蟠龙智汇 | 白晓红:法律视角下审计证据短板与完善路径

上海国家会计学院
2021-11-16 19:23 浏览量: 2566

首发自《财会月刊》2021年第23期

白晓红

上海国家会计学院副院长、高级经济师

【摘要】审计证据是审计机构用于证明审计事实的根据,诉讼证据是司法机关用于证明案件事实并进行裁判的依据,审计证据与诉讼证据在形式、理念以及证据规则上有一定相通之处。通过分析审计证据的概念、属性以及分类体系等,发现其中存在一定程度的不科学、无逻辑的问题,建议通过借鉴诉讼证据理论体系与制度,完善审计证据规则体系。

【关键词】审计证据;诉讼证据;法律视角;勤勉尽责

审计与司法在证据问题上异曲同工,审计失败以及审计法律责任最终是由司法裁判。法官判案是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这里的“事实”,是指通过合法证据证明了的事实,打官司就是打证据,证据在诉讼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审计证据在审计工作中也处于核心地位,审计学的开山鼻祖蒙哥马利曾经说过,收集和评价审计证据是审计的核心。审计证据能力应当成为注册会计师的基本专业素养。但审计学同古老的证据法学相比还比较“年轻”,因此,审计证据理论与制度需要借鉴诉讼证据学理与制度进行改造与完善。一、审计证据能力是审计人员勤勉尽责的核心能力本文对近十年资本市场上审计失败的案例进行证据原因分析,发现证监会对会计师事务所做出处罚的33起案例的直接理由就是注册会计师没有尽到勤勉尽责义务,但是进一步研究发现,深层次的原因是注册会计师对审计证据的错误反应与处理不当,说明注册会计师对审计证据的认知与理解还比较薄弱,其在审计证据搜集、辨识与评价上的专业能力还需要提升。“勤勉尽责、恪尽职守”已被写进《证券法》第160条:“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以及从事证券投资咨询、资产评估、资信评级、财务顾问、信息技术系统服务的证券服务机构,应当勤勉尽责、恪尽职守,按照相关业务规则为证券的交易及相关活动提供服务。”何谓勤勉尽责?核心就是保持应有的职业关注,具体包含三个方面:一是是否遵循《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的规定,实施了必要的审计程序;二是如何辨识审计所获取证据的真伪和瑕疵;三是发表审计意见时,是否获得了恰当的足够的证据支撑。显然,这三个方面都是以证据为核心的整体,体现了证据的来龙去脉。审计程序是获取审计证据的途径和方法,得到的审计证据需要进行整理分析和筛查辨识,发表审计意见是适格证据的运用,也就是审计结果的证明问题。概括起来,勤勉尽责就是分析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证据获取、辨识与证明上的专业能力是否具备、职责是否到位。这也说明,注册会计师的取证能力、证据辨识能力以及证明能力是审计能力的重中之重,应当引起各方面的足够重视,需要总结现实中审计证据理论与实践的不足,尽快补充证据短板。二、法律视角下审计证据理论与实践的短板风险导向理论提示审计应秉持职业怀疑态度,也就是以质疑的态度,对所获审计证据的真实性进行批判性评价,并对相互矛盾的审计证据以及导致对文件或管理当局声明的可靠性产生怀疑的审计证据保持警惕。这就要求注册会计师在计划与执行审计中,始终保持应有的职业怀疑态度,通过验明证据排除合理怀疑的财务事实来发表审计意见是一种排除合理怀疑的内心确信。那么,这种内心确信应该达到何种程度,注册会计师才尽到职业义务?这是一个主观判断问题,这种主观判断是综合分析审计证据、构造证据链、逐渐卸除职业怀疑的审计思维过程。(一)诉讼法视角下审计证据理论研究薄弱诉讼证据概念与规则研究从古老的大陆法、罗马法一路走来,研究基础深厚,从证据概念到证据分类体系以及规则体系等都比较科学、完善。但是,审计证据的理论研究却比较薄弱。1.审计证据概念的严谨性缺失与粗疏。刑事、民事、行政三大诉讼法基本都赋予了证据类似《刑事诉讼法》第五十条第一款以“事实论”确定证据的法定内涵:可以用于证明案件事实的材料都是证据。同时,在其第三款明确了证据的外延即证据与证据材料的区别,证据必须经过查证属实,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案件事实包括有意思表示的行为和没有意思表示的事件。审计证据理论研究薄弱是指从审计证据基本概念看是先天不足的,“会计学”教材以及《会计法》中都没有会计证据的概念,而是用原始凭证替代,这是不严谨、不科学的。“审计学”教材、《中国注册会计师独立审计准则》与《国家审计准则》中的审计证据概念既粗疏又不统一。关于审计证据的概念,《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301号——审计证据》第三条第一款规定:本准则所称审计证据,是指注册会计师为了得出审计结论、形成审计意见而使用的所有信息,包括财务报表所依据的会计记录中含有的信息和其他信息。该规定显然遵循了《国际审计准则》中信息论的定义:审计证据是指“审计人员在执行审计业务过程中,为了形成审计意见所获取的信息,包括财务报表所依据的会计记录和其他来源的佐证信息”。