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会计报》:立足本土 培养高层次国际化财会人才

上海国家会计学院
2021-12-15 08:50 浏览量: 2559
近期,英国《金融时报》全球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EMBA)百强榜单发布,上海国家会计学院(下称“学院”)与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凯瑞商学院(ASU)合作的金融财务EMBA项目(下称“EMBA项目”)冲入全球前10强,位列第9。

放眼长远 精诚合作

“得益于中国经济持续向好且稳步发展,学院EMBA项目近3年排名稳步上升。”面对这一骄人成绩,学院副院长卢文彬很是坦然。他告诉记者,不仅是学院一家,国内许多同类项目也取得不俗的成绩。“经济基本面的稳固让越来越多国内企业看到新的发展机遇。这一现实倒逼企业管理者去拓展新领域、学习新知识。”卢文彬认为,这是EMBA项目近几年获得长足发展的重要原因。

2003年至今,项目走过近20年发展历程。回顾过去,卢文彬有两点体会:一是具有前瞻性的课程设置十分关键。“早在2003年,在中国资本市场并不发达的情况下,EMBA项目就确定了聚焦金融财务方向。其后,又开设服务方向课程。放到今天来看,这开创了中国EMBA专业化教育的先河,并持续拓展EMBA教育的发展思路。”他表示。二是采用中外合作模式,与美国学校精诚合作。合作方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凯瑞商学院在全美名列前茅,拥有雄厚的师资力量。学院以合作伙伴为依托,从全球遴选一流专家、学者组成授课师资团队,并为他们配备学院优秀教师作为助教,帮助他们更加深入了解中国实际。这些教授绝大部分是欧美名校博士毕业,具有丰富的教学、研究和咨询等经历。其中,不乏在国际上享有盛誉的知名教授。“既学习国际知名企业的成功案例,也不忘根植中国企业实际。将国际化的管理理念在中国应用,帮助学员解决企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棘手问题。”卢文彬坦言。与此同时,学院与合作方都将人才培养这一目标放到首要位置。双方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凯瑞商学院中国项目副院长邵保民告诉记者,项目的成功及持续发展离不开中美双方的通力合作。中美双方在项目宣传、招生录取、课程设计、教授聘用、授课质量、学员及校友服务等方面精益求精、不断创新,为学员提供好的学习体验及终生学习平台。因材施教 精准定位如果说,项目定位及办学模式是学院迈出去的第一步,那么作为一所身处长三角经济区的高等院校,学院对于项目的筹划远不止如此。

学院合作项目部主任田蓓告诉记者,项目主要瞄准两个群体:企业中高层管理者与民营企业家。在当今资本市场日益发达的背景下,企业中高层管理者迫切需要掌握资本运作、风险防控等多方面知识,帮助企业实现新的跨越。EMBA项目学员、郑州凯浦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执行总裁常国俊就是其中的代表。报名时,他已在河南大学取得MBA学位。39岁那年,他在一家国资宽带互联网公司担任总经理,后与朋友合伙成立公司,参与河南省郑州市二七商圈的地下空间开发。

这一改变让他对知识很“饥渴”。“项目课程的最大亮点是核心课程由美方教授承担。课程内容帮助我们拥有国际视野,同时,进行比较性学习,让大家掌握不同国家的金融思维。美方教授逻辑严密,在教学中关于数学的应用非常多。光是这一点,就已经是其它EMBA项目所没有的。”常国俊说。在常国俊眼中,来上海恶补金融知识恰逢其时。田蓓补充说,学院地处的长三角地区民营经济发达,不少民营企业家都是技术出身,缺乏财务、金融知识。学院敏锐捕捉到这一信号,有针对性地进行课程设置。EMBA项目学员、托能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渠的经历十分典型。读书之前,他内心深处的执念仍然是如果做出一个在技术上极致的产品,那么就是市场来追求产品,而不需要自己去跟随市场需求。在读EMBA的过程中,张渠一点点改变自己的信念,因为他发现自己可能是错的:“或许企业此前的业务根本无法实现单点致胜”。“李扣庆院长讲的服务致胜,还有夏大慰院长讲的博弈论,很多时候,是用新视角去思考老问题。只有在EMBA读书时,我才开悟。这些理论帮助我修正自己的思考框架。”张渠说。读了EMBA以后,他才领悟到需要利用资源去做研发。例如后续企业跟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学院的合作。合作方有大量技术储备但是找不到应用、找不到市场,但张渠明白哪里有市场,正好实现优势互补。很快,他就找到核心技术的合作伙伴,接着市场来了,订单也来了,包括技术研究都可以顺畅地开展。慢慢地,张渠的公司逐渐步入正轨。如今,公司销售额已实现10倍增长。提升内涵 精细管理不少人会把扩大社交圈与商学院各类项目关联起来。然而,学院的EMBA项目却不以为然。“结交新朋友固然可贵,但学员是否掌握国际上好的企业管理经验却是我们更看重的,也是项目的意义所在。”卢文彬说。“项目的品质和课程质量是核心竞争力。未来,EMBA项目计划保持好现有优势。在维持头部态势之余,保障课程质量,期待项目取得更大突破。”卢文彬表示,下一步,学院计划进一步扩大招生规模,以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同时,持续优化课程和教师结构,紧跟时代,用更新的案例和更优秀的教师资源稳步提高项目品质。

“疫情的逐渐缓和及国际旅行的放开,势必为我们的课程安排、教授选用等方面带来新的影响。双方团队会逐渐把选聘教授的重心由国内转回美国,尤其是ASU本校及其他美国名校的教授。我们会尽量安排美方教授当面授课,让授课内容及体系更好地与国际接轨。”邵保民说。另外,双方项目领导及团队成员会持续学习更好的项目管理及运营理念、方法,扩大视野,走出固有的思维模式及舒适区,尝试新的合作模式、运营方法,优化管理流程,以求把最好的学习体验和服务带给更多学员和校友。“通过项目学习,增进中美交流,培养优秀的企事业精英,搭建强大的校友网络,努力打造最具影响力的EMBA项目。”邵保民说。本文首发于《中国会计报》12月3日第11版

编辑:刘蕊

(本文转载自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收藏
订阅

备考交流

免费领取价值5000元MBA备考学习包(含近8年真题) 购买管理类联考MBA/MPAcc/MEM/MPA大纲配套新教材

扫码关注我们

  • 获取报考资讯
  • 了解院校活动
  • 学习备考干货
  • 研究上岸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