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大学工商大学院长陈晓红:数字新技术助力智慧社会治理体系建设

MBAChina
2020-12-23 21:06 浏览量: 3714

2020年12月23日,由MBAChina与《经理人》杂志共同举办的“中国商学院”教育盛典于北京盘古七星酒店成功举办。本次盛典聚集了业内知名专家、全国各大商学院院长、主任及杰出校友代表,并围绕商科教育行业进行了主题分享、圆桌对话、评选颁奖等一系列活动。

中国工程院院士,全国政协委员,湖南工商大学校长,教育部科技委副主任委员,国家自科基金委基础科学中心主任陈晓红受邀参加“中国商学院”教育盛典,并在盛典上演讲,以下为演讲全文:

尊敬的大良会长,还有MBAChina的负责人,各位同仁,各位来宾,

今天非常高兴来参加这样一个庆典,因为今年是MBA30年,从91年,明年也将马上迎来下一个30年的起点。我实际上跟MBA还是很有缘,因为我在中南大学做商学院院长做了十几年,当时在全国MBA教指委当了两届委员,所以来到我们MBA的这样一个圈里面感觉特别的亲切,我想花很短的时间来简单讲一下为什么来讲智慧社会的问题。

智慧社会是什么

实际上在十九大报告中,在十九届五中全会中,也包括在刚刚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都谈到了数字社会、数字政府的建设,来提升公共服务、社会治理的数字的智能化水平。实际上,特别是在疫情之中,可以说社会治理的问题,智慧社会的问题尤为关键。智慧社会的总体框架比我们说的智慧城市可能涵盖面要更广,它是一个包括智慧管理民生的智慧产业,跟我们的商科教育也是紧密的结合。智慧社会需要达到五大基本的属性:高度被感知;高度透明;高度互联互通;高度的智能化;高度的数字化和被计算。科技和产业革命也是推动我们商科教育的一个重要的推动力。我们的产业的变革,技术的变革来带来的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对我们的商科教育也提出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前些年进行的智慧城市的建设,为智慧社会的建设带来了新的契机,和新一代的信息技术融合,勾勒出了未来的智慧社会的蓝图。我们看到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等等的融合,我们看到从智慧城市1.0版到2.0版就是强调新型智慧城市的建设,而我们说到发展方式也是在不断的变革,现在已经有很多的各种类型的新型智慧城市在应运而生。从智慧城市到智慧社会,我们认为是有9个方面的跨越,我归纳的这样一个智慧城市,城乡结合条款,风格等等,这是一个很大的跨越式发展。

智慧社会建设当前面临的问题

新基建应该说包括了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创新基础设施三个方面,它所表现的主要的特征就是数字技术是核心,新兴领域为主体,创新为动力。刚才大良会长也讲了很多,我觉得他讲得非常全面了,包括商科教育的一些新的发展的事业和目标。

我们在这样一个数字化智能化时代,商科教育怎么来跟这些新的技术进行融合,如何来实现我们习主席提出的四个面向的这样一个新的需求。

新冠疫情确实对全球的社会治理体系提出了非常严峻的挑战,实际上技术水平落后的国家可能经过疫情以后,这方面会更加落后。智慧社会现在仍然存在很多的难题,包括顶层设计的问题,数据的共享的问题,缺乏标准化引领的问题,所以我们说智慧社会治理,现代化战略的制定至关重要。我们提出了这样一个面向智慧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总体目标。就是以人服务管理为主导,聚焦管理民生的产业,以服务民生为宗旨,构建一个安全、稳定、智能、高效的经济社会环境,这是我们对它的整体目标。

智慧社会的建设规划

它的科学理念我们认为有5个导向:包括目标、政治导向、文明导向、问题导向和项目导向。它的阶段目标我们希望构建为2025到2035。我也在牵头做国家科技的十四五和面向2035的社会治理和智慧社会的这样一个专项规划,有很多的这方面的科学的问题要尽快确定。面向智慧社会治理现代化的专业路径,我们把它归到第一个阶段——顶层设计阶段;第二阶段,2025到2035一个纵深推进和全面建成的阶段,这里面有很多的管理问题需要去解决。

它的战略的重点:一个是构建智慧社会的理论框架,体系结构,新范式,理论模型,然后要加速智慧社会的新基建的建设,包括5G、天地一体化的信息网络和移动通信网络全面的融合,还有城市智能感知和高性能的城市计算和数字孪生技术等等。还有积极推进智慧民生的服务,包括交通出行、医疗保障、智慧教育、勘验、应急管理、生态环保,然后要创新网络服务的新模式。我们现在推进服务主体的智能化、精准化,服务过程的透明化,希望能够构建起智能一体化的在线的服务平台,来推进智慧的政府,智慧的公共服务,智慧的社区的建设,还有媒体的融合,社会文化创意的建设,还有产业链的协同的服务体系。

