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电90年|难忘激情燃烧的岁月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2021-10-11 16:21 浏览量: 2769

《在革命大熔炉中锻炼成长》

——孙肖子写于建校九十周年

从中学生到解放军战士的转变

1956年7月我从温州二中毕业,经政审及高考进入解放军通信兵学院学习,从此由江南水乡、瓯江之滨的温州到了北国风光、大好河山的张家口。入学后被编排到六系丙班,班主任是年轻的上尉军官,阳光帅气,多才多艺,管理有条不紊、紧而有序。指导员也是一位上尉军官,从战场走来,严格而亲切。

很快,我们就进入紧张的入伍训练。首先是队列训炼,齐步走、正步走、夜间紧急集合,两三分钟之内穿好军装打起背包集合或拉练。去教室、去食堂、回宿舍都要列队、唱歌,喊着一、二、三、四。整齐划一。整理内务,着装,打扫卫生,起床号响马上集合操场,熄灯号后必须躺下并不再允许说话等等,样样严格要求。接着又让我们学习射击,步枪、手枪等。我的手枪打得不错,曾一度入选校射击队。

入伍训练后马上开始业务学习,当时有三门主课(数学、物理、化学),几门副课,好像有外语、工程制图、军事等。期终考试只考三门主课,五分制(平时和期中考试为百分制),副课一律为考查课,只记优、良、中,或通过不通过。课程设置主次分明,重点突出。 

外语课学俄语,学校有好几位苏联专家,他们帮助制订培养方案,课程体系等,有时直接参于考试的面试口试,不时也到教学区巡视,发现不规范之处及时纠正。记得高年级学员班毕业照中都有苏联专家的身影。

制图虽是一门考查课,但给我留下深刻印象,杨俊是我们的制图教员,他博学、严谨、认真、负责,教我们建立平面及空间概念,想像力大增,每个线条,每个尺寸,一丝不苟,逐渐使我们掌握简单机械另件的读图、画图和初步设计,这门课很有趣,为建立工程概念打下良好基础。

班里经常组织高年级优秀同学向我们介绍学习经验,他们还给我们介绍部队实习的小故事。毕业前,他们都要到前线部队挂职。例如到厦门海岛部队当副排长,到高山雷达站当副站长等等,高年级同学的传经送宝对我们帮助很大。

那时的干部非常深入群众,指导员班主任对班里百十号学生的情况了如指掌,就连系里部里的参谋(相当于现在系办)经常到班里听课,哪个教员教得好或不好他们都清楚得很。

入伍一开始我们感到很新鲜,但很不习惯。在指导员班主任的严格而耐心的引导下,我们逐渐由一个个幼稚、散慢、丢三落四的中学生转变为行为规范,遵守纪律的解放军战士。虽然还不算合格,但总算有点军人的模样了。经过更长时间的磨练,我们具备了做为一名解放军的基本素养。

领袖的教导 首长的关怀

五十年代,张家口通信兵工程学院和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是我军两所著名的军事工程技术学校。伟大领袖毛主席十分关爱通信兵,将通信兵形象地比喻为“千里眼、顺风耳”,毛泽东同志曾两次为我们通信兵学院题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艰苦朴素”,领袖的教导嘱托,指明了我们前进的方向,给了我们无穷的力量。

在张家口通信兵工程学院,许多中央首长也十分关心我们学校的建设和成长。彭德怀元帅、贺龙元帅、叶剑英元帅、肖克海军司令员等中央首长,都曾来我们学校视察和指导工作。曾记得,每当首长来临,我们全体学员和干部都要在大操场列队紧急集合,直接聆听首长的报告和训导。有时,即便在烈日炎炎下,也要纹丝不动立正一个多小时,因为我们是训练有素的革命军人,合格的解放军战士。

操场阅兵式

当年有个传统:每逢八一等重大节日,在大操场举行阅兵式。院长黎东汉少将穿着海蓝色将军服,检阅全校官兵。阅兵队伍由八一军旗开道,指挥系军官方阵在阅兵队列最前面,紧跟着雷达系方阵、无线系方阵、有线系方阵……依次排开,威武雄壮。全体女学员组成女兵方阵,年轻的丁鹭飞和陆心如教员是我们女兵方阵的领队。丁、陆两人是女兵最优秀的代表,当之无愧享此殊荣。我们女兵个个训练有素、纪律严明、队列整齐、步伐矫健、英姿飒爽、歌声嘹亮,尽显军人气质,被誉为阅兵式中的一道美丽风景线!

