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国家会计学院EMPAcc说 | 王红:办法总比困难多

上海国家会计学院
2019-01-23 10:51 浏览量: 4064

MBAChina网讯】努力奔跑,逐梦前行

王红

上海国家会计学院EMPAcc二期、后EMBA二期学员

英中人才发展协会 会长

办法总比困难多

“聚焦中英,面向未来”是2019年第二届中英高层次人才交流大会的主题,而“努力奔跑,逐梦前行”则是大会主办方负责人王红的座右铭。

初看王女士的简历,这是一个多面手型的“老”财会人。从1989年初入南京钢铁厂财务处,到1992年转战中日合资南京古南都饭店,再到1994年鏖战于南京鸿意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及至2015年在英国设立伦敦中英文化交流公司、2017年设立英中人才发展协会。从财会领域到酒店行业,从房地产行业到人才服务行业,当笔者惊讶感佩于她领域多、跨越大的职业履历时,她却说:“万事开头难,每一个行业起步的痛都是共通的,但办法总比困难多。”

重回校园:从EMPAcc到后EMBA

问1、您在上海国家会计学院EMPAcc就读期间有什么难忘的回忆或感受吗?毕业至今,您觉得EMPAcc项目在课程、老师、同学等方面有给您带来哪些收获?

答:SNAI的EMPAcc项目最初吸引我的是学院所拥有的强大师资力量以及理论和实践机密结合的教学方式。同时,离开校园多年,我一直对重返课堂存有一份憧憬和向往。

后来,在SNAI培训的日子里,我与任课老师、与同学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扩大了交友圈。SNAI的EMPAcc项目带给我的,不仅仅是管理知识的获取和管理能力的提升,更重要的是开拓了专业视野和多角度、多维度思考问题的能力。

问2、您在EMPAcc毕业后又参加了学院的后EMBA项目,当时是出于怎样的考虑,后来又对您带了怎样的帮助?您觉得前后两者对您起到了什么不一样的影响呢?

答:在EMPAcc项目学习的难忘经历,让我对SNAI留下了深深的眷念与不舍。同时,工作中的新挑战向我提出了进一步提升国际视野的新要求,我渴望接触最前沿的管理成果,所以我又参加了后EMBA项目。

前后两个阶段的学习,让我所学的管理知识和多年的实战经验在交集与碰撞中得以提炼,一步步从知识汲取层面转向实践应用层面,这既为我后来的事业转型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同时也增强了我的事业自信。同时,我也接触到更多专业背景和职业经历不同的优秀同学,他们丰富的思维和多样的才学给我提供了许多值得借鉴的经验。

蹒跚前行:办法总比困难多

问3、EMPAcc在读期间您的身份还是南京鸿意地产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但现在已经是英中人才发展协会的负责人。从地产行业到人才服务行业,这其中的跨越不可谓不大,是什么促使您转战现在的领域呢?

答:20年的地产生涯,经历了中国房地产业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有成功时的喜悦,也有低谷时的惆怅。在房地产行业集中度越来越高的趋势下,企业也面临新的发展选择。

2013年,我在英国做短期访问与考察期间,正值中英两国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进入第九个年头,两国间在经贸、科技、文化等各个方面的交流合作已呈现出蓬勃发展、日益深化的态势。我在实地探访的过程中发现,彼时中英人文领域之间的交流尚处于起步阶段,双方的合作尚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这既是机遇,也是挑战。2015年,“伦敦中英文化交流有限公司”(LCUCC, London China-UK Culture Communication)在英国成立,专注于中英两国间文化交流与推广。2017年,随着中英两国关系步入“黄金时代”,为顺应两国之间高层次人才交流的需要,在中国驻英国大使馆的倡议和支持之下,成立了英中人才发展协会(UCTDA,UK China Talents Development Association)。

从我个人的角度来说,能通过自己的努力,为推动中英两国之间的文化交流与合作略尽一份绵薄之力,是一件幸事。

问4、面对这样一个大跨越、大转变,您是不是也有过犹豫,也有对于自己职业生涯风险的评估,最终又是怎么下定决心的?

