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航空救国,到工业强国,他用实干担当诠释爱国情怀

华南理工大学深圳
2022-08-02 17:08 浏览量: 4965

【编者按】2022年11月17日,将迎来华南理工大学组建70周年暨建校105年。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组建初期,一大批新中国第一代理工科专家从世界各地汇聚于此。他们胸怀家国又放眼寰球,提出“办大学,就要创一流”的口号,学校从一开始就跻身全国“四大工学院”。此后数十年里,他们为学校的发展殚精竭虑、呕心沥血,是华南理工大学建设世界一流高校的奠基人。

值此校庆到来之际,为缅怀华南工学院前辈先贤,进一步弘扬和传承他们的科学精神和学术风范,勉励师生向先辈学习、继承发扬老一辈华工人的优秀品质,继去年的“红色甲工”系列人物报道之后,党委宣传部再推出“华园先贤”系列人物报道,今天推出第四期。

余仲奎(1906-1998),广东台山人,二级教授,航空、材料专家。生于华侨世家,1923年随父赴美国求学,受孙中山“航空救国”思想影响,考入麻省理工学院攻读航空工程、电机工程,先后获学士和硕士学位。1931年归国,任广东空军司令部航空学校航空理论学科主任,致力于飞机飞行和维修的教学与科研工作。抗战期间,在重庆,成功设计制造出中国第一架教练机,随后因工作需要,又成功研制出木材层板、层竹以及各种竹制飞机副油箱1万多只,为抗日战争做出贡献。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后,任华南工学院机械系教授。后任材料科学研究所副所长。科研成果“硅化钨钼热电偶”1964年获“国家发明三等奖”。

提到余仲奎,他的学生、同事们充满崇敬。“他是一个具有强烈爱国心的人”“他是一位优秀的航空学教育家、材料科学教育家”“他给我提的建议,对我一生都起了很大作用”“他对我们年轻人很关心”“如果说我在几十年教学过程中取得了一定成绩的话,完全得益于余老师对我的教育和影响”……这种深厚的情感来自于近距离感受余仲奎在华园近40年的言传身教。余仲奎以国家航空事业发展的需要为毕生的努力方向:研发竹木结构材料制作飞机副油箱和飞机蒙皮,为抗战做出宝贵贡献;创建华工高温技术研究室,为国家航空航天研究高温材料技术;亲自抓教学、科研,培养出一大批热处理领域的专家学者。

余仲奎的人生抉择从来是“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海外求学时,他选择“航空救国”;学有所成时,他毅然归国效力;爆发内战时,他坚决辞去高职;新中国成立后,他又婉拒仕途,扎根华园培养年轻的科研人才。他把爱国情怀转化为苦干实干的工作精神,用一生的奉献书写报国之志。

学成归来,航空救国

麻省理工学院至今还珍藏展示着余仲奎的研究成果——用竹皮制成的飞机副油箱模型,以此纪念该校毕业生对战胜法西斯的贡献。这是余仲奎为抗日战争做出贡献的重要见证。

抗日战争时期,余仲奎用竹材代替极为缺乏的铝材,编织成副油箱体,内外再涂奶酪胶和生漆,经过无数次实验获得成功,有力地支持了抗日战争的空战和运输。在这个过程中,他总结编写的一系列专著、撰写的数十篇研究论文,也成为中华民族航空研究史上一笔难得的财富。

“航空救国”是余仲奎自年少起就深铭于心的志向。余仲奎在家乡读完中学后就踏上了海外求学之路,他考入麻省理工学院,攻读航空工程、电机工程专业,先后获得学士、硕士学位。

1980年 余仲奎在麻省理工时的导师柯恩来华讲学

(前排左八为柯恩、左十一为余仲奎)

远渡重洋,是为了学得更多以救国救民;万水千山,只有一处是国与家。余仲奎于1931年回到祖国,先后任教于广东空军航空学校、南昌航校和南京中央大学航空系。抗日战争爆发后,他在重庆作为航空研究院的科研人员投入抗日战争中,先后被聘任为研究所研究员、研究院器材系主任、副院长兼器材系主任、代理院长等。他不但自己参加抗日战争,还回到广东,带领一大批工程师到航空研究院工作,积极投身到抗日战争的行列。

彼时,由于战火的阻碍,国内不少航空消耗器材断绝了货源,将致使一些飞机变成了废铁。为坚持抗战,保障作战飞机的正常起飞,利用国产资源仿制、代替急需的航空器材成为当务之急。“奉命于危难之间”,余仲奎提出用竹材制造飞机副油箱的设想。这一设想引起了许多同行关注,一时间褒贬不一。不管别人如何议论,他迅速以敢想敢干的救国精神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投入到研究中。

余仲奎查阅可能找到的国内外资料、编写指导试验的技术丛书,并率领科研人员先后到川、康、黔、桂等省的深山老林地区多次调查,亲自领导各种物理试验。最终证明,无论在经济价值还是使用价值上,层竹副油箱都比当时用进口铝合金制造的副油箱具有明显的优越性。在地面试验成功后,余仲奎还亲自乘飞机进行空中试飞。试飞成功后,为满足作战飞机作战、训练对这些材料的需求,试验厂改成生产厂进行了大批量生产,为抗战服务,使用效果受到苏、美专家们的好评。

