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次获得省科学技术奖励,川师大这位科研达人是这样炼成的!

四川师范大学
2022-04-13 16:52 浏览量: 3831

#人物简介

陈光淦,1978年生,四川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四川省数学会常务理事,第十二批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四川省青年创新团队带头人,美国《Mathematical Reviews》评论员,德国《Zentralblatt Math》评论员,“四川师范大学劳动模范”称号获得者。研究方向是随机动力系统、随机偏微分方程、数学物理。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天元基金1项,以及四川省科技厅和教育厅重点科研项目多项。在《SIAM Journal on Mathematical Analysis》、《Journal of Functional Analysis》、《Chaos》、《数学学报》等专业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20多篇,研究结果被国内外同行多次引用。2006年、2010年和2021年3次荣获四川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其中,2021年为获奖项目第一完成人。

2022年3月25日上午,省委、省政府在成都举行四川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隆重表彰为四川省科技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科技工作者。大会公布了2021年度四川省科学技术奖获奖名单,我校共获奖4项。由我校数学科学学院陈光淦教授领衔,吕凡副教授、杜承勇副教授共同参与完成的科技成果《动力系统的多重不变性与几何结构》荣获四川省自然科学奖二等奖,陈光淦教授作为获奖代表参加了此次奖励大会。3次获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他是怎样的一位科研“达人”?丰硕成果的背后又有怎样的故事?请跟随我们记者共同走近和了解陈光淦老师的故事。

精进不休求学路

1996年的金秋九月,陈光淦和每一个怀揣着梦想和希望的“小狮子”一样,带着四川师范大学的录取通知书,踏上了求学之路。虽说考上了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但是对于这个专业,刚开始陈光淦也是处于一种懵懂的状态。但是这份懵懂并没有让他对数学失去兴趣,反而不断激起他对探究数学奥妙的动力。在学习过程中,他也有在遇到难题时尝试了各种思路、绞尽脑汁仍然无法想出结果的无助之感。然而在面临无数次这样的打击时,他从未想过放弃。他说,学习数学的人不一定是最聪明的,却一定是最努力的。即使身处迷雾之中,只要有拨云见日的坚持,总会有柳暗花明的时候。

正在授课的陈光淦教授

慢慢的,他了解和体会到了数学思维的神奇之处,这是一种完全不同于文科的理性之美,这种美能在千头万绪之中抓住最重要的部分,使得他的思路变得更加清晰明了。他学得越多,对于数学这一门学科的了解也就越多,他发现自己被数学的魅力深深吸引,愈发喜欢上了数学。这种喜欢在大学四年的不断学习之中渐渐转变为热爱与执着,此后更是上升成为一种守望与传承。2000年,他被保送攻读四川师范大学的应用数学专业硕士研究生;2003年,硕士毕业的他又考取了四川大学的应用数学专业博士研究生。

以身作则为良师

陈光淦留校任教转眼已快20年了。当记者问及为何选择教师这个职业时,他谈到了自己的导师,言谈之中怀着深深的崇敬与感激。他说,蒲志林教授和张健教授分别是他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时期的导师,两位导师不仅以知识为载体,教会他如何用知识去解决问题,而且在为人处世方面也用光明磊落和坦荡耿直的品格深深影响了自己,坚定了自己从事高校教师这一职业的信念和信心。

作为老师,陈光淦一直都是以身作则。他要求学生做的事,总是自己先做到,以自己的行为作为学生的模范。如果自己的课是安排在上午一二节课,他几乎每次都是早上7点多就到教学楼,坐在教员休息室里阅读科研方面的资料。同学们见多了,也都早早地到教室进行自习。他要求学生上课时不使用手机,自己一定在每次上课前就主动将手机关闭或静音。正是他的以身作则,对学生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自律自发学习的同学越来越多。

