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正非先生教会我“人生精进”的10项原则!

MBAChina
2019-08-15 11:52 浏览量: 1859

MBA中国网讯】

反脆弱

1.华为知道自己的命门,所以多年前就开始研发自己的芯片、自己的操作系统。

2.芒格说,如果我知道自己会死在哪儿,那我一辈子不去那里就好了。

3.马云经常与高管讨论问题:如果阿里明天死了,会是什么原因?

4.米未传媒的牟頔曾公开过他们企业的“死亡清单”:

○追求横向规模扩张,放弃纵向价值延伸;

○ 扩张速度高于团队成长速度;

○ 未统一价值观的盲目收购;

○ 跟风市场需求,忘记了产品是核心,是基础;

○ 创作决策依赖单一来源,缺乏反对的机制和声音;

○ 团队老化,12个月没有20%以上的新陈代谢;

○ 单项目投资大于资金储备25%;

○ 少于24个月费用的现金储备;

○ 创始团队健康问题,意外事故;

○ 创始团队膨胀、贪念;

○ 创始团队停止自我更新迭代;

......

5.高手都是站在全局的高度来看问题,提前防范危险,消除隐患,把威胁化解于无形。

6.每个企业,都应该有一份“死亡清单”,并不断更新。

7.原文:这件事有两面性,一方面我们会受到一些影响,另一方面,会刺激中国系统性地、踏踏实实地发展电子工业。

国家发展工业,过去的方针是砸钱,但钱砸下去不起作用。我们国家修桥、修路、修房子……已经习惯了只要砸钱就行。

但是芯片砸钱不行,得砸数学家、物理学家、化学家……

8.凡杀不死我的,必使我更强大。

反熵增

1.不论是华为,还是亚马逊等优秀企业,他们的核心管理思想都是:反熵增。

2.“熵”这个词来源于物理学的热力学第二定律。它指的是一个系统混乱的程度,或者说是无序程度的度量——越无序,熵的值就越大;越有序,熵的值就越小。

而热力学第二定律说:在一个封闭的系统内,事物总是从有序趋向于无序,所以熵的值一定是增加的。这就是“熵增定律”。

3.举个例子:一个新房间,开始是整齐的,是有序的,但你住进去之后,房间就变混乱了,变无序了,这种情况就是“熵增”了,而我们要做的是“反熵增”。

4.第一次把“熵”这个概念引入企业管理领域的,是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他说:管理要做的只有一件事情,就是如何对抗熵增。

在这个过程中,企业的生命力才会增加,而不是默默走向死亡。

5.反熵增的两个关键词:流动与开放。

6.亚马逊一直在打造一个流动与开放的体系,它把自己内部功能的业务,都转化成对外服务的业务。

这就是亚马逊的反熵增,比如他们的FBA业务,亦或是AWS业务,都是如此。

7.华为走的也是反熵增的路——流动与开放

8.一个人,一个企业,一个国家,从“熵”这个层面,封闭是没有出路的,开放才是主旋律。

合作共赢

1.一个人,或一个企业,都要经历三个阶段:依赖、独立、互赖。互赖就是合作共赢。

2.一个人刚出生,需要依赖父母,然后渐渐走向独立,最后与其他人合作共赢。

3.一个企业初始阶段,需要依赖创始团队,然后渐渐走向独立运作,最后与其他企业合作共赢。

4.原文:我们不会排斥美国,狭隘地自我成长,还是要共同成长。媒体也不要老骂美国企业,要骂就骂美国政客。美国企业和我们是共命运的,我们都是市场经济的主体。

5.原文:在和平时期,我们从来都是“1+1”政策,一半买美国企业的芯片,一半用自己的芯片。

尽管自己芯片的成本低得多的多,我还是高价买美国的芯片,因为我们不能孤立于世界,应该融入世界。

我们将来还是要大规模买美国器件的,还是会保持跟美国企业的正常贸易,要共同建设人类信息社会,而不是孤家寡人来建设信息社会。

6.怀一颗感恩的心。过去几十年,中国企业从美国企业那里学到的东西实在是太多。

7.不要因为现在,而否定过去的帮助。

价值交换

1.社会的本质,逃离不开“价值交换”这四个字。

2.工作从本质上讲,是一个价值交换的过程——出卖你的时间和能力,通过企业进行变现。

3.企业从本质上讲,是一个不断为客户提供价值,并获得回报的组织。

4.原文:华为若有哲学,就一点“以客户为中心,为客户创造价值”。

5.帮助别人,给别人赋能,是现在生态型企业的核心,阿里巴巴并不是一家电子商务企业,而是一家帮助别人做电子商务的,给其他商家赋能的企业。

6.利他,才是最好的利己。

7.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8.一个人,或一个企业,要重视价值,而不是估值。

成长型思维

1.不被情绪左右,坚定不移的向美国学习。

2.原文:我们首先要肯定美国在科学技术上的深度、广度,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我们还有很多欠缺的地方。

