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科大人 | 陶诗顺:躬耕大地谱写科研

西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2019-05-15 20:55 浏览量: 4493

MBAChina网】在西南科大,有这样一位人物站在讲台,他是良师,走下讲台,他是益友,站在田间,他是农民,这是怎么回事呢?

今天,小编就带你走进陶诗顺,一起看他波澜壮阔的人生图景

风采一览

陶诗顺所负责的农学专业被列为四川省和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成功申报国家级大学生实践基地和四川省实用技能型卓越农林人才培养试点专业。在西南科技大学农学专业,提到陶诗顺教授,无论师生,无人不称赞。在教学工作中,他为人师表,树立教师风范,形成了独特的教学风格,为人才培养做出了突出贡献。自1987年以来,他长期承担农学类专业《作物栽培学》《种子生产与经营管理》等多门本科专业课程的讲授和实践教学工作,近5年本科教学工作量达到500当量学时/年以上。2004年起先后指导硕士研究生20余名。

在科研方面,他勇于探索,不断进取。1990年以来曾主持或主研农业及相关领域科研课题20余项,其中包括国家“十五”重大科技专项和国家“十一五”“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等国家层面课题3项。先后以第一完成人获1998年度绵阳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以第二完成人获2006年度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以主要完成人获2009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和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各1项。主编出版学术著作2部,参编出版学术专著、译著和教材共7本,发表学术论文近100篇,所形成的“杂交水稻稀植优化栽培的理论与技术”在国内产生了广泛的学术影响。同时,他还将农业科学研究与农学教学有机结合,效果良好。

作为一名农业行业的教育工作者和科技工作者,站在讲台上他是良师,走下讲台他是益友,站在田间他是农民。陶诗顺长期从事农业教育工作,二十年如一日,他把教书育人作为自己的天职,把师德师风作为教师的灵魂。他博学笃行、敬业奉真、言传身教、树立了独特的教师风范;他关心学生,为师如亲,把引导学生如何做人放在第一位,把学生能力和素质的培养作为教育的主要出发点,被学生誉为“像父亲一样的老师”。

沧海拾珠

01.别人密种我稀植

朴实无华的陶诗顺,出生在四川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对水稻非常熟悉。大学考入四川农学院,专业方向也是水稻,后又获得浙江农业大学农学硕士学位。

陶诗顺与四川农业大学等单位合作完成的“重穗型杂交稻超高产育种”是我国“超级稻”育种的重要发展方向和技术路线之一。该研究系统地揭示并探明了重穗型杂交稻高产机理和理想株叶型指标,对我国水稻高产栽培和育种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和理论价值。

说起这项成果,其实它还与陶诗顺的“突发其想”有关。在上世纪90年代以前,农户为了增产增收,种植水稻时都是采用多插秧苗的“密种”方式,一亩田至少插2万株以上,但产量并不理想。陶诗顺在各地调研后,有了一个新的思路:“种得太密,秧苗抢营养,又容易得病。如果把它们的间距拉开,单株的产量增加了,总产量不也上去了么?还能有效的节约劳动力。”有了想法就做,陶诗顺说服三台县西平镇几户思想开放的农户进行试验,将一亩田的插秧数量减少到7000株。此举有效地解决了密种水稻存在的光照不足、通风不好、病虫害多发等问题,还增加了水稻的分蘖量,优化了水稻的品质。我国大部分水稻产区都是丘陵山地等不利于机耕的土地,水稻稀植技术不仅成本低廉易于实施还大大节省了劳动力。稀植优化栽培技术尤其适应四川及类似生态区一熟制和两熟制稻田的重穗型杂交稻,能充分发挥重穗型杂交稻的高产潜力,实现良种良法的配套及合理密植向合理稀植的转变。

经过长期实践和完善,陶诗顺的《重穗型杂交稻高产机理及其稀植优化生产技术的研究》在2006获得了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利用该优化生产技术的稻田每亩可增产稻谷30—120公斤,省种30%-50%,省工3—6个,增收节支80—150元。截止2007年的统计数据,使用该技术的农田仅在四川就推广了3900余万亩,自1998年来已累计新增纯收入31亿元。

02.天不下雨我旱栽

随着全球气候的恶化,近几年来,“春旱、初夏旱”不断困扰着人们的生活。四川稻田以麦-稻和油-稻两熟制为主,我省相当大部分地区冬、春干旱频繁,夏旱(特别是初夏旱)发生频率更高,同时大部分地区灌溉水源不足,因旱迟栽水稻面积很大。我省绵阳、广元及其以东地区因旱迟栽(6月1日以后移栽)杂交稻要占30-40%,个别片区达70—80%。因旱迟栽杂交稻低产是极为普遍的现象。