我们也注意到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提到,一个是国家的创新能力的建设,第二个重点就是产业链供应链的自主安全可控的问题。这也是我们在智慧社会里面要关注的一个点。这是第一个部分。

智慧社会治理中的数字技术的创新

第二部分我们就说智慧社会治理中的数字技术的创新。创新的应用一个是通过数字新基建来提升智慧社会的供给能力。然后我们看到智慧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表现:感知融合、民生开放、工业趋势互动,这中间的协同点就是数据业务技术组织管理的能力。这是我们构建的一个框架,通过数字技术来驱动智慧社会,构建一种数字孪生的城市。

现在工业互联网的数字化开始大规模的普及应用,我们再来看数字孪生的技术架构,包括它的物理层、数据层、模型层、功能层来为应用层来提供集成的服务,包括智能工厂、车联网、智慧城市、智慧建筑、智慧医疗等等。

数字技术应用在智慧社会的城市建设中,就是构建起城市的物理世界、网络的虚拟空间来相互映射,协同加速的一个架构。数字孪生也是赋予城市实现智慧化的重要设施和技术能力——我们的精准的智控能力。通过边缘技术助力智慧城市的信息化的建设、感知、融合、共享和拓展应用,包括智慧乡村的建设。通过数字孪生、大数据人工智能的结合,及VR、AR的技术,能够有助于全景智慧城市的规划。

现在有很多的一些典型的案例,包括上海的虚拟城市,滨海的数字孪生的城市运营中心,雄安新区的数字智能之城等等。互联网能够有助于实现智慧社会智能的泛在感知,未来万物互联,实现社会智能感知泛在的升级。通过5G网络也能够大幅提升智能的、智联的感知能力,通过城市的这样一个边缘计算,也能有助于智慧社会的网络架构、算力模式和业务模式的深刻变革,通过互联网的集合化边缘计算、VR、5G来结合、推动智能的发展感知,包括很多的典型应用,因为时间原因我这些就跳过去。我专门去看了上海浦东的5G+智慧社会的协同管理,初步框架顶层设计还做得很不错。

区块链技术在智慧社会中的应用

区块链也能赋能、重塑智慧社会的治理结构,也纳入了新基建的范畴。在前天的网易的未来大会上,我做了一个区块链的专题讲座。但是我是通过线上,没有办法赶到杭州。我看关注度很高,都是几百万人在线上观看。区块链作为一个未来的颠覆性的技术创新,它的两种结构,两类算法,一个合约,来实现了数据不可篡改,集体维护,多种情况决策的特征,它拥有一个“五全”的基因:全空域、全流程、全产品、全解析和全价值。它也能助力社会的数据共享、共治和共用。我们现在数据生产规则是个极大的浪费。

怎么能够通过数据的共享,共制和共用?要通过隐私的保护,使数据实现充分的共享,构建一种智慧的可信的社会来推动它的治理创新,构建一种无需信任的信任架构,来提升治理的智能化、精细化和法制化。

从疫情之中可看出基层治理尤为关键——社区的治理。通过区块链来构建一个更加协作性的社会,实现多方协同的共赢。所以我觉得区块链在未来的公共卫生应急管理,在国家安全,在各个领域有非常大的应用空间。这里面有很多的典型案例,包括我们跟浪潮集团合作开发的质量链,有望成为一个供应链,来实现这质量的可追溯可溯源。还有像波音,设计制造全部生产链条加入区块链的技术。

人工智能在智慧社会中的研发进展

人工智能也有助于全面保障智慧社会的民生服务,人工智能技术赋能的智慧社会,实现社会治理的精细化,实现决策的科学化和普惠化。我们看到在提升交通出行的效率和体验方面,可能未来5年就有很多的智能驾驶的车、道路等等。AI+医疗健康也是最热门的领域之一,能够通过大数据推出精准的医疗,催生新型的诊疗体系。在与教育的深入融合方面,现代教育,智慧教育的发展的空间还是非常大的,我觉得我们搞MBA教育也要适应一些新技术所带来的挑战,来主动的适应和融合。

我们跟阿里的城市大脑达摩院也有一些课题的合作。在城市大脑的中枢系统构建一个全新的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包括一个大的中枢以及互联运营技术的一个聚焦民生需求的问题,这个是做的还是很有特色的。还有像谷歌的无人驾驶,这都是很典型的案例。脑机结构来提升马斯克的脑机接口,来提升医疗水平,未来的这个趋势还是挺可怕的,人的记忆、一些思维可以copy出来了。

