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看长大】长江大学一创新成果落地革命老区南泥湾

长江大学管理学院
2021-07-05 17:11 浏览量: 3747

6月5日上午,在延安南泥湾麻洞川乡老沟村,湛蓝的天空与浪漫的花海融为一体,美得如同一幅油画。

这里距离荆州980公里,长江大学教授余维初及其团队研发的新一代压裂液及三采一体化工艺先导性实践,就在此处的采油井上投入使用。这意味着南泥湾的致密油开采将打破原有技术瓶颈,迈上又一个发展台阶。

这是一次高新技术成果与革命老区的“联姻”,是余维初教授“红色情结”的释放,更是他作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员,不断深化产教融合,矢志“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一腔爱国热情,让我们一起走进新一代压裂液在南泥湾先导实践背后的故事。

老区谱新章 把科研成果“种”在南泥湾

5月31日一大早,位于荆沙大道8号的荆州市现代石油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内,马达声阵阵,装载完毕的60吨新一代滑溜水压裂液,启程发往南泥湾。

6月2日上午,长江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余维初步履匆匆来到荆州机场,坐上了飞往陕西的班机。他要与先期出发的压裂液在南泥湾采油厂如期“汇合”。

6月5日上午,在鄂尔多斯盆地蓝天白云的见证下,长江大学新一代压裂液及三采一体化工艺先导性实践正式展开。

望着压裂液、多功能表面活性剂缓缓随水流注入采油井,余维初脸上的表情在阳光下一点点舒展开,他欣慰于自己又一次把论文写在了祖国的大地上。

这一刻,余维初等了4年。2017年,当他第一次踏上延安这片热土,就他研发的压裂液技术做成功案例讲解时,他内心的红色情怀就被深度激发。“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一定要为这里做点什么。”余维初暗下决心。

如今,他终于梦想成真。“1500多米深的井下,新一代压裂液正如血液在血管里流动一样,渗入致密岩层,在它的压裂作用下,把石油‘赶出’地面。”余维初介绍,如果把原来的采油通道比作高速公路,那现在的就是“乡村公路”,它会如树根般在井底四散延展,且不会产生堵塞。

南泥湾采油厂总工程师、副厂长樊平天介绍,南泥湾位于鄂尔多斯盆地,其地下储层岩石非常致密,像磨刀石一样,有着丰富的难以动用的致密油,而致密油是一种非常规石油储藏,在类似于家中使用的“磨刀石”这种致密砂岩缝隙中,具有油性黏度高、密度大、低孔低渗的特点,勘探开采难度非常大,依靠原有开采技术已不能实现高效开发,而新一代压裂液——绿色清洁滑溜水压裂液及其新工艺的到来,恰帮他们解决了这一难题。

与以往产品相比,绿色清洁滑溜水压裂液不含油相,保护环境;分子束为纳米尺寸、对非常规油气储层伤害低;抗盐抗钙抗铁、返排水、采油污水无需处理重复配液;集成创新方面,多项现场所需关键性能有机融于一体。2015年,该研究成果经康玉柱、郭尚平院士领衔组成的专家组鉴定,一致认为“研究成果整体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樊平天介绍,近年来,长江大学余维初教授团队与南泥湾采油厂紧密合作,采用非常规油气开发的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取得了明显的增产效果,经济效益明显。特别是新一代纳米减阻剂压裂液体系,为产学联合攻关,突破压裂三采一体化工艺技术做出了突出贡献,实现了该区致密油井开发产量和效益倍增的阶段目标,现已成为公司的推广技术项目。

百炼出真金 五百多组试验后终获成功

攀登何拒山千仞,梅花香自苦寒来。

余维初及其团队历经6年持续攻关,才有了如今新一代滑溜水压裂液体系的研发成功。在余维初的实验室里,500多组试验失败样品无一例外地被保留着。

“做科研,就是要在失败里寻找经验。”余维初用短短一句话,轻描淡写地概括了他那些日以继夜的奋战。

在他身后,十几本厚厚的试验笔记,堆成半米高,里面一丝不苟地记录着每一次试验数据。

作为一名科研人员,他把所有的付出都当作对党、对国家的深情告白,他说,他要毫无保留地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

9:40 将A、B分别加入反应釜内,通氮气,开搅拌;

10:10 釜内温度开到38度,反应物澄清;

10:20 釜内39度,反应物无明显变化;