答:俗话说得好,“理想有多丰满,现实就有多骨感”。创业公司起步的痛是共通的——公司在成立之初,面临资源、团队的匮乏,举步维艰。在近一年的时间里,我遍访了使馆领导、侨界领袖、中资机构、高校学联、英方友中人士等,在蹒跚前行中不断累积发展渠道和资源。“全球首个昆曲数字博物馆”项目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艰难完成的第一个中英文化合作项目,经历了从寻找、发现、接洽、往来到立项的全过程。这个项目是江苏省文化厅与剑桥大学国王学院合作、由江苏省文化艺术基金资助,经过我们的牵线搭桥,最终成功完成,在两国文化节收获了极佳反响。

“坚持”和“信心”是我在这个项目操作过程中的制胜法宝,也内化为我的一种自我要求。无论如何艰苦,我始终相信一句话——“办法总比困难多”。只要不轻言放弃,希望就在不远的前方。也正是这件事给了我激励,坚定了前行的方向。扎根英伦,开拓中英两国丰沃的文化土壤。

逐梦英伦:潜力可挖,不断超越

问5、您在职业或者说生活上是不是属于应变能力和适应能力强并且勇于求变的一类人?

答:从大学毕业后,我的职场生涯先后经历了国有企业、中外合资、民营企业三个不同所有制的企业类型,不同的管理和运营理念,从基层到高管的成长实践,都为我在英国创业积累了充裕的能量。

然而,真正迎来职场考验的还是2013年以来在英国创业的这段时光。首先是文化环境的不同,其次是专业知识的不足,两者或许就是跨区域、跨行业、跨专业发展所必须面临的代价。困难种种,除了加强自身学习和不断充电,别无他法。所谓应变与适应能力,我认为就是不断弥补自身短板、不断超越自我的过程。我很享受这一过程,这个过程不但能让我更加充实,也更能让我看清自己、重新认识自己。说到底,人的潜力是需要不断挖掘的,也是可以挖掘的。

问6、请和我们介绍一下“英中人才发展协会(UCTDA)”发起的契机与背景,并向我们简单介绍一下这个机构在人才资源和合作渠道上有什么样的优势。

答:改革开放40年来,英国一直是我国赴欧洲留学人数最多的国家,先后共有超过50万中国学生来英留学,约3.5万英国学生赴华学习、交流。其中,2017年在英国学习的中国留学生就达17万。2015年以来,两国人文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更是不断深化。

无论中国还是英国,都需要大量高层次人才来推动社会转型与发展。英国的金融、生命科学、大数据、信息产业、人工智能等产业优势明显,具有雄厚地人才储备积淀。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正处于产业升级转型和创新驱动发展的新阶段,对高端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两国间在才智领域存在巨大的互补性和合作空间。

时代造就新机遇。立足英伦,服务于中英两国的人才与智力交流合作,这是我们发起成立英中人才发展协会的初衷。UCTDA以促进中英、中欧间的人文与经贸交流为己任,致力于搭建一个专业连结中英高层次人才交流的服务平台。

目前,UCTDA已经与全英华人教授协会、全英中国学生学者联谊会及100多家在英高校的中国学生学者联谊会、中国知名高校英国校友会以及在英多家行业协会、英国数十所高校的就业中心等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所以说,在促进中英人才双向互动上,UCTDA具有先发优势。

UCTDA依托所拥有的高层次海外人才数据库资源和在英相关行业协会的优势,多次成功地组织了中英、中欧之间的高层次人才、经贸、文化交流活动。其中人才交流活动取得了16000+参与人次、5000+面试反馈、1000+意向的招聘效果。近几年来,成功促进各类文化及高科技项目合作150多项。

中英高层次人才交流大会平台就是在中国驻英国大使馆教育处指导和帮助下构建的。这也是中英两国之间迄今为止最具规模和影响力的一个人才互通平台。

问7、UCTDA在中英两国之间构建起一个人才交流平台的过程中是否曾经碰到过一些坎坷和阻碍呢?如果有可以具体谈一谈吗?

