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风采展 |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

西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2018-06-30 17:09 浏览量: 6367

从1994年开始培养计算机人才,2000年成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现有一级硕士点2个(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专业学位1个(电子信息专业学位计算机技术领域)和国防特色学科方向1个。现有本科生专业包括软件工程(“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四川省特色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四川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四川省特色专业,学校“8111品牌”专业)、信息安全、医学影像技术。

学院拥有一支学历高、经验丰富的师资队伍。现有全职教师132人,其中教授15人,副教授39人,教师中有博士56人,6名教师获得海外学位,16名教师有一年以上海外学习工作经历。有国家建材局“突贡”专家2人,四川省“突贡”专家2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1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4人,绵阳市“4+3"高端成长型战略新兴产业领军人才4人,省市级优秀教师5人。有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31人。有中国计算机学会会员93人。另外,学院从董事单位等聘请兼职院士1人,科研水平高、实践经验丰富的兼职教授副教授30人。

学院建立良好的教学科研环境,配备先进的教学实验设备。实验室面积8000余平方米教学科研设备总值3400余万元(其中研究设备2100余万元)。科研教学平台主要包括四川省互联网健康服务融合工程实验室、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四川数据与应用中心绵阳分中心、四川省智能电器与智能系统高校重点实验室、绵阳网络融合工程实验室、绵阳网络空间安全重点实验室、四川省计算机应用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软件创新“8111品牌”实践基地。在学校内还共享国家大学科技园、四川省军民融合研究院等平台。

学院教师在计算机软件、嵌入式技术、信息安全、数据科学与工程、科学与计算工程、计算机视觉、人机交互与可视化、医学影像技术等方面有较强研究能力,相关研究成果广泛应用在政府、军队、国防科技工业和区域经济建设的众多行业。近五年承担科研项目148项,其中国家863计划、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10项,到校纵横向科研经费3000余万元;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其中SCI、EI、ISTP收录120篇,出版专著及教材10部,获省部级科技奖1项,授权专利及软件著作权51项

学院现有在校本科学生2030人(留学生9人),硕士研究生236人(非全日制109人,留学生4人)。学院以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技术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为中心,深化教学改革,形成了“基础扎实、能力突出”的人才培养特色。近五年承担教改项目77项,其中省级教改项目4项,建设省级精品课程(共享课程)4门,校级精品课程18门,获得省级教学成果奖3项。学生参与各类竞赛获得省部级以上奖项共计502人次。10名同学被评为“全国计算机学会(CCF)百名优秀大学生”。

中国高等教育管理专业评估机构(MYCOS)对我院2011-2014届本科毕业生的4次调查显示,学生的就业满意度比同类高校高16%,就业竞争力达98.8%,就业竞争力和平均月收入均居全省前茅。在2017年中国校友网本科专业排名中软件工程和医学影像技术专业进入全国前10%,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进入全国前20%。毕业生主要分布在川、渝、粤、浙、苏、沪、京等国家、省级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基地企业、政府部门和事业单位。近3年到阿里巴巴、百度、京东、腾讯、今日头条等国内外知名企业工作学生143人。一些优秀本科生考入(保送)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与技术大学、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纽卡斯尔大学、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伦敦大学、悉尼大学等国内外知名大学攻读硕士研究生。

学院已培养本科生6000余人,研究生400余人。在读本科生1709人,研究生352人。

以能力培养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以社会需求和计算机科学技术新发展作为主要教学内容,以培养学生适应社会、服务社会、引领社会的能力为中心,以实际案例为载体,在实践中培养学生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学会思考和学会沟通。在课堂教学中,采用案例教学方式来示范如何运用计算机科学技术解决工程问题;在实践教学中,采用项目驱动方式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学生课余参加教师、研究生、本科生组成的教学科研团队,进驻实验室,参加科研实践和国内外专业竞赛。本科生在校期间至少完成800个学时的实践,至少完成程序综合设计、专业综合设计和毕业设计3个综合性项目。

