出现可以归结为如下方面的因素。首先,专业化的管理的出现是源自于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我们经常说,在我们所处的时代,不确定是唯一的确定性。市场、技术的变化以及竞争都会引发不确定性,进而对企业的战略结果以及运营绩效产生影响。企业在其发展过程中,为了实现效率目标,会建立一系列的规则、流程和程序;并且在进行管理决策时,企业会在以往的实践中建立一些关于环境和竞争的基本假设,以此为基础来做出相关决策。从一定意义上而言,企业在运用规则、程序这些确定性来对抗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然而外部环境的变化与不确定性会导致企业的已有状态与目标状态之间出现失配,管理者需要采取一系列有组织有计划的行动来消弭这两种状态之间的失配。考虑到经验法则大多都是建立在“历史会重演”或者说“线性外推”假定基础上的,因此环境变化越剧烈、越偏离常态、越无法预测,经验式的管理越易于失效,甚至会导致组织落入陷阱。

其次,资源的相对稀缺性也是导致专业化管理活动产生的重要因素。不论组织规模多大,以及组织自身拥有多少资源,它们往往都会面临资源的相对稀缺性问题。换言之,管理者总会发现,与自身的战略目标相比,资源总是相对不足的。这也正是我们在讨论组织的战略时,经常将取舍作为战略的一个基本性质。由于战略取舍会直接影响组织的资源配置,进而影响到组织未来的发展方向,管理者需要非常审慎地进行相关决策。与此同时,在战略取舍之后,资源的具体运用如何能够获得足够的效率和有效性,是高度依赖于管理者的能力的。经验式的规则往往在资源配置和运用效率上难以在系统性与细节性上同时达到较高的水准,并且当系统状态取决于大量彼此之间存在着复杂作用关系的因素时,经验式的决策往往是很难给出具有足够置信度的答案的。例如在一些选址决策、库存管理和生产计划的优化上,专业化的决策模型和方法会较有优势。尤其是在大数据日益具备可行性的今天,经验式管理在效率上会更显现出不足。

再者,管理活动复杂性的上升也大大增加了专业化管理存在的价值。在不同的情境下,管理活动的复杂性会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通常,管理活动的复杂性可以源自于:(1)组织规模的上升与组织层级的增加:例如当组织的人数从100人以下上升到1000人,甚至是达到10万人以上,管理者需要面对的管理复杂性是完全不同的;(2)业务、产品和技术的多元化:即使是在组织规模上大致相当,企业在业务、产品和技术上的多元化程度上升,也会导致管理复杂性大不相同;(3)不同部门、团队之间存在的目标冲突以及不同的工作活动之间的冲突:环境的不确定性和资源的相对稀缺性会大大加剧这些活动冲突,而管理者为了保证组织目标的顺利实现需要高效率地管理这些活动冲突;(4)委托代理问题及相关利益冲突:在组织内部,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也会存在着经典的委托代理问题,管理者需要激励被管理者的有效工作以及对一些潜在管理问题进行控制。然而由于组织内不同工作活动存在着绩效的不完全可见性以及延时展现性(也就是很难实时性地测度绩效结果),因而当组织越复杂,这些管理问题的解决就越需要更为系统性的解决方案。经验性管理由于经验本身存在的碎片化特点,难以很好地处理这类与管理复杂性交织在一起委托代理问题。

6

来自学术界的反思

在过去的二十年里,管理领域对于管理研究的价值进行了不少讨论和反思。一些讨论的重点放在这样的一个问题上,那就是管理研究在越来越强调技术意义上的严密性的同时,或许正在偏离管理领域的应用性特点以及现实关联性的内在特性(George, 2014)。Weber(2003)在一篇标题颇为有趣的文章“The Problem of the Problem”中也指出,“在学术界,过多的重心被放在研究方法的严密性而不是研究问题的重要性上….我们所解决的问题变得相对不那么有趣也不那么重要”。

因此,强调从解决管理、政策和社会实践挑战问题出发来寻找和构建理论研究问题,就成为一个被经常提及的话题。为此,不少学术期刊以及研究基金机构都对他们的评价准则进行了一些调整,以强调从纯粹的学术影响到学术影响与实践影响相平衡这个转变的重要性。当然,在此转变过程中,也伴随着一些疑虑。正如Augier和March(2007)所表达了这样的一种担忧,那就是“对实用性的追求常常会带来实践上的短视”。甚至,当来自于实践领域的压力过大的时候,学术研究可能会偏离它自身的价值基础——很多理论知识在最初的时候人们并不一定知道它有什么用,但可以肯定的是它对于人类的未来而言会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就此而言,如何在学术意义和实用性之间寻找到一个合理的平衡点,这是学术界需要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而这个合理的平衡点,也许非常依赖于各个学科领域自身的性质,一些领域或许比其他的领域会更需要强调实用性。

