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声入耳】董继先教授:战“疫”期间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陕西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2022-01-17 23:32 浏览量: 2869

编者按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近期,西安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复杂,为保障师生生命健康安全,我们不得不线上上课。疫情无情,师爱无穷,我校认真落实“停课不停教、不停学”工作,高质量开展线上教学工作,研究生导师坚持立德树人要求,定期指导学生、关爱学生、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及学业帮助,确保学生在家科学高效地学习,确保开学前后教学无缝对接,在坚守中静待春暖花开!

为了帮助广大研究生们坚定信念、珍惜时间、努力学习,同时为毕业就业做好准备,由研究生院(研工部)组织,校研究生会承办的【声声入耳】栏目第二期于1月5日正式上线。研究生会的同学们采访了几位深受学生欢迎的导师代表,本期的“声声入耳”嘉宾,我们很荣幸请到董继先教授,来和我们聊一聊疫情带给我们的变化以及我们如何高效的开展学习和工作。

就目前的疫情防控形式,

如何避免对学习的身心倦怠,以防蹉跎

岁月,您有什么建议?

第一提高认识,调整心态。对于西安来势汹汹的疫情,在宿舍隔离防疫是迫不得已,面对客观存在的疫情形势,我们需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相信学校,相信政府,困难是暂时的,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第二因势利导,静心思考。利用宿舍隔离这段时间静下心来,反思过去的学习过程并规划自己的科研之路。对于研三的同学,可以利用这段时间完善修改大论文,秉持着高标准严要求的态度,不可因为疫情而懈怠,为圆满完成毕业前的各项任务而不懈努力;研二同学要利用这段时间静心回顾过去的学习和科研过程,通过大量的文献阅读,横向类比,找出自己的不足,强基础,补短板;研一的同学,要问一问自己,之前已学习的课程是否都已经消化吸收,同时为将来开题和继续加深理解相关课程内容,认真阅读文献,不断提高和加强自己的自学能力。

第三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三年时间一晃而过,同学们不能忘记自己读研的目的和初衷,不可虚度光阴,让自己“躺平”,不要认为有疫情,去不了教室和图书馆就懈怠下来,忘记了自己的初心。同学们在宿舍照样可以合理安排自己的日常生活,吃喝、休息、锻炼、学习要合理协调。特别要适当锻炼身体,锻炼不仅可以让同学们拥有一个健康的体魄,还可以锤炼自己的意志,缓解焦虑情绪,积极面对疫情,不要怨天尤人,蹉跎岁月。

因疫情影响,科研任务停滞,是否会

对学习生活有较大影响?学生应在疫情期间

做好怎样的准备以应对这些负面影响?

疫情肯定对我们的学习生活,特别是有实验研究的同学影响非常大。在这种客观条件下,我们要正确面对,不要有太大的思想情绪波动。要多想一想,目前,西安人,科大人,志愿者和医务人员,他们都工作在抗疫的第一线,逆行而上,奋力奉献。与他们相比,我们待在宿舍里目前是最安全的。为什么我们学校的疫情控制、生活服务还能正常运转,是因为有许多人为我们负重前行做出了牺牲。我们对学校、社会要心怀感恩,要向抗疫第一线的英雄们致敬学习。

另外,我们要以积极阳光的心态来面对当前的疫情,要学习我们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毛主席的那种大无畏的英雄气概,“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相信“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严冬就会过去,春天即将来临。我们只要自律,不出门,不聚集就是对社会的最大贡献。我们要将疫情对实验、论文等科研工作带来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调整思路,我们可以继续查阅文献,也可以对以前的实验数据进行总结和整理。根据实验中发现的问题静下心来进一步思考,参阅文献丰富内容,提高水平。在大量阅读和实验总结的基础上,写出更好的创新论文,取得更好的成果,因势利导,把坏事变成好事。

当今,研究生群体中流传“考研容易,读研难”的说法,您对这句话有什么看法?今天的研究生当如何打消认为科研之路困难较大的忧虑?

我不觉得考研有多么简单。因为刚刚结束的研究生考试,据报道有457万考生,而录取人数大约为110万左右,平均四个人录取一个,竞争还是很激烈的,所以考研并不容易。硕士在校3年,博士在校3-5年,甚至6年,因此考研不易,读研也不易。但是,同学们只要努力,办法总比困难多,“有志者,事竟成”,“苦心人,天不负”。你只要下定决心,就能顺利毕业。我们首先要从思想上不要对科研工作有畏惧的心态,要系统的了解研究生的工作任务,了解科研的规律,就会发现科研其实并不是高不可攀的,绝大部分同学都能完成学业,况且我们不是单兵作战,有导师,有团队。

研究生与本科生最大的区别是,本科基本以接受知识为主,而研究生不光是要接受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创造知识。因此,有前人总结,读研大概有三大基本任务,第一大任务掌握科学的规范与严格的学术标准。就是说,要培养我们的科学信念和科学态度,科学思维和科学方法,不断提高同学们的科学素养,为科研工作创造基本条件;第二个任务是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打好专业基础。根据导师的研究方向和课题,以及自身的爱好,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知识结构从数理化到专业基础课,从专业基础课到专业课,还包括一些课外的其他一些技能。同学们要正确处理打基础与出成果的矛盾,不要急于求成,要深刻领会“磨刀不误砍柴工”的道理;第三个任务是通过学习和科研,不断提升自己获取知识的能力和实践能力。只有提高了掌握知识的能力和创造知识能力,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创造,对社会有所贡献。总之,只要同学们从提高自己的科学素养,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以及提升自身综合能力三个方面来着想,来学习,就会功夫不负有心人。

目前,关于“学历贬值”的争论屡见

不鲜,对此您有何见解?作为科大学子应当

如何去面对日趋严峻的就业形势?