值得注意的是,《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301号——审计证据》与《国家审计准则》对审计证据的内涵定义差别较大。《国家审计准则》第八十二条规定,审计证据是指审计人员获取的能够为审计结论提供合理基础的全部事实,包括审计人员调查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相关情况和对确定的审计事项进行审查所获取的证据;第八十三条规定,审计人员应当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获取审计证据。显然,《国家审计准则》的定义借鉴了三大诉讼法中“事实论”这一观点。作为学科基本概念的证据应当具有知识性、价值性、可交流性等特点。审计证据应当采用“事实论”还是“信息论”,就看哪种更接近证据的本质。显然,证据的本质是事实,信息是过于抽象的、操作性不强的概念。审计人员搜集审计证据的核心目的是查清事实,而不单单是数据即信息,所以,以“事实论”定义审计证据更科学、更有逻辑。从外延上看,三大诉讼法是这样区分“证据材料”与“证据”的:通过查证属实的证据材料才是证据,否则只是证据材料。这种“证据材料”向“证据”转化的思维意识也是值得审计人员思考与借鉴的。2.审计证据理论与制度分类体系存在缺陷。首先,三大诉讼法中的证据制度分类基本相同,类似《刑事诉讼法》第五十条第二款的规定:“证据包括:(一)物证;(二)书证;(三)证人证言;(四)被害人陈述;(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六)鉴定意见;(七)勘验、检查、辨认、侦查实验等笔录;(八)视听资料、电子数据。”这一分类是根据证据的内在本质差异进行区分的,比如书证不一定体现为书面形式,而是以表达的思想和书写的内容证明案件事实。《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301号——审计证据》规定,审计证据按照证据的外在形式可分为实物证据、口头证据、书面证据和环境证据。这种仅仅依据外在形式的分类没有什么实际意义与应用价值,相反,容易混淆审计人员对不同本质审计证据的认知。比如实物证据不同于物证,书面证据也不等于书证,口头证据不同于言词证据,环境证据过于虚空笼统。这样的分类没有严谨、科学的指向,也违反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其次,诉讼证据的学理分类很重要。比如,根据证据价值大小或证明力高低不同将证据区分为直接证据与间接证据,这种分类展示的是证据的价值差异。直接证据是待证事实发生直接产生的证据,基本能够证明案件事实;间接证据是与待证事实发生有关而非直接产生的证据,具有间接性,不能直接证明案件事实。证据搜集最理想最重要的是搜集到直接证据;若搜集的是间接证据,需要形成逻辑闭环的证据链。显然,证据类别影响证据的充分性。最后,根据证据间的关系,诉讼证据可区分为原始证据与派生证据。其中,派生证据是由原始证据派生出来的,原始证据距离待证事实近,派生证据距离待证事实远,这也叫证据距离理论。当证据间发生冲突时如何取舍,诉讼法学理建立了原始证据优于派生证据的取舍规则,当审计证据中间接性证据多、派生关系多,证据之间常有冲突时,借鉴诉讼法理论建立审计证据取舍规则具有一定的理论与现实意义。3.审计证据属性的科学性不足。证据属性应是各种证据的共同表现特点,或证据区别于非证据的差异表现形式。审计证据理论与制度都认为审计证据属性包括充分性与适当性。其中:充分性仅是量的要求,本质上是审计证明问题,不是证据本身的实质特征,所以将充分性纳入证据属性,混淆了证据与证明的本质区别;适当性包括可靠性与相关性,其中可靠性的具体内涵与外延并不清晰。诉讼证据属性在大陆法系学理上建立了证据能力与证明力两个属性,其中证据能力是证据材料转化成为证据的资格与条件。大陆法系一般认为,同时具备真实性、合法性、关联性三大属性的证据材料才能成为证据。英美法系中的证据资格是可采性、合法性。我国当下三大诉讼法都规定,满足上述三大属性就具有证据资格,但证据的三大属性不仅体现证据资格,还展现证据证明力,主要通过证据与待证事实的关联度大小确定。证据资格是证据有或无的标志,而证明力则是证据价值高或低的标志。相比之下,对于审计证据,目前还缺少证据属性尤其是证据资格属性方面系统的、有逻辑的研究,更没有建立起非法证据排除规则。4.审计证据方面的课题研究短缺。无论是会计还是审计,无论是哪个层次的理论研究,近些年少有会计审计证据理论研究的重点课题,关于审计证据一般概念与证明理论的研究成果较少,学者们对基本的审计证据证明原则也没有展开探讨,研究审计证据与证明的学者更是寥寥无几。而且,跨学科尤其是法学中诉讼证据理论的借鉴与“嫁接”不够,证据证明理论研究的匮乏与证据思维创新的不足影响了会计审计教学与实践。(二)会计审计人才培养与职业教育上的证据能力先天不足虽然现阶段会计审计专业划归管理学范畴,实际上审计有侦查属性,属于经济侦查学学科。综观教育部的要求以及各学校侦查学的课程设置,“证据学”是必修课,“司法会计”一般属于选修课。但迄今为止,没有一个学校的会计审计专业开设“证据学”,审计证据只是审计学中的一章内容。尽管会计专业的多门课程涉及原始凭证的审查和经济业务实质辨别,但还没有上升到通过会计证据还原交易事实和经济业务本质,审计证据一章一般没有列入教学重点章节讲解。