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MEM20周年|守望•师者@苏越良:打造精品项目,解决实际问题

华南理工大学深圳
2022-03-31 19:22 浏览量: 2131

历经20载,ME/MEM项目走过了由蹒跚学步到健步前行的20年。项目的每一步成长、每一次跨越都蕴藏着老师们孜孜以求、诲人不倦的心血和汗水。

值20年之际,邀约老师们畅聊执教以来的点滴感想,凝结为“守望·师者”系列专访,感谢老师们的辛勤付出!

苏越良

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曾于2005年至2008年,担任工程硕士项目项目管理领域主管。

主要研究领域:金融与财务决策、创新与风险管理,主要包括供应链金融、价值评估与价值管理、风险管理、创业与创新。

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ME/MEM项目走过了20年,是值得庆祝,亦值得回顾的成就。而跟随陪伴过项目最初时光的老师们一起回望这20年,会更直观地了解项目是如何从萌生到壮大,发展为一个标志性的精品项目。

在苏越良老师的口中,我们感受到了这些基础、成长、蜕变的意义。

1回顾最初:“我们一开始就要做精品”

“2005年上学期我就开始接触我们的工程硕士项目,当时我担任项目管理领域的主管。那段日子我们做了许多事,有了许多称之为‘第一次’的探索,是挺有意思的一段经历。”苏越良老师聊到与ME/MEM项目最初的交集,仍觉历历在目。

苏老师多年来在ME/MEM项目担任了运筹学、统计学、项目管理概论等课程的授课教师;作为领域主管,参与制定了培养计划,同时参与了在他眼中“尤为重要”的一项工作——IPMP国际项目管理资格认证的申请,“这个认证拿来不容易,那时压力很大,下了很大功夫,最后还是获得了成功。当时全国只有几所学校获得资格。”

在苏老师看来,项目过去所积累的成绩、理念、教学经验,“是宝贵的财富,不能扔掉”。而参与其中的老师们,包括苏老师自己,则感到“荣幸又充实”,“你现在问我对那段经历的感觉,我觉得最大的还是感谢,我们是老同志,经历了工程硕士最初的热闹和蓬勃,那时候我作为主管、也担任班主任,所以常常需要上课、搞活动,甚至到全国去开会交流我们的办学经验,这些经历都是很好的收获。”

而聊到ME/MEM项目最初的办学理念和氛围,苏老师说到:“对于这个项目,我们从最初开始就力求打造一个精品,所以并不是以人数的扩张为目的,最重要的重心还是在办出一个有特色的、高质量的教学项目。”

苏老师认为,正是从“打造精品”这一理念出发,才使得ME/MEM项目这么多年来始终走在正确的发展道路上,从过去扎根珠三角,到现在放眼大湾区,多年来的沉淀,持续得到整理和梳理,品牌也持续在升级。“随着时间的延伸,我们品牌的厚度,包括其中真正的内涵,包括我们所建立的这些有形和无形的优势,都得到了积累和扩大。”

项目特色:“解决实际问题是我们的目标”

对于ME/MEM项目的办学目标,苏老师不止一次在聊天中提起“解决实际问题”这一宗旨。他以过去的项目管理领域为例,指出其培养计划制定的主要依据是IPMP九大知识领域,由此衍生出各类前沿课程,“这种培养主要就是着重在如何更好地让学生通过掌握系统的知识来服务于解决实际问题,这个是最重要的。我们从最初开始,在课程开发上就极其重视这一块,而工程硕士项目本身的定位也决定了我们必须重视这点。”

苏老师回忆到,项目从很早便开始形成了以实际出发的教学环境,“当时我们要求老师们备课都是带着实际问题去做,包括跟外校导师配合,也是出于与企业实际紧密结合的目的。这一切都是为解决实际问题服务的,从培养计划、从教学方式中,方方面面我们都体现了这个最典型的特点。我们处于改革开放第一线的广东,各类实践经验和资料的获取都比较占优势,过去我们在这一块做得很扎实也很高效,如今升级为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建设蓬勃、项目也多,我们在解决实际问题方面就更应发挥自身所长了。”

而这一理念,也在学生群体、校友群体中得到了源源不断的正面反馈,即使已毕业,每次项目举办活动,校友们都积极回应,分享他们通过项目学习后在实际工作中解决问题的经验。“这个是我们收到的最生动的礼物,我们老师在上课时,在指导毕业论文时,都是对实际问题进行回应,但如此直观地了解到学生如何将所学应用于所做,是我们项目意义的最直接体现。我们希望你来学习,不只是拿个学位,还能解决你实际中的问题,在你的职业道路上能够有所帮助。例如以前听说有同学运用运筹学,用定量化的一些方法解决他们的工作端布局,提高了多少效益,立竿见影,这对我们来说有很大的成就感。”

这一理念,也是苏老师最初坚持认为IPMP的资格申请十分重要的原因。“因为这个认证不仅是一种竞争力的体现,对于学生们来说,拿到这个证,对于他们开展工作也是很重要的,是从实际出发为他们就业服务的一个举动。”

而项目走过20年,如何在当下继续将“解决实际问题”的理念进行延伸和发展,苏老师认为“既要传承也要创新,这是做大做强的重要前提”。在他看来,多年来ME/MEM项目形成了对实践问题高度关注的良好传统,而如今粤港澳大湾区所出现的层出不穷的新领域和新项目,形成了许多亟需关注和解决的问题,“我们作为一个以解决问题为长的项目,一定要把这些关键问题挖掘出来”。

