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BA30周年征文】回望我的那三年

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
2020-08-14 10:00 浏览量: 2360

点击箭头处“蓝色字”,关注我们哦!!

回望我的那三年

如果回望我人生这三十余年,问我有哪些高光片段值得回忆,我能说出来不少:乐队的演出、球赛的胜利、世界各地的旅行...但如果要问哪一段时光让我觉得最宝贵,我会毫不犹豫的给出答案:在西安交大管理学院攻读MBA的那段岁月。如果没有这三年的积淀,也就没有今天的我。

我本科学的是工商管理专业,上学时同学们就对这个专业下了 “啥啥都学点,啥啥都不精”的 定义。毕业后换过几份短暂的工作,最终在一所民办独立院校里稳定了下来,岗位是系办秘书。这里的日子就像复印机里出来似的,简单重复,相对安逸。当然待遇也不高,没有太大发展。对于这样的生活我曾一度非常满意,工作单纯,同事和睦,还能利用学校里图书馆、运动场一类的各种资源,更重要的是一年有寒暑两个大长假。我一个普通本科学历的毕业生还能要求什么呢,我又能换到哪去呢!单位里那种一个岗位干到退休的人不也多的是么?

两年时间倏然而过,舒适之外逐渐生出不安。内心一直有声音在问自己:真的就这么一直过下去了,没有其他可能了么?但紧接着又一个声音响起:你想改变,凭什么?在学校这样的工作环境里,提升学历似乎是寻求改变的唯一途径。于是在2010年暑假快要结束的时候,我下定决心上一个在职研究生,而且要尽快毕业拿下硕士学位。

在查阅了各类招生简章后,我认定了西安交大管理学院的MBA(工商管理硕士)学位,一是备考对于在职的我来说相对容易,二是与我本科专业一致,深造时有一定的知识延续性。说干就干,我去解放路的图书大厦买了几本备考复习资料,在暑假临近结束时开始了我的备考之路。

可是翻开书本时,心里的退堂鼓声就渐渐响起了。本科毕业已五年,原本就不好的数学再也没有接触过;逻辑更是一个完全陌生的领域;相对较强的英语也由于长时间不用而变得生疏,很多词汇看起来眼熟却不能确定其意思...转眼开学,白天忙碌的工作让我下班后身心疲惫,总提不起看书的劲头。身为大学教师的父母看在眼里,不断对我提出鞭策。想想父亲上山下乡,十年后重新拿起书本,在1977年参加了高考。我现在的条件不知道好了多少,我没有放弃的理由。何况白天工作时,面对着一件件重复工作带来的倦怠,我更是告诫自己,想要改变,你就不能停下。

为了提升学习效率,我选择下班后直接去教室学习。交大东二楼的自习室由于距离学生区太远,基本没有人来,常常是我一个人“包场”到熄灯。我深知努力不一定有回报,但不努力一定没有回报。经过几个月的努力,慢慢地我的英语阅读准确率上去了,数学解题也有了思路,逻辑更是靠自己总结的一套推演方法,做起题来又快准确率又高。

随着考试一天天临近,我也越来越有信心。在考试前一周,为了节约通勤时间,抓紧时间做最后冲刺,我直接住在了学校宿舍。2011年的第一个周末,多年后再次以考生身份踏入考场,我竟没有半点陌生感。第一天的综合感觉发挥不错,等第二天的英语考完,我觉得这次真的有戏了。

2011年3月,我顺利通过复试,5月拿到了录取通知书。那年的暑假是我这么多年过得最踏实的一次。9月的开学典礼、热情的同学与老师、红艳艳的研究生证都让我真切地感受到,一段新的生活即将拉开序幕。

这段求学旅程与“安逸”毫无关系。第一节课被安排在周五晚上7点到10点。下班后,我带着积累一周的疲惫坐车回到交大。饭都顾不上吃就匆匆赶到管院132教室开始了MBA生涯的第一节课-周支立老师的《生产与运作管理》。就这样,我们 40多个同学周五晚上相聚在管院,一起度过整个周末,然后回到各自的岗位上忙碌,到了周末再相聚。这样的日子持续了一年半,大家从陌生到熟悉,也对这样的生活状态从不适到适应。

同学们也慢慢找到了一些上学的感觉,开始安排体育比赛,去图书馆借书,一起完成大作业。读MBA不仅仅是给自己充电,更是给了自己再年轻一次的机会,花有重开日,人可再少年。青春可以是稚嫩的脸庞,矫健的身躯,更可以是上进与攀登的勇气。那些在懵懂岁月里没来得及完成的愿望,如今又有了机会去实现,怎能让我们不欣喜不激动不去珍惜。

回归学生身份,好像心也变得年轻悸动起来。一开学我就当选为班级的文体委员,又当组织者又当运动员组织班级球赛,年底的迎新晚会也代表班级出演节目。所以在毕业时获得了“优秀研究生干部”的荣誉称号,这也是我本科+研究生阶段获得的唯一奖励。

