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 学者观点 | 解百臣: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电力生产与电力市场化改革的影响

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
2020-04-01 16:27 浏览量: 2224

电力行业是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行业,几乎所有行业的发展都与电力行业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电力消费是反映经济发展的先行指标,代表了一定时期内国民经济的活跃程度。

目前我国电力行业正处于转型改革的关键时期,自201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9号文)以来,各项改革稳步推进,尤其是在电价机制改革和电力市场建设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与扩散,已经造成严重的经济冲击和社会影响,并开始影响国际贸易形势与国际关系。为了有效地控制疫情,国家采取了居民减少外出、企业延迟复工等一系列措施。受疫情影响,电力生产与消费也出现新的变化趋势,间接影响到我国电力体制进程。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

疫情对电力需求的影响

1.服务型行业电力消费下滑明显,未来有望出现报复性反弹,但长期影响较小

餐饮业、旅游业、商贸、影院、交通等服务型产业在此次疫情当中受到的冲击很大。

在疫情得到全面有效控制前,很多企业将面临经营困难;即便服务业全面复工,由于部分人群消费习惯改变和风险意识的增强,服务业完全恢复也需要一定的时间。根据相关专家团队预测,4月底疫情将得到基本控制。参照2003年“非典”之后经济恢复情况,我国经济环境在第三季度有望完全恢复正常,服务业的电力消费有望在稍晚些时间迎来报复性反弹,之后恢复正常增长。

综合来看,服务型产业受疫情短期影响较大,对于该行业的长期影响相对较小。

2.工业行业电力能源消费下降,总体趋势逐步缓和

工业是我国电力消费的主要产业,2019年我国工业企业电力消费量约为全社会消费总量的67%,其中制造业是工业领域中的能耗主体。目前我国21省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复工率超80%,但中小型企业的复工进程相对较慢。

一方面,由于工业企业是人员密集型产业,复工不利于疫情的防控。另一方面,由于交通管制的原因,物流企业完全恢复正常才能保障原材料供应,支持工业企业全面复工。

另外,由于目前境外疫情蔓延,外贸型企业的订单将会受到影响,制造业进出口受到一定限制。随着疫情逐步得到有效的控制,工业企业的复工率也在逐渐提升,电力消费量也随将随之上升。由于轻工业、生活用品、国际贸易的景气程度下滑,将会影响资源开采业和重工业的市场需求。

长期来看,这次疫情很可能导致全球供应链的重构和一定范围内的逆全球化趋势,并影响跨国企业的生产基地布局和我国制造业外流进程,将对制造业的电力消费产生负向影响。

综合而言,工业行业电力消费增速将会在短期内出现明显下滑,并对行业长期电力需求产生负面影响,工业行业占电力总消费的比例将会加速降低。

3.对农林牧渔产业电力消费影响较小

农林牧渔产业受此次疫情的影响,生产活动存在一定程度的推迟,另外,由于疫情期间各地交通管制的原因,农林业生产活动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总体而言受到的影响相对较小,各省市的农林产业复工活动也在逐渐推进,且这些产业是为了维持居民日常生产生活的需要,电力需求时间的后移对电力消费量影响较小。因而,农林牧渔产业是电力消费受疫情影响最小的产业。

4.城乡居民电力能源消费明显上升

为了打赢这场战“疫”,疫情期间各省市居民纷纷减少不必要的外出,减少疫情大范围传播的可能性,这对于疫情控制起关键促进作用。由于居家时间延长,各省市区城乡居民电力消费预计出现明显上升。

典型表现如:若干网游平台在线人数近期屡创新高,部分消费行为和用能方式会转化为长期习惯,随着疫情得到进一步控制,各行业复工步伐的加速,城乡居民电力消费增速会缓慢恢复,直至疫情完全得到控制,电力消费会趋于正常,但预计仍将略微高于疫情前的增速。

综合来说,城乡居民电力消费短期将会出现明显上升,长期来看亦将出现一定范围的加速上升,新冠肺炎疫情将会加快居民用电占社会总用电量比例的提高速度。

工业是我国电力能源消费的主体,但目前尚未完全复工,服务业同样复工情况不理想,虽然城乡居民电力能源消费增加,但由于其占全社会用电总量的比例只有14%左右,居民消费的增量无法主导全社会的电力消费趋势。因此,在疫情期间我国电力能源消费有一定程度上的下降,随着疫情逐步得到控制,电力消费会渐渐缓和到正常状态,但完全恢复至疫情爆发前的状态将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根据中电联的统计,1-2月全社会用电量下降7.8%,验证了我们的判断。预计后续月份降幅收窄,并在第二季度末有望企稳回升。

