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士纪念日 | 清华园里那些不能忘却的纪念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2018-09-30 10:56 浏览量: 5520

自2014年设立9月30日为中国烈士纪念日以来,今年已是第五个纪念日。此刻,让我们默默悼念为了国家和民族的今天而奉献出生命的烈士们,触碰那一份沉甸甸的历史所饱含的深情。“惟有传承先烈风骨,才能挺起民族的脊梁;惟有铭记先烈遗志,才有更加光明的未来。”

1949年9月30日,为了纪念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人民英雄纪念碑修建而成。其设计者是清华建筑系的建立者,中国著名建筑史学家、建筑师、城市规划师和教育家梁思成校友。中国著名建筑学家吴良镛先生,在1950年美国学成之后入清华大学建筑系任教,与梁思成先生一起主持人民英雄纪念碑设计工作。

左 吴良镛 右 梁思成

1951年,梁思成先生的设计方案在竞赛中脱颖而出,他希望以一块碑作为碑身,上面承载鎏金大字“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当人们都以为梁先生的方案将胜出时,1951年国庆前后,另一位建筑学家设计的纪念碑模型却出现在了天安门广场上,它底下是红墙台座,有三个门洞,其上再立碑,与梁先生竞赛之时提交的方案迥然不同。梁先生作为人民英雄纪念碑项目的两位主持人之一,看到后并不认可,“很是着急,特意亲自用圆珠笔写了一封信给彭真市长,详细阐述了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意图......并对那位设计师的方案表示反对”。最终,在一番激烈的讨论之后,梁先生的方案被再次选用,这才有了今天我们看到的有着鲜明民族风格和现代典雅感的纪念碑。

在清华园清幽的一角,“水木清华”北山坡旁的“祖国儿女 清华英烈”纪念碑静静伫立着,在它旁边摆放的是学子们敬献的鲜花。旁边的垂柳,记录了前来悼唁的人们,留下的哀思。

“祖国儿女 清华英烈”纪念碑,落成于1989年9月28日。碑高两米,在碑石前有一个宽敞的平台,平台上放置着一面石壁,镌刻着43位清华英烈的名字及简要介绍。每一个名字背后都有着一段悲壮的故事,也象征着一个不屈的灵魂。

这里有1946在昆明被暗杀的闻一多先生,在抗日战场上甘当红烛映光明的杨学诚烈士,巾帼不让须眉的牺盟会女英雄纪毓秀,新四军政治部秘书长黄诚,研究红外摄影、为抗日毅然放弃出国结婚的熊大缜,小说《红岩》中在烈火中永生的烈士刘思扬的原型刘鋕国,还有抗日义勇军英雄张甲洲,在淞沪战争中驾战机撞沉日本军舰的长空雄鹰沈崇诲,热血抛洒菲律宾、浩气长存神州天的马尼拉总领事杨光泩。这一个个响当当的英烈豪杰,都“不因斧钺在前而变初衷”。国难当头之时,他们选择了另一种人生。他们走的时候,是那么的年轻,亦如今天园子里的我们。英雄事迹,代代相传;先烈精神,永不磨灭。

清华园里的“祖国儿女 清华英烈”纪念碑

每年的烈士纪念日,清华大学学生会均会发起祭奠英烈活动。作为清华人,我们不能忘记,过去岁月里,为了保护脚下这片热爱的土地,一代代的清华人挺身而出,书写的一个又一个荡气回肠的故事。

仪仗队代表们向烈士敬献花篮

烈士纪念日,清华的同学们向烈士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水木清华荷花池东北角的土山上,沿着石阶攀援而进,可以见到松竹掩映下的一座六角亭。这就是闻亭,纪念著名诗人、学者、杰出的民主战士闻一多先生。建校之初,这里原是一座钟亭,里面悬挂着一口直径四尺的明代古钟,钟声清脆、声传海淀。

闻亭

1912年,13岁的鄂藉少年闻一多考入北京清华留美预备学校。从此,他每天都在钟声的悠悠叮嘱中上下课堂、潜心读书,课余兴办清华文学社,时常作诗编报。十年光阴,闻一多学业斐然、涉猎甚广,还组办“校工夜校”,为附近村民提供着最朴实的帮助。在此期间,他响应李大钊等人的感召,成为爱国学生运动的活跃人物。

“五四”运动爆发后,闻一多连夜书写岳飞《满江红》贴于饭厅门前。他发表演说、创作新诗,成为新文艺的拓荒者之一。

1921年,北京发生“六三惨案”。闻一多等29名同学参加罢课抗议,并不惜为此受罚留级,第二年才得以出洋继续学业。

 “七七事变”后,学校南迁,清华园惨遭日寇破坏,钟亭也不幸被毁。这时,已是新月派代表诗人和西南联大教授的闻一多,感痛时局、抛弃幻想,积极投身于抗日救亡和争民主、反独裁的斗争之中。

1946年7月15日,在李公朴追悼大会上,闻一多拍案而起,发表著名的《最后一次演讲》。当天下午,他惨遭特务暗杀,年仅46岁。

  

一年后,在同班校友潘光旦的倡议下,同级同学集资重建钟亭,并命名为闻亭。亭式由梁思成设计,潘光旦题写篇额。亭内古钟从他处移来。

  