怎么办?陶诗顺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有没有一种方法,能将“天灾”变成优势,解决广大农户的生计问题?陶诗顺的“丘陵旱区杂交水稻逆势高产高效栽培”方法即在现有旱育秧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适当扩大秧床面积稀播稀育和规范育秧关键技术环节,增大秧龄弹性和提高长龄秧的秧苗素质,在水源不足的条件下避旱迟栽,以提高丘陵旱区水稻产量,同时节水、省种、省工,达到高产高效。2008年,绵阳市首次集中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科技推广费114万元,用于“两季制杂交稻旱稀育壮秧迟栽避旱节水栽培技术”的推广,推广面积为1.2万亩。通过这项技术,杂交稻插播时间有效延后10天-15天,每亩实现了节水20%-30%,节省种子0.3千克、劳动力5-7个,增产稻谷近50公斤。

03.把农业科研作为终生追求

为了研究水稻增产技术,陶诗顺在各地的农村布点实践,参加农业生产过程。没有机器,自己下田插秧、除稗子累得腰都直不起来。缺水的夏季,他整夜不合眼地守着机器从蓄水池里抽水。丰收的时节,他握紧了镰刀一把一把地收获金灿灿的稻穗,汗水一滴滴撒落在田地里……在绵阳三台县西平镇,他一待就是三年,从没想过放弃。当地农户经常能见到陶教授挽起裤管下田,丝毫没有教授的架子,于是玩笑地称他为“泥腿子”教授。

说起这些辛苦,陶诗顺笑着说:“没有辛苦就出不了成绩。”而今,陶诗顺还担任着遂宁安居区、南充顺庆区两个县的专家指导工作,他常常下到农家,亲手插秧施肥田间管理。陶诗顺始终强调实践的重要性:“搞农业的不下田,就像做工的不到车间,做研究,就该你下!”陶诗顺说。

在陶诗顺的心里,一直牢牢地记着中国水稻专家袁隆平的一句话:“依靠科学技术进步就能养活中国。”在我国,农业人口占国家百分之七十,发展程度落后,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对经济的制约作用越来越明显,“国无粮不稳”,农业发展粮食是中心,大力促进粮食增收,正是如陶诗顺这样的农业科研工作者的努力目标。用科技养活中国,岁有余粮,路无饿殍,人人丰衣足食喜乐安康,国家没有粮食问题,才能挺胸抬头的站起来。陶诗顺相信着,也一直努力着。

04.无惧艰苦 勇于创新

陶诗顺自2000年起任西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现为农学专业负责人,植物学专业硕士生导师。

谈到陶诗顺,他周围的同事、朋友、学生都要竖大拇指。陶教授个子不高,脸上随时洋溢着微笑。他积极地参与专业建设、教学改革和实践基地建设等工作,成绩突出,多次获得“优秀教师”的荣誉称号。但他却说:“我只是西南科技大学教职员工中的普通一员。”

就是这样“普通”的一员,取得的成绩斐然。他主持或主研的农业及相关领域科研课题达15项,其中国家级课题3项;参编出版学术专著、译著和教材共7本;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

就是这样“普通”的一员,却完美地折射出西南科大“艰苦奋斗,拼博创新”的精神。无论在多么艰苦的环境,始终坚持“铁肩担道义”,履行着一位教学和科研人员的神圣职责,为我校建设特色鲜明的教学研究型大学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陶诗顺不仅在科研方面坚持创新,同时在教学工作上也坚持创新。为了让学生真正学到知识,陶教授想了不少办法。本科低年级的同学容易对农业课程感到枯燥,陶教授就提出作物栽培实习的方案,让同学种一株植物到班级的大田里,自己种的自己吃。整个种植过程,学生们不仅提高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吸引了学生投入到实践课程之中。而对专业知识相对丰富的高年级同学,陶老师积极创新团队建设,进行试验研究、生产调查、科技下乡、作物潜能突破探索四方面的研究。

“传道授业解惑,这是老师们都应该做的,他们,是农学的希望。现在的孩子,喜欢农业,希望把传统和优势继承下去,为农业的发展做贡献。农业科研要传承下去,需要他们一代代的努力。”陶教授深情地说。

编辑:

(本文转载自西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收藏
订阅

备考交流

免费领取价值5000元MBA备考学习包(含近8年真题) 购买管理类联考MBA/MPAcc/MEM/MPA大纲配套新教材

扫码关注我们

  • 获取报考资讯
  • 了解院校活动
  • 学习备考干货
  • 研究上岸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