答:从无到有,平台构建的过程注定是漫长而艰辛的。

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这两年,国内从*城市到二三线城市不断蔓延的人才争夺大战,归根到底是城市的竞争。而产业升级转型和创新驱动发展又进一步催生了海外引才热,但国内大多数城市普遍存在着缺乏通向海外的引才通道的难点。针对这一问题,为了做好首届中英高层次人才交流大会的宣传推介工作,我和UCTDA的同仁们先后走访了江苏、四川、福建、北京、深圳等国内多个省市,与当地政府相关部门与行业组织、企事业单位进行了积极沟通,由认知到了解,为大会的宣传和招展工作打开了通道。

随着首届大会宣传效应的不断叠加,参会的重点企业、机构及高校不断增多,临近大会开幕前夕,仍有不少单位机构积极要求加入。苦尽甘来的感受,在这一刻体味得尤为真切。

未来可期:聚焦中英,面向未来

问8、2018年4月,首届中英高层次人才交流大会成功举办,可以和我们简单介绍一下这个大会的背景和筹办的渊源吗?

答:众所周知,英国是全球最重要的人才培育强国,教育资源丰富,世界院校云集,每年吸引着大量世界各地的学子来英国深造。如何能发挥英国的教育和人才优势,满足中国日益增长的对高端人才的迫切需求,并且帮助身在英国乃至欧洲的海外精英、留学生,更多地了解到国内招才引智信息,帮助他们寻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人生舞台,从而更好地报效祖国,这是中英人才发展协会一直以来思考的一个问题。

尤其近年来,随着国内来英国招才引智的城市及行业组织越来越多,在中英两国之间构建一个常态化、规范化和专业化的高层次人才交流平台,显得尤为迫切和更具现实意义。

2018年4月28日,首届中英高层次人才交流大会在英国伦敦成功召开。通过对现场人潮涌动的观察和沟通,我愈发感受到建立人才平台,满足市场需求,促进国际人才的双向流动,这项工作具有的价值感和社会责任。

问9、2019年的第二届中英高层次人才交流大会有什么新的举措和亮点呢?对后续的人才交流大会有什么具体的规划?

答:2018首届中英高层次交流大会无论从参展单位规模、参会人数、招聘岗位数量、参展效果和媒体评价,均创下了历年来中英乃至欧洲同类活动的最好成绩。中国中央人民政府网站、中央电视台等100多家重要媒体给予了高度关注。大会汇聚了世界名企院校、主办方和合作方近4000人参会。

白驹过隙,转眼又是新的一年。第二届中英高层次人才交流大会已经进入紧锣密鼓的筹备中。我们将在上一届大会的基础上,继续为大会注入新的活力和精彩看点。会上将举办“聚焦中英,面向未来”行业领袖企业高峰论坛、中英名企VS院校圆桌对话、全英创业大赛获奖项目和团队推介等多个新版块的活动,并进行大会全球云直播。

只要努力奔跑,逐梦前行,我们就有理由相信,2019年的第二届中英高层次人才交流大会一定会再攀新高,更胜于前。

第一届中英高层次人才交流大会工作人员与志愿者合影

英国48家集团俱乐部主席史蒂芬·佩里在大会发表演讲

编辑:

(本文转载自上海国家会计学院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收藏
订阅

备考交流

免费领取价值5000元MBA备考学习包(含近8年真题) 购买管理类联考MBA/MPAcc/MEM/MPA大纲配套新教材

扫码关注我们

  • 获取报考资讯
  • 了解院校活动
  • 学习备考干货
  • 研究上岸攻略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