余仲奎还是一名优秀的航空教育家。他的学生中有一大批成为优秀的飞行员,并在淞沪战役、南京战役、武汉会战、长沙战役等空战中为国杀敌、英勇牺牲。每到清明节或重阳节,他都会带着孩子们到抗日先烈的墓前,给孩子们讲授革命先烈的故事。这不仅是对英雄的纪念,也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耳濡目染这种爱国精神。

矢志创新,科研报国

新中国成立后,1952年院系调整,教育部优调余仲奎到北京航空学院。出于广东人对家乡情怀,他选择留在华南工学院当一名普普通通的教授。他立足于“国家人民所需”矢志创新,获得了一系列对国家发展和人民生活有重大意义的科研成果,真正践行了国家对科研工作者“顶天立地”的盼望。

院系调整的第二年(1953年),在很多教授们忙于学普通话、学俄语、应付教学等而没有精力搞科研的时候,余仲奎就非常重视科研工作。每次讲完课,他就立刻赶回教研室继续科研试验。他深入科研一线、工作态度严谨认真,科研水平高、科研能力强,当时很多年轻人都想跟着他学习,争当他的助教。时任华南工学院党委书记兼副院长的张进对他也很是赞赏。

余仲奎的第一项重要科研成果是在金相技术方面。他在1954年的《金属学报》发表了文章《胶质代替膜》,把金属材料的金相组织用胶质膜复下来,然后在普通生物显微镜下观察并照相,这是中国最早发明的一项金相新技术,至今还普遍用在机械装备失效分析方面。金相显微镜在20世纪50年代是一种十分先进且价格昂贵的实验仪器,数量极少,无法满足科研和教学需要。余仲奎创造性地使用透明胶膜将金属材料的金相组织复印下来,这种透明或半透明的金相复印件能够通过造价更低、数量更多的生物显微镜代替金相显微镜进行观察。同时,这种技术还能够在不破坏原有制件的情况下进行检测,应用范围广、效率高。运用这项技术,余仲奎在国内率先开展失效分析工作,卓有成效。

余仲奎的第二项重要科研工作是耐高温的难熔金属硅化物陶瓷材料的制备。耐高温陶瓷材料,如MoSi₂(二硅化钼)和WSi₂(二硅化钨)等,是航空航天方面的关键材料。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高温材料、高温热源、高温测试方面的研究十分落后。余仲奎义不容辞,在华工领导成立了高温技术研究室,制造出了中国第一条MoSi₂发热元件(MoSi₂发热元件是制造炉温达1700℃氧化气氛加热炉的发热体,尖端科研和生产都迫切需要这类炉),打破了国际上的垄断。1966年8月,华工将MoSi₂发热元件相关的制粉——成型——烧结——性能测试等技术毫无保留地交给上海斯美玻璃纤维厂,实现了工业化生产。余仲奎还将MoSi₂和WSi₂用作耐热保护涂层,覆盖有MoSi₂、WSi₂保护涂层的抗氧化钨—钼热电偶能够在没有损耗的情况下测量1500-1700℃的钢水的温度。这一成果创新性地解决了工业应用难题,解决了国家工业发展的迫切需求,先后在鞍钢、本钢试用,同时也获得了国家发明三等奖。

余仲奎的第三项重要科研成果是钢铁渗硅技术的应用。为加速实现工业化,我国不锈钢生产从上世纪50年代学习苏联开始起步。但由于中国缺少冶炼不锈钢的资源,加上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封锁禁运,不锈钢一直处于紧缺的状态。了解这样的情况后,余仲奎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找到一种方法解决国家工业化发展中遇到的问题。钢铁渗硅——对现有成本较低的钢材进行改良,从而实现不锈钢的功能,就是余仲奎找出的解决之道。那时,华工金属学热处理教研室仅有3位老师,两个专业两门课程全部都由余仲奎主讲,教学任务繁重。但是余仲奎并没有因此放松科研工作。为了取得理想结果,1次试验不行就10次,10次不行就100次,节假日在实验室做课题研究也成了家常便饭。通过不懈的努力,他成功将活性硅渗入钢铁表层,能够使钢材表面具有足够的耐热性和耐酸碱性,能够代替不锈钢在化工生产中的作用。

余仲奎也是中国最早开展太阳能利用研究的学者之一。他利用军用探照灯反射镜将太阳光聚焦,获得了超过3000℃的热源,想用在新材料研究方面。他考虑的是用更加环保、更低成本的热源来研究高温材料。此外,1964年的一场学术报告上,他还提出了在太空建设太阳能发电站的设想。

余仲奎的眼光不只局限在实验室中,更在区域经济的发展上。他认为广州的机械工业基础较为薄弱,一直致力于将科研与应用相结合,提升广州整体的工业实力。他想了很多办法,80岁高龄仍奔走于各个校友企业洽谈合作。余仲奎的努力也收获了成功,校友企业与华工的合作项目效益很好,并且屡屡获奖,为华工的教授们进行校企合作提供了很好的范式。