具体地,苏老师聊到了其中可以做的工作:“一个是收集,我们粤港澳大湾区现在不缺乏各种类型的项目,第一线的问题是非常多的,我们实际上要逐步打造属于工程硕士的第一线的案例库,建立这些问题库、资料库、知识库。一个是对症解决,我们的老师们积累与掌握了很多解决问题的工具,利用我们工程硕士独有的一套方法去解决这些问题。”

2人才培育:“互动是长期的事”

提到与ME同学们相处的记忆,苏老师对于自己在ME项目教授的第一门课——运筹学的上课经历尤为印象深刻。“运筹学是很有意思的一门课,我们当时学员背景很复杂,有的本科经历比较扎实,学相关专业出身的,对于这类定量的工具能比较快地掌握,但有一些学生,缺乏相关的学习经历和工作经历,学起来就相当头疼。我们老师要去上这个课,就要陪伴各种各样背景的学员一起经历这个可能较为吃力的学习过程。这其中就会有各种酸甜苦辣的故事发生。”

因此,苏老师在上这门课时会从问题出发,号召同学们将问题收集到课堂中,将工作中的困惑带到课堂中,对于工作中没有相关经历的同学,则是鼓励他们找到感兴趣的领域的数据案例,将学习过程生动化。“不管学得如何吃力,这是他们一定要打好的基础,我们工程硕士有一个最明显的特征,包括现在一直在贯彻的,就是要有定量化的基础,以数据来说话,这也使得我们在做案例时面对的工作更不简单。我们以数据说话,带着问题,然后用量化的工具去分析、解决它。”

这也是身为项目教学者的苏老师十分看重的一点,进入ME/MEM项目学习,取得学位的同学们,需要充分结合工科学校的优势,依托管理科学,用定量化的工具来解决实际问题。“这是他们作为一名合格的华工毕业学子应该具备的优势,可以将问题量化,将分析工具量化,将解决方案量化。”

正是这些虽然吃力但也收获满满的学习经历,使得同学们与苏老师一起书写了难忘的华园求学记忆。“我们真的特别怀念教授过的班级和同学们,我们能够通过教学,为他们带来完整、科学的知识体系,带来新的能力,使得他们的工作效率提高,职位升迁,那是老师和学生都会很骄傲的事情。”

而对于人才培育,苏老师提出每时每刻都要关注学生、校友的第一线的问题,以这些为中心来开展人才培养和人才沟通工作,这其中包括校内教学,也包括校友整合工作。“我觉得校友始终是我们最宝贵的资源之一,他们有丰富的经历,有对华工深切的感情,我们项目与校友间的联系,是建立在这些真挚的感情以及相互协助的过程中的,一定要用长远的眼光和方式去进行沟通与互动。”

在苏老师看来,项目与校友间是相互需要、相互依赖的情感连接,一是要“常来常往”,相互加强了解,二是要以校友为中心,参与大湾区的经济建设过程,通过解决校友的实际问题形成对大湾区经济发展的实际认知。“这是长年累月的维系,除了将人才培养出来,如何与人才进行长期互动,也是我们项目需要不断探索的一门功课。”

3面对未来:“打造标签,升级品牌”

在华工管院ME/MEM项目20周岁之际,苏老师提出了他对项目未来发展的一些思考:“最重要的还是不断打造我们的品牌特色。我们已经在全国同类高校中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尤其在珠三角,我们的项目是当之无愧的第一。但如何从排头兵,更上一级,让我们的品牌不断升级呢?”

对此,苏老师认为可以从培养计划、招生生源、问题聚焦上去努力。“上好课、做好教学工作是一方面;再一个是学员资源的累积,我们华工人在工程界、在企业界都是人才济济,这是我们很大的优势,需要不断维持;再次,我们的品牌要能够针对珠三角的产业痛点,从各个环节去针对痛点,针对珠三角企业发展和经济建设中的难题可以提出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这些都是逐步提升品牌的有效方法。”

苏老师深刻地觉得,华工管院ME/MEM这个品牌已走过20年,面对下一个20年如何再出发、再积累,要一如既往心怀打造精品的信念,打造出属于项目自身的显著标签。“好的高校,好的教育项目都是自带标签的,例如讲到MIT,人们就会联想到创业。而我们的项目依托华工的工科资源,又能带来各种能力的提升,品牌特色已经很鲜明了,而如何把这种特色转化为深入人心的标签,我们还要不断努力。”

“我们作为老一辈的项目参与者,真心觉得20年的路程走得不容易也很扎实。20岁值得庆贺,值此时间点,我们大家一起,包括过去担任过授课的、深度参与过这个项目的教师,以及年轻一辈的参与者们,一起思考未来20年如何呈现更不一样的风貌、更出色的品牌,是我们在这一节点上共同的使命。”

编辑:刘蕊

(本文转载自华南理工大学深圳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收藏
订阅

备考交流

免费领取价值5000元MBA备考学习包(含近8年真题) 购买管理类联考MBA/MPAcc/MEM/MPA大纲配套新教材

扫码关注我们

  • 获取报考资讯
  • 了解院校活动
  • 学习备考干货
  • 研究上岸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