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管理学院云述院史丨虞桦老书记:三十五年峥嵘韶华 用匠心点亮荣光

中山大学管理学院
2020-11-17 19:51 浏览量: 3123

他是学院党委工作的坚守者、传承者,他是学院党委制度变革发展的实践者、见证者,他更是用心用情为学院谋发展的思考者、推动者。他工作讲原则,处事有魄力,待人用真心。他默默耕耘,从未懈怠。

三十五年栉风沐雨,三十五年砥砺前行。自1983年进入中山大学管理系(现管理学院)以来,他踏实务实、勇于挑战、敢于担当,见证着管理学院的初创与成长。他在管理学院工作二十余年,为学院党委工作组织架构的建立、学院的发展壮大做出了重要贡献。他就是中山大学管理学院前党委书记虞桦。

结缘中大,情定卅载

1970年,刚读了两年初中的虞桦被分配到工厂当了工人。1977年,国家恢复高考制度,两年后,虞桦考上了中山大学。谈及四十余年前的高考,虞桦老书记感慨万千,“我们终于有机会赶上改变自己命运的‘末班车’,进入大学学习之后,我可以做更多的工作、做更大的贡献。恢复高考,不仅改变了国家的命运,也改变了我个人的命运。”

1983年,刚毕业的虞桦留校在中山大学管理系担任团委书记,对他来说,1985年脱胎于管理系的管理学院既是和他一同成长的“兄弟”,又像是他精心培育的“孩子”。

回忆起初创时期的管理学院,虞桦老书记百感交集。当时的管理学院“一穷二白”,资源捉襟见肘,师资力量薄弱,教学硬件极其简陋。中文系厕所旁边借来的小房间就是办公室,房间里半张乒乓球台就是大家的办公桌,大树底下就是老师们的会议室。

虽然条件艰苦,但是初创者们不惧困难,大家齐心协力,往往一人身兼数职,不讲份内份外。“学院的事,都是份内的事。大家一个心思就是要把学院办好。”秉持着“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信念,他和管理学院的初创者们在布满荆棘的道路上筚路蓝缕,怀着满腔的热血与赤诚,为学院的建设与人才培养披星戴月、呕心沥血。

投身党建,深耕思政

1988年,研究生毕业的虞桦面临人生中重要的抉择,是担任教职走学术道路,还是继续从事行政工作?面对领导的重视和栽培以及刚刚起步急需人才的管理学院,他毅然地选择了后者,不负韶华,将自己的美好青春全部奉献给管理学院。四年团委书记、十一年党委副书记、十一年党委书记……虞桦老书记的人生轨迹和管理学院的发展紧紧交织在一起,他见证着管理学院这一棵幼苗茁壮成长为参天大树。

他认为,为广大师生提供尽可能好的工作、学习条件,营造优良的文化氛围和环境是党委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为此,全院上下节衣缩食,把省下的钱和基金会的捐赠都用来改善教学实施和工作、科研条件。

在虞桦老书记看来,管理学院之所以能快速、健康地发展,除了有良好的文化氛围和广大师生员工的团结一致、艰苦努力之外,还得益于党政领导的精诚团结,通力合作。对于学院的飞*长,他很是欣慰,“党政一心,其利断金,管理学院历届领导班子都十分团结,学院才得以快速地发展。”

在思政工作的不断探索中,他深切地意识到因材施教、使思政工作深入人心的重要性。“只有与实际工作紧密相结合,思政工作才能有血有肉,才能真正发挥作用。”对比过往思政工作的情况,他表示,当年国家处在经济短缺的困境中,思政教育工作队伍力量也较为薄弱,思政课授课水平参差不齐,信息交流也不通畅。而如今国家富强,整体形势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思政工作者科班出身、精挑细选、队伍整齐,工作条件、工作手段不断完善,足不出户就能了解最新的思想动态。他感叹道:“这一切在之前看来简直是天方夜谭,新时代翻天覆地的变化大大有助于思政工作的开展。”

立德树人,任重道远

在学院建设与人才培养工作上,虞桦老书记将自身的经验与感想娓娓道来。他认为,靠投机取巧是万万行不通的,须得一心一意、踏踏实实地搞好教学科研、学科建设。

管理学院能够成长至今,务实、求实、实干精神功不可没。此外,学院还须有科学的发展战略和可操作的计划。“路不能乱走,要用学院的发展规划、战略指导来引领。”在管理学院的发展史上,正确的战略规划、强大的执行能力帮助管理学院取得一项又一项喜人的成绩。

谈及高校育人的使命,他认为,“要为国家培养人才,培养意识超前、能力优秀、掌握现代科技、道德高尚的高素质人才。另外,不断创造出新的先进思想,也是在引领社会、引领时代主题,也是我们人文社会科学工作者的重要任务。”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到,新时代中国青年处在中华民族发展的最好时期。在新时代的背景下,青年学子们将会有更丰富的成长机会与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国家兴则青年兴”,经历过动乱与困难时期的虞桦老书记对此深有感触,他深情寄语,“青年学生、教师要把个人命运和国家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国家发展得更好,个人才会有更大的用武之地。”

编辑:精卫

(本文转载自中山大学管理学院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收藏
订阅

备考交流

免费领取价值5000元MBA备考学习包(含近8年真题) 购买管理类联考MBA/MPAcc/MEM/MPA大纲配套新教材

扫码关注我们

  • 获取报考资讯
  • 了解院校活动
  • 学习备考干货
  • 研究上岸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