MBA的课程学习其实是一个挺吃力的过程。每一门课程都是独立的知识体系,虽然课时被压缩的很短,但老师对知识点的介绍都很全面;既要体现出研究生教育的启发性,还得融入理论研究心得,所以授课节奏非常快,稍不留神就跟不上了。在这样的学习模式下,仅仅依靠课堂时间来消化知识根本不够,还必须在课堂之外查阅资料,做相关补充。结课考试和大作业让我印象深刻,尤其是大作业。每一门课基本都要求5000字左右的论文。试图从网上下载抄袭是根本行不通的,因为根本逃不过老师的火眼金睛。除此之外还有案例讨论、小组PPT汇报等环节,这样的安排又增进了同学们对彼此工作的了解。大家各显其能、扬长避短,分工协作又配合默契。偶尔借讨论作业为名小聚一下,说不定还促成了其他合作,这也是MBA学习中的附加收获吧!

日子在摸爬滚打中来到了2013年,通过三个学期的学习我所有的课程都顺利通过。开心的是周末又回来了,但再也没有机会在周末走进132教室,聆听老师们的授课,与那么多的同学们见面也让我心里有些不舍。

2013年9月,在知道我已通过研究生阶段的所有课程后,领导同意我由办公室行政岗转至实验室教学岗。管理类的实验课注重实践教学与案例分析,我将在MBA课堂上的所学运用到我的课堂上,受到了学生们的一致好评。同年我也承担了指导本科生毕业论文的工作。这也提醒我必须尽快完成自己MBA生涯的最后一个环节-毕业论文。

行百里者半九十,这句话在攻读MBA的经历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毕业论文是整个学业过程中最难的一步,因为学校对专业学位的论文要求和普通硕士研究生是一样的,内外审核、答辩、盲审、查重,一个环节都不少。论文写什么,这第一步就让我为难,我的单位和岗位与企业有着较大差异,学了很多企业管理的知识却无法在实际工作中运用。此时我想到了《战略管理》课程樊耘老师给我的建议,学校对于教师的考核机制比起企业要复杂些,不如着眼教师的绩效考核,有文章可做。经过沟通,我的导师尚玉钒老师也认可了我的选题和论文框架。于是我开始了论文的撰写。

绩效考核仅仅是我所学习的《人力资源管理》课程中的一个模块,需要补充的知识还有很多。我收集了50余篇参考文献存在随身的u盘里。从寒假的第一天起,我就开始埋头写作,目标是平均每天5000字。在初期显然不易达成,因为既要反复阅读文献,提取有用的信息,还要将一些基础理论用自己的语言重新组织,以降低重复率。绪论、文献综述这开篇的两个章节看似简单,写起来却举步维艰,第一天写到晚上,我也没有完成5000字的目标。第二天起来,我没有急于动笔,而是将文献中相关理论又全部通读一遍,重新梳理思路,调整我的论文的结构。磨刀不误砍柴工,当天下午再写时,感觉顺畅了很多。

我收集的50篇文献是“连环计”,我把自己关进书房心无旁骛完成论文是“苦肉计”,当年我们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出台的一系列文件就是“诸葛先生借来的东风”。真实的新老考核办法对比,老师们对改革后的真实意见反馈,都成为了支撑我论文的有力依据,加上求学期间几十篇大作业的训练,我的笔锋越来越顺,竟提前完成任务。写完最后一章,我一鼓作气把致谢也写了,感谢老师同学,感谢妻子父母,感谢同事朋友,没有你们,我走不到这一步。

写完致谢,我忽然想起第一堂课上周老师讲到的论文及后续流程。于是我找出课堂笔记,从第一页向后翻看,20几门课程,密密麻麻一整本的笔记,里面包含着多少个靠意念对抗疲惫的周五深夜,婉拒掉多少个好友的周末邀约,错过了多少春花秋景,其中的辛酸与收获,唯有自己懂得。看着看着,忽然很想伏案大哭一场。但我终究没有,因为所有的努力都变成了最真实的现在,让我有了奋发前行的动力。

在与尚老师两次面谈和若干次邮件往来以及修改了六次后,我的论文终于可以答辩了。4月初的一个下午,我带着打印好的论文和做好的ppt来到管理学院的答辩教室,我是当天的最后一个。前面5位同学不约而同都做得是战略管理方向的论文,几近相同的文献综述以及最常见的SWOT分析使答辩组的老师们有些疲惫了,问题也越发犀利,每个答辩下来的同学都提心吊胆。终于轮到我,我鼓起勇气说了一句“听了一下午的战略管理,我给各位老师换换脑子,分析一个非常具体的问题:某独立学院的专职教师绩效考核改革...”不仅讲述ppt得心应手,面对老师的提问我也能给出快速而准确的答复。等我下台后,我的答辩秘书小王轻拍我一下:“稳了”。之后的盲审、查重我都顺利通过。2014年的夏天,当我终于穿着硕士学位服在毕业典礼上享受校长拨穗的礼遇时,我在心里告诉自己所有一切都值得。

