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理工大学李敦化:硫酸工业专家的漫漫求索路

华南理工大学深圳
2022-12-11 22:50 浏览量: 5127

2022年11月17日,华南理工大学迎来了组建70周年暨建校105年。筚路蓝缕,以启山林,学校组建初期,一大批新中国第一代理工科专家从世界各地汇聚于此。他们胸怀家国,放眼寰球,提出“办大学,就要创一流”的口号,学校从一开始就跻身全国“四大工学院”。此后数十年里,他们为学校的发展殚精竭虑、呕心沥血,是华南理工大学建设世界一流高校的奠基人。

值此校庆之际,为缅怀华南工学院前辈先贤,进一步弘扬和传承他们的科学精神和学术风范,勉励师生向先辈学习、继承发扬老一辈华工人的优秀品质,继去年的“红色甲工”系列人物报道之后,党委宣传部再推出“华园先贤”系列人物报道,今天推出第十期。

李敦化(1893.8—1985.1),原名伴昆,字意吾,广东省兴宁县人,毕业于日本帝国大学。华南工学院二级教授,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第一、二届人大代表和广东省第三、四届省政协常务委员。他的专长是酸碱制造工业、化学肥料制造工业,对工业化学造诣甚深,在硫酸的研究上有突出成就,被誉为中国硫酸工业的奠基者和开拓者。

李敦化任教50多年,治学严谨,能阅读日、德、英、俄语等书籍。曾著有《硫酸制造法》《硝酸制造》《碱工业》等书,译有《化学工业大全》《硫酸工学》上下册及俄语版《硫酸制造工业》。他亦是华南工学院的筹备专家之一。

他东渡日本十年,从家的这头漂洋过海去往异国他乡,勤奋治学,萤窗万卷。他心系祖国,在见识到国外的发展后,渴望学有所为,为国效力。润物无声的大爱牵引他走向教育领域,带着慎终如始的坚持,数十年如一日专注于化工研究。

“咸以工业建设,实为国家今日之要图;而实况调查,尤数刻不容缓之举”。

李敦化,一个踔厉奋发、笃行不怠的身影,把一生的心血倾注进民族工业振兴的澎湃浪潮,用汗水和坚持浇灌着这片干涸的土地。

求学路

踏海东渡学本领,披荆斩棘树远志

1893年,李敦化出生于广东省兴宁县一个书香家庭。他的父亲是清末秀才,博通经史,曾任广东省议会议员。李敦化从小聪慧好学,有着强烈的求知欲,而母亲的过早去世,使得他很小年纪便学会懂事,奋发图强。

为者常成,行者常至。1906年,李敦化考上广东省最高学府两广高等工业学堂。在这里,他刻苦求学,成绩一直名列前茅。1911年,年仅18岁的他在本科毕业后考取了官费日本留学生,成为了兴宁县最早的官费留日学生。吹灭读书灯,一身都是月。身在异乡,心怀故土,李敦化将青春年华满满地倾注在学习上,在不舍寸功中努力汲取知识养分,在废寝忘食中提高自身才干。

筚路蓝缕,以启山林,在荆棘丛生的求学路上,李敦化从未懈怠,他先后就读于日本的东京东亚预备学校、东京第一高等预科和京都第三高等本科,并考入负有盛名的东京帝国大学工学部,于1920年毕业于东京帝国大学应用化学专业,学成归国。在这10年的海外求学期间,李敦化孜孜不倦,学有所思,未敢忘忧国。“中国的落后要从根本上改变,而这个根本就是教育。”李敦化盼望着有朝一日能将自己在国外学到的知识带回祖国,运用到中国现代工业建设之中,传授到祖国的教育领域里,立志要学有所用,学有所成。

育人路

烽火林间栽新苗,一树花开生烂漫

20世纪20年代的中国,民生凋敝,积贫积弱。“只有振兴教育、科学和实业,才能挽救危难中的中国。”本着这一信念,李敦化从日本留学回国后,立即积极投身于国家教育事业的建设之中。1924年,孙中山先生创立广东大学,李敦化被任命为筹备委员,并受聘担任教授。