优秀的教学团队

设有计算机工程系、软件工程系、信息安全系、信息与媒体系、医学影像系和计算机基础系,形成了机器视觉、计算机软件与理论、计算机系统结构、嵌入式技术、网络与高性能计算、信息安全、虚拟现实、知识工程与教育技术、医学影像技术9个教学团队共同承担学院本科和研究生的教学工作。学院现有专业教师中,有正高职称15人,副高职称35人,博士56人,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31人。教师中有93名中国计算机学会会员。有国家建材局“突贡”专家2人,四川省“突贡”专家2人,四川省学术带头人后备人选4人,省市级优秀教师5人,绵阳市“4+3"高端成长型战略新兴产业领军人才4人。16名教师有一年以上海外学习工作经历,近三年数十人次到美国、英国、加拿大、瑞典、日本等国外大学进修访问,教师中有6人获海外博硕士学位(博士3人,硕士3人)。

服务社会需求的课程体系

学院重视对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构建了知识、能力和素质相协调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精心设计培养方案和教学各个环节,积极探索教育教学改革,主动适应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社会需求;既强调与国内大型企业及研究机构的合作,又借鉴国际(ACM/IEEE)计算机教育研究成果。现已形成了以学科专业内涵为基础、服务社会需求、发展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潜能的课程体系结构。 “网络与安全系列实验建设”、“深化课程体系改革,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分别获得四川省优秀教学成果二、三等奖。根据计算机学科的特点,建设了一批精品课程,包括软件系列课程、硬件系列课程、数据库系列课程、数据结构与算法系列课程等学科基础课程,和嵌入式、网络、软件测试和攻防对抗等专业特色课程。

一流的实验教学中心

计算机应用实验教学中心是四川省计算机应用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自主创新搭建了开放的多学科交流实践教学平台,中心包含了从基础平台、学科平台、专业平台到创新实践4个层次的实验教学平台,建成了一批特色鲜明的专业实验室:网络与安全实验室是西部高校实验条件最好的本科网络技术实验室之一,也是思科网络学院教学基地。软件测试实验室装备了大型测试工具winrunner 和quicktest(西南地区高校第一家),在满足教学科研的基础上为地方软件企业服务。在实验教学体系上,采用了分层次、分模块的指导思想,构建了四个层次的实验体系,每层次含若干门实验课程(构成课程群)、有明确的培养任务和教学目标,逐步进阶;设计有面对不同层次和不同专业学生的实验项目供教学选择、组合。自中心成立以来,不断探索,深化实验教学改革,在实践创新人才培养上获得了丰硕的成果。

全开放的软件创新实践基地

软件创新实践基地是学校“8111品牌”实践基地,是一个集专业实习、软件项目研发、计算机应用技术、学生科技活动为一体的开放型实践基地。涵盖了计算机应用技术和卓越工程师培养的6个实验室:程序竞赛、移动计算、媒体处理、控制技术、卓越软件工程师、卓越计算机工程师。软件创新实践基地引导学生针对实际应用,积极实践,主动探索。依照实际项目开发的管理方式,根据实践内容的不同,采用分类、全开放型的管理模式。

引领人才培养的卓越工程师班

学院为进一步挖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技创新潜力,开阔学生视野,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企事业单位需要的软件开发工程师,从2010年起,每年从大二的学生中选拔部分专业技能突出、动手能力较强的同学进入"卓越软件工程师"实验班学习。实验班充分利用学院现有的教学和实验资源,与企业联合,强化基础知识与理论、专业技能和综合能力训练,指导学生进行创新学习和研究活动,让学生找到理论和实践的结合点。

