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利平 何兰萍:健全韧性社区建设 提升基层治理现代化水平

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
2022-04-12 16:25 浏览量: 2510

经管学部傅利平教授、何兰萍副教授的文章刊发于2021年12月《国家治理》周刊,人民论坛网同步发文。近日人民论坛网设立“大国基理”专栏,以“健全韧性社区建设 提升基层治理现代化水平”为题再次转发本文,并被新浪、搜狐、网易、环球网、中青在线、新民晚报、上观新闻、天眼新闻等媒体以及微信公众号“中国社区治理”等全文转载。

本研究观点回应风险社会挑战下的基层治理,以韧性社区建设对治理资源进行整合与合理配置,为政府提升基层治理现代化水平提供理论支持与政策建议。

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抓手。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基层治理成效显著,但随着基层治理情境日趋复杂,基层治理现代化实践面临治理需求多元化、基层组织行政化、技术治理形式化等“堵点” “痛点”“难点”问题。如何以问题为导向,以整体性、综合性治理效能提升为目标,防范化解风险社会带来的冲击,实现基层治理现代化水平的持续提升?这不仅是公共管理学界关注的热点,也是政府亟待解决的治理难题。

经管学部公共管理学院傅利平教授与何兰萍副教授从韧性社区建设的视角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探讨。

韧性社区建设是我国基层治理面对复杂治理情境的适应性创举。社会资源、组织资源、技术资源是新时期社区建设的重要基础性资源。韧性社区建设的本质可视为对社区资源及其配置能力的优化提升,因此应致力于社会韧性、组织韧性、技术韧性的建设与综合提升。

社会韧性是社区社会资本自我适应、维持和发展的能力,能够通过构建社会共同体在一定程度上整合多元化治理需求,搭建国家-社会间的治理“缓冲带”,解决基层治理的“堵点”问题。组织韧性需要发展具有自适应性的组织学习力,发挥能动性与主动性克服基层组织行政化带来的治理资源“下而不沉”的痛点问题。技术韧性的建设能够提升技术的冗余性、快速性、智慧性与学习力。整体上,韧性社区建设需落实在以促进社会资本为中心的社会韧性建设、以发展学习力为导向的组织韧性建设、以数据资源治理为突破口的技术韧性建设。

根据我国当前基层治理的本土化实践,要建设中国特色的韧性社区,首先,以党建引领、多元参与的社区治理新格局,提升社会韧性,回应基层治理“堵点”;其次,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提升社区组织韧性,以组织机制创新回应基层治理“痛点”;最后,以综合统筹为导向深化技术应用,提升技术韧性,回应基层治理“难点”。社会韧性、组织韧性和技术韧性的深度融合,将为中国情境下的基层治理提供丰富的实践内涵。

编辑:刘蕊

(本文转载自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收藏
订阅

备考交流

免费领取价值5000元MBA备考学习包(含近8年真题) 购买管理类联考MBA/MPAcc/MEM/MPA大纲配套新教材

扫码关注我们

  • 获取报考资讯
  • 了解院校活动
  • 学习备考干货
  • 研究上岸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