疫情对电源结构清洁化趋势的影响

1. 火电行业

随着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的突破,近年来火电在电源结构中的比重不断降低。疫情期间,电力需求减少,全行业负荷系数降低。由于我国电力行业的基荷主要是火电和核电等稳定性电源,新冠肺炎疫情大大压缩了风电、太阳能发电等的生存区间,各地电力市场的交易量明显萎缩,这类企业生产面临极大挑战。结合德国、英国、丹麦等电源结构调整的经验、电源清洁化过程中火电比例不断降低,直至完全退出市场。

此次疫情对于火力发电既是挑战又是机遇,首先,疫情等突发事件表明,电力可靠性仍是电力供应最为核心的指标,传统火电行业在这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其次,由于用电量增速下滑,征收的清洁能源补贴和各项税费附加额度降低,影响清洁能源发电补贴的发放,激励主管部门审慎地考虑火电与清洁能源的平衡关系。

2.清洁能源发电企业若干问题分析

近些年,我国的清洁能源发电企业也逐步壮大,我国不同模式发电量占比情况如图1所示。清洁能源发电企业在电源结构中所占比例逐渐提升,但清洁能源供电稳定性较低,发电成本高等固有特点成为影响其比例提高的重要掣肘。

另外,风电、太阳能发电行业准入门槛低,投资少结构更为分散,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参与大大高于火电和水电行业,尤其是近年来分布式能源的发展,进一步加速了电源结构多元化的趋势和电力投资结构的多元化。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我国电力市场短期供大于求的风险加大。尽管清洁能源发电边际成本更低,但由于需求下滑,参与市场交易的电量减少,有效发电量减少,电源投资的回收期延长,降低了民间资本参与清洁能源发电的热情。

图1:发电模式占比图

注:数据来自《2019中国统计年鉴》

3.电源结构选择的思考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电力需求增速下滑,出现产能过剩,而电力作为一种无法储存的特殊能源,市场供过于求,导致部分发电企业面临着停产休业的问题。随着我国电力体制改革的不断进行,发电端的市场化程度已经越来越高,市场优胜劣汰,部分成本较高企业被迫离场;新冠肺炎疫情加剧了市场竞争,行业洗牌加快。行业竞争加剧,无论对于火电企业还是清洁能源发电企业都是一次极大的挑战。

对于火力发电企业而言,能否凭借自身的行业结构特点,强化其作为发电基荷的优势,将会直接影响到火力发电企业的生存发展。

对于清洁能源发电企业而言,供电可靠性和间歇性一直是影响其行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市场需求减缓,加大了市场竞争,影响市场参与者的投资热情,而清洁能源发电行业民间投资占比较高,投资波动将高于火电行业,对清洁能源设备制造业的冲击也大于燃机行业。

由此可见,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短期内影响清洁能源投资的积极性;但从长期来说,在储能技术和发电技术不断进步的时代背景下,清洁能源发电逐渐占据主导地位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不会因为疫情的爆发而改变。

疫情对于我国电力体制改革进程的影响

近年来电价体制改革和电力市场化进程取得了很大成就,极大地提高了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电力系统主要面临的问题是需要平衡各方利益,保证原有调度原则和调度计划顺利执行,各地电力市场交易量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萎缩。直观来看,疫情在短时间内会对我国电力体制改革进程会造成一些不利的影响。

随着我国人力成本的上升,近年来不少跨国公司已经开始调整全球生产布局,影响了中国制造业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加之发电端产能过剩,电力市场供大于求,政府会加大出台一系列降电价政策为企业减负,表现为电力市场化进程促进了电价降低,实则在很大程度上是电价体制改革的结果。短期来说,加大行政干预并不利于形成真正的电力市场,但长期而言,疫情得到进一步控制后,电价降低会加大行业的优胜劣汰,加快电力市场化改革和电价体制改革进程。

同时,我们还必须思考,电力体制改革的最终目标是否以发电侧与售电侧的市场化程度作为主要标志。疫情期间,要同时保证各地区医疗救助系统的电力供应,紧急建设项目的电力调度均以提高供电可靠性、保障用电安全为目标来实现,过于市场化的电力系统反而难以担此重任。大型公共事件,保障电力调度高效稳定运行是首要任务,也是电力体制改革中需要考虑的重点问题,疫情期间电力系统的应急管理也为日后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积累了经验。在电力体制改革不断进行的情况下,应充分考虑分布式电源、微电网等新型供电体系,进一步促进可再生能源发电,构建多元电源结构,适时适度推动电力市场化改革进程,促进电力系统与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

编辑:陶晓燕

(本文转载自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收藏
订阅

备考交流

免费领取价值5000元MBA备考学习包(含近8年真题) 购买管理类联考MBA/MPAcc/MEM/MPA大纲配套新教材

扫码关注我们

  • 获取报考资讯
  • 了解院校活动
  • 学习备考干货
  • 研究上岸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