言传身教,育才为国

除了潜心科研的学者身份之外,余仲奎更是一名教书育人的师者。在华园的40年,他创立金属热处理专业,领导开展热处理专业教学科研工作,严于律己、言传身教,培养了一大批专业人才。

在学生、同事们心中,余仲奎生活朴素、可敬可亲,总是那么随和。腋下夹一个旧皮包,肩上挂一把长柄旧雨伞,脚穿一双旧皮鞋,冷天中山装、夏天“夏威夷”, 这就是这位华园师者的日常“风范”。出差时,即使按照他的级别是可以坐飞机的,他也很少坐飞机,总是和同事们一起坐火车。他待人平等、性格温和,对人从来没有粗言粗语。

虽然平日里穿着谈吐随和,但他是当之无愧的“严师”,对学生要求非常严格。每次实验课开始前,余仲奎总会抽查学生,检查学生是否看了实验指导书、对实验目的和实验内容是否了解,如果学生回答不上来,他就要求学生先好好看明白,准备好了才能进实验室。他不仅在学习上教授专业知识,还在学习态度、学习方法上给予学生指导。他经常建议学生多看教材外的参考书,将知识融会贯通。他要求学生在当日笔记本上留出空白地方,用于课后补充所读参考资料,并在期末把学生们的笔记收上来检查学生有没有阅读参考资料。他希望学生们真正地明白、懂得这些知识点,而不是只会复制操作与应试。

对于教研室的老师,余仲奎也言传身教,指导教研室年轻教师们高标准完成教学任务,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余仲奎对他们有“四大要求”:要求授课教师集体备课,课前对每章节的中心内容、目的要求、重点难点、讲授方法和注意事项等进行充分的讨论和准备;要求教师除了精通教材还要看其他参考书,“要给学生一桶水自己要有两桶水才行”;要求辅导教师对学生的每次作业和每份实验报告都要批改并给予评分,对做得特别好和特别差的都要写评语;要求辅导教师晚上到学生宿舍辅导答疑。这些“要求”体现了余仲奎对教师这个身份的强烈责任感,教师不仅仅是一份工作,更是为国家培育人才的重要事业。

余仲奎关心青年教师的成长、培养和提高,同时大胆放手、压担子,用人开明、不拘一格。热处理是1958年成立的新专业,他本人对热处理专业不熟,但十分重视派人去学习进修。哪些人出去进修哪门课,什么时间去,什么时间回来,什么时间拿出讲稿,什么时间试讲,当时余仲奎都排得好好的。对于年轻教师们的进修、学习,余仲奎总是无私地给予支持、帮助。在负责热处理专业的教学科研工作时,余仲奎非常开明,用人不拘一格。在1960年末,余仲奎提名时年25岁、还只是见习助教的刘正义担任热处理教研室副主任,协助他做行政管理工作。后来,刘正义不仅在科研领域颇有建树,还先后担任学校副校长、校长、党委书记兼校长、党委书记等职务,为学校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余仲奎不仅教授知识,更以自己的人生态度、人格魅力影响着学生们,教育他们要懂得报效祖国和人民。学生出国时,余仲奎总会语重心长、切切叮嘱“别忘了你自己的使命,国家和人民的期望”,要“早日学成回国服务”。他将自身的爱国之情、报国之志传承给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几十年教学生涯,余仲奎桃李天下,以自己的学识和品格,成为青年学子人生路途上明亮的灯塔。

1980年5月,在外留学的罗承萍由多伦多大学硕士导师G.B.Craig教授带领参加了在美国底特律召开的第六届国际热处理大会,偶遇国内导师余仲奎教授(左一为罗承萍,右一为余仲奎,居中为G.B.Craig教授),余仲奎叮嘱罗承萍“学成后回国服务”

九十余载生命历程,余仲奎始终坚定报国初心。晚年时,他仍在为中国的事业继续奋斗,担任广东航空联谊会的名誉会长,竭尽全力去促进航空领域的发展;召开“航空救国”学术研讨会、举办“广东空军抗日功绩”专题研讨会;接待航空先驱现居海外的子女,做了许多友好工作,为促进祖国振兴、祖国统一大业努力。

本文参考了余曼屏《缅怀台山白沙近代航空人物》,韩孟子《飞机木竹结构材料的探索》,刘正义等《我们记忆中的余仲奎教授》,张娟娟、孙枫采访整理的《口述华园》。感谢刘正义教授、蒙继龙教授、罗承萍教授、许乔瑜副教授、李俭老师的支持。

华南理工大学 学生记者团

文:赵晨祎 卢翀昊 刘潇仪

华工原创,版权所有

若需转载,敬请联络

编辑:刘蕊

(本文转载自华南理工大学深圳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收藏
订阅

备考交流

免费领取价值5000元MBA备考学习包(含近8年真题) 购买管理类联考MBA/MPAcc/MEM/MPA大纲配套新教材

扫码关注我们

  • 获取报考资讯
  • 了解院校活动
  • 学习备考干货
  • 研究上岸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