1986年10月,学校又在亭下修建了闻一多雕像。苍松翠柏间,先生仍旧身着长衫、手握烟斗,用亲切刚毅的眼神注视着来往的师生。

清华园内的闻一多像

偶尔远处的钟鸣依然穿透时空的长河,仿佛从来都不曾忘记:“诗人主要的天赋是爱,爱他的祖国,爱他的人民”。

在纪念碑的东边,可以看到一座圆柱形的断碑矗立在校河边,周围土堆上的绿草十分繁盛,柳枝的阴影时不时映在上面。初见此碑,许多人都会诧异,“这块碑怎么和圆明园废墟中的石柱这么相似”?走近细看,白色的大理石微微泛黄,圆柱形的石碑上刻着竖直的棱状花纹。没错,其实这块断碑原本就伫立在圆明园的废墟之中,为了纪念韦杰三烈士,在1926年被清华大学的学生一步步抬到了这里。

清华园中韦杰三烈士纪念碑

韦杰三他是清华五字班学长,也是“三·一八”惨案中献身的清华第一位英烈;他是以“素好长篇大段丽句绮词”而走进清华园的广西学子;他是鲁迅先生《纪念刘和珍君》中所赞誉的“为了中国而死的中国青年”,更是朱自清教授在《悼韦杰三君》中反复称赞和怀念的“一个可爱的人”,“年纪虽轻,做人却有骨气”。

1926年3月中旬,日本军舰侵入我国内海,遭到驻大沽口国民军的炮击。日、美、英等八国联合向中国政府提出了“惩凶”、“赔偿”等无理要求,并发出最后通牒,限48小时内答复,激起全国人民的公愤。   

北京各界民众在李大钊、陈毅等人的领导下在天安门前举行集会并游行请愿,要求段祺瑞执政府以强硬的态度驳回帝国主义的无理要求。3月18日,清华学校的同学们放弃了在教室安心读书的机会,徒步进城参加全市的统一行动,韦杰三学长便是走在队伍前列的同学之一。

当游行队伍到达段祺瑞执政府所在地铁狮子胡同时,遭到事先埋伏在此地的卫队袭击,顿时枪声大作,鲜血飞溅,尸陈街头。   

扫射历经半小时之久, 47人惨死、200余人受伤。清华学生伤20余人,同学们在惊惶未定之时发现韦杰三腹部连中四弹,气若游丝。同学们将其急送协和医院抢救,但终因伤势过重于21日壮烈牺牲,年仅23岁。

时任清华国文教授的朱自清先生对烈士的伤逝给予了深切的关注。先生特地于20日赶往协和医院去探望病危的韦杰三,可惜晚到了一个钟头而错过了探视时间,只好怅惘而归;而当得知韦君去世的噩耗,先生又匆忙赶到旧礼堂韦君灵柩处去见上“最后一面”。之后,朱自清先生在《清华周刊》上撰文《哀韦杰三君》,文中三次提到韦杰三君“是一个可爱的人”,并反复说起韦杰三的微笑。

韦杰三烈士

惨案过后,清华同学曾将韦杰三等烈士的遗骨安葬于清华园内,三周后移至圆明园与47位“三·一八”烈士一起长眠于此,后从圆明园废墟上移来一根大理石断柱安放在遗骨安葬原址,位于“水木清华”北山之阴的校河之畔,被称为“三·一八断碑”,以表示清华人“头可断,志不可屈”的精神。

同样投身抗日救亡运动的还有纪毓秀烈士。 1935年,抱着“读书救国”的宏愿,纪毓秀考入清华电机系后转学外语系,后成为共产党员。然而,就在学子们抱着"读书救国"的志愿步进象牙塔之时,日本侵略者野心却逐步膨胀,“华北之大已安放不得一张平静的书桌"。

面对民族危亡,在中共地下党员的带领下,纪毓秀毅然投入到抗日救亡运动的洪流中去。之后,她先后参加了1935年底的"一二·九"大游行,"一二·一六"大示威以及1936年的"三·三一"抬棺游行等历次活动,从中受到抗日爱国的洗礼。每次行动,她都热情极高,全力投入,起到了先锋骨干以至领导作用。

工作上的极度辛劳,物质生活上的艰苦,政治环境的恶劣,使得纪毓秀的健康每况愈下,1939年上半年,她被确诊为干血痨。在之后的半年中,纪毓秀的病情进一步恶化,在当年10月6日晚与世长辞,时年仅22岁。

1989年,应校友们的强烈请求,母校决定将她的骨灰由山西迁至水木清华北山上"清华英烈纪念碑"的附近,立碑为记。

水木清华北山的纪毓秀烈士骨灰安放处

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日子里,我们闭眼聆听风的陈述,重新回顾历史所迈过的沉重的步伐,在这无形的脚步声中体会那些无法逝去的悲哀、愤慨与反抗。历史已成过去,而英烈们不屈的精神已然注入我们的血液之中,也在激励我们不断向前。

内容来源于清华大学官网、“研读间“公众号、”人文清华讲坛“公众号等。

编辑:韩萌 李晓丹

点击图片,了解EMBA项目详情

编辑:

(本文转载自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收藏
订阅

备考交流

免费领取价值5000元MBA备考学习包(含近8年真题) 购买管理类联考MBA/MPAcc/MEM/MPA大纲配套新教材

扫码关注我们

  • 获取报考资讯
  • 了解院校活动
  • 学习备考干货
  • 研究上岸攻略

最新动态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