据说,有一年通信兵学院学员代表方阵曾前往首都参加天安门大阅兵,接受毛泽东同志的检阅,这是何等之光荣!

数学教员林怡杉

一、二年级给我们上课的教员很多且都很优秀,其中印象最深的是数学教员林怡杉。

在军中,林怡杉教员显得十分特别,她不是军人,而是军中为数不多的老百姓。她穿着蔚蓝色旗袍,气质优雅,和蔼可亲。她总是提前到课堂,后面跟着两个小教员,上课说话板书不紧不慢娓娓道来,引导我们构建解析几何立体空间,带领我们进入奇妙的微积分世界。将数学之美清晰呈现在我们眼前,思路是那样的清晰,逻辑是那样的严密。北京大学数学系毕业的辅导教员每堂都跟着主讲听课。若上午上课,下午必来教室辅导、答疑、上作业课,对班里每个学生的学习状况都了如指掌。教员鼓励我们多问问题,谁的问题问的多,说明谁的学习越深入。

刚进大学,我的学习方法没有转变和不适应,学习效果不太好,期中测验才考了75分。“75分等于不及格”,我这样要求自己。是林怡杉教员的博学和高超的教学艺术使我逐渐对数学产生了浓厚兴趣,找到了学习规律,积分表和数学手册中的公式大多能记住并应用自如,期末考试得了满意的“5分”。打好数学理论基础,对我学好后续课程起了关键性作用。

领导有远见 学校大发展

1958年学校西迁到古城西安,并改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电信工程学院”,简称为“西军电”,代号为“总字411部队”。记得50年代末60年代初,有一位政委兼院长王赤军少将,据说还是长征爬雪山过草地的红小鬼!王政委规划西军电要成为未来“东方电子城”。许多新专业,如电子对抗、计算机、控制制导、遥控遥测等都诞生于那个时期。计算机系(三系)就是那时成立的,50年代末60年代初这是何等超前的思维和巨大魄力啊!更可贵的是那时就重视科学研究,集中了西军电部分精英,在主楼五楼创建了科研基地、气象雷达、流星余迹通信、钢盔电台等等,创造了多个全国第一!这是多么有远见的规划与部署啊!王政委每天早上很早就出现在操场和教室,观察学生的操练和晨读情况,他十分亲切,深入基层、平易近人,他能叫出许多教员和学生的名字,熟悉许多人的专业、班级和具有的特长。

学校规模空前扩大,记得那一年就招新生4000多人,那个年代一期招这么多学生还是想了很多办法的,除正常高考生外,还有高二学生来上预科的,也有从其它地方院校大一大二学生转过来的,还有从部队基层干部中选调来深造的,等等。学生人数急增,导致师资极度缺乏,怎么办?自己培养师资!于是从大三学生中抽调部分人组建“师训班”,以解师资紧缺的燃眉之急。记得二系的师训班主要是培养专业基础课的教师,如电子器件和电子线路原理、脉冲技术、自动控制、电磁场和电磁波等课程的师资。一系的师训班主要培养数学、物理等基础课教师,还有部分同学被抽调培养为外语教师。我就是那时被调到师训班学习的学员之一。师训班学习的主要内容是加强基础理论,由最好的老师给我们上课,记得毕德显教授就亲自给我们讲授无线电基础、电磁场理论、天线微波等多门课程。毕德显教授是当时全国仅有的三位无线电电子学一级教授之一(另两位是清华的孟昭英教授和华南理工的冯秉铨教授),我国雷达工程教育奠基人,我校雷达专业创始人,科技和教育大师,能够聆听毕教授的亲自授课,是我们一生的幸运!

一部分同学留在班里继续学习专业课,毕业后分配到部队,研究所和军工厂,也有留校当专业课老师的。

由于学校大发展,许多单身教员都住在办公室,结婚没有房子,我们的系主任(上校军衔)就把他的房子腾出一间作为年轻教员的结婚用房。那时条件虽差,但大家的革命建设激情都十分高涨!

