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晋春秋策】11/ 晋鼎策(二) ——鼎足三,无则哀

太原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2018-12-26 00:10 浏览量: 3318
天愈是寒冷,人心就愈向往温暖,于是在飞雪的的日子里,总想端起一杯茶,来听几段温热的故事。祁奚,又作祁侯,或作祁黄牛,春秋时期晋国大夫。曾任中军尉、公族大夫。晋悼公三年(前570年),祁奚向晋侯告老还乡,晋悼公在他将走时问他:“谁可接替你这中军尉之职?”祁奚想了想,缓缓道:“我有个仇人,一个叫解狐的人可以胜任。”可这解狐还没来得及上任就去世了,晋侯于是又问:“除了他,还有谁可接替你这职位?”解狐这才说到:“我的儿子祁午可以。”祁奚这种为了国家利益的尚公行为,被孔子诩为“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被传为千古佳话。(若是人人皆如此,那世界会变得多有爱。)祁奚不仅秉公举贤,还敢仗义直言。当时执晋国国政的正卿范宣子认为公族大夫栾盈将作乱夺权,便借机将栾盈驱逐,并将栾盈的党人羊舌叔虎等十个大夫统统杀掉。因为叔向是羊舌叔虎的兄长,所以也被牵连入狱,受到无辜的株连。叔向入狱后,认为能救他的只有祁奚大夫。因为“祁大夫举贤,举外不避解狐之仇,举内不失祁午之亲,岂能弃忠良于不顾?”果真,祁奚一听贤臣叔向被牵连下狱,便急忙乘车来见范宣子,指出因叔向和叔虎同亲而必同谋的罪名是不成立的,请求范宣子以国家利益为重,千万不能因叔虎之罪而错杀社稷之贤臣。范宣子觉得祁奚讲得很有道理,便将叔向放了出来。在叔向出狱后,祁奚并没有向叔向摆功求赏,叔向也没有因为祁奚的恩情登门拜谢,反而在出狱之后,就前去朝见晋侯。这种以国家社稷为重,不徇私情的尚公精神,不仅体现了晋国政治的传统特点,也是晋国称霸中原的重要因素。这一位,与上位大贤臣虽说晚了百年,但论起声望,那可是家喻户晓,毫不逊色。介子推,后人尊为介子,春秋时期晋国大臣,夏县裴介村人。在晋文公重耳流亡期间,他是重耳的一名随从,一直跟着主公,忠诚至极。当他们一行人流亡到卫国五鹿时,重耳连饿带病,奄奄待毙,介子推为了救他一命,从大腿上割下一块肉,供其充饥。这就是有名的“割股奉君”典故的来源。逃亡了十九年后,重耳返回了晋国,作了君主。苟富贵,无相忘,在安顿下来不久,重耳便要大赏同行的功臣们,可这一赏,偏偏就将这功劳最大的介子推给错过了。(贵人真是多忘事。)于是介子推抛下了名利,背着母亲,到那绵山上隐居了起来。但他的邻居可是个硬茬儿,知道了原委,要为他打抱不平,提笔写了一首诗,诗曰:“龙欲上天,五蛇为辅。龙已升去,四蛇各人其宇;一蛇独怨,终不见处所。”并把诗张挂在绛都的国门上。晋文公一看,深知自己忘了割股救命之恩,负了同行艰难之义,后悔不已,赶紧派人召介子推受封,一打听才知道他已隐入绵山。可晋文公怎能善罢甘休?便亲自带领人马前往绵山寻访。谁知那绵山蜿蜒数十里,重峦叠嶂,谷深林密,竟无法可寻。晋文公求人心切,就下令三面烧山。没料到大火烧了三天,连介子推的影子也没见。大火熄灭后,只见介子推抱着他的母亲被烧死在一棵枯柳下。晋文公见状涕泪难止,命人收拾尸骨,厚葬于绵山下,并立祠纪念。因为介子推廉洁不受俸禄,于是被谥为洁惠侯,并改绵山为介山。秦三世时迁葬于故里裴介村。鼎有三足,国有柱石。晋国从兴起到衰落再到中兴,不仅仅只是极具领导能力和人格魅力的君主所造就的,更多的是不惜付出一切的臣子们。正是他们,才将社稷之鼎安稳撑起。千年之久,对尘事的评价总是褒贬不一。但是一切的一切都是在不断探索的过程中慢慢成长。你我都是这茫茫宇宙中的一粒凡尘,能做的或许只能是取古人之贤,扬后世之路……文字来源 | 梁天龙 三晋历史人物图册图片来源 | 百度 三晋历史人物图册版式设计 | 张云慧校对 | 武越责任编辑 | 宋静
编辑:

(本文转载自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收藏
订阅

备考交流

免费领取价值5000元MBA备考学习包(含近8年真题) 购买管理类联考MBA/MPAcc/MEM/MPA大纲配套新教材

扫码关注我们

  • 获取报考资讯
  • 了解院校活动
  • 学习备考干货
  • 研究上岸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