我们仅仅是聚焦在自己的行业上,做到了现在的领先,而不是对准美国的国家水平。

3.原文:如果没有自我批判精神,我们就不可能活到今天。我们内部自我批判很厉害,常务董事会内部有时候都会吵架,争论到最后达成共识。

4.原文:在心声社区上,即使骂企业的帖子也不会被封,反而是人力资源部要去看看他骂得怎么样。

如果骂得很对,业绩也很好的话,就调到企业秘书处来,培训他、锻炼他,也就是给他一个到总参谋部来“洗澡”的机会,半年以后把他放下去,这些种子将来迟早是要当领袖的。

梦想

1.所有伟大的企业,都有一个共性:为解决社会问题而存在。

2.原文:为人类建立这么庞大的网络,就是我们最大的社会责任,全世界30亿人口是我们联接起来的。

特别是非洲地区,因为不赚钱,西方国家不去,是我们去联接起来的。如果华为不存在了,才是对世界的威胁。

3.卓越的思维方式是“黄金圈”思维,做事之前,先问自己为什么要做这件事?

卓越的思考方式由内到外:

WHY——>HOW——>WHAT

而普通的思考方式由外及里:

WHAT——>HOW——>WHY

在“黄金圈”思维里:

为什么:是动力的核心。你的使命、信念是什么?你的目的?

如何做:做事的方法。

做什么:事情的结果。

人才

1.人才是国家的关键,是企业的关键。

2.而人才的关键,是教育,是政策。

3.说一个故事。任正非的母校都匀一中的校长找到他,希望他捐钱,任正非说捐钱可以,但校训是什么?校长答不上来。

他跟校长说:“如果你不把校训搞清楚,不讲清楚为什么要办学校?怎么样办学校?办成什么样的学校?你不说清楚这个事,那我不能给你钱。”

后来实在没招了,任正非请了很多大佬,包括冯仑、柳传志、中关村领导、教育部领导、党工委领导等等,然后坐在一起——一块儿想校训。

4.没有校训,学校就没有灵魂,最后校训定下来六个字:立志、崇实、担当。(该故事来源于冯仑)

5.原文:我们在全世界有26个研发能力中心,拥有在职的数学家700多人,物理学家800多人,化学家120多人。

6.原文:二战时,德国因为不投降,最后被炸得片瓦未存。日本也受到了强烈轰炸,最终日本采取了妥协的方法,保留天皇,日本投降。

但没多少年德国就振兴了。日本的经济也快速恢复,这就是得益于他们的人才、得益于他们的教育、得益于他们的基础,这点是最主要的。

所有一切失去了、不能失去的是“人”,人的素质、人的技能、人的信心很重要。

专注

1.做自己能力圈之内的事。

2.不断“正确”的扩大自己的能力圈。

3.比尔·盖茨第一次见巴菲特时,盖茨的母亲,让他们分享自己取得成功的最重要因素。盖茨和巴菲特都给出了同样的答案:“专注”。

4.原文:我们这三十年都对着同一个“城墙口”冲锋,几十人、几百人对着这个“城墙口”,几万人、十几万人还是攻这个“城墙口”,总会把这个“城墙口”攻开的。

我们仅仅围绕着“疏导信息流量”做努力,越这么做,我们越可能领导世界,越容易在世界上占有一定的合理地位。

团队

1.顶级团队:共同使命+共同利益+相互成就。

原则

1.所有的高手,都是基于原则、基于原理行事的,这样才能提升决策的效率和正确率。

2.脑袋里的原则、原理,要不断更新,用更好的替换掉落后的。

最后,再次感谢任正非先生。

编辑:颜回

(本文转载自MBA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收藏
订阅

备考交流

免费领取价值5000元MBA备考学习包(含近8年真题) 购买管理类联考MBA/MPAcc/MEM/MPA大纲配套新教材

扫码关注我们

  • 获取报考资讯
  • 了解院校活动
  • 学习备考干货
  • 研究上岸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