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企业家及学者共论后新冠疫情时期湖北产业发展

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2020-04-26 22:09 浏览量: 2834

大健康产业、制造业、金融业、光电半导体行业、高科技行业是湖北省的支柱产业和重点发展产业。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下,这些行业受到了怎样的影响,是否可以化危为机?在疫情结束之后,这些行业在湖北特别是武汉未来的走势如何,有哪些新的发展方向和投资机会?行业巨头们又将如何布局湖北,带动湖北经济早日步入正轨、实现高质量发展?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和武汉大学董辅礽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邀请到了7位重量级嘉宾,为大家指明方向。

4月25日晚8:00,“后新冠疫情时期湖北产业发展研讨会”在线上会议平台举行,泰康保险集团董事长陈东升先生、中诚信集团创始人毛振华先生、亚布力论坛主席田源先生、湖北省半导体行业协会会长杨道虹先生、京山轻机董事长李健先生、武汉科技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沈晓健先生、湖北省楚商联合会秘书长蹇宏先生、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宋敏教授等7位校友企业家及学者出席会议作主题演讲。本次研讨会由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武汉大学董辅礽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联合主办,武汉大学中国新民营经济研究中心、武汉大学健康经济与管理研究中心协办,会议由武汉大学董辅礽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郭敏女士主持。近300位专家学者、企业家参加了研讨会并与演讲嘉宾在线互动。

陈东升 泰康集团董事长

陈东升先生围绕健康产业发展作了主题演讲。以美国为例,陈东升先生指出,教育和医疗是国家实力的基础,分别对应民族的素质和民族的品质两个重要问题。在湖北经济发展方面,陈东升先生认为,湖北武汉在健康产业方面具有良好的基础,表现在有两所高水平的医学院以及两个医教研一体的附属医院。泰康同济医院在这次武汉战疫中作出贡献,泰康同济医院也将以构建医教研一体的医院为目标,进一步聚集顶尖的人才,促进医学和大健康的发展,为家乡的大健康产业发展贡献力量。谈及这次战疫,陈东升先生提到,这一次自己的家乡湖北武汉受灾很大,楚商和武大在战疫中一战成名,校友企业家联谊会在其中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并将继续在后新冠疫情时期为湖北产业发展作出自己的努力。

毛振华 中诚信集团创始人

毛振华先生以“当前湖北经济发展遇到的困难及政策建议”为主题进行演讲。毛振华先生提到,防疫和恢复经济社会生活两项工作同样重要,并依然面临多重压力和困难。要紧抓防疫工作,不可以放松。建议湖北省武汉市率先开展全民检测、分类管理,提升武汉城市影响力、安全感和社会的接受度,率先成为中国最安全的城市。毛振华先生呼吁中央要加大对湖北经济的支持,帮助湖北、武汉舒缓民生,建议给武汉市民和湖北地区贫困人口每人发放1万元的消费券补助。要构建一个全国支援湖北经济的机制,对口支援湖北。湖北自身要高度关注就业问题,把中小企业作为龙头和牛鼻子。要加大对优势产业的关注度,重点扶持产业生态。武汉地区一定要营造好招商引资的环境,把企业服务好,激发民众创业热情和就业热情。毛振华先生还提到了高度关注湖北和武汉人民心理建设问题,要给予湖北和武汉人民人文关怀。

田源亚布力论坛主席

田源先生以“大健康快速发展的时代已经到来”为主题进行演讲。田源先生指出,有关数据排名和行业指数显示,大健康快速发展的时代已近到来,长寿时代的理论进一步得到体现。人的寿命增长,为健康行业发展提供了持久的动力和巨大的机会,行业的发展趋势体现为市场越来越大、产业向全球扩展、创新驱动型增长和巨无霸企业的诞生,以及中国本土企业竞争力的加强。本次新冠肺炎疫情让全世界都知道了武汉,要把武汉在全世界知名度转化为对投资和产业发展的关注,转化成为疫后发展的巨大机会。建议武汉对标波士顿,充分利用已有的生物医药产业基础和优良深厚生物医学人才的优势,发展大健康产业。同时强调,武汉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进一步扩大开放,营造好的环境,让企业愿意落户武汉。

杨道虹 湖北省半导体行业协会会长

杨道虹先生在演讲中提到,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是“卡脖子”的问题,是需要解决的难题之一。目前湖北集成电路产业基本骨架形成,获得很大的进步。由于行业特性,疫情对我省集成电路产业的影响有限,工厂的特殊环境切断了病毒传染路径,远程办公对于集成电路行业也是司空见惯。但在后疫情时代,海外工程师现场支持受阻,国际疫情导致的延期交付、海外电子消费市场加大萎缩等问题可能会出现新的风险。建议要坚定发展集成电路产业初心不变,加快制定产业发展行动方案,形成规模效应,实现技术领跑。湖北集成电路产业发展一定要高举高打形成特色。要制定集成电路产业支持政策,优化产业投资环境。

