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化雨·课程思政 | 张剑:疫情防控中的财政资金绩效评价——形势、重点与思考

中央财经大学政府管理学院
2021-10-28 16:44 浏览量: 2620

2020年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教高〔2020〕3号)》,明确指出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为进一步落实《纲要》内容,2021年教育部发布《关于开展课程思政示范项目建设工作的通知(教高厅函〔2021〕11号)》,提出开展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教学名师、教学团队和教学研究示范中心建设工作。中央财经大学政府管理学院一直秉持立德树人理念,顺应新时代国家发展需要和当代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趋势,不断探索“思政引领+赛学融通+多堂联动”的人才培养模式,在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取得多项突破,获批国家首批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国家首批一流本科课程、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金微课”、国家和财政部规划教材等,一批优秀中青年教师和优秀学子脱颖而出。为持续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学院特推出“春风化雨 课程思政”专栏,主要展示课程思政教学案例,报道课程思政专题研讨内容,交流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为打造课程思政示范课和示范名师提供交流平台和导向指引。

张剑,男,1986年生,山东东营人,管理学博士,中央财经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副教授、副院长。兼任中国管理现代化研究会副秘书长、政府战略与公共政策研究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研究领域为公共政策、科技政策、可持续与转型创新政策等。

同学们好,我们今天课程的主题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的财政资金的绩效评价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全国各级财政共安排疫情防控资金1100多亿元。绩效是资金管理的“生命线”,在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绩效管控更不能有丝毫松懈,合规、公平使用疫情防控资金和财税政策,确保千亿资金用在“刀刃”上,提高疫情防控资金使用效益,成为当下社会各界的共识。

当前形势下的绩效观应该如何?应急条件下的绩效评价有哪些新的特点?全过程绩效管理如何应用?一系列问题需要我们一起来思考和讨论。

一、当前形势下更要重视绩效

本世纪初,我国开始了预算绩效管理的探索,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预算管理改革步伐明显加快,预算绩效管理的广度和深度大幅拓展。经过多年探索,我国中央和地方绩效评价工作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当前,在中央层面已经初步构建起以项目为主的一般公共预算绩效管理体系,实现了绩效目标的全覆盖,绩效目标的监控也实现了部门的全覆盖。中央和省级财政部门、预算部门重点项目绩效评价常态机制基本建立。但是随着改革的逐步深入,绩效评价工作在实际操作层面也出现一些突出问题,如有些绩效自评不实、得分虚高,部分部门和地方外部绩效评价方法不统一、质量不高、结果应用软约束等。

2020年2月,财政部发布《项目支出绩效评价管理办法》,标志着我国向着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愿景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为加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财税政策落实和财政资金监管, 2月19日财政部印发《关于加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财税政策落实和财政资金监管工作的通知》,要求疫情防控期间以非现场监管为主,灵活采用线上报送、线上跟踪等“非现场、不见面”的“互联网+监管”方式,利用视频会议、电话沟通、微信联系等手段,有效有序开展监管工作。

二、应急条件下的绩效评价

应急条件下的绩效管理如何开展?对疫情防控资金的绩效评价如何着手?

首先应夯实用绩效对冲风险的意识,应急条件下的绩效管理就是遏制风险蔓延,应急支出绩效目标就是对冲公共风险,防止衍生风险、贪腐、大包大揽、极端防控导致的浪费等。疫情防控工作结束后,各地要及时对相关财税政策落实和财政资金使用效果开展绩效评价,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 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意见》,根据突发事件处置的轻重缓急,探索构建应急管理预算支出框架,严格绩效目标和绩效指标导向下的支出管理。

其次要分层级设计绩效目标,区别中央和地方设计不同的绩效目标和指标,对公共卫生防疫支出、专业救援人员的训练和民众的危机培训演练费用支出、专业机构科研支出等,要围绕政策落实和资金管理使用的时效性、公平性、有效性开展评价。

再其次要分区域评价政策和资金产出效果。在绩效目标导向下,突出对中西部地区公共卫生、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支出绩效评价,提高其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当然,在具体评价过程中,要重点关注政策和资金是否及时、精准到位,资金补助标准是否科学合理。要突出基层政府落实政策绩效评价,着重加大农村公共卫生、基础医疗设施投入,加快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以有效应对各种公共危机事件。资金分配是否公开透明、公平公正,防控政策和资金是否达到预期效果是基层政府公共卫生支出绩效评价重点。

最后要建立灾后预算绩效评价报告制度,健全重大应急管理项目支出绩效动态监督机制和终身责任追究机制。系统总结政策落实和资金使用中好的做法和经验,分析存在的不足和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意见建议,作为调整完善财税政策、加强资金管理的重要参考和依据。

