珞珈快讯|武大近期捷报频传!

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2021-11-11 17:01 浏览量: 2685

上一周

珞珈山新鲜事儿层出不穷

快来一起看看吧!

致敬!李德仁院士

荣膺全国十大“最美科技工作者”

“你用智慧,破解测量学的百年难题。你用心血,浇筑强国梦的民族伟业。你是名副其实的千里眼顺风耳,你的征程就是宇宙脉动,穿越时空,傲世苍穹!”11月5日,2021年十大“最美科技工作者”揭晓,李德仁院士荣膺该称号。

李德仁是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德国斯图加特大学博士、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名誉博士,国际著名测绘遥感学家。长期从事地球空间信息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为我国从测绘遥感大国到测绘遥感强国做出了杰出贡献。李德仁院士表示,“我们测绘人要坚持不懈地开展原始创新研究,想国家所想,急国家所急,全身心投入到‘第二个一百年’和‘新基建’的浪潮中,在新型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和创新基础设施中发挥作用,为将我国建设为国际领先的测绘科技强国贡献力量!”

《民藏》编纂工作

在武汉大学正式启动

10月29日,武汉大学、贵阳孔学堂文化传播中心、贵州省孔学堂发展基金会三方合作编纂《民藏》备忘录签约仪式举行。《民藏》编纂委员会编辑部正式揭牌,《民藏》编纂工作研讨会也于当天进行。

贵阳孔学堂文化传播中心党委书记、主任索晓霞,贵州省孔学堂发展基金会秘书长王大鸣,湖北省社科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喻立平,湖北省委办公厅副主任陈滢,武汉大学党委书记韩进,校党委副书记沈壮海,武汉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院长方卿,《民藏》总编纂、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教授郭齐勇等出席。

下午,《民藏》编纂工作研讨会在武汉大学图书馆报告厅举行。近50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听取武汉大学国学院副院长孙劲松介绍《民藏》编纂工作进展情况,围绕《民藏》的编纂体例及分工启动、项目申报、出版等事宜进行了深入研讨。

武大华为“未来技术精英班”

协同育人基地揭牌10月

10月29日,武汉大学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来技术精英班”协同育人基地揭牌仪式在校举行。副校长周叶中,华为ICT产品与解决方案人力资源部部长王义翔、华为武汉研究所所长张继超,以及发展规划与学科建设办公室、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电子信息学院、计算机学院、网络安全学院、弘毅学堂等职能部门和学院领导出席仪式,本科生院院长张绍东主持。

周叶中、王义翔共同为“未来技术精英班”协同育人基地揭牌

2020年8月21日,副校长周叶中、校党委副书记屈文谦一行到访华为武汉研究所,形成武汉大学弘毅学堂与华为面向未来培养人才的合作初步意向;2020年10月,华为武汉研究所人力资源部部长张成印带队到武汉大学,围绕优化课程结构、深化产教融合,形成了弘毅学堂人才培养方案初步共识;2021年7月,双方签订了《未来技术精英班人才培养合作备忘录》,全国首场F5G系列课程“现代光通信技术与应用”于第三学期在武汉大学正式开课,鲲鹏昇腾、网络安全等系列课程稳步推进。

5位学者入选

第六届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

中国科协近日发布通知,公布了第六届(2020-2022年度)青年人才托举工程入选名单,我校项正、曾文治、叶茫、任晓东、陈良君5位学者入选。计算机学院叶茫主要研究方向包括计算机视觉、多媒体检索、联邦学习等。测绘学院任晓东长期致力于大地测量技术的创新性研究,主要研究方向为GNSS/LEO高精度高分辨率电离层建模、监测与应用、多频多系统PPP-RTK精密定位技术等。中南医院陈良君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为病原基因组学及其精准诊断,从事病毒的遗传进化、新病原发现、病原体与宿主之间相互作用的研究,为感染性疾病的防控、诊断提供理论和技术指导。

“青年人才托举工程”项目是由中国科协于2015年10月立项的国家级青年人才计划,择优支持中国科协所属全国学会或学会联合体具体实施,旨在打造国家高水平科技创新人才后备队伍。目前,我校共20位学者入选青年人才托举工程。

珞珈学子摘得

网络安全全国大学生辩论赛冠军

11月3日,2021“太湖印记”网络安全全国大学生辩论赛举行,由国家网络安全学院2020级本科生黄天天、王一凡和2021级研究生付嘉荣、腾贺组成的武汉大学代表队勇夺冠军。