审计证据的教材内容相对粗略,注册会计师专业方向的“审计学”教学,又基本按照《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301号——审计证据》的内容展开,而后者基本沿袭了《国际审计准则》的内容,未借鉴法学、侦查学证据规则尤其是证据分类的科学内核。(三)审计取证认证中的常见操作过失审计失败问题主要发生在证据搜集以及证据辨识与评价上,审计操作实践中的主要不当表现在:1.对物证重视不够。基本的物证证据理念,比如物证客观可靠、物证优先等,还没有建立起来,物证取证不到位、不充分,不能证明账实相符。物证的收集、固定与保管不规范。2.过于依赖书证。书证的真伪审查不足,过于夸大书证的证明力,比如,误认为合同发票就能证明交易,出库单就能证明货物出库,送货单就能证明送到货等。书证中过于依赖被审计单位提供的所谓“书证——书面资料”,事实上,书证最大的特征是“极容易造假”,审计对书证应当保持基本的职业怀疑态度,并且还需要其他证据的印证。3.过于高估言词证据的证明价值。尤其是审计访谈,某些被审计单位比较圆滑,访谈与陈述本质上是言词证据,证明力较低,即使有一定合理性,也不能就此采信,而是应当以此作为线索,继续寻找可靠的书证物证来印证被审计单位陈述的可靠性。三、法律视角下审计证据补短板的策略建议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审计策略与手段需要做“下沉”调整,改变当下以会计要素或经济业务审计为中心的状况,因为经济业务以及会计要素的正常与否是需要证据判断支撑的。因此,有必要重视审计人才培养以及职业教育,审计行业指南与风险提示监督都应聚焦于以证据为核心,夯实注册会计师的审计证据能力。(一)审计科学研究应当重视审计证据理论研究课题鼓励引导审计科学研究转向审计证据理论研究,尤其是跨法学或侦查学学科的交叉研究,一大批重点理论研究课题,诸如财务会计事实证据属性理论、审计证据的特殊性与规律性、审计证据的分类体系、审计证明标准、审计证据的冲突适用规则、证据搜集固定规则等,亟待开发研究。(二)审计专业人才培养以及后续教育需要补“审计证据学”短板审计专业人才培养应当设置“审计证据学”必修课,审计后续教育应当开设“审计证据专题”,教材内容应当多借鉴诉讼证据规则的科学成分,教育部教材编辑指导机构可以组织会计审计专家与证据法专家共同编写,取长补短。要加强审计证明、取证规则以及证据辨识思维,审计证明结果使注册会计师有一种内心确信,这种内心确信应该达到何种程度才算“勤勉尽责、恪尽职守”,是必须探讨建立的审计职业思维。(三)审计证据证明准则应当规范完善建议将“审计证据准则”名称改为“审计证据证明准则”,弥补证明缺失的不足,同时,借鉴诉讼证据理论与制度的科学成分,重新确定证据分类规则;结合审计证据的特殊性尤其是证据链条长、证据间接性较强,重新界定审计证据资格与证明力规则,结合诉讼证据派生理论,建立审计证据间的派生关系规则,对于冲突证据确定离事实最近的证据优先适用;结合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构建非法审计证据的内涵与外延以及排除规则。审计是国家治理体系的组成部分,固然具有管理学科的属性,但在资本市场中审计监督社会经济运行真实、安全,充当资本市场上经济警察的功能,鲜明体现了审计的监督属性;传统会计职能理论就有经济业务监督的职能,审计结果就是监督评价或发表意见,依据什么监督或是发表什么意见,要靠证据“说话”。必须清晰地看到,随着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以及商业模式的创新,现代会计信息记录方式从纸质转向电子,大数据环境下电子数据涌现,审计证据愈加复杂,注册会计师必须提高证据辨识与分析能力,降低其日益扩大的期望差。(四)应当关注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下的审计证据形态注册会计师审计证据的获取面临着数个信息化场景。比如:针对信息化基础的审计证据,通常通过数据分析找出疑点数据,将能支撑审计结论的部分数据转化为纸质证据,但对分析过程缺少记录;通过大数据和跨单位、跨部门数据融合分析得出的问题数据,已经难以转化为纸质方式,而那些拟作为电子审计证据的问题数据的充分性和适当性又受到质疑;作为三级复核制度的法规审理部门对审计人员所提供电子审计证据的审理缺乏技术支持。这些都需要更多的关注和指引。再如,在财务流程自动化(RPA)场景下,原来的中心化记账被RPA替代,原来针对传统记账算账的“基础会计”审计程序中对账册的核查和抽凭的取证,将让位于更多的对交易与合同的合法合规性和真实性审查和取证,以及基于预算预测、风险控制和效益模型设计等的“管理会计”环境下的取证,这涉及战略风险、经营风险、重大错报风险和特定风险,以及实质性测试、控制测试程序与取证,运用信息技术、智能技术工具对信息化下跨行业跨产业的企业财务会计信息进行“风险画像”必不可少。又如,在区块链应用的产业链模型下,采购、生产、贷款、运输、仓储、销售、商业、消费者产业链条中,数据存储在多个链上,在多链(细分)的前提下,注册会计师审计转变为以“智能合约”为审计设计的新型审计,需要对多个链进行存证、取证和验证。这些都需要从会计审计教育、职业资格取得、审计准则规则证据形态的研究等多层次多环节加以应对。参考文献[1]刘正峰.独立审计准则的法律地位研究[J].中国法学,2002(4):37~47.

