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两会|张水波:“走出去”和“引进来”应双向发力

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
2022-03-16 16:30 浏览量: 2546

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于2022年3月5日在北京召开,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于2022年3月4日在北京召开。

全国政协委员、民进天津市委会副主委、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教授张水波受到《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改革网》等媒体采访,他提出建设我国更高水平开放性经济新体制需要“走出去”和“引进来”双向发力。

本文转自《中国经济导报》。

记者:陈荟词

2022年全国两会正在北京召开。记者就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采访了全国政协委员、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教授张水波。

本报记者:今年是本届代表委员履职的最后一个完整年头,请您谈谈履职5年来的感受。

张水波:5年来,我始终围绕“政治协商、参政议政、民主监督”以及“凝聚共识”工作。在参政议政方面,结合自己的专业特长,在推动“一带一路”高质量建设、京津冀一体化建设、绿色环保方面提交提案,数量累计达15个。

在民主监督方面,积极参与天津市绿色屏障项目建设民主监督工作,撰写监督报告并提出改进建议。

本报记者:近几年,您在全国两会期间围绕“一带一路”建设提出一系列提案。今年您重点关注的是哪些方面?

张水波:今年提出的5个提案中,有两个提案涉及“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一个是《“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关于提升我国外派人员职业心理健康方面的建议》;另一个是《关于加强我国投资的海外投资资产安全与提升管理机制的建议》。

对于我国建设更高水平开放性经济新体制,我认为,开放仍需要双向发力,包括“走出去”和“引进来”。

对于“走出去”,要持续制定和出台更加完善的管理机制,激励那些为助力我国“走出去”的专业管理和技术人才。同时,加强我国投资的海外资产安全与保值升值,要对我国对外投资和建设的各类工作及时总结经验,提升我国参与国际大市场的水平和效益。另外,对外投资要更加关注惠及沿线东道国社会发展与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三次“一带一路”建设座谈会所要求的“高标准、可持续、惠民生”发展目标。

在“引进来”方面,持续创造更好的营商环境,让来自国际的投资获得更好的市场机会,更好地服务“大循环与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

本报记者:目前,我国企业“走出去”还面临哪些难题?您认为在国家政策方面应该给予怎样的支持?

张水波:在过去的5年中,我在推动我国技术标准国际化、高等教育专业设置要面向我国“走出去”大局、外债管理、民营投资政策改进等方面提出了建议,并得到相关部门的积极响应。

结合今年的提案,我建议国家出台“高度关注我国企业外派人员的心理健康问题”相关政策。高质量“一带一路”建设需要高质量的专业人才和管理人才,这些人员在海外陌生的环境下从事高强度的工程建设工作,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下,心理健康问题更需关注。同时,也希望能及时出台相关政策,改善他们的工作条件,完善他们的休假制度。

另外,我认为,还要摸清我国投资海外的资产情况,做好资产的管理。

张水波,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政协委员,天津市政协常委,国际工程管理学院院长,天津大学“一带一路”与PPP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仲裁员,英国皇家特许建造学会资深会员(FCIOB),英国皇家测量师学会资深会员(FRICS),剑桥大学高级访问学者,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Fulbright访问学者,第二届天津大学“我心目中的好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国际PPP/BOT投资项目管理、大型工程项目组织设计、国际工程合同管理。

天津日报 | 潘静洲、傅利平:发挥企业参与实现共同富裕重要作用

口述经管 | 王正欧:甘为孺子育英才,克勤尽力细心裁

天津大学2022级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EMBA)预调剂通知

聚焦两会丨校友江浩然:浩然之声持之以恒,星光不负赶路人

信息来源 / 中国经济导报

封面图来源 / 杨鸿钦

图文编辑 / 张昕荷

责任编辑 / 李 庚

编辑:凌墨

(本文转载自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收藏
订阅

备考交流

免费领取价值5000元MBA备考学习包(含近8年真题) 购买管理类联考MBA/MPAcc/MEM/MPA大纲配套新教材

扫码关注我们

  • 获取报考资讯
  • 了解院校活动
  • 学习备考干货
  • 研究上岸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