课堂上的陈光淦教授

上课时,他常常能用充满激情,富有诗意的语言激发同学们学习数学的兴趣,让他们体验数学学习的愉悦,给他们的思维和想象插上快乐的翅膀,这使他的课堂,充满着乐趣,同时也充满了浓浓的数学味。有时,他也会给同学们谈人生发展的规划和建议,提醒大家把眼光放得更加长远一些,不只局限于书本之中。他那与众不同的讲课风格使得同学们都爱上了他的课堂,他也在2018年被毕业生评为“我心目中的好老师”。作为导师,他对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的教导,更注重培养他们学习的主动性,让他们有更多的机会去思考和探索,从而锻炼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孜孜不倦结硕果

陈光淦和他的团队多年以来一直进行着动力系统方面的研究,他们传承了一代数学人的刻苦钻研和不懈坚持的精神,最终在动力系统的研究上,取得了突出成果。他们的项目《动力系统的多重不变性与几何结构》着眼于事物变化,深入研究了变化之中的不变,刻画了动力系统演变本质规律和几何结构特性,丰富了动力系统的研究理论,同时对实际应用问题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

团队成员:第一排(从左至右):朱世辉教授、李晓光教授、张健教授、陈光淦教授、舒级教授;第二排(从左至右):罗宏教授、曾莹莹副教授、张莉副教授、周俊副教授、李俐玫副教授、冉茂华副教授、黄娟教授

陈光淦提到,这次获奖的项目,是对他和团队多年来的坚持不懈的肯定,荣誉的获得离不开整个团队的通力合作。他认为一个团队要高效运行,既需要团队成员在知识层面上互补,也需要团队关系和睦、气氛和谐。陈光淦表示,一个项目的获奖并不意味着研究的结束,他和团队还将持续深入这项研究。

此次获奖项目只是陈光淦多年苦心研究的众多项目之一,早在2006年和2010年,他参与研究的项目《非线性波动系统的适定性与孤立子》和《变分框架下的非线性波动系统及优化理论》两度获得四川省科技进步二等奖。陈光淦讲到,研究课题的灵感不是突然冒出来的,早在跟从导师学习时他就萌生了研究思路和初步想法;研究过程也不是一帆风顺,总有一些问题千思万想不得解,而陈光淦的对策就是跟它死磕到底,不停地研究探寻,绝不轻言放弃。他回忆起自己2013年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进行学术访问期间,夜间睡不着突然有了灵感,于是他马上起床,整个人都兴奋了起来,披上外套立马坐在桌边拿起了笔,反复思索,苦苦求证,直到证出了“噪声影响下不变叶层(invariant foliation)的平行性”,他这才长舒一口气。做科研拧着一股劲儿不放弃,总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收获。

坚持不懈做学问

在学校里,陈光淦既担任着行政职务,又是博士生导师,还兼顾着教学任务。在繁忙的工作状态中,他都能平衡好各种角色。当记者问到他是在什么时间做科研时,他笑称自己把晚上和周末留给了科研。为此,他常常睡得很晚,却仍然起得很早;他没有寻山问水的时间,却对闲暇时沉浸在科研里甘之如饴。他说,既然选择了学习数学,就要有辛苦的觉悟。

“理性分析、沉着思考”,对于还在努力进行数学研究的学生,陈光淦希望他们能在学习的过程中坚守这样的信条。在生活中慢慢发现问题,再进一步分析解决,这是学习数学最好的状态。此外,更为可贵的便是坚持,任何问题在坚持面前都将溃败。他说,无论学习哪一门学科,都需要我们沉下心来,只有当我们发自内心去认可它,然后不断努力之时,我们才能真正地学有所获。他希望同学们在学习中学会坚持,不要半途而废,要踏踏实实认认真真地对待自己的学业。

文 | 姜泽英、吴金霞

图片 | 受访者提供 柳璨

编辑 | 黄娇

审核 | 黄娇 徐聪林

-四川师范大学新闻中心通讯社-

编辑:刘蕊

(本文转载自四川师范大学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收藏
订阅

备考交流

免费领取价值5000元MBA备考学习包(含近8年真题) 购买管理类联考MBA/MPAcc/MEM/MPA大纲配套新教材

扫码关注我们

  • 获取报考资讯
  • 了解院校活动
  • 学习备考干货
  • 研究上岸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