1933年,李敦化和萧冠英等人共同创办了中山大学工学院,也就是现在华南理工大学的办学源头之一。抗日战争时期,日寇疯狂侵华,国难深重,工业凋敝。一路的搬迁,改变了学院的办学位置,但改变不了教授们坚持授课的决心和学子坚持学习的意志。当时兼任广东省营化工材料制造厂厂长的李敦化,常常想尽办法为学生创造更多实践锻炼机会。他亲自带领学生们到工厂实地操作和学习,加强学生对实地、实物的观摩和考察,并开创性地进行了许多关于工业教育的尝试,开一时之风气。

新中国成立后,百废待兴,李敦化更是将全副精力投入到工业人才的培养和学术研究中。1952年,华南工学院正式组建。李敦化以专家学者身份参与筹备工作,出任院系领导职务。哪怕年事已高,此时的李敦化仍一心一意从事着学术研究工作,在硫酸生产用催化剂的研究上取得了显著成绩,并在60年代初指导培养了新中国最早一批研究生。

碧血丹心化长虹,壮志凌云创伟业。李敦化从事化学工业研究和教育60多年,勇于开拓,治学严谨,诲人不倦。著有《硫酸制造法》《硝酸制造法》《碱工业》以及《梧州硫酸厂办理经过报告书》等著作,并译有日本松井元太郎等著的《最新化学工业大全》第二册、苏联K·M·马林等著的《硫酸工学》等外国化工专著。这些译著在不同时期对我国化学工业的建设起了重要的作用,也曾作为我国高等学校酸碱工业课程的教科书和参考书。

随着国家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李敦化依旧保持着勤俭节约的习惯——一个书包,一把雨伞,生活简朴的李敦化初来院时就是带着这样简单的装备。公共汽车是他日常的唯一交通工具,当时学院考虑到李敦化年事已高,曾派小汽车接送他,都被他坚定地拒绝了。日常工作中,李敦化从不向组织提出个人要求,作风正派是众人对他一致的评价。桑田碧海须臾改,节俭之风不可移。李敦化经常教育学生,保持勤俭节约,降低物欲,提高精神和理想上的追求才是正道,“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他希望学生们能秉承节俭之传统,赓续华夏之伟业。一代又一代华工学子,看到的是他朴素的生活方式,也看到了他向学生们传递的“轻物质、重精神”的价值观,更看到了“传道授业解惑”者清亮澄澈的育人之心与宁静致远的育人之志。

李敦化从事高等教育60年,呕心沥血,深得广大师生的尊敬和爱戴。他在一生中各个时期指导和培养了大批化工人才,他们中的不少人已经成长为我国化学工业领域中的突出人物和骨干力量。

“当年,李敦化教授培养的一位学生毕业去到了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联合化工企业、号称‘远东第一大厂’的南京永利铔厂做第一任总工。后来在60年代的时候,这位学生还受邀回华工讲学,非常了不起。”现年90多岁的黄仲涛教授介绍道,眼里流露出钦佩与赞扬。

有一种师者之心,始终专注于“燃文化之薪,延传承火炬”,育人路上的李敦化朴素而淡然,笃定而坚毅。他将艰苦卓绝的育人之路走得活色生香、异彩纷呈。桃李满天下,高徒遍五洲。如今,他的不少学生,甚至是学生的学生,已成为了德高望重的教授专家,为培养新一代化工人才努力着。

科研路

工业道路寻突破,为国振兴搏一击

我国过去没有自己的硫酸厂,各种化学材料全靠进口。随人作计终后人,自成自创方有为。李敦化结合我国化学工业发展状况和自身责任,率先提出我国催化剂原料不能全靠苏联进口,而应该寻找新的资源,或研制新的催化剂,摆脱被动局面,走自力更生的道路。

