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铎南天丨培养一流人才之道

中山大学管理学院
2022-04-25 17:20 浏览量: 2778

振铎,原为摇铃之意。古代宣布政教法令时,振铎以警众。铎,有舌的大铃。后谓从事教职。有诗云:春风振铎誉南天。让我们一起回顾历史,感受深厚底蕴,俯拾岁月荣光,一起走进时光里的管理学院。

培养一流人才之道

时代骄子,寄予厚望

1983年,中山大学管理学系开始招收工商管理本科生,着眼于让学生在毕业时能够快速融入社会,投身于改革开放的浪潮,充分发挥管理才能,真正成为杜会栋梁。那年高考后,“管理学系”出现在中山大学的本科招生院系目录上。作为新兴专业,工商管理当时并不引人注目。在录取工作结束后,老师们对入学学生情况进行了统计,他们发现,1983级管理学系第一届本科生平均入学分数位居中山大学各学系之首。管理学系的老师对同学们寄予了很高的期望,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培养他们,希望他们成为一代骄子。管理学系向管理学院过渡的时间非常短,管理学院在香港何氏教育基金会、霍英东基金会、培华教育基金会等的帮助下,全院师生齐心协力,在争创名牌、跟上形势、做出特色等方面不断下苦功,策划出一系列新型的教学方案。

管理学院在提高学生素质方面一直不遗余力,为学生提供充足的教学资源。管理学院的学生接触到领先的知识和技术,感受到前沿的教学模式,获得英语和计算机的启蒙和培训。何氏教育基金会在其中切实为祖国教育事业做出贡献:

  • 聘请国内外资深教师、专家前来讲学和任教;

  • 购买高质量教材和书籍;

  • 购置电脑;

  • 组织国内外学生交流;

  • 资助优秀学生进行留学深造;

  • 组织专家论坛,夯实学生理论基础。

何氏教育基金会资助了管理学院学生李珊和曾毅到美国康奈尔大学留学,每人12万港元;还资助了3名学生到法国攻读硕士学位。

——赖湧流

(曾任中山大学管理学院行政办公室主任、何氏教育基金会秘书)

优生优培,状元报考

2005年6月,管理学院迎来了建院以来报读的首位高考状元。黄仲强,唯一报考广东省高校的高考“三料”状元,选择了中山大学管理学院市场营销专业。为了给优秀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平台,使他们顺利成才,管理学院专门出台了几条优惠措施,召开了新闻发布会。在会上,时任副院长符正平首先对“三料”状元黄仲强报读管理学院市场营销专业表示热烈欢迎。他介绍了中山大学及管理学院的情况,并说明学校和学院为优秀学生提供了宽阔的学习平台,提供多项优生优培措施,希望优秀学生能顺利成才。时任市场学系主任周延风、副主任吴佩勋介绍了该系的情况,广东卫视、广州电视台的记者对管理学院代表进行了采访。《南方日报》《广州日报》《羊城晚报》《新快报》《信息时报》等主流媒体都出席了新闻发布会。管理学院提供的优生优培措施有4项:一是由何氏教育基金会为学生提供高额奖学金,中山大学提供凯思奖学金,分4年发放;二是特别安排美国康奈尔大学博士、时任管理学院市场学系副主任吴佩勋副教授作为其专门指导教师;三是优先安排其到欧美等发达国家的著名大学商学院考察学习;四是提供到世界500强企业实习的机会。

高水平师资,高水平教学

美国加州伯克利分校的William Wollf教授曾任全美管理学会主席,管理学院曾邀请其来讲授课程。

当时,WilliamWollf教授刚在美国出版了学术专著

Chest. I.Bernard的思想抱负深远,著书内容富于抽象性哲理。他曾经著有资深专家在管理学院的授课,把当年先进的管理理论传授给管理学院的学生,讲授的课程内容已经超越了当时国内其他高校常规的教学范围。在1985年,企业管理这个崭新的概念在国内还没有真正形成,专家们已经在授课时将这部分知识向学生讲授,学生通过对这些成熟的管理理论知识的学习,初步掌握了现代企业管理的概念以及管理技术的应用方法。最宝贵的是资深专家们引入大量的企业管理典型案例进行教学,大部分学生虽然最初觉得难以理解,但还是形成了知识性的概念和应用的意识,即使没有走出国门,却得到了很好的放眼看世界的机会。国际化的教学方式令他们在思维方面得到了很好的锻炼,他们在毕业后很快就成了改革开放的开路先锋。