三、全过程绩效管理的应用

为规范和加强疫情防控资金绩效管理,突出防控资金“效率与效果并重”,应要将疫情防控资金纳入预算绩效管理范畴,建立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链条。

简化事前绩效管理,提升资金拨付效率鉴于疫情防控的特殊性,一方面,简化事前绩效评估环节。为确保疫情防控财税政策和补助资金及时到位,可根据“特事特办、急事急办”原则,在疫情防控期间,与疫情防控有关的新出台财税政策、新增补助资金可简化评估程序。另一方面,绩效目标管理实行备案制。对于疫情防控任务紧急、不能同步编报绩效目标的,为保证疫情防控资金及时下拨,针对疫情防控资金绩效目标可实行备案制。在疫情防控结束的两个月内,资金使用单位要根据绩效目标填报要求,从过程、产出和效益等方面,细化资金使用的方向、用途以及数量、质量、时效、成本等方面的指标,包括取得的社会、生态、满意度和可持续影响效益,送同级财政部门备案, 发挥绩效目标“引导立向”功能,为后续的绩效评价提供可参考的标准。

强化事中绩效监控,规范资金使用范围。各级财政部门要强化对疫情防控资金的事中绩效监控,确保财政资金不但拨得快,更要投得准、管得住、用得好、效益高。第一,建立健全资金管理制度。各级财政部门应督促资金使用单位积极回应社会关切,建立健全资金使用明细账和各项物资入库登记、领用发放和使用管理等规章制度,建立疫情防控补助资金使用台账,确保账务齐全、手续完整,及时向社会公布防疫资金、各项物资使用情况,增强资金透明度。第二,落实绩效运行监控机制。各地区各级财政部门要根据患者费用补助、临时性工作补助、税收优惠、财政贴息、物资采购政策等实施范围、使用方向、补助对象、补助标准、申报流程等进行追踪监控,确保资金用在“刀刃”上。第三,借助大数据实现动态监控。借助大数据信息实现财政拨付资金的精准高效和绩效信息的及时掌握,利用大数据手段对防疫资金开展“线上”动态监控,及时发现问题、督促整改,确保资金使用效益的发挥。

开展事后绩效评价,完善资金管理机制。绩效评价作为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的核心,是检验疫情防控资金是否实现经济性、效率性、效益性和公平性的重要手段。第一,构建多层次绩效评价体系。疫情结束后,资金使用单位、预算部门、财政部门应在半年内对疫情防控资金使用情况和绩效目标的实现情况开展自评价和重点评价,必要时可引入具有资质的第三方机构开展绩效评价。第二,提升防疫资金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质量。可借鉴《项目支出绩效评价管理办法》指标框架,从决策、过程、产出、效益四个方面构建绩效评价指标,决策方面重点关注疫情防控资金绩效目标编制、资金投入的情况等;过程方面重点关注疫情防控资金的管理情况、组织管理、物资采购等情况;产出方面可围绕疫情防控的产出数量、质量、成本及时效性进行指标设计;效益方面可围绕社会和生态效益、满意度和可持续影响,也可以对卫生防疫、疾控、红十字会等重点资金使用单位和部门从处理突发公共危险事件的履职能力、组织保障、内部管理、工作成效等方面评价。

推动评价结果应用,提升政府决策水平。绩效评价结果应用是疫情防控资金全过程绩效管理的最终落脚点,要实现这个目标,需建立绩效评价结果应用的激励约束机制。具体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一是健全评价结果应用机制。各地要根据绩效评价结果系统总结疫情防控财税政策落实和资金使用中好的做法和经验,分析存在的不足和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意见建议,作为调整完善财税政策、加强资金管理的重要参考和依据,为今后基本公共卫生应急突发事件提供资金投入、管理和使用方面的参考意见和决策依据,发挥绩效管理的“参考指引”功能。二是健全评价结果反馈整改与公开机制。针对疫情防控资金绩效绩效评价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给资金使用单位,并明确整改时限和整改要求。同时,通过媒体、互联网等依法公开评价结果,自觉接受社会监督。三是建立责任追究机制。针对使用疫情防控资金严重低效、无效并造成重大损失的单位负责人,要按照相关规定追责问责;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同学们的思考:疫情防控下的财政资金绩效评价,与一般性的绩效评价有什么区别?如何在评价矩阵中体现?

主编 |杨榕真 郭思宇 范佳伟 覃皓月

责编 |覃皓月 美编 | 马 斌

出品 |政府管理学院团委学生会新媒体中心

编辑:葛格

(本文转载自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收藏
订阅

备考交流

免费领取价值5000元MBA备考学习包(含近8年真题) 购买管理类联考MBA/MPAcc/MEM/MPA大纲配套新教材

扫码关注我们

  • 获取报考资讯
  • 了解院校活动
  • 学习备考