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财商学评论》商学访谈:超大城市精细化治理的上海答案

上海财经大学商学院
2022-10-28 16:00 浏览量: 2139

第一辑聚焦“百年商学”,第二辑聚焦“未来商学”,第三辑聚焦“元宇宙”,京东、天猫、当当、线下书店等均有销售。上海市大数据股份有限公司总裁、上海数字治理研究院院长刘九评先生的相关内容。

城市正变得越来越大。根据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我国有超大城市7座、特大城市14座,其中拥有2500万常住人口的上海与北京、深圳、重庆、广州、成都、天津一起位列七“超”。当城市越来越大,它集中的要素也就越来越多,也就更容易成为国家发展中的重要力量。

与此同时,城市越大,它面临的问题也越多。这次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也让国家意识到人口集中度与风险存在着关联。我国“十四五”规划更是明确提出,转变超大特大城市的开发建设模式,加强超大特大城市治理中的风险防控,促进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转变模式,一方面要求我们尊重市场规律,防止继续动用行政手段,吸引优质要素和资源,进而使得人口向超大特大城市过度集中,另一方面则需要我们努力发展智能化、数字化等手段,建设城市超级大脑,对城市进行有效治理,降低城市的治理成本,及早预见并应对潜在风险。

上海市大数据股份有限公司总裁、上海数字治理研究院院长刘九评,就上海在超大城市精细化治理方面进行解读,将为中国城市的转型升级提供重要参考。

这也是上海提出全面数字化转型的一个重要动机和目标。建设智慧城市,对上海来说,任重而道远,但业已小成。

《上财商学评论》:“城市数字化治理”现在是热门课题。

刘九评:超大城市数字化治理的课题,应该说以前也谈了不少,但是上海2021年提出了“全面数字化转型”(2021年10月,上海市政府印发《上海市全面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十四五”规划》)。现在分享关于超大城市数字化运营这方面的想法,也是正当其时。

超大城市给我们带来很多的便利,也对我们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同时,超大城市治理的复杂程度也越来越高。从某种方面来说,它的风险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呈指数级增长。我们常说这样一句话:城市生活多丰富,城市治理就有多复杂。

超大城市的数字化转型,这项工作分成三个组成部分,数字治理是其一,还有数字生活和数字经济。

《上财商学评论》:上海作为超大型城市,在治理方面遇到了哪些挑战?

刘九评:城市规模越大,城市运行管理的面就越宽,可能产生的问题和风险也越多。像上海这样的超大型城市,聚集了2500万左右常住人口,全市每个月出行7天以上的车辆有576万辆,轨道交通日客流量超过1100万人次,地下管线长达12万公里,各类危险化学品相关企业有1万多家,2020年有174次影响城市运行的灾害性天气。

《上财商学评论》:上海的地下管线长度可以绕地球三周。

刘九评:这么大的城市规模,它的管理或者治理是一件非常复杂的事情。我们传统以人为主的管理模式应对不了这个规模和量级,看不清楚、管不过来,也处理不了。对城市管理所存在的一些问题,光靠人力是不能够及时了解的,了解了也管不过来,还要协同多部门处置,这非常难。所以,怎样利用现代化手段来做这些事情,应该说是迫在眉睫。

《上财商学评论》:超高的治理难度,催生数字化治理需求。数字化治理的关键技术是什么?

刘九评:应该说这几年的技术发展非常迅猛,为我们在现阶段谈论怎样利用数字化手段提升整个城市的管理水平打下了非常好的基础。

这些技术包括网络技术、5G、基础算力的提升、算法的进步,以及算法结合城市管理在各个场景的应用和拓展。例如,利用现在的交通信息系统搭建交通数字底座,使它更加便捷,效率更高,让道路通行能力提升10%,事故发生率降低3%,同时,碰到问题时,也能迅速处理。这就是我们城市管理或城市运行的效率,是通过智能化、数据得到了提升。

《上财商学评论》:哪些方面体现了数字化治理驱动城市管理水平的提升?

刘九评:主要是三个方面,第一,以前依赖人的管理,是“看不清楚”的,现在通过预测、预警的能力提升来管控城市的风险;第二,以前“管不过来”的,现在做到发现问题的能力提升,利用现代化手段及时发现,并快速处理;第三,以前“处理不了”的,现在做到了协同处理的能力提升。

把这些系统打通,通过数据流通,使我们以前处理不好的问题,尤其是多部门协同所产生的问题,得到比较好的支撑。这就是对于我们城市运行存在的各种各样的风险,怎样进行一些管控。

关于精细化的管理和服务,特别是服务,以前是比较粗放型的,无论是交通还是其他方面,大多是基于经验,或者是基于定性的研究。现在有了人工智能、大数据和各种其他手段,我们就能够更加精准地应对问题并进行研究,包括对不同人群提供更加精细和差别化的服务。大数据等技术在城市治理中能够增强风险管控,提升管理效率。

《上财商学评论》:上海在城市数字化治理方面有哪些实践和探索?

刘九评:应该说上海在城市数字化治理方面还是走在全国前列的。在2017年、2018年,上海就开始进行城市数字化治理的研究工作,形成了一定的经验,标志性成果就是浦东城运中心。浦东城运中心在协调整个浦东城市治理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也得到了国家领导人的充分肯定。在此基础上,上海开始将“如何利用智能化、现代化手段来提升城市管理”作为一个课题,在全市进行推广。2019年下半年,上海高度概括提出了“一网统管”的概念。

“一网统管”的概念由上海率先提出,也率先进行了探索。上海率先提出的“一网统管”的概念被纳入我国的“十四五”规划。

《上财商学评论》:如何比较准确地理解“一网统管”的含义?