李健 京山轻机董事长

李健先生以“疫情对湖北影响及其应对”为题发表演讲。以自己的企业为例,李健先生指出,疫情的影响是全程的,早期防疫压力大,后期外省复工对我们的竞争挑战大。面对疫情的考验,企业首先要活下去。每个企业都要做好数字化的转型,在线上实现良好的内部管理,与客户、供应商实现良好的线上沟通。面对疫情带来的冲击,要进一步推进全球化,加强产业发展的全球化的布局,否则只会带来更大的痛苦,逆全球化的思路要不得。在全球化布局中,还要注意实现企业管理的本地化,尽量减少危机事件对企业运营的冲击。在湖北产业发展方面,目前中央对湖北还没有形成一揽子政策,希望省政府尽快动起来,向中央争取更多的支持和关心,帮助湖北走出困境。

沈晓健 武汉科技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

沈晓健先生以“疫情对武汉企业和产业发展影响”为主题,对后疫情时期武汉企业微观层面和产业宏观层面发展进行了分析。沈晓健先生指出,通过对150家已投资企业的调研,发现疫情对90%以上的企业带来了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其中战略性新兴企业影响相对较小,供应链、终端需求依存度高的行业影响较大。规模小的企业风险更高,企业增长面收窄,预期社会贡献降低。疫情防控对企业直接的影响较为共性和突出,企业现金流明显紧张,股权融资需求大,全方位恢复面临困难。沈晓健先生还谈到了武汉的资源禀赋和疫后创新发展方向,指出了武汉产业发展的重点领域,以及产业复苏的政策支持。

蹇宏 湖北省楚商联合会秘书长

蹇宏先生从自己的战疫经历出发以“武汉湖北复工复产与鄂汉品牌线上营销”发表主题演讲,提出了自己的疫后武汉湖北复工复产观点。蹇宏先生认为,武汉封城强行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常态化的防控形势已经形成,催生了线上的经济业态,激活了线上经济。然而,复工复产、经济重启的最大的问题在于——经济可以重启,但是市场没有恢复到以前的状态。当前公益直播带货,网红级带货达人带货等网上销售业态是一个新的焦点,要把焦点转化成湖北经济的增长点。疫情过后,武汉必将成为招商引资的热点和政策的洼地,去投资就会有机会。要通过多种举措,把湖北武汉的劣势转化为优势。

宋敏 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

宋敏院长在演讲中提到,湖北特别是武汉这次经受疫情的打击非常巨大的,绝对不能轻视负面的影响。恢复产业和经济,光靠自己的力量是不够的,要争取政策和财政方面更多的支持。要向中央争取进一步改革开放的特区的政策,打造一个新的社会治理的框架,进一步研究细化相关的政策体系。湖北武汉到了痛定思痛的时候,不能浪费这场危机带来的变革动机。在良好宽松的政策和外部力量支持下,我们自己加倍的努力,未来湖北武汉的发展将会有新的面貌。

嘉宾互动环节,渤海银行董事长李伏安先生作了简要发言。他提出,对于湖北武汉而言,疫情是个坏事,也是个大机遇,湖北武汉从未如此地被全球关注。要提出一个“湖北武汉疫后重振计划”,调动全社会力量,争取中央的支持,利用这次机遇促进湖北武汉产业发展。

最后,陈东升先生、毛振华先生、杨道虹先生等嘉宾就解决对疫情重灾区湖北武汉人民的歧视问题、武汉激光产业发展以及民营资本进入养老产业等问题与现场观众进行了讨论互动。主持人郭敏女士在结语中代表全体演讲嘉宾和观众表达了对湖北、武汉的深厚感情,并祝福湖北、武汉人民,祝愿疫后湖北、武汉更美好。

——武大经管——

编辑:杜佩 沈仕雄

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新媒体中心

(转载请注明来自“武大经管”微信公众号

投稿邮箱:m15927159559@163.com

期待您的投稿

编辑:颜回

(本文转载自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收藏
订阅

备考交流

免费领取价值5000元MBA备考学习包(含近8年真题) 购买管理类联考MBA/MPAcc/MEM/MPA大纲配套新教材

扫码关注我们

  • 获取报考资讯
  • 了解院校活动
  • 学习备考干货
  • 研究上岸攻略

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