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工作,新生活”| “防诈骗,永远在路上”

西安财经学院商学院
2020-12-07 09:51 浏览量: 3720

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大家的防诈骗意识理应与时俱进,但现实生活中大学生上当受骗的案例屡见不鲜。有些同学抱着“我防范意识很强”的思想,可是一遇到利益的诱惑,便乖乖陷入了骗子的圈套。

据公安部发布的数据来看,2019年查获诈骗案件中人均损失达24549元,收到的网络诈骗举报达15505例,每例中受骗人数少则几十人,多则几万人,这其中查获的也只是总数的冰山一角,加上尚未查获的案件所造成的损失,我们大概可以推算出中国每年因诈骗所造成的损失可达8000亿元。

据饼状分析图可以看出在所有年龄段中18-22岁受诈骗人数最多,而该年龄段主要为大学生群体。大学生虽然已经有了一定的生活阅历,但初入社会不久,涉世未深,较容易轻信于人。

今年八月份,温州高校大四学生陈某眼看即将毕业,可大一挂的几门课还没补过。上网时他偶然认识了一名自称是黑客的人,称能侵入其校园网络,帮助陈某修改成绩。陈某轻信了该“黑客”的说法,先后共给该人汇款2700元。在发现成绩没有变动后,陈某联系该“黑客”,“黑客”却早已逃之夭夭。

其实在生活中有很多常见的诈骗手段需要我们提高警惕性,加强防范:

电信诈骗

诈骗分子通过发短信向你说明银行卡欠费,中奖等情况,如有疑问请咨询电话。当你拨打对方留下的电话,你将一步一步被对方诱导进入圈套,直至你将自己银行卡上的资金转到他指定的所谓安全账户上。

传销

传销组织经常打着工作的名义,诱骗求职人员参加的各类传销组织。大学生作为互联网的活跃群体,被传销组织利用互联网平台信息审核不严等漏洞精准“设钩”,在求职、交友、征婚等平台发布虚假信息,大学生很容易落入陷阱。

校园贷

“校园贷”实际就是翻版的“高利贷”,通过简单的手续诱骗学生上当,从而利滚利,导致大学生一步步跌入深渊。

勤工助学诈骗

诈骗分子往往在邻近学校周边地区。将求职的学生介绍到骗子自行设立的所谓“用人单位”勤工助学,“用人单位”假意录用,付工资或以“保证金”抵消处罚等.要求学生交纳一定的“建档费”、“工作卡工本费”、“保证金”、“押金”等,之后以工作不达要求为由拒,不发放工资。

了解了主要的诈骗手段,我们可以通过哪些形式积极防范呢?

1.涉及到用钱时确认对方身份,最好是面对面沟通,可以降低被骗的可能性。

2.勤工俭学要当心,遇到收取押金的工作岗位要慎重选择。

3.网络交友要慎重,添加好友时要谨慎选择,当网友提出借钱的事情时更要多加思考。

4. 不要暴露隐私,不要在一些非正规网站用自己的手机、身份证号注册信息,以防信息泄露。

总之,校园安全无小事,安全隐患可能就藏在隐蔽的角落。对此,人人树立安全意识,采取安全措施,严加防范,将不安全因素消灭在萌芽状态,只有这样,学校的安全工作才能做好,我们才能在处在一个温馨和谐安全的校园中。

编辑:煊彧

(本文转载自西安财经学院商学院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收藏
订阅

备考交流

免费领取价值5000元MBA备考学习包(含近8年真题) 购买管理类联考MBA/MPAcc/MEM/MPA大纲配套新教材

扫码关注我们

  • 获取报考资讯
  • 了解院校活动
  • 学习备考干货
  • 研究上岸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