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宁桦:从省际间货运看国内大循环|同济大学教授观点

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2023-03-16 08:00 浏览量: 5443

教 授 观 点

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是党中央立足于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统筹发展和安全做出的战略决策。国内大循环是新发展格局的主体,畅通国内大循环对于有效扩大内需、掌握发展主动权意义重大。为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必须充分发挥我国超大市场规模的效能,扩大交易范围、深化分工体系、释放需求潜力、增强供给能力。而现实中,运输成本、交易费用、地方贸易保护等因素使区域间往来存在不少壁垒,导致各类局部小循环出现,全国大循环仍然存在堵点、卡点。为此,需要构建指标、以量化的方式来刻画国内大循环的程度和深度。以此为目标,本团队近期做了些探索。本文为此系列的第一篇,通过研究全国省际间高速公路的货运往来,本文旨在探究:各省市参与国内大循环的程度如何?进一步,影响各省市参与程度的深层次原因为何?

从省际间货运看经济关联

本团队使用的数据为2021年全国29省高速公路联网收费数据,经统计得到货物运输量(不含海南省、西藏自治区和港澳台地区)。其中既包括省内货运量,也有省际间货运量。

根据国家统计局和交通运输部的相关统计数据,2021年全国所有公路完成了综合运输体系货运量的7成。虽然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占公路总里程的比例仅为3.20%,但高速公路参与了公路总货运量6成以上的运输过程,也就是全国近一半货运量的运输过程。因此,高速公路货运量可展现省际货运交流的态势。更为重要的是,由于数据中包含了任意两省间的货运往来,使得我们可以了解一个省份在货运方面与哪些省份有关联,以及关联的强度如何?

在图1和图2中,我们选取了北京、上海、广东和四川这四个省市,并展示了与它们货运往来最多的五个省份。图1展示出省的货运目的地,图2展示入省的货运。可以看到,这些省份的货运往来主要是与相邻省份发生的。非相邻省份间发生较强货运交流也存在,但比较少。比如广东和四川、广东和上海,这两对非相邻省市间的双向往来量都比较大,说明即使相距较远,但互相之间的依存度仍较高。

图1 四省市出省货运前五目的地分布

图2 四省市进省货运前五起始地分布

跨省货运供需指数(FI)

广东与四川以及上海的货运双向往来强度高,这个现象促使我们思考:若要构建刻画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指标以反映国内大循环,必须考虑运输距离。长距离的运输会带来更高的成本。两个相距很远的省份,若互相之间的货运往来量很大,很可能是因为形成了产业链上的分工关系且很难替代,即在其他邻近的省份找不到替代品。我们认为,这种区域间的分工,以及分工的不断深化,是畅通国内大循环的要义之一。

基于上述想法,我们构建“跨省货运供需指数”(Interprovincial Freight Supply and Demand Index,以下简称FI)。该指数同时考虑货物重量和实际运输距离。随后我们做了标准化处理,因此如果FI大于1,说明该省的跨省货运交流强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相对更为活跃,在国内大循环中的参与度较高;而如果FI小于1,则说明该省的跨省货运交流活跃度相对较低。

图3展示了29个省的FI。分地区来看,东部地区最高,中部地区略低于平均水平,西部地区与平均水平差距较大。分省份来看,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省份共有11个,其中东部地区有7个,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都只有2个。

图3 跨省货运供需指数(FI)注:图中的省份按东部、中部与西部进行报告,地区内按照指数从高到低排列

经济结构影响跨省货运供需

跨省货运供需指数FI刻画了一个省考虑了运距的跨省货运总量。那么,该指标是不是越高越好?换句话说,能不能简单比较省与省之间FI指数的大小?这就需要进一步分析哪些因素会显著影响FI指数。本团队认为,影响FI指数的主要因素包括经济规模、经济结构与进出口。

(一)经济规模

图4显示,经济规模是影响FI指数的重要因素。比如,北京、上海和广东在FI指数上的差距可以部分由经济规模来解释。虽然三个省市的经济实力在全国都处于领先地位,但是北京和上海的经济体量比广东小,其跨省货运供需指数FI也低于广东。

另一方面,经济规模并不能完全解释FI指数的高低。例如河北、山西、陕西等省份的FI极高,而江苏、浙江、山东等省份的FI指数并不特别突出。

图4 跨省货运供需指数与地区生产总值注:图中的省份按跨省供需指数从高到低排列

(二)产业结构

进一步区分产业结构可见,在GDP结构中,第二产业与该指数相关度较高(图5)。第二产业内部的结构也是很重要的因素。若某一省的第二产业以传统制造业或采矿业为主,其产品可能重量大、附加值低,因而会产生大量的运输需求,FI通常较高。河北、山西、陕西等省份可能属于这种情况。而如果一省的第二产业以高附加值的产品为主,由于这些产品一般具有轻量化的特点,该省份的FI指数就较低。江苏省可能属于这种情况。

图5 跨省货运供需指数与第二产业增加值注:图中的省份按跨省供需指数从高到低排列

(三)进出口因素

进出口对FI指数有负向影响,原因在于进出口对跨省货运形成一种替代,因而呈现出此消彼长的特征。比如,浙江省的FI指数较低可以由国际货运来解释。其进出口总额和国际贸易影响力在全国都处于领先地位。

结 语

我国幅员辽阔且拥有全球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工业体系,具备依靠国内产业分工、贸易支撑完善产业体系,进而驱动经济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为此,必须畅通国内大循环。从跨省货运往来的视角,本团队对各省参与国内大循环的程度做了描述,并对影响因素做了初步的讨论。我们的分析显示,考虑了运距的跨省货运量的规模,取决于经济规模、经济结构及进出口等多个方面。进一步理解每个省在该指标上的表现与深层次原因,还需后续更多的分析。

教授简介

Professor Profile

钟宁桦

TONGJI_SEM

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经济与金融系主任、应用经济一级学科负责人、博士后流动站副站长;

曾经兼任世界银行短期顾问、现兼任上海市经济学会副秘书长以及亚洲开发银行咨询顾问。

2015年(32岁)获得中国经济学领域最高奖孙冶方经济科学奖。还曾两次获得教育部高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中国农村发展研究奖”(又称“杜润生”奖)、上海市哲社优秀成果一、二等奖、上海市社联2015-2016年度十大推介论文、“青木昌彦经济学论文奖”提名奖等重要奖项。

2021年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019年作为首席专家申报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获批,并获得上海市青年五四奖章。2018年获得教育部霍英东教育基金会第十六届高等院校青年教师基金,并获得同济大学青年五四奖章。2017年入选由中组部实施和选拔的第三批青年拔尖人才。2016年当选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系统优秀共产党员、曙光人才和上海市年度“社科新人”。2014年入选上海市浦江人才。

研究领域:以我国经济改革中出现的宏观重大问题为出发点,通过分析大量微观企业、银行、家庭数据,股票债券等金融高频数据,以及县级、地级、省级政府数据,来剖析我国各类宏观经济结构失衡的深层次原因。

编辑:梁萍

(本文转载自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收藏
订阅

备考交流

免费领取价值5000元MBA备考学习包(含近8年真题) 购买管理类联考MBA/MPAcc/MEM/MPA大纲配套新教材

扫码关注我们

  • 获取报考资讯
  • 了解院校活动
  • 学习备考干货
  • 研究上岸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