本次辩论赛主题为“数字赋能,安全护航——构建网络空间安全新发展格局”,旨在督促广大师生自觉遵守网络安全法律法规,从自身做起、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不断增强网络安全素养,让互联网更好地融入工作、学习和生活。

经过线上初赛,国防科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东南大学、山东大学、武汉大学、南京邮电大学的6支代表队进入决赛。决赛以个人信息保护法、数据安全法和电信诈骗为辩题,辩手们唇枪舌剑,最终我校学子拔得头筹。

武大教授肖永平获

“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称号

10月28日,第六届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表彰会在京召开,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共中央宣传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科技部联合表彰了93名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和97个专业技术人才先进集体。本次评选教育部共推荐6位高校教师,国家高端智库武汉大学国际法治研究院院长、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武汉大学国际法研究所所长肖永平教授位列其一。

肖永平是武汉大学二级教授、全国十大中青年法学家。他近30年来潜心学术研究,持续引领我国国际私法和体育法的发展,努力提高中国法治的国际话语权,在重构冲突法的法理基础、构建便于中外交流的中国冲突法话语体系、建立适合问题教学模式的国际私法教材体系等方面做出了突出的学术贡献,引领了中国国际私法学界对这些问题的发展方向。作为马工程教材《国际私法学》的首席专家,他主持的“国际私法”入选国家级精品课程和国家一流本科课程,完成的教学成果分别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和二等奖,为我国培养了一大批国际法学术骨干与行业精英。被评为教育部首届“优秀青年教师”,湖北省“最美社科人”。

第十七届“花旗杯”

金融应用创新大赛在武大启动

10月31日,第十七届“花旗杯”金融应用创新大赛启动仪式在武汉大学计算机学院大楼通过线上、线下并行的形式隆重举行。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清华大学等知名高校计算机学院相关负责人出席。

据悉,为了加强对金融信息化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促进中国金融信息科技的快速发展,支持中国高等教育事业,花旗金融信息服务(中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花旗金融信息”)联合国内二十所优秀院校共同于2004年4月在中国发起成立花旗金融信息科技教育基金项目。“花旗杯”金融创新应用大赛(以下简称“花旗杯”大赛)作为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引导学生在校园阶段即开始重视所学知识与金融产业发展、社会进步相结合。激发学生对科学技术和金融产业的热爱,鼓励通过团队协作,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迸发金融创新的奇思妙想,提出具有商业化前景的解决方案。

我校参加

第十二届中日大学校长论坛

10月29日,第十二届中日大学校长论坛召开,共探“开放、创新、融合——共建中日高等教育新格局”。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副司长闫炳辰、日本文部科学省大臣官房审议官里见朋香,以及来自43所中日高校和机构的120余名代表在线参会。武汉大学副校长唐其柱应邀出席论坛。

唐其柱作为本届论坛成员中方大学代表,做总结发言。他表示,中日双方对加大对外开放、深化国际合作有一致共识。开拓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新模式,加强推进科研国际合作新平台建设,这些都是中日双方在面对新挑战时,抓住新机遇的探索与努力。他对中日两国高校的合作提出了三点建议:第一,充分发展在线教育,扩大人才联合培养规模;第二,积极发展网络技术,创新中日科研项目合作模式;第三,加强共享与合作,共同应对全球重大挑战。唐其柱指出,值此中日邦交正常化50周年之际,中日双方在扩大和深化交流上的合作与努力将会为未来的长远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和丰富的视角。

武汉大学科技园连获两项国家级荣誉

近日,工信部公示了168家2021年度国家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名单,我校科技园企业创业创新基地成功入选。同时,刚刚科技部、教育部联合发布国家大学科技园绩效评价结果,我校科技园被评为“优秀”国家大学科技园。

我校科技园是学校和东湖高新区共同建设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成立于2000年,位于东湖高新区核心区。经过二十多年发展,科技园充分发挥学校学科优势,坚持以创新创业服务能力建设为核心,已形成了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基地“四位一体”的创业孵化链条,在产业布局上形成以空间信息智能服务为主导,人工智能、智能网联汽车、物联网等为辅的“一主多辅“的产业格局。

中国第38次南极科考队出征

我校派出3名队员

11月5日,中国第38次南极科学考察队从上海中国极地考察国内基地码头出发,第一批队员搭乘雪龙号极地科学考察船,前往南极中山站等地执行科学考察任务。我校派出3人随队出征,分别是中国南极测绘研究中心的张汝诚、陈帅均和生命科学学院的彭方。

