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电九十年|一张珍贵的成绩单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2021-09-16 14:24 浏览量: 1831

延安通校学员朱仕朴成绩单这是老红军战士朱仕朴同志当年在延安通校(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前身)的成绩单,现藏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档案馆。翻开这张泛黄的纸,虽然有着几处小小的破痕,但看得出来这纸保存的很好。再往近看,都是钢笔书写的字迹——“通信学校第十一期甲班……姓名朱卋普(朱仕朴)……”。这纸虽陈旧,却蕴含了很多珍贵的过去。它很薄,拿在手上却显得格外的厚重,纸上的每一笔都向我们诉说着朱仕朴同志在延安通校的成长和经历。

朱仕朴与其夫人王铭慈(据王铭慈回忆,这张图片由开国中将王诤拍摄于延安)半步电台起家,长征路上办学。1931年,我军历史上第一所通信学校在江西瑞金诞生。1934年10月10日,红军开始了伟大的长征。随着长征胜利会师,时名延安通校的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也在延安扎下根来。1937年年底,党中央决定从一一五师、一二〇师、一二九师、前总机关抽调一些青年到延安通信学校学习。从1935年到1947年,延安通校共培训了17期近千名学员,培养了我党我军一大批优秀通信工作者,朱仕朴便是第十一期甲班的学员。

延安时期的朱仕朴(左一)在求学过程中,朱仕朴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在这张成绩单上可以看到,朱仕朴的收报和发报成绩为90,通报78,英文80,电学和政治96,平均成绩为84.5,日常表现上写着其政治技术学习情绪高,耐心教育同志,工作积极,负责心很高。

延安通校时期,学员居住的窑洞

转战陕北期间参加通信保密会议(1948.1-杨家沟),朱仕朴(右二)

朱仕朴同志回忆道:“1937年年底,人员在前线总指挥部集中以后由熊景钊当排长,我当支部书记,带队到了延安。1938年2月,我们第十一期正式开学,到1938年8月毕业。学员由两部分组成,一排是从前线回来的青年战士、干部,二排是从抗大、陕北公学调来的知识青年。队长是张可曾(张奚嘉),指导员杨毓卿,我是支部书记。我们到学校还进行考试。一是测验听力,把一块马蹄表放在身后一段距离的地方,让学员辨别声音的大小及方向。二是测验智力,我记得当时问我:一斤棉花重,还是一斤铁重?当时不知是智力测验,马上答一斤铁重,结果答错了。学习内容主要是学报务,也有一点机务内容。还学政治经济学。校址开始在延安裴庄,开学不久迁到富县东村,因吃水困难又搬到督河村,一直到毕业。这一期是延安通信学校的一个转折期,以前的学员全部是从前方调来的,从这期开始,有成批从大后方来的知识青年。第十一期与十二期同时在校学习。我们十一期开学不久,第十二期即开始报到,十二期也是在督河村毕业的。”文章参考来源:《中国革命战争时期军队通信教育史》

图文:杨莹

编辑:郭楠楠

责任编辑:王格

出品: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融媒体中心

编辑:刘蕊

(本文转载自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收藏
订阅

备考交流

免费领取价值5000元MBA备考学习包(含近8年真题) 购买管理类联考MBA/MPAcc/MEM/MPA大纲配套新教材

扫码关注我们

  • 获取报考资讯
  • 了解院校活动
  • 学习备考干货
  • 研究上岸攻略

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