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观点 | 何桢:构建全方位质量文化 推动高质量发展

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
2020-12-28 16:27 浏览量: 3260

本期学者/ 何桢

经管学部工业工程系何桢教授说过:“一个科研工作者最基本的原则就是‘顶天立地’,要将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主流期刊上,更要立足于中国的管理实践,脚踏实地帮助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

何桢教授从事质量管理研究领域20多年,一直与产业界保持密切合作,关注企业质量管理实践中的科学问题。他主编的《六西格玛管理》已再版三次,仅第三版销售量超过77000册,深受业界质量管理和六西格玛管理专业人士的喜爱,被誉为“红宝书”,也是很多学校开设“六西格玛管理”课程选用的教材。

12月24日,作为中国质量管理护航人,何桢教授撰写的文章构建全方位质量文化推动高质量发展被人民网-产经频道全文刊载。

(以下是人民网-产经频道刊载原文)

10月29日,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建议》明确提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坚定不移建设质量强国,提高经济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

当前,市场、监管、企业、消费者的互动越来越频繁密切,形成了多元主体参与的质量治理新格局。这些新变化新趋势,对我们的质量治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必须有更新的思路、更宽的视野与更大的智慧来应对这一挑战。

“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强调法治和德治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这既是历史经验的总结,也是对治国理政规律的深刻把握。”

质量治理一方面需要加强质量立法与执法,严格市场监管,强化质量监管;另一方面要从德治出发,弘扬质量文化,提升国民的质量意识。

推动高质量发展,质量文化建设不可缺位。从国家层面看,质量文化是国民质量意识、质量精神、质量价值观和质量行为(包括生产和消费行为)的综合体现。建设质量文化,必须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际和中华民族的历史传承。中华民族历来重视质量,我们在长期的质量繁荣中形成了丰富优秀的质量文化资源。要解决质量治理的难题,我们不仅需要树立坚定的质量文化的自信与自觉,还需要深入发掘传统质量文化中的优秀基因,寻找质量治理难题的“文化解药”。

从历史经验看

各国质量跃升都伴随着质量意识上的进步与觉醒,质量文化促进了企业家精神、工匠精神与大众质量消费自觉。质量文化能够为建设质量强国提供思想保证、舆论支持与精神动力,同时有助于树立正确的质量价值观,促进民众质量意识的觉醒并积极参与社会质量治理。反之,如果质量文化出了问题,不但会增加质量安全风险,为质量监管带来巨大负担,还会严重损害国家的产业质量生态与国际竞争力。因此,质量文化建设应当成为我们质量治理工作的重要抓手。

从微观组织来看

企业是产品和服务的提供者,也是承载质量文化的主体。通过质量文化建设提高经营管理者和生产者质量意识和质量素养,帮助企业建立更加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与更加高效的质量管理模式,推进全面质量管理上新台阶。在国内大循环的背景下,通过质量文化建设能够改善帮助企业理解顾客对绿色、健康、体验等质量要素的新需求,从而提升企业对市场需求的捕捉能力,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升级。

从产业发展来看

产业高质量发展能够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创造质量效益。通过质量文化建设能够促进行业整体质量管理水平,提高行业自律意识,发挥质量标杆企业引领支撑作用,打造行业质量文化,合理分配产业链上下游利益,自觉遏制以牺牲质量为代价的恶性竞争,形成开放共赢质量生态。

从市场环境来看

质量文化建设需要统筹考虑质量的生产与需求两端的工作。通过质量文化能够促进需求端(广义的需求端包括:消费者、政府、下游企业)建立正确的质量消费观,摆脱短缺经济时期形成的落后质量观念,提升消费质量,塑造供给侧的质量生态。如果没有需求端质量意识的提升,好质量将无法创造经济效益,形成低质低价重复购买的恶性循环,造成大量的社会质量损失与资源浪费,长此以往“劣币驱逐良币”的情况就会发生,继而抑制了企业主体的质量提升动力。

从市场监管的角度来看

高质量发展要求监管工作将市场机制与政府监管的有机结合,治理风险源头,营造健康市场环境。在“大市场、大质量、大监管”理念为指引下,通过质量文化建设能够充分调动各方积极的力量(政府、生产者、消费者、行业协会、社会组织)形成多元“质量共治”格局,破解监管力量不足与监管滞后的难题。在质量文化生态视角下,监管工作将由质量结果的监管转变为对事前、事中、事后的综合性管理,对产业链质量生态和区域质量发展的评估和督察,惩罚与激励引导机制并重的局面。

从国家文化软实力角度来看

《建议》中提出“到二〇三五年,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国家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弘扬诚信文化,推进诚信建设”。质量文化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文明程度的象征。不仅能够帮助中国在国际上树立良好的国际形象,助力中国产品在国际上形成竞争优势,还能够弘扬诚信文化提升国民诚信水平,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综合来看,质量文化的建设是一个长期的系统性工程,要做好顶层设计,从经济、监管政策、教育、舆论等多个方面着手形成合力,构建全方位的质量文化建设体系,制订国家级层面的质量文化建设路线。通过弘扬优良传统文化,加强舆论宣传,培育先进质量文化生态。积极探索将质量相关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营造良好的质量文化培训情境。同时,还应加快质量法治和诚信体系建设,完善相关激励制度,强化质量价值观念及行为规范;完善质量投诉和消费维权机制,激发消费者的权力意识;善于运用社交媒体大数据等先进手段,探索质量风险的评估机制,敏锐察觉当前质量治理的突出问题,防范风险于未然。

质量意识与价值观念的转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因此,质量文化的建设需要做长远的规划,不仅要有“润物无声”的能力更要有“滴水穿石”的耐心与恒心。我们相信,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通过构建全方位质量文化,提升国民质量理念,弘扬工匠精神,中国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之路将行稳致远。

教育部长江学者

特聘教授

何 桢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国际质量科学院院士(IAQ Academician),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中-美富布莱特学者,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天津市高校教学讲师奖获得者,天津市优博论文指导教师,天津市级教学团队负责人,国家级精品课“质量管理”负责人、国家级双语示范课“质量管理”负责人,天津市重点领域创新团队负责人。

主要从事质量管理和质量工程领域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3项、面上项目4项。研究成果获省部级一等奖3次,二等奖4次。担任教育部工业工程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管理科学与工程学会副理事长、天津市工业工程学会理事长、中国质量协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全国统计方法应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1)副主任、亚太工业工程与管理学会(APIEMS)理事。2004-2017年担任全国六西格玛管理推进工作委员会专家委员会主任。在国内外重要期刊上发表论文200余篇;多次应邀在国际学术会议做主题演讲。担任国际期刊

了解更多内容请点击:

榜样特刊 | 何桢:“顶天立地”的中国质量管理护航人

信息来源 / 人民网-产经频道

图文编辑 / 宇文慧

责任编辑 / 李 庚

编辑:颜回

(本文转载自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收藏
订阅

备考交流

免费领取价值5000元MBA备考学习包(含近8年真题) 购买管理类联考MBA/MPAcc/MEM/MPA大纲配套新教材

扫码关注我们

  • 获取报考资讯
  • 了解院校活动
  • 学习备考干货
  • 研究上岸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