丰富多彩的学生科技活动

在“培养知识、能力和素质相协调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的人才培养目标指导下,以软件创新基地为平台,结合企业生产实际,开展多层次学生科技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精神。组织学生参加机器人大赛、挑战杯课外科技作品竞赛、编程大赛、电子设计大赛等全国大学生竞赛;鼓励学生参与教师科研项目,申请软件创新基地项目;通过校企合作,给学生提供科技服务和社会实践的机会;利用校园科技节平台,鼓励学生参加校内丰富的科技活动等。经过多年的经验探索与积累,目前已经形成多个理论有指导、硬件有支持、组织有保障、队伍有层次的学生科技活动团队,组建了ACM程序设计、信息系统开发、网络信息安全评估、嵌入式技术等9个学生科技团队,在全国赛事中多次取得优异成绩,特别是在2009年全国挑战杯中荣获一等奖;同时学生还积极参与教师科研项目200余项,成功申报并完成11项四川省青年软件创新基金项目和8项四川省苗子工程项目(每个项目四川省科技厅资助1万元)。

精彩纷呈的学术报告

学院一直非常重视与国内外计算机相关高校和企业在学术以及应用上的交流,为给教师和学生搭建更方便的沟通平台,学院经常邀请国内外一流专家到校就学术前沿技术进行讲学与交流,同时,每学期也会不定期邀请企业工程师就一些前沿应用技术进行培训和讲座。

在经历前期的艰苦创业和快速发展之后,从2006年开始,学院把进一步提升办学水平和科研能力,发挥优势、凝练特色作为新时期的重点任务。主要措施包括:以学科建设为龙头,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深化教学改革,加强以学生能力培养为中心的教学建设;凝练学科研究方向,培育高水平科研团队,加大科学研究平台建设投入;走"产学研"发展的路子,积极拓展与董事单位的深层次合作。学院步入了快速发展通道,师资力量呈现质的飞跃,形成了一批具有攻坚能力的研究团队,持续获取国家级科研项目能力不断加强、服务四川区域经济、西部国防科技工业、军队和政府的能力得到快速提升,取得了一系列标志性的成果,在西部和区域的影响力逐年提升。

2006年,获得"教育技术学"硕士授权点; "智能电器与智能系统"成为四川省高校重点实验室。

2007年,获得计算机技术领域工程硕士授权点;计算机学院实验中心被评为四川省计算机应用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批准为四川省特色专业。

2008年,计算机应用技术成为四川省重点学科;与阿伯泰邓迪大学本硕联合培养项目(计算机游戏、智能系统两个专业)开始招生。

2009年,软件工程专业被批准为四川省特色专业。

2010年,组建绵阳市网络融合实验室,成为绵阳三网融合试点工作的主要技术支撑单位(绵阳市是国家首批、西部唯一的三网融合试点城市)。

2011年,获得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软件工程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设置计算机体系结构、计算机软件与理论、计算机应用技术、信息安全、信息管理等二级学科硕士授权点。

2012年,软件工程专业入选“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2013年,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入选“四川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2015年,成立“绵阳网络空间安全重点实验室”。

2015年,四川省发改委批准依托我校建立“四川省互联网健康服务融合工程实验室”,开展“互联网+健康”产业共性关键技术研究。

党委书记 左旭辉

左旭辉,副研究员,现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党委书记,负责和主持学院党的全面工作。分管党建工作、干部人才工作、纪检工作、教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综治安全工作、精准扶贫;分管学院实验中心。

院长 范勇 教授

范勇,男,1972年11月出生,重庆忠县人,致公党党员,1995年7月参加工作,2001年7月毕业于四川大学获理学博士学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教授、计算机视觉学科方向召集人、硕士生导师,四川省科学与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现任西南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主持学院行政工作。主要从事机器视觉检测、视频图像分析与理解、软件测试等方面的研究和教学工作;主持了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在内的30余项课题,在国内外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40余篇,其中10余篇被SCI和EI收录,出版教材2部,获四川省教学成果三等奖2项,获授权发明专利10余项和软件著作权3项。主要社会兼职:四川省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四川省计算机学会多媒体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四川省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研究会副理事长、中国图形图像学会机器视觉专委会委员。