另外的一个思考是关于理论与情境之间的关系。我们或许会认为理论强调普适性,情境的重要性只在于为了给特定现实情境提供答案,我们需要把理论与情境结合起来。不过实际上,即使对于理论研究本身而言,情境仍然可能有着重要的意义。因为理论的假设或边界条件是非常依赖于情境的(George, 2014)。在管理研究领域,围绕着中国情境,已有大量的研究学者尝试着建立具有中国情境特色的理论,或者是解决具有中国情境特色的实践问题。

7

专业化管理对企业有无可替代的推动力

从上述的讨论我们可以看到,管理活动的复杂性、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以及资源的相对稀缺性,都会对专业化管理所存在的价值产生重要影响。

更具体而言,我们可以预见,当一个企业在其管理复杂性大大一定程度之前(通常也就是说组织规模相对较小、业务相对较为简单),经验式管理通常不会有太大的问题,甚至还可能因为决策速度快以及柔性高而在一定程度上展现出优势。然而,随着一家公司的业务成长和规模扩张达到一定程度之后,管理者所面对的管理复杂性将会大大上升,这将导致经验式管理出现失效,经验式管理所存在的一些弱点也将会逐渐显现出来。在此情形下,专业化的管理将会变得越来越有发挥价值的机会。

从中国经济发展的现实来看,中国企业正在面对一个巨大的历史转折时期——从野蛮生长状态转向创新驱动的增长阶段。在野蛮增长阶段,企业所面对的是增量式机会,他们常常发现外部存在着与宏观经济快速增长匹配的大量增长机会,因而企业家的注意力大多集中于如何抓住外部机会、如何捕获越来越多的客户和订单,相比之下,精细化的管理并不是他们所考虑的重点,因为增长将会掩盖企业内部存在的问题,管理效率的不足也将会因为业务的快速增长而被掩盖。然而当野蛮生长时代逐渐远去,企业逐渐发现市场竞争正在逐步地转向存量式竞争,市场的消费升级也对质量和创新(而不仅仅是价格)产生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专业化的管理将变得成为无可替代的重要推动力量和基础要素。随着很多产业在接下来的十年乃至二十年里将会出现大规模的产业整合趋势,企业如果想要很好地生存下去,要么会通过市场竞争和并购成为规模较大的企业,或者是在细分市场领域内深耕以及聚焦于产业链上的特定环节成为专业供应商。而不论是上述哪种情形,都会在管理复杂性以及管理的专业性上产生更高的要求。基于此,我们可以预测,专业化、精细化的管理对于中国企业的未来而言,其重要性将会日益上升,并且这种重要性将会大大超过我们以往所经历的时代。

与此同时,在过去的十年里,资本的力量似乎成为驱动创业公司高速增长最为重要的因素,这也使得我们产生一个错觉,那就是管理在这些高*长的创业公司里并没有那么不可替代的价值。这种思考问题的方式甚至一直延续到现在,例如在2018年我们看到的ofo陷入崩溃,人们在探讨根源的时候最为关注的是资本力量之间博弈中veto right和缺乏可持续的盈利模式所带来的影响。相比之下,ofo在管理上的问题却很少被关注。我们需要知道的是,在一个增量市场当中,管理的问题很容易被忽视,因为快速增长会极大地掩盖管理上的几乎所有问题。然而一旦当市场步入存量竞争状态,管理的价值就会迅速呈现出来,因为不论是效率还是成本,甚至乃至于创新的激发,背后都依赖于有效的管理体系。那些过度依赖于风口(不论是源自于资本还是源自于市场的)的企业,当风停下来或者是转向之后,或许会明白,对管理价值的忽视,最终都要付出代价。正如人们常说的,只有在退潮之后,才能看出谁是在裸泳。

Gerard George, From the Editors: Rethinking Management Scholarship,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2014, 57(1), pp.1-6.

Ideas as Art: A Conversation with James G. March, Interview by Dane Cutu,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October 2006, pp.82-89.

Michael Way and Sharon A. Ahmad, The San Francisco Declaration on Research Assessment, Journal of Cell Science, 2013, 126, pp.1903-1904.

Mie Augier and James G. March, The Pursuit of Relevance in Management Education, Californian Management Review, 2007, 49(3), pp.129-146.

Ron Weber, The Problem of the Problem, MIS Quarterly, 2003, 27(1), ii-ix.

Roy Suddaby, Editor’s Comments: Why Theory?,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2014, 39(4), pp.407-411.

Sumantra Ghoshal,Bad Management Theories Are Destroying Good Management Practices, Academy of Management Learning & Education, 2005, 4(1), pp.75-91.

注:浙大EMBA2020级招生进行中,点击“阅读原文”预约席位。或致电浙大EMBA项目咨询电话:0571-88276292,或联系洪老师:18806507700。深圳中心:0755-86967663 潘老师。

推荐阅读

编辑:

(本文转载自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收藏
订阅

备考交流

免费领取价值5000元MBA备考学习包(含近8年真题) 购买管理类联考MBA/MPAcc/MEM/MPA大纲配套新教材

扫码关注我们

  • 获取报考资讯
  • 了解院校活动
  • 学习备考干货
  • 研究上岸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