还有人类染色体的智能分析云平台,这也是湖南的,我兼着一个人工智能学会的主席,我们的一个副主席的企业搞的人类染色体的分析,医疗的AI,在全球也是走在前三位。

智慧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实践

在智慧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实践上,我们也在各位的支持下,在数字经济时代的资源环境、能源的智慧管理方面或国家技术会议中心,构建了一些平台。包括技术会议中心的平台,省部级的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等等。

这是我们构建的智慧社会治理的基础的信息的平台,一个时空的信息平台,然后我们也收集了很多的大数据,我就不重点讲了。

我们也构建起智慧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评估体系,也得到了工程院重大咨询项目的支持,应该说希望为我们国家社会的治理提供一些科学的决策和决策的建议。大数据中的疫情防控能力领域我们也做了很多的工作,在今年上半年,包括疫情全国模型,它的风险可视的分析,卫生警报、在线医疗等等,也是第一时间给中办、国办提了很多的比较好的一些政策建议,包括在武汉,我们就提交了用手机大数据追逐人员轨迹来打赢人民防控的疫情防控战等等。

我们的团队也在《Nature》上发了文章,在《Nature》主刊上,也做了一些城市级的,包括疫情区域风险可视系统,这都是上半年三四月份做出来的,做的很及时。还有深圳市的一些区域的可视分析系统,还有对公共卫生的疫情的情报管控系统等等,疫情人流的相关数据分析。还有在线医疗大数据的实时监控分析,生态环境的智能决策,这方面做得很多,包括区域空气质量的模拟管控,污染排放的数据的分析,社会公共安全的治理应用示范,安全的态势感知的预警系统,突发事件的处理系统,校园行为的大数据决策系统等。这就是我们构建的一个包含区块链技术,在智慧政务、数字征信、电子商务、教育等领域,构建的这样的一些平台。

我是想特别提下我们的 Home的数据共享的安全平台,区块链浏览器,这都是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而且在国际上也还是领先的。我们认为现在区块链、人工智能这些都是有望从并跑向领跑的方向发展的技术。

这是我们做的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数据共享的安全平台,由我们团队开发的,做的安全的数据共享平台等。我们的平台具有的核心的优势,还有区块链的信息浏览器。我们也根据我们的这些研究,提供了一些政策的建议。通过工程院通过基金委,通过湖南省委等,很多都被采纳,也得到了批示,包括中国政协的两会来提出的一些提案。区块链也是在前年两会的时候,我当时率先提出加快规范它的应用落地和发展的,当时在全国也是确立下去。所以我觉得学者也还是要有比较前瞻性的眼光和对科技的把控能力。

在智慧社会建设中,我们也强调新工科、新创客融合教育改革。刚才大良会长讲得很全面,但是我们觉得我们在很多的领域都可以实现交叉融合。我们需要培养交叉复合型的人才,培养这三种类型:创新型、创业型和应用型的高端人才。

湖南工商大学在商科教育中的探索

新工科在商科应该说也是一种融合的创新的教育内容。比方说我所在的湖南工商大学,根本不算985,有的也比不上211,但是我们独辟蹊径,在新工科、新产科方面,在信息技术和商科的融合方面做出了一些特色和亮点。这就是我们现在在做的探索和实践。要做出怎样科教的融通,产教的融合。

我们的MBA教育要面向实际的需求,以问题导向来培养学生。这是我们构建的一些新型的实验室,这些实验室完全实现了我们新工科+新商科的这样一个目标,也在培养我们商科的本科和硕士,包括MBA这方面的专业的人才的需求。他们说我们学校不像一个完全的财经类高校,信息技术工科的色彩还蛮浓厚的。简单展示一下,刚才我们的一些创新实践,有兴趣看看去。

今天讲到智慧社会它的这样一个宏伟的愿景,希望我们在座商学院的各位能够关注。再一个就是新工科、新产业的融合教育也成为新时代商学院的必然的选择。这就是今天15分钟左右跟大家的一个分享,好,谢谢大家。

编辑:煊彧

(本文转载自MBAChina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收藏
订阅

备考交流

免费领取价值5000元MBA备考学习包(含近8年真题) 购买管理类联考MBA/MPAcc/MEM/MPA大纲配套新教材

扫码关注我们

  • 获取报考资讯
  • 了解院校活动
  • 学习备考干货
  • 研究上岸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