耕耘三载,终得硕果。毕业一年后我手握硕士研究生学历参加交大的职员招聘并顺利通过,回到校本部从事校友相关工作。这个无比熟悉的校园,我终于又回来了。偶尔去管理学院办事,走过132教室时,总会有些恍然。透过门上的玻璃往里面望一眼,仿佛那40多同学还坐在里面,认真聆听着老师的讲课,下课铃响也不愿散去。待回过神来,一转身,俱往矣。

2016年底,在读的MBA同学与我建立起了联系。我成为了MIS TALK系列讲座活动的第一位分享人,主题是旅行摄影。去讲座的那天,我出门有些晚,于是在校园里扫了一辆小黄车,从学校的东北角骑行到西南角的管理学院基本全是大上坡,到了学院我已有些气喘。讲座顺利结束后,我还是骑着那辆小黄车回家,一路下坡,轻松畅快。我忽然大悟,这不就是入学前后的状态写照么,历尽艰辛考上管理学院,寒窗苦读三载,待到毕业之后走出学院时,只见大路坦荡,云淡风轻。

2018年初我被拉入一个MBA的羽毛球爱好者群。群里大多是2016-2018级的MBA在校生,参与了几次活动后也与大家熟悉起来。让我惊叹的是,现在MBA学生的活动比我们那时要丰富很多。各种兴趣小组线上线下互动频繁,在开学之前同学们早已打成一片。之后我又以学长兼学校老师的身份收到了很多活动的邀约,我都是来者不拒。我享受着在他们身上看到当年自己的感觉,那三年求学积累的情感被一次次唤起,我愿把我所有的经验体会与大家分享。

回到MBA这个群体让我感受到了久违的“学生感”,也感受到了自己比起当年成熟了许多。在学弟学妹眼里,我是个多才多艺的学长,而我想说30岁之前的我并不是这样的。如果在你们看来,35岁的我是优秀的,那是因为在MBA求学的过程中,我积累了足够的信心,去做好每一件我认定了的事情。面对新的事物,总是保持着好奇,不会以年龄等客观因素为理由去拒绝努力。

2018年5月,我受邀担任MBA歌手大赛的评委。有一组来自经济金融学院的组合登台,由于在另一个校区学习,且当日还有课程,他们没有亲友团到场。他们很有心的提前一天录制了VCR,画面里他们三人在讲台上唱着甲壳虫乐队的《Hey Judy》,台下所有人打开手机的闪光灯挥舞着,场面温馨极了。沉浸在感动中的我,思绪再一次被拉回到了那些年的132教室,多年不见的同学们,你们还好吗。

就在上个月,我走在路上被人叫住。对方拉下口罩我才认出,原来是我MBA的同班同学宋长浩。2013年结课后他就去了外地工作,自那以后我们再也没有见过。我清晰地记得他对我说的第一句话,那是我们刚开学时大家第一次自我介绍,我提到了我喜欢摇滚乐,弹贝斯,玩乐队。然后他走到我面前问:“最近有演出吗”。之后他的确看了我的演出,我俩还在MBA的新年晚会上合作演出,他弹吉他,我打手鼓。一切仿佛就在昨天,转眼却已过了9年,距离我们入学十周年的里程碑仅一步之遥。

在十周年的节点上,人们常常会说这么一句话“十年,人生能有几个十年”。当我回望过去,我想说何必要十年,三年,甚至一年半载,只要刻苦精进、全力以赴,你所做出的改变,远胜多少个碌碌平庸的十年。

从入学的2011年算起,距今已过了三个三年。我用第一个三年完成了MBA学业,取得了理想的学历;再用第二个三年继续完善自己,迎来职业生涯的转折;第三个三年,又因工作的原因重新接触了MBA这个群体,如同命运安排的轮回,我是如此幸运。

我至今仍然无比感激自己在2010年夏天做出的那个决定,感激自己在那三年付出的辛勤努力。这一段求学历程教给我的远不止那些课程知识,更多的是一种个人的全面提升,那是一种破茧成蝶的蜕变。

收起回溯的目光,未来已来,将至已至,但我心依旧。

谨以此文献给我们曾经奋斗过的青春,

向当年的老师同学们致以诚挚的问候。

2011级MBA学员黄浩翔

编辑:文佩

文字:黄浩翔

文章审核:孟莉

审核:郑莉

编辑:学言

(本文转载自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收藏
订阅

备考交流

免费领取价值5000元MBA备考学习包(含近8年真题) 购买管理类联考MBA/MPAcc/MEM/MPA大纲配套新教材

扫码关注我们

  • 获取报考资讯
  • 了解院校活动
  • 学习备考干货
  • 研究上岸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