10:35釜内40度,反应物逐渐变稠;

……

翻看试验本,2014年“五一”劳动节当天,余维初依然奋战在实验室。数据每隔10至15分钟更新一次,一站就是一整天。

“这根本不算什么,春节期间,老师都是在实验室度过。”余维初的博士研究生周东魁告诉记者,余维初废寝忘食的工作态度给他树立了好榜样。而正是这样执着的科研态度,才有了新一代滑溜水压裂液的诞生。

回顾压裂液的历史,上世纪80年代,美国"页岩气之父"乔治•米歇尔首次利用水力压裂的工艺从页岩储层中开采出了天然气。多年后,第二代“油包水”压裂液诞生。余维初教授研发的滑溜水压裂液便是第三代产品。该成果于2020年获得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已在威远、长宁、云南昭通三大国家级页岩气示范区及鄂尔多斯盆地陕北致密区域规模化应用。

近三年来,该成果专利产品配制的滑溜水压裂液累计销售2098.8万方,累计生产天然气73.81亿方,新增销售额40.12亿元,新增利润11.47亿元,产生间接经济效益80.55亿元。另还推广到美国、加拿大非常规油气开发与油田废水增效回注市场。

根扎大地 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余维初是一名科研人员,不过他说自己首先是一名中国共产党员,深化产教融合发展,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借智借力、求新求变地为国家培养学生,是他30多年来不懈努力的奋斗方向。

在本科生教学工作中,他先后主讲油田化学、钻井液工艺学、石油地质与工程概论等课程,把几十年的科研与实践知识贯彻于教学实践中,让学生收获了丰富的理论与实践知识。更难能可贵的是,他会把课程思政融入课堂教学,把深厚的爱国情怀源源不断地输送给学生们。

在课堂上,学生们经常被余维初的情绪所感染,每每讲到国家目前的“卡脖子”技术时,他会流露出焦虑;讲到国家在一些领域取得技术突破时,他又兴奋得像个孩子……

“其实,教学是一种很有魅力的活动。望着一张张活力充盈的青春面孔,我能感觉到肩上担子的重量,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不能是一句空话。”余维初对学生们是严格的,一篇学生论文修改10多次是“家常便饭”。他还要求、鼓励研究生去油田现场参与生产实践,增强他们学习理论知识的主动性与趣味性,培养他们的职业意识、责任意识,将来也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

与此同时,余维初对学生的职业规划也时常给予关心、帮助与指导,鼓励他们申请报考研究生。通过努力,他的2名本科生先后考入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和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攻读硕士研究生与博士研究生,2名研究生考入中国石油大学攻读博士研究生。对家庭困难的学生,如姜颖、黄锦江等,他还给予经济上的支持与帮助;在他的特别关爱下,贫困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大大增强,学习成绩明显提高。

“身教重于言教。”余维初这样说,也这样做。只要在学校,夜晚11点半之前,他的工作室、实验室的灯光总是亮的。“导师都这样带头,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努力呢!”油气田应用化学专业2019级在读博士张颖感慨。

余维初不计小我的付出,让他收获了数不清的荣誉与掌声:他先后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2项,获侯德榜化工科技技术创新奖,获省部级奖19项,申请并授权专利81项,被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纪念章”。他的研究成果在油田的推广面超过90%以上,全面提升了我国钻井、完井液和储层保护技术在国内外市场的核心竞争力,为油田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我国石油工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以一名共产党人应有的担当,为国家培养人才,为科研贡献力量,余维初总用“责无旁贷”来要求自己。他说,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周年,在这样重要的时刻,他更深刻感受到了来自祖国的召唤。国家“十四五”规划、2035年中长期规划,都等着每一个人去对标完成。而他,作为一名高校教授、有着30多年党龄的老党员,更应肩负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竭力燃烧自己。

来源 |人民日报客户端

编辑 |方婷

审核|晏亮

百年华诞!习近平这些话让人心潮澎湃

长大青年百幅红色剪纸作品献礼建党百年

长江大学“两优一先”表彰大会隆重举行

唱支山歌给党听

湖北这百年

编辑:凌墨

(本文转载自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收藏
订阅

备考交流

免费领取价值5000元MBA备考学习包(含近8年真题) 购买管理类联考MBA/MPAcc/MEM/MPA大纲配套新教材

扫码关注我们

  • 获取报考资讯
  • 了解院校活动
  • 学习备考干货
  • 研究上岸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