教学生涯第一课

1960年7月,我大学毕业,分配到五系教研室,这个教研室具体干什么我不十分清楚,据说是搞“信息论”的,该教研室阵容十分强大。我记得有通信专家陈太一,我校优秀毕业生王育民,苏联留学副博士谢志良,捷克留学生王厚生,著名教育家、科学家、诗人顾毓琇先生之女顾慰文等,我是师训班出来的,主要担任五系的专业基础课教学。

我领受的第一项任务是:教指挥系军官班的“电子管及电子线路原理”课,指挥系是专门培养通信兵指挥员和高级干部的。

走进课堂,立即使我肃然起敬,教室里坐着三十多位校级军官,他们有的来自于内蒙古部队,有的是解放海南岛的战斗英雄,有的参加过朝鲜战场上甘岭战役,曾坚持在坑道里战斗的通讯兵指挥员,他们是久经考验的共产党员,战场上叱咤风云的战士,我军通信兵的精英,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如今为了建设现代化的军队和国家,他们又转战到另一个向科学进军的崭新战场。他们受过伤,历经过无数艰难困苦,在紧张的战斗生活中没有时间学习文化,今天让他们安静地坐在课堂里读书听课,这是一个多么巨大而艰难的转变!年龄大,基础差,困难重重可想而知,但是他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通讯兵现代化的重任在肩。

毛泽东同志“千里眼,顺风耳”的期望时刻激励着他们。国家的需要,党的召唤,给予他们不竭的力量源泉,战胜困难,刻苦钻研,攻克科学知识堡垒的决心和信心从不动摇。

让我一个刚毕业的小教员担此教学重任,感到荣幸,但又胆怯,生怕完不成任务。开始有些拘谨和不安,讲起课来显得十分紧张,学员们看出我的心思,鼓励我“不要怕,放开讲”,他们谦虚和蔼,对我这个小教员十分尊重,他们踏实坚毅的学习精神深深地感动了我。

在领导和老教员的指点下,我更加认真备课,设法将课讲得通俗易懂,简洁明了,虚心接受学员的意见,不断改进教学,利用晚上和星期天时间到自习室加强辅导,主动制作示教板和挂图,将电子管示波管等实物内部结构分解后展示给学员,以使教学更加直观化和形象化。尽量收集实际应用和故障案例充实到讲课中,使讲课内容更加丰富生动接地气。有些问题一时回答不上,就去找资料,或请教老教员后再给出解决方案。

经过师生的共同努力,学员们进步很快,优良率不断上升,没有一个人掉队。教学过程中,我和学员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他们亲切地喊我为“肖教员”。他们是我的师长,我学习的榜样。这是一次刻骨铭心的教学实践,是我教学生涯中的第一次历练,60多年过去了,至今仍然怀念那些敬爱的指挥系学员们!

训练部八室

有段时间学校将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老师集中起来成立独立教研室,脱离各系直属训练部。全校电子线路和脉冲技术课老师集中起来成立训练部八室,电工原理和电机等课程为训练部七室。训练部八室是个庞大的教研室,包括两个很大的实验室,足足有四五十人。

教研室主任姓余名铎,中校军衔,余主任是河南爱国知识青年,因向往革命而奔赴延安,他是抗美援朝中的通信兵指挥员,曾长期在坑道里坚持战斗,是名符其实的革命老干部。副主任有两个,一个是李光耀教员,另一个是保铮教员,也就是后来的保校长、保院士。

室领导对教学抓得很紧很细,经常听课,检查教案,给我印象特别深的是,出题考我们,考试内容与所教课程相关,有时事先通知,有时说是“开会”实则“考试”,搞得大家都很紧张。这种方法不一定很合适,但对领导了解每个人对课程掌握情况,促进我们努力学习,深入钻研,不断拓宽知识面,多看参考书,多联系实际,提高自身学术水平,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是有一定作用的。室领导要求所有任课老师参于实验项目设计和实验课辅导,理论实验不分家。当时半导体晶体管还是稀缺之物,价格贵,难买到,保教员就批准年轻教员用取样示波器做晶体管宽带放大器实验,对我们较快掌握晶体管新器件的特性和应用大有帮助。

