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博士生廉翔鹏和苏竣教授等发表英文论文阐述技术基础对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作用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2021-10-29 21:41 浏览量: 2303

公共科研机构的科技成果转化受哪些因素影响,如何推动公共科研机构的科研成果向业界流动是政府、社会和学界普遍关注的重要议题。近日,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生廉翔鹏、中国政法大学商学院郭颖教授、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苏竣教授就推动公共科研机构成果转化这一议题在国际顶尖期刊Research Policy发表论文《技术基础:促进公共研究向业界转移的特征研究》(

成果介绍

公共科研机构的科技成果转化率较低是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国家都亟待解决的问题。我国更是面临着高投入、高产出、低转化的严峻局面。据作者统计,985高校和中科院部分研究所在2008-2017年间共获得授权专利365058件,但仅有19331件专利权被转移到或授权许可给企业,专利成果转化率仅5.3%。

图1 2008-2017年985大学和中国科学院部分研究所授权专利和成果转化趋势

在研究科技成果转化率较低现象形成因素的文献中,现有研究将影响公共科研机构成果转化的因素分为个人、组织和环境三个维度。本研究认为,科技成果转化本质上是一个知识扩散和技术转移过程,技术转移市场中的主体间选择需要一定的参照系,而最直接的参照系莫过于公共科研机构的技术基础。知识基础观也强调了技术在企业间技术转移扩散中的影响,认为企业需要不断引入吸收外部的知识来增强内部创新,从而推动企业自身的市场竞争力。

基于上述观点,本研究在个人、组织和环境维度之下提出了更为基础的技术维度,探究什么样的技术基础特征更有利于公共科研机构向业界转移科研成果。在文献调研的基础上,本研究考察了技术多样性、技术独特性、技术结合潜力和技术相似性对公共科研机构成果转化的影响,综合考虑企业技术需求覆盖、技术价值判断、技术创新潜力、技术吸收难易等因素,提出了技术基础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理论框架。

图2 理论假设框架

本研究运用2008-2017年985大学和中科院的专利数据和专利权转移数据,借助指数随机图模型(Exponential Random Graph Models)设定分析了技术多样性、技术独特性、技术结合潜力和技术相似性四个技术基础特征对公共科研机构成果转化的影响。研究发现,多样的技术基础能够促进成果转化,独特的技术会降低科研机构的吸引力,具有相似的技术背景是发生成果转化的前提,而技术结合潜力对科技成果转化并无显著影响。

这项研究在公共科研机构成果转化影响因素的分析框架中,引入了人力、组织、环境层面之外的技术因素,构建了四维的组织技术基础概念框架,开发了可行的衡量方法,展示了技术基础作为内生动力对促进公共科研机构成果转化的重要作用。

第一作者简介

廉翔鹏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博士研究生

廉翔鹏,导师为苏竣教授。研究方向为公共科技政策,关注科技政策、技术创新管理、人工智能社会治理等研究议题。他还在《Technological Forecasting and Social Change》、《Technology Analysis & Strategic Management》、《科研管理》、《中国科学基金》、《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等重要期刊发表论文多篇。

期刊介绍

Research Policy是科技创新管理与政策研究领域影响因子最高的国际期刊之一,由Elsevier出版社出版,属于社会科学引文索引(SSCI)来源期刊,最新影响因子为8.11,近5年的影响因子为10.092。本杂志于2016年入选金融时报认定的50种经管类权威杂志(Financial Times 50 Top Journals)。

文章链接

https://doi.org/10.1016/j.respol.2021.104361

供稿 | 科研办

排版发布 | 发展办

编辑:凌墨

(本文转载自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收藏
订阅

备考交流

免费领取价值5000元MBA备考学习包(含近8年真题) 购买管理类联考MBA/MPAcc/MEM/MPA大纲配套新教材

扫码关注我们

  • 获取报考资讯
  • 了解院校活动
  • 学习备考干货
  • 研究上岸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