武汉大学校友南极科考再相聚(左起郑雷、张汝诚、邢喆)

从中国首次南极考察开始,我校持续参与中国南北极科学考察活动,主要承担极地测绘保障、极地微生物、极地高空物理、极地国际治理和冰雪环境相关的研究工作。

中国第38次南极考察队除了雪龙号之外,还将于本月中旬派出雪龙2号奔赴南极。张汝诚于今天乘坐雪龙号破冰船启程前往南极中山站,陈帅均和彭方将于本月中旬乘坐雪龙2号前往南极长城站。

槐文信教授获

“周培源水动力学奖” 一等奖

10月29日至11月1日,第十六届全国水动力学学术会议暨第三十二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并第八届海峡两岸水动力学研讨会(NCHD2021)召开。会议开幕式上,武汉大学水利水电学院槐文信教授获颁第四届“周培源水动力学奖”一等奖。

槐文信长期从事计算水力学和生态环境水力学的理论和应用研究,是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的水动力学专家。在计算水力学和生态环境水力学等领域做出了一系列开创性的研究工作,解决了大坝泄洪消能、导截流优化、船闸冲泄水系统、大江大河生态修复、鱼道优化等关键技术问题,为水动力学学科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祝肇安教授获评

中国俄语教育终身成就奖

为武汉大学俄语系创建者之一

10月15日至17日,中国俄罗斯东欧中亚学会俄语教学研究会成立40周年纪念大会暨第三届“跨学科视野下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召开,第三届中国俄语教育终身成就奖和杰出贡献奖名单公布。武汉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俄语系教授祝肇安获得中国俄语教育终身成就奖。

从教数十年,祝肇安师德高尚,学养深厚。1987年主编《现代俄语口语句法》,是国内第一部俄语口语方面的书籍。他曾参加《俄语语法大词典》编撰等工作,主编《现代俄语口语句法》,并在《中国俄语教学》等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若干篇,为中国俄语教育事业与武汉大学俄语专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我校陈洪葛博士荣获

第十五届钟家庆数学奖

10月22日至27日,中国数学会召开2021年学术年会,公布并颁授华罗庚数学奖、陈省身数学奖、钟家庆数学奖。我校数学与统计学院博士毕业生陈洪葛荣获第十五届钟家庆数学奖,本届全国共4人获奖。陈洪葛硕士和博士均就读于我校数学与统计学院,师从陈化教授,主要从事基础数学专业的科学研究,2019年博士毕业。

第十五届钟家庆数学奖颁奖现场,左五为陈洪葛博士

据悉,钟家庆数学奖是为了纪念中国杰出数学家钟家庆教授而设,是中国数学会三大奖之一。武大数学人先后有4位喜获此项大奖殊荣,其中2人现在武大数学与统计学院任教,并已入选国家级高层次人才计划。

我校多种科技期刊影响力创新高

2021年最新《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2021版)》数据显示,我校在统计源中的科技类期刊共计21种,在2020统计年中,共有85%(18种)期刊综合影响因子大幅提升,90%(19种)期刊复合+影响因子较大提升。其中,《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复合影响因子首次破2,位列学科第2。《武汉大学学报(理学版)》《武汉大学学学报(工学版)》《测绘地理信息》《生物资源》《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数据也均显著提升。

武汉大学科技期刊中心有关负责人表示,我校科技类期刊整体发展势头良好,在2020年的工作中经受住了疫情给学术期刊带来的不利影响,武汉大学科技期刊下一步将努力打造精品期刊,在学术成果传播、媒体融合发展、提升国际传播能力等方面加强建设。

-END-

图文 I武汉大学新闻网

编辑| 盛贵

MBA/EMBA/MPAcc/MEM招生

咨询电话: 027-68755136 , 027-68755129;

咨询邮箱:mba@whu.edu.cn;

官方网站:http://ems.whu.edu.cn/

联系人:张老师,周老师,段老师

启思明德 谋道励行

编辑:刘蕊

(本文转载自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收藏
订阅

备考交流

免费领取价值5000元MBA备考学习包(含近8年真题) 购买管理类联考MBA/MPAcc/MEM/MPA大纲配套新教材

扫码关注我们

  • 获取报考资讯
  • 了解院校活动
  • 学习备考干货
  • 研究上岸攻略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