[2]范伟红主编.赵毅,杜鹃副主编.司法会计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1~247.

[3]三择一著.文硕译.审计学[M].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1987:1~281.

[4]王文彬,林钟高.审计证据学综论[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2:1~305.

[5]谢盛纹.审计证据理论研究[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1~210.

[6]叶青.诉讼证据法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1~433.

[7]刘隽:探讨审计证据对刑事诉讼的证据价值[J].北方经贸,2015(1):71~72.

[8]刘燕.验资报告的“虚假”与“真实”:法律界与会计界的对立——兼评最高人民法院法函[199656号[J].法学研究,19984):92~104

作者简介晓红,上海国家会计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高级经济师,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会计专业博士研究生毕业,获管理学博士学位。2000年至2020年历任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法律部副主任、研究发展部主任、党委办公室主任、继续教育部主任。其间2009年曾挂任重庆市渝中区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副区长,2019年挂任荣昌区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区长助理。2009年起任中国注册会计师行业党委委员。2020年10月起,任上海国家会计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2016年起兼任中国扶贫基金会监事(志愿者)。北京大学法学院、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法律硕士兼职校外导师,中央财经大学会计学院和财科院等MPAcc兼职硕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主持国家重大改革课题、国家社科基金课题、世界银行课题多项,主持“主要国家和地区注册会计师行业管理体制立法研究”(120万字),主持立法机关委托和专题立法研究10余部;主持起草《中国注册会计师胜任能力指南》《注册会计师承办破产业务指南》《会计师事务所品牌建设指南》《会计师事务所合并程序指引》《行业集中投保指南》,以及会计师事务所章程和合伙协议范本等行业规划、战略、政策、制度、办法40 余件。在《审计研究》《中国注册会计师》等报刊发表文章近百篇,出版专著《注册会计师制度论》;执笔《新中国会计50年》注册会计师一章,执笔各类工作报告、研究报告、研究资料百余万字;负责编辑出版《行业发展研究资料》10辑,组织翻译和编著专业文献10余部。

编辑:凌墨

(本文转载自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收藏
订阅

备考交流

免费领取价值5000元MBA备考学习包(含近8年真题) 购买管理类联考MBA/MPAcc/MEM/MPA大纲配套新教材

扫码关注我们

  • 获取报考资讯
  • 了解院校活动
  • 学习备考干货
  • 研究上岸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