副院长 吴亚东 教授

吴亚东,男,教授,博导,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绵阳市高端成长型产业领军人才,西南科技大学优秀教师、优秀共产党员、十佳岗位青年。分别于郑州大学、西南科技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获得学士、硕士、博士学位,曾在法国(2009)、美国(2011)作访问学者。中国计算机学会(CCF)高级会员,CCF人机交互专委、CCF计算机视觉专委会委员,CSIG可视化与可视分析专委副秘书长,中国可视化与可视分析大会ChinaVis程序委员会委员,CCF YOCSEF成都主席(2016-2017),CCF绵阳主席(2016-2018),ACM Chengdu Chapter学术委员会委员。主要从事可视化与人机交互、视觉计算等领域科学研究工作,承担和参与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防科技专项、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四川省重大科技专项等国家级、省部级及企业委托项目。在电子学报,自动化学报,Neurocomputing,Journal of Visualization等国内外期刊上发表论文百余篇。获国防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四川省教学成果三等奖1项。四川省军民融合大数据可视化创新团队、西南科技大学龙山计划科技创新研究团队、四川省军民融合研究院军民融合大数据创新团队负责人,《网络与信息安全学报》编委。

副院长 俞文心 副研究员

俞文心 博士/副研究员,现为西南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副院长。IEEE(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会员,ACM(美国计算机协会)会员,IEICE(日本电子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师协会)会员,CCF(中国计算机学会)会员。在上海交通大学(本科)/日本早稻田大学(硕士,博士,博士后)学习和工作期间长期从事视频和图像处理前沿方向的探索性研究。主要涉及的研究领域包括:多视点图像的合成填补技术,图像立体匹配技术,多视点视频的兼容快速编码算法,神经网络,模式识别,低电力消耗视频解码算法,图像错误掩盖技术。近年在国外学术期刊和国际学术会议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其中SCI/ EI检索20余篇,其中有10余篇是中国计算机协会推荐杂志或会议。先后承担和参与各类科研项目20余项,其中参与海外项目5项(日本文部科学省,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项目总资金超过7亿日元,国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省部级科技支撑计划1项,地市级重点项目1项,校级项目多项,横向项目多项。

副书记 余洋

余洋,中共党员,讲师,国家二级职业指导师。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美术学专业,获文学硕士学位。现任西南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负责学生工作、共青团工作、宣传工作、纪检工作、安全保密工作、关工委工作、校友工作。协助抓好党建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分管学生工作办公室,协管党政办公室。主要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和学生教育管理。先后公开发表教育管理类论文5篇,主持参研项目2项。曾获得四川省第十届挑战杯先进组织工作者、绵阳市优秀班主任、学校十佳岗位青年、学校优秀共产党员、学校优秀教师、学校十佳优秀辅导员、学校关心下一代工作优秀工作者、学校文明创建暨校园环境综合治理先进教职工等荣誉称号。

进入新时代,学院以“双一流”建设为契机,在学校“共建与区域产学研联合办学”体制下,积极与区域国防军工单位、科研院所、企业开展科研合作、资源共享和人才培养,将学院建设为特色鲜明的教学研究型学院,为实现学院愿景“成为全国地方高校在计算机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等方面的引领者”而努力奋斗!

宣传部新媒体中心

图文 | 西南科技计算机科学

与技术学院官网

编辑 | 王佳帅

指导老师 | 王娟

责任编辑 | 蒋道平 吴安辉

【近期精选】

学院风采展 | 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

新闻速递 | 进入教育前沿的5个专业

毕业季 | 带不走的只有你

听!考试的声音

权威发布 | 2018年报考西南科技大学,你应该知道这些……

编辑:

(本文转载自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收藏
订阅

备考交流

免费领取价值5000元MBA备考学习包(含近8年真题) 购买管理类联考MBA/MPAcc/MEM/MPA大纲配套新教材

扫码关注我们

  • 获取报考资讯
  • 了解院校活动
  • 学习备考干货
  • 研究上岸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