1927年,广西设立梧州硫酸厂,由德籍工程师薛培担任厂长。建厂之初的梧州硫酸厂向德国巴梯公司引进了铅室法日产10吨66%工业硫酸生产技术设备,但由于设备故障,试机投产不成功的问题迟迟没法解决,长时间未能投入生产。1931年,李敦化任技术管理,他大胆提出想法,将理论知识和技术结合,带领5个大学生与工人一道奋战,不久就成功解决了多年来德国专家薛培一直未能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于当年11月投产生产出66%硫酸,这是国内首次利用国内科技人才和国产硫酸矿成功生产硫酸工业品。梧州硫酸厂的成功投产,在我国化学工业的历史上画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为了总结经验,传诸后人,李敦化撰写了《梧州硫酸厂办理经过报告书》一书,该著作为我国早期硫酸工业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并成为化学工业珍贵的史料。

抗日战争转入中后期后,国内硫酸、盐酸、酒精和氯化钾等工业必需品异常缺乏,影响国计民生。李敦化受广东省政府委派,兼任坪石狮子冲省营化工材料厂厂长。在资金和设备条件极为困难的情况下,他就地取材,因陋就简地研制出多种简单器具,继续生产硫酸、盐酸和酒精等工业必需品,从而缓解了市场的紧急需求。

任教华南工学院后,年近60的李敦化仍在专业领域发光发热,为国家发展做出贡献。他所坚守的不仅仅是科研路上的学者之心,更是民族发展路上的报国之心、榜样之心,从一而终地用自己的方式将爱国、救国、报国、兴国的精神气质与精神力量渗透到日日夜夜的奋斗之中,照亮无数后人前赴后继、一往无前的奋斗之路。

刊登在《硫酸工业》期刊1979年第一期的“我国硫酸工业早期发展史”发表后,引起了不少人的兴趣,有同志反映,文中某些情况与史实不符。为此,工程师叶树滋十分为难,希望能向我国硫酸界的老前辈李敦化教授请教。此时,87岁高龄的李敦化不但认真阅读了这篇文章,还一丝不苟地将文中出现的问题一一批注,详细地指出了每个问题可供参考的文献。未出土时先有节,已到凌云仍虚心。哪怕是这样一件小事,李敦化仍在每一个细微处用心。谦逊平和,初心不渝,李敦化在悠悠岁月中,只和科学“纠缠”,坚守传道授业的真谛。这样一位温暖谦逊的学者,让每一个与之接触过的人都如沐春风,这是长年自省对一个人性格的打磨和塑造。

1985年1月27日,李敦化在广州逝世,终年93岁。

这位脚踏实地、坚毅勇敢的科学工作者,毕其一生,专注化工,为完成建设祖国的任务奋斗。他如爬墙虎般“缠绕”实验,投身科学研究,为中国的发展和进步而默默耕耘;他提笔著书译文,记录硫酸工业知识,传播国内外前沿的技术经验;他立足三尺讲坛,传道授业解惑,恳切用心血培育祖国人才。

在求学、育人、科研的漫漫求索路上,李敦化始终坚持不懈地走在工业化学的研究道路上,以国家发展为己任,让化工之光照亮民族振兴。那些岁月如今依然生动、铿锵,犹如一曲永不凋零的花,如洗的馨香,盛开着不灭的芳华。今天,这位华园先贤的光芒穿越时空的距离,仍在照亮与指引着华工人。我们永远缅怀这位化工领域的先驱,铭记这位华园师生共同的榜样。

编辑:梁萍

(本文转载自华南理工大学深圳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收藏
订阅

备考交流

免费领取价值5000元MBA备考学习包(含近8年真题) 购买管理类联考MBA/MPAcc/MEM/MPA大纲配套新教材

扫码关注我们

  • 获取报考资讯
  • 了解院校活动
  • 学习备考干货
  • 研究上岸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