刘九评:我认为“一网统管”是用实时在线的数据和各类智能的方法,及时、准确地发现问题、对接需求、研判形势和预防风险。上海“一网统管”模式的精髓,我们称之为“五最”:最低层级,最早时间,以相对最小成本,解决最突出问题,取得最佳综合效应,实现线上线下协同高效处置一件事,最终实现一屏观天下、一网管全城的目标。

《上财商学评论》:信息化系统并不是新鲜事,这些年各地政府建了各种系统,但又产生了新的城市治理问题,比如数据孤岛、系统之间不能交流互通等。从建设“信息化系统”到“数字化治理”,还有哪些路要走?

刘九评:这些年花了不少代价,无论是新型化系统,还是城市管理系统,建了各种各样的系统。建系统的目的都是力求管控和处置可能发生的城市运行的风险。但一个常见的问题是,这些系统都是各个部门自己去建设的。虽然过程中也会有一些协同,也会有一些讨论,但早些年前,它们之间是很难打通的。于是,当碰到问题需要各个系统进行协同处理的时候,就缺乏一个能够在线下协同处置的通道,最后的整体效果并不理想,大家对此也在反思。

我们曾经也做过一些调研,街镇这层实际上工作量非常大,无论是我们市里、区里的一些任务,最后都到了街镇这个层面。但是街镇层面在执行这些任务时,往往需要得到区级、市级在一些数据方面的支持。在系统建设的过程中,以前基层抱怨比较多的是得不到数据支持,不能及时处置。

“五最”的落点是处置一件事“线上线下协同高效”。这些决定了“一网统管”是一个实际能用起来的系统,对于全国真正推广“一网统管”,包括利用智能化手段来提升我们的城市管理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

《上财商学评论》:“五最”中的“最低层级”,在“一网统管”系统设计中是如何体现的?

刘九评:上海“一网统管”的总体架构是三级平台、五级应用,是所谓的“王”字型结构,虽然说起来简单,但也反映了我们在系统建设过程中的思路。这个“王”字型结构应该是比较直观、容易理解的。

“王”字型结构由三横一竖来构成,最高一层是我们的市级平台。通过市级平台,以及中枢系统,包括数据的中枢、留存的中枢等,把这些系统连接起来,使我们碰到问题时可以联动处置。区级和街镇级也都有自己的中枢系统和联动机制。

《上财商学评论》:“线上线下协同高效”在“一网统管”的系统设计中,打通了哪些层级壁垒?

刘九评:“王”字型结构中间是一竖,是连接我们市、区、街镇三级平台的关键。我们在进行城市运营管理时发现,真正的事件处置是在街镇层面完成,总体处理协调的工作是在区级层面进行,市级层面的重点是把握全局。遇到一些重大事件,比如火灾、防疫等,就需要市级资源来协调。这一竖,就意味着当事情发生,碰到问题,需要各个系统进行协同处理时,作为一个通道进行系统的协同。这就是上海目前“一网统管”三级平台、五级应用整体架构的意义。

《上财商学评论》:上海的精准化防疫是如何通过“一网统管”应用的?

刘九评:防疫工作其实特别需要一个有效系统来支撑,将我们市级、区级、街镇的相应数据打通,实现数据流动,并且派发任务。我觉得,上海“一网统管”建设目标中的“五最”在上海的防疫系统内就得到了充分体现。

在上海,一旦发生疫情,最关键的是前24个小时,有可能需要连续工作、通宵工作,而在24个小时后,基本就能够实现对疫情比较高效率的控制。

《上财商学评论》:另外,上海的城市智慧交通是如何通过“一网统管”应用的?

刘九评:“易的PASS”是上海城运系统道路交通管理子系统,亦是上海“一网统管”内非常重要的系统。

这个系统充分体现了如何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提升整个城市运营的效率和水平。我们现在讲的智能化、数据化手段,基本都在里面得到应用。它通过那些物联感知的设备,把运行在上海绝大部分市区范围内的车辆信息进行实时归集。为城市交通搭建了一个庞大而坚实的在线数据底座,然后通过其他技术,包括云计算、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方式,对这些数据进行处理。

这无疑是一个庞大的平台,需要根据不同场景进行复杂的计算,因此,系统需要消耗的算力资源非常多,但它应该能够支撑各种各样的场景。举个例子,上海以前有套牌车,现在没有了。这个问题是如何解决的?就是通过这个平台,系统会自动判别同一个车牌在不同地方出现。此外,我们还可以通过平台重点监控运送危化品的车辆,包括运送渣土的车辆,看它的运行轨迹是不是符合要求。

我们还可以通过智能路网的计算来提升整个交通的效率,包括正在进行探索通过这些数据和交通信号系统相结合,来实时优化交通信号的管理,从而提升整个城市交通的效率。

《上财商学评论》:上海2019年提出“一网统管”后,在城市数字化治理方面有哪些创新或前沿的探索?

刘九评:上海现在更进一步提出,率先探索数字化的“两网治理”,“两网”就是“政府服务,一网统办”,“城市运行,一网统管”。我们会继续探索如何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感知等这些技术,进一步提升超大城市整体的管理水平。

来源 | 上财商学评论

编辑:刘蕊

(本文转载自上海财经大学商学院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收藏
订阅

备考交流

免费领取价值5000元MBA备考学习包(含近8年真题) 购买管理类联考MBA/MPAcc/MEM/MPA大纲配套新教材

扫码关注我们

  • 获取报考资讯
  • 了解院校活动
  • 学习备考干货
  • 研究上岸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