康奈尔大学的两位教授到管理学院访问

从管理学院第一届毕业生走出社会后的反馈调查发现,他们通过几年的学习,有了共同的体验和认识。他们认同管理学是一门科学,有很多学问,有很大的力量,通过管理可以去改变现实,改革企业。时至今天,他们仍然以作为管理学院的毕业生而自豪,为当年能学习和掌握管理学知识感到骄傲。在工作上,他们首先能从管理的角度去加以思考,通过观察和实践,逐步总结出运用适当的管理手段提升经济实体和机构整体水平的成功经验。掌握了管理的工具,自然具备了管理者的基本条件,这使他们得以在各自的领域里脱颖而出,获得成功。

王正宪教授治学严谨,精益求精,他所表现出的学者特有的学习态度使我们感到十分的震撼,而且受益终身。

——李祖榆

(中山大学管理学院1983级工商管理本科生)

作为管理学院的学生,当时我们都感到很自豪,从没想到会有那么多专家,加上学院有着王正宪教授等具有代表性的学者,他们都很棒,他们讲课的内容很多都是立足时代前沿。

——郭燕冬

(中山大学管理学院1983级工商管理本科生)

管理学院给每个学生提供了一个平台,提供了很好的条件,也给了我一个认识社会、接近社会的机会。新兴专业,使我们觉得很自豪,也对自己的未来充满自信。

——李启文

(中山大学管理学院1983级工商管理本科生)

当别人还是按传统方式教学的时候,我们接受的已经是国际化的教学模式。正因为有何氏教育基金会的资助,学院大胆引进了一批老师,在课程的编排上也基本上跟国际对接。我觉得这是管理学院独有的一个创举。

——杨结

(中山大学管理学院1985级企业管理硕士研究生)

外语教学,充满活力

Brander是培华教育基金会为中山大学管理学系聘请来的第一位英语教师,她担任1983级工商管理本科生一年级英语课程,任期一年。她的任务很明确,就是要让大一学生在一年里练好英语基本功,为进入大二的全英语教学打好基础。在学生来自全国各地、英语水平参差不齐的情况下,Brander的责任和压力相当大。

Brander与学生们

Brander的第一堂课为学生们留下了令人难忘的回忆。她要求每个同学按顺序进入课室,然后让大家用英语作简单的自我介绍:“What\'s your name? Where are you from?”。她还备有一个小笔记本,为每个学生记下了他们的英语水平,并为每个学生制定了目标。每次考试后,她从不公布考试成绩,但她会把学生叫到办公室,帮助他们分析学习情况。这种教学模式现在看来可能并不新奇,但对1983年的大学生来说很新颖且充满人性化。Brander用各种方式提高学生的兴趣,加速学生的理解力。

活跃的英语课堂

“Communicate in English, never give up”为了向学生灌输这个观念,Brander特意制作了横幅张贴在课堂的墙壁上,她要求学生每天一定要听英文广播,要通过各种方式,坚持学好英语。培华教育基金会主席伍淑清在评估学生英语能力的时候,听了Brander为学生特意录制的录音,认为他们已经具备了扎实的英语基础,完全符合大二全英语教学的要求。Brander向培华教育基金会交出了一份完满的答卷,为学生留下了终身难忘的回忆。出于对师生友情的怀念,出于对管理学院的情结,Brander于1985年专程赶回来参加了管理学院的成立典礼。

Brander专程参加管理学院成立典礼

管理学院那时候邀请了许多资深学者前来上课,他们带来了先进的教材,开展全英文教学,另外还单独开了综合英语和口语课程,学生们的英语都非常扎实。专业知识在这些名师的教导下,也是处于领先水平。

——孙川东

(中山大学管理学院1992级审计本科生)

