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宗超:疫情防控和卫生应急的中国实践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2022-05-25 18:15 浏览量: 2141

5月19日晚,“师说”系列微报告第一讲邀请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党委书记彭宗超老师进行“疫情防控和卫生应急的中国实践”专题讲座。本次讲座通过荷塘雨课堂进行线上直播,超过2100位师生共同聆听了报告。

本次讲座从“新冠疫情防控的中国实践”、“卫生应急的中国实践”和“卫生应急的未来发展”三个方面展开。彭宗超老师首先介绍了国内国际疫情发展情况,认为当前我们仍然面临着严峻复杂的疫情防控考验。就师生关心的北京自4月以来新一轮疫情情况,彭宗超老师通过一则视频对本轮疫情传播路径和当前疫情情况进行了简要介绍。在此基础上,他梳理了新冠疫情爆发以来中国防控的主要实践经验与卫生应急体系建设的主要成就,并提出应客观看到我们国家的应急卫生体系还在建设和发展之中,仍有很多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和探索提升的空间。

一、如何理解疫情防控的中国实践?

彭老师认为,应当从危机判断、价值选择、制度优势和治理效能四个维度理解中国疫情防控的具体实践。

危机判断:2020年2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这次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我国发生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同年9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指出:“新冠肺炎疫情是百年来全球发生的最严重的传染病大流行。”习近平总书记的论述展现了对此次疫情的重要危机判断。

价值选择:党中央坚持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以“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作为价值选择。

制度优势:党中央统揽全局、果断决策,以非常之举应对非常之事,采取最严格、最全面、最彻底的防控举措,彰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政治优势,体现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日益增强的综合国力,展现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同舟共济、众志成城的强大力量。

治理效能:我国在全球率先控制住疫情、率先复工复产、率先恢复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

二、为什么要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

彭老师认为,坚持“动态清零”是基于以下几方面原因:

1. 新冠病毒本身仍在不断变异,并不一定会变得越来越弱,有可能会产生反弹和其他不确定性风险

2. 根据香港和上海疫情情况,因新冠病毒死亡人群大多为老年人。我国老龄人口多,且疫苗接种比例偏低,需要全力保护

3. 我国医疗资源总量不足,东、中、西部地区、城乡分布不均衡,疫情一旦扩散,对中、西部地区冲击将更大

三、为什么高校是疫情防控的重要主体?

彭老师介绍,我国70%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都发生在学校教育系统。

四、我国卫生应急体系还有哪些不足?

彭老师指出,我国改革开放后,尤其是“非典”发生后我国加强了卫生应急体系和联防联控机制的建设,但以下方面仍需要进一步完善和健全:

1. 卫生应急制度建设:如部分应急条例需要亟需修订,预案体系需进一步更新

2. 监测报告网络系统:如对于不明原因新发传染病的监测和预警能力仍然不足

3. 资源保障机制:如突发传染病或突然灾害下医疗应急保障能力有待提升

4. 危机沟通能力:如与公众的风险沟通意识与能力不强

五、应怎样加强我国卫生应急体系建设?

彭老师认为,中国卫生应急体系与能力需要加强现代化建设,具体包括:

1. 卫生应急建设“六大体系”:预防控制体系、应急组织体系、医疗救治体系、医保救助体系、法制保障体系、资源保障体系

2. 卫生应急建设“六大能力”:源头预防化解、早期监测预警、依法科学防控、峰值压力应对、舆情风险沟通、各方联防联控

六、 为什么我国疫情防控中采取“应保尽保”的策略?

彭老师认为,这集中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当前我国贫困人口、老年人等社会弱势群体存在就医困难,就医困难人群的不主动就医也会对疫情防控产生不利影响。当西方国家还在为是否要为新冠感染者提供医保而争论不休时,我们已经采取了“应保尽保”的策略。

七、如何强化新发传染病的监测与预警?

彭老师指出,从公共卫生防控的专业视角来看,发病高峰、报告高峰和现存确诊高峰对于疫情早期防控来说非常重要。其中,如何在突发传染病的初期就能监测和发现对于疫情防控来说是重中之重。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早期监测预警是世界难题,真正的监测预警不仅仅在医院,还应纳入互联网关键词搜索等渠道,共同建成全方位的传染病监测和预警系统。

来源丨清华研工小站

编辑:刘蕊

(本文转载自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收藏
订阅

备考交流

免费领取价值5000元MBA备考学习包(含近8年真题) 购买管理类联考MBA/MPAcc/MEM/MPA大纲配套新教材

扫码关注我们

  • 获取报考资讯
  • 了解院校活动
  • 学习备考干货
  • 研究上岸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