“学历贬值”这个现象客观的说,表面的看是存在的。它的起因在于我们同学们对于求职的报酬和发展的机遇期望是比较大的,如果现实中求职的报酬和发展机遇低于我们对自己的期望值,就认为“学历贬值”。首先,同学们要明白,不是读了大学,读了研究生,自然就要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就要有好的报酬和发展的机遇。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经从过去的精英教育迈入了大众化的普及教育阶段,据报道,2020年我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已经达到了54.4%,这在世界上也是比较高的;第二,目前全国在校各类研究生数量已将近400万人,而且现在考研人数逐年增加,所以说读研究生的人越来越多,某种程度上来说高层次人才的需求是阶段性的供大于求,这样就导致了不是每个研究生都能找到与自己期望值一样的工作;第三,扩招以后现在的本科生以及研究生教育教学质量相对精英教育阶段来说,在某些方面有所下降,原因是多方面的,造成了文凭的含金量有所降低。特别是有些毕业研究生的知识结构和工作能力不能完全满足社会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从就业来看,一方面创新人才和技能型人才十分稀缺,另一方面大量高学历者就业难,人才市场出现了“滞销”和“脱销”共存的现象。

通过分析大家一定要清楚,高学历和好工作从来就不是完全的因果关系,高学历只能算是获得好工作的一个充分不必要的条件,高学历只能证明学习能力和知识水平,但是不能证明个人的具体工作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只要明白这一点,那么学历是否贬值就完全在于自己,本质上只要你的水平高、能力强,就不存在学历贬值,不存在就业困难,就看你的才干能不能为企业和社会创造价值。

同学们面对“学历贬值”这样的现象和严峻的就业形势,第一,不要出现新的“读书无用论”的想法。为什么考研这么热呢?就是因为大多数人认为本科的就业质量已经不能达到自己的职业规划预期,那就必须要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所以说不是读书无用,反而读书非常有用;第二,就是要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和内涵,增长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工作能力;第三,适应社会对高层次人才需求的用人观念的改变。以前用人单位可能把文凭看的比较重,按文凭设岗位,现在文凭完全可能只是起一个敲门砖的作用,岗位用人,你的工作能力,协调能力,对企业的贡献力才是报酬和职业发展的重要指标。

寄语及建议

空旷的古城,美丽的校园,此时此刻,在凛冽的寒风中万籁俱寂,车水马龙,人来人往的大西安,在疫情肆虐下,被迫按下了暂停键。西安人、科大人、志愿者、医护人员,顶风冒雪,逆行向前,不分昼夜奋战在抗疫第一线,为守护家园、战胜病毒奉献着自己的一切,向他们表示崇高的敬意!

同学们,在当前疫情还很严重的日子里,一定要学会坚强,学会自律,调整好心态。要认识到,在宿舍不出门、不聚集就是为抗疫做贡献,要相信学校,相信组织,严冬必将过去,春天一定会如期到来。

新年伊始,大家要不忘初心,不辜负国家、人民以及父母对自己的期望,以“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的气概,努力奋斗。把握今天,拥抱明天,未来就一定会属于你们。愿瑞雪洗去尘埃,惠风拂去恶疫,小寒虽已至,天寒人不寒。

老师简介

董继先,二级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现任机电工程学院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学科带头人,校友总会顾问。曾任陕西科技大学研究生院院长。

现任西安市自动化学会常务理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项目评审专家,科技部国家项目及科学技术奖评审专家,陕西省科技计划项目及科技奖评审专家。主要研究方向:制浆造纸关键技术与设备的研究;轻化工装备的设计理论及应用研究。主持承担国家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重大专项项目1项,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主持陕西省各类计划项目10余项。主持并完成的项目成果,获2011年度陕西省科学技术二等奖,获2017年度陕西省科学技术一等奖。近年来,发表研究论文50余篇,其中被SCI、EI等收录10余篇。获国家发明、实用新型专利授权共50余件,美国专利1件。

没有一个冬天不会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面对抗击疫情的这场战争,身为科大人,我们同心协力,共克时艰。科研路上,你的导师一直与你同在。

图文来源 | 机电学院研究生会

编辑 |陶丽静 刘书磊

内容审核| 卢文玉 姚雪

责任编辑| 卢文玉

编辑:凌墨

(本文转载自陕西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收藏
订阅

备考交流

免费领取价值5000元MBA备考学习包(含近8年真题) 购买管理类联考MBA/MPAcc/MEM/MPA大纲配套新教材

扫码关注我们

  • 获取报考资讯
  • 了解院校活动
  • 学习备考干货
  • 研究上岸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