保教员主要教”脉冲技术”,人们说:”听他的课不仅学到知识,而且是一种艺术享受”,真的一点不假,他写的字并不漂亮,但十分工整,板书很有特点。他用充放电的波形移动过程解释耦合电容隔直流原理和箝位电路原理十分独特,至今记忆尤新。当时我们是军事院校,比较封闭,与外界联系不多,但他的”脉冲技术”教材被许多地方兄弟院校采用,在外界享有盛誉。六十年代初,半导体晶体管还是新器件新技术,他编著的晶体管原理和放大电路教材对提高青年老师水平起了巨大作用,用基区载流子密度分布解释放大区饱和区特性堪称经典。保教员教导我们青年教师要具备丰富的想象力和深刻的洞察力,要把课”讲深、讲透、讲活”,做学问要“严谨,博学,独立思考”。

在训练部八室那段日子里,在余主任和保教员的引导下,我们多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

这种将专业基础课教师集中管理的模式对课程教学有一定好处,但使这些老师长期脱离专业与学科建设,对这批老师的发展有一定的局限性,所以若干年后,八室宣告解散,老师们又回到系里,大部分人仍继续教专业基础课,保铮教员则回到专业教研室,文革中曾一度下放到安徽六安雷达厂劳动,接受工农兵再教育,劳动期间为厂里解决许多关键技术问题,回校后筹建雷达研究所,后发展为著名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即现在的电子工程研究所。

十年军校的主要收获

通信兵学院和西军电是我党我军创办的新型重点大学,是一所英雄聚集红色基因厚重的学校。是一个革命大熔炉,在这个大熔炉里我们得到锤炼和成长,学会了做人、做事、为人民服务。回想起来,有以下几点对我影响较为深刻:

一.树立永远跟党走的理想和信念

是党长期教育和培养了我们,是部队这个大熔炉锻练了我们,听党话、跟党走,为党的教育事业奋斗终生是我们的本份。

二.养成了遵守纪律,行为规范的好习惯。

部队纪律严明,说一不二,遵守纪律从不打拆扣。军人行为规范,整齐划一,对于上级布置的任务百份百地完成,从不讨价还价、拖泥带水。“保密”“守时”“准时”,“动作快”“效率高”。开会,集合,上课从不迟到一分钟。遵守纪律己养成习惯,成为自然而然的行为准则,现在虽早已是老百姓,但军人的基本素质没有丢。

三.养成了艰苦朴素、勤奋、勤劳、埋头苦干的好品质。

西军电学风非常好,教员认真教,学生刻苦学,节假日很少上街玩,寒暑假也很少回家。那时林荫道边、花园里到处是背诵外语的朗朗读书声,三三两两的讨论问题也屡屡可见,北大门两侧石凳石桌坐满了复习功课的同学,“石凳石桌自习室”正是“学在西电”的真实写照。记得有一次部里来了位干部给我们作报告,他会英语,他说工作战斗很忙,他那点“豆芽菜”(指英语单词)是在上厕所时背的,他的讲话给我留下深刻印象。我们懂得,各人的聪明才智会有差异,但学好的第一要素是“勤奋”“刻苦”。

我们打扫宿舍,教室以及周围环境卫生;参加修操场,游泳池,建造西大楼,每年夏收帮助老乡割麦子,冬天修水渠等, 养成了不怕苦不怕累爱劳动的好习惯。生活简单而节俭。

四,树立了集体主义观念,集体荣誉观。

“一人好不算好,众人好才算好”,学习中“不让一个阶级兄弟掉队”,互相帮助,尉然成风。这种精神延续到后来的整个教学过程中,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从不嫌弃,以足够的耐心帮助他们。工作中,发扬团队精神,做到资源共享,共同进步。一心想着团队好、学院好、学校好!

在通信兵学院和西军电,受到无数革命前辈、首长和领导以及教员们的关怀与教育,感恩之心永世难忘!

今天习主席教导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我们将继承光荣传统,让西军电“红色基因”代代相传,发扬光大!更好地做一个“有理想、有追求、有担当” 的西电人!

文字:孙肖子

排版:潘子涵

编辑:郭楠楠

责任编辑:王格

出品: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融媒体中心

编辑:葛格

(本文转载自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收藏
订阅

备考交流

免费领取价值5000元MBA备考学习包(含近8年真题) 购买管理类联考MBA/MPAcc/MEM/MPA大纲配套新教材

扫码关注我们

  • 获取报考资讯
  • 了解院校活动
  • 学习备考干货
  • 研究上岸攻略

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