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岸浙大!斩获5所985院校offer!

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培养一批又一批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一代又一代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党和国家赋予大学的崇高使命。近年来,陕西科技大学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持续推进“三三三”制人才培养输出结构优化目标落地见效,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涌现出许多乐观向上、勤奋好学、积极进取的优秀毕业生。本次系列报道,我们把目光聚集到这些优秀学子,倾听他们的声音,感受他们的奋斗,看他们如何用青春激情书写“三创两迁”精神。
斩获5所985院校offer
(浙江大学 电子科技大学 西北工业大学
华南理工大学 湖南大学)
保研浙江大学
四年30余项荣誉
参与2项科研项目、2项省级大创项目
参加6项科创竞赛
获得国奖3项、省奖1项、校奖2项
她是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张瀚之
专业第二 年级第三
四年加权平均成绩89.18/100
以拼搏奋进的气势斩获10余项学业荣誉
以勤奋作舟乘风破浪化勇气为剑披荆斩棘
参与2项科研项目、2项省级大创项目
参加6项科创竞赛
获得国奖3项、省奖1项、校奖2项
跟随团队参与课题研究
获“哈希”第十五届全国环境友好科技竞赛国家二等奖
独立负责“非金属基底生长石墨烯”课题
一路走来 她从科研小白进阶升级成科研学霸
她在实验室度过了大学的很多时光,这一路走来,导师叶晓慧教授严谨细致、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是她一直以来科研、学习中的榜样,也是她科研路上的引路人。从大二开始,她开始将重心移向科研方面。在上课之余,她参与到“三合一法制备生物碳/SnO2钠硫电池负极材料及其应用”研究课题中,跟随团队获得“哈希”第十五届全国环境友好科技竞赛国家二等奖。大三上学期她独立负责“非金属基底生长石墨烯”课题,在导师的悉心指导下,从科研小白逐渐成长为稍有科研能力的准研究生。
两年时间,她跟随团队参加“互联网+”“挑战杯”“光威杯”“复兴杯”等科创竞赛,参与两项省级大创项目,获得国家级奖项3项、省级奖项1项、校级奖项2项。
张瀚之说:“这一路前行风雨兼程,而我多沐浴星辉光芒。从最初的仰望星星,到我成为星星,激动之余,我更多的是为寻到方向而对未来心生向往。”从跟随团队到独立负责课题,一路走来,导师叶晓慧总会在困难之际引导她冲破重重道阻。在独立负责“非金属基底生长石墨烯”课题中,生长石墨烯的质量无法达到理想预期,一次次地调试参数来寻找解决方法。但只要积极与老师和师兄师姐们沟通,总会寻到新的研究思路。也正是这样的经历,让她深刻明白要将专业知识运用到实践中来,也坚定了她做科研的决心。
百变能手的实践之行获得校级“优秀团干”称号1次
获“优秀志愿者”荣誉称号5次
文体活动校、院级奖项10余项
参与疫情防控志愿服务50余小时
无论是读书屋还是实践场
她都能应变自如
初心易守,最重要的就是要坚守好每时每刻的心之所向。她深知学生要全面发展,深入实践。入学以来便一直担任班级团支书一职,曾带领班级在“我与祖国共奋进,国旗下的演讲”主题团日活动中积极调动同学积极性,进行了观升旗听演讲、访革命旧址等一系列主题活动,最终带领班级荣获校级团日活动一等奖。
张瀚之在团日活动时组织班级同学访革命旧址
作为共产党的一份子,在此次西安疫情志愿服务中一马当先,承担公寓楼值班的任务和老师们一起为过年装扮公寓楼,给同学们分发口罩慰问品等。事虽微小,夜暗方显星明。张瀚之充分发挥党员战斗堡垒作用,争当疫情防控先锋,在疫情志愿服务的50余小时里她更加明白志愿服务的意义和身为一名党员所肩负的责任。
自信女孩的养成之路前进的动力
明晰的自我规划
高效专注的做事效率
“要做就做好”的待事态度
让她从不自信到“我可以”
一路前行 上岸浙大
图右四为张瀚之
张瀚之用问心无愧形容她的四年,在暴风成长的2021年,从一个有双非背景的、不那么自信的大学生蜕变成一个强大又自信地在任何一场面试中都敢说“我可以”的准研究生。在过去的四年里,张瀚之几乎把每一方面都做得很好,当问及如何利用自己的时间时她分享了自己的锦囊:
1.首先要有一个良好的做事态度。不论做什么事在什么领域都想着把它做好而不是说做就行,有个好态度,最后的结果都不会太差。
2.提高做事效率。比如学习,课上一定认真听讲做笔记,笔记是复习的关键,在集中复习那几天就好好看书集中注意力去复习,多背多记,成绩就不会太差。效率提高,可以有更多地时间做更多的事。
3.学会提前规划。比如大一我重点放在参加活动组织等锻炼综合能力,大二进入实验室尽早开始科研,大三就开始准备考研或者保研等;在不同的时间段有不同的侧重点,也不会特别累。但一切的前提就是保证自己的学业。
4.找到自己的前进动力。在舒适状态下的自我驱动才会更长久,也会有利于我们能不断地鞭策自己进步。
四年前懵懂踏入科大校门,如今载满荣光开启新的征程。保研浙大给了张瀚之更好更广的发展平台。她会始终秉持“三创两迁”精神,恪守“至诚至博”校训,牢记““笃学尚材 立德求真”院训。在未来的研究生生涯中积极参与科研项目,将理论转变为实践。在研学路上对未来职业生涯作出一份明晰规划。
宝剑锋从磨砺出 梅花香自苦寒来
我们总会站在会发光的地方
成为自己想要的模样
去想去的地方
RECOMMEND图说七届一次“双代会”丨工作展望喜报!校友谢志军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有我,奋斗青春!喜讯!张美云教授荣获“陕西省先进工作者”称号致 · 不平凡的你ELEGANT DEMEANOUROF THE SUST信息来源:材料学院
编辑:王了了责编:毛文博总编:宇文翔审核:林梅官方网站https://www.sust.edu.cn投稿邮箱xww@sust.edu.cn版权归大学生融媒体中心所有如需转载或使用请联系获取授权“分享”科大故事为陕科大人点“赞”和“在看”
(本文转载自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备考交流
最新动态
- 陕西科技大学连续两年位列全国前30强! 2022-06-26
- 陕西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成功举办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校内辅导培训会 2022-06-17
- 中共陕西省委党校曹红副教授做客“教育教学论坛” 2022-06-16
推荐项目
活动日历
- 01月
- 02月
- 03月
- 04月
- 05月
- 06月
- 07月
- 08月
- 0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06/10 中国商学院特色MBA项目云巡展
- 06/10 交大高金·金融EMBA升级暨α+人才培养计划发布会
- 06/11 2023级中国商学院招生巡展(陕西专场)
- 06/18 都学618,年中钜惠,盛大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