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人才强校”牛鼻子,中大迎来哪些发展新机遇?

中山大学管理学院
2021-11-02 20:18 浏览量: 2740

10月31日,为期两天的2021中山大学秋季工作会议圆满落幕。本次会议以“人才工作”为主题,与会代表围绕人才强校积极建言献策。

会后,不少单位陆续组织学习贯彻秋季工作会议精神,结合学院或者部门实际,研究下一步如何做好人才工作,进一步统一认识,找出对策方案,让本次秋季工作会议精神,真正落到实处细处!

对于学校事业来说,“人才强校”战略如同牛鼻子,是牵一发动全身的关键之一,具有盘活棋局的棋眼之效,中山大学牢牢地把握了这个牛鼻子,给学校“双一流”建设带来了哪些发展新机遇?

回答了这个问题,我们的学习贯彻落实才能站在更高的起点,才能实现更大目标。

积极搭建校内多学科交叉创新平台

大力实施人才倍增计划

持续打造“人才蓄水池”

加大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和团队引育

深化人才体制机制改革

……

这一切都是为了实现

“用最优秀的人培养更优秀的人”

十三五以来,中山大学不断强化人才强校战略,做实做新做大人才工作。并频频推出强力举措:对内,勇于探索加快改革;对外,不断发出引才用才的诚挚邀请这背后,既是学校加快步伐推进事业发展的决心,也是聚天下英才、为国家做大事的使命。

1“人才强校”,关键一役2015年,想“做大事”的中山大学,面对“建成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奋斗目标,寻找差距,盘点家底,算了一笔账。“生均教育资源不足、工科发展短板明显、研究资源投入不足、人才培养基础薄弱”,深入分析这些问题,归根到底还是人才不足的问题。从2015年开始,学校提出倍增计划,首先实施的就是人才倍增计划,打造“人才蓄水池”,为中山大学、为粤港澳大湾区揽才、引才、留才。中山大学之所以要加强“人才强校”战略,就在于这不仅仅关乎学校的发展,更关乎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用最优秀的人培养更优秀的人“,有足够数量的优秀人才,才能具有实现这句话的前提。中大作为国内前列的综合性大学,必须为国家、为广东承担更多的本科生培养任务,这是服务国家和粤港澳大湾区战略的职责所在,当然义不容辞。做好人才工作,乃题中应有之义。

中山大学南校园学人文库六年过去,站在2021年,我们回望:学校教师队伍规模扩大、结构优化,理工科教师队伍已逐步增大;专任教师总量净增50%左右,40岁以下青年教师占比48%,具有博士学位的占比92%,努力增加教师数量,为“十三五”期间积蓄快速发展的结构性力量,不断改善“小马拉大车”的问题。2筑巢引凤,引得来,留得住这些,得益于学校高度重视人才工作。书记校长坚持亲自把“人才引进”关,并多次召开全校性大会,动员大家上下一心、团结一致,不断总结反思,摸索出有效的聚才举措——“人皆伯乐、以才聚才”,凝炼出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中大经验。2015年,学校创办中山大学国际青年学者论坛,积极在学术交流中发现人才,在合作研究中吸引人才。疫情期间,依然开展“云论坛”,开拓了人才工作“云宣讲”“云招聘”等创新路径。6年的耕耘,这一平台已在海内外形成广泛影响力,每届论坛均吸引了全球各地几千名青年才俊,集聚了一大批爱国奉献的青年英才与中大结缘。中山大学国际青年学者论坛回顾人才加盟中大,多措并举,努力满足他们的教学科研空间需要,“十三五”期间,学校部署了相关的事业发展规划、学科发展规划和校园建设规划,逐渐形成了一个软件硬件协调配合的引育培养体系。筑巢引凤、以业聚才。从2015年到2021年,中山大学办学空间得到拓展,学科门类更加齐全,平台建设创造机会,这些既吸引了海内外一大批有能力、有抱负的优秀人才聚集中大,也为人才开辟了施展才干的用武之地。

中山大学已初步形成三校区五校园的办学格局引凤更要留凤。中山大学形成“信心引才、事业引才、平台引才、待遇引才、文化引才”的引才理念,既讲引进人才,也讲留住人才、服务人才,让人才成长与学校发展同步同行。为了让人才专心科研教学,无后顾之忧,学校打出组合拳,尽力全方位解决人才的困难。

中山大学深圳附属学校小学部教学楼进入中大,学校努力为人才搭建事业发展平台,优化事业发展空间。在考核、晋升、选拔等成长路径上,下大力气、投入资源,不断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构建新的人才评价体系。中山大学很早就探索推行代表性成果制度,目的就是推动“破五唯”,真正地激发人才的创新活力。对关乎人才成就感、幸福感的制度环境、人文环境等,学校也不遗余力地提升体验。比如推出高层次人才“一站式”报到服务、加强信息化建设让手续“多跑网路,少跑弯路”、提供“掌上”查阅办事流程,让“数据多在网上跑,人才少在线下跑”。3功以才成,中大迎来三大新机遇“十三五”期间,学校依靠“人才强校”这个牛鼻子,不仅解决了制约学校发展的诸多限制,也为学校各项事业发展带来了新机遇。

中山大学深圳校区新结构正在形成。经过几年努力,学校人才队伍数量不断壮大、质量不断提升,尤其是结构得到优化,新的人才结构正在加速形成。引进的“百人计划”人才65%以上有海外求学或工作经历,青年学术精英新增人数位居全国前列,各类国家级高层次人才比2015年实现倍增。这些基础将有利于“十四五”深挖人才潜力,提升人才效能,也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供了优质的师资保障。中山大学的师资队伍,包容性不断提升。过去几年,各类人才成长迅速,很多已进入高层次人才梯队。随着人才的成长,未来学校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能力将继续逐步提升。

中山大学南校园宿舍楼新动能正在聚集。学科建设是大学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基础和优势。实践证明,人才强校战略对于加快学科建设,做强人才培养基础具有强大的推动力,逐渐成为加快发展的新动能。比如2015年,为服务国家海洋强国战略,学校在珠海校区启动海洋学科群建设。6年后,学校涉海的人才数量增加超过三倍,研究生人数增加近两倍,本科生人数增加超过一倍。海洋学科群大师云集,群星闪烁——陈大可院士、戴永久院士、张培震院士、高锐院士、王复明院士,这些高层次人才的“头雁”效应尤为突出,学科群建设发展开始崭露头角。

中山大学珠海校区学校的人才高地正在形成人才势能,将推动中山大学驶上发展“高速路”。新局面正在打开。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怀“国之大者”而共赢。十三五”期间,“人才强校”战略为学校各项事业发展注入澎湃动力,也为干事创业的人才打造了成长快车道。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在“加快建设人才强国”的新时代号令下,我们要有充分的自信,继续牢牢把握“人才强校”这个牛鼻子,明确我们所处的新局面,所站的新起点,团结一致、锐意改革、开拓进取,朝着建成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不断前进!

来源:中大官微

责任编辑:罗萍

初审:陈融融

审核:周晶

审核发布:谢曼华

欢迎投稿

bspr@mail.sysu.edu.cn

编辑:刘蕊

(本文转载自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收藏
订阅

备考交流

免费领取价值5000元MBA备考学习包(含近8年真题) 购买管理类联考MBA/MPAcc/MEM/MPA大纲配套新教材

扫码关注我们

  • 获取报考资讯
  • 了解院校活动
  • 学习备考干货
  • 研究上岸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