专业书籍,得天独厚

当年何氏教育基金会决定拨出专款为管理学院配置阅览室,并购买大量的专业参考书籍。管理学院的老师、何氏教育基金会为学生的成才颇为煞费苦心。管理学院图书馆一直是中山大学最有影响力的图书分馆,早在1990年已经拥有图书2万册,报纸杂志385种。它具有三大特点:一是收藏的图书新,拥有多册国内外同期最新出版的经济管理类新书,使用价值极高;二是中外文期刊全,拥有世界各地经济管理方面的核心刊物;三是管理手段先进,管理学院实行现代化的计算机联网方法进行管理。该图书馆为管理学院的教学和科研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在管理学院的图书馆就能接触到比较新的书,特别方便,尤其是期刊非常多,很有参考价值。图书馆对于学生和老师都非常重要,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宋耘

(中山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管理学院1988级企业管理本科生、1992级硕士生、2001级博士生)

当年,学院每周至少安排一个校外专家前来做讲座分享,包括知名专家教授、著名企业家等,学院想方设法为学生提供更多接触世界的机会,获得最新的管理知识。当时学院不断向学生们传达这样的信念:管理学院的学生在未来必将肩负重任,管理在未来的中国大有可为,学生们拥有非常好的学习机会。与此同时,管理学院不断增加各种资源的投入,包括提供课外参考资料和对外交流的机会。

先进设备,一应俱全

管理学院是中山大学最早拥有小型计算机的院系。1986年,何铭思毫不犹豫决定支持管理学院的现代化教学设备建设,何氏教育基金会拨了40万元专款为管理学院购置小型计算机。通过反复对比性能和了解行情后,学院最终购回了带有8个终端的VAX小型计算机1台,IBM微型计算机50台,其中25台是当时最先进的386机型。从此,管理学院拥有了先进的教学、科研设备,它们为计算机审计的教学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英语的提高,最直接的手段是语音训练。霍震寰在何铭思提议下,慷慨捐助65万元为管理学院语音室购置了语音设备。当时一个语音座位就是1万元,65个座就是65万元。

有了霍震寰捐助的语音室,学生英语水平有了长足的进步,第一年他们的英语统考就位列中山大学第一名,霍震寰得知学生们取得了如此明显的学习效果后,又慷慨解囊,捐赠了第二间语音室,并将其命名为“霍震寰第二语音室”。

学术竞赛,成绩斐然

多年以来,管理学院代表中山大学参加了一系列的学术竞赛,成绩斐然:2002年荣获2002世界华人企业管理案例大赛冠军,在祖国宝岛台湾上展示了学术风采;2003年在国际企业管理挑战赛(GMC)夺得中国赛区冠军,同年在香港会展中心夺得ACCA穗港大学生商务策划公开赛冠军;2004年荣获GMC世界冠军,同年再次赴香港参加ACCA百年庆典穗港澳大学生公开赛,荣获亚军;2004年德勤税务精英大赛全国总决赛季军,首次闯进全国大学生“挑战杯”创业大赛总决赛,夺得银奖;2007年第12届GMC中国区团体总冠军等。

税务精英大赛华南夺冠全国摘铜

国际企业管理挑战赛(GMC)奥林匹克桂冠

2007年国际企业管理挑战赛(GMC)中国区团体总冠军

管理学院不但积极为学生的第二课堂创造机会,搭建平台,使其在实践中得到锻炼和拓宽视野,而且相当重视各类学术比赛。每次比赛,管理学院都会从组队伊始即针对竞赛特点选配指导教师,在比赛全程进行悉心指导;设立专项资金作为学科竞赛专用款项;赛后组织经验交流会,让更多学生分享获奖队员们成功的喜悦、学习他们的成功经验,在了解和互动的体验中增加成长进步的动力,发扬传承优良传统。

管理学院各代表队屡创佳绩。回首通往辉煌之路,付出的艰辛努力和收获的光彩荣耀仍旧历历在目。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在国内外学术竞赛上取得累累硕果的背后,更印证了管理学院对人才培养的长期重视和资源投入的正确决策。

全国大学生“挑战杯”创业大赛银牌

来源:《振铎南天》

党政办公室

责任编辑:罗萍

初审:陈融融

审核:张毅芳

审核发布:谢曼华、王帆

编辑:刘蕊

(本文转载自中山大学管理学院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收藏
订阅

备考交流

免费领取价值5000元MBA备考学习包(含近8年真题) 购买管理类联考MBA/MPAcc/MEM/MPA大纲配套新教材

扫码关注我们

  • 获取报考资讯
  • 了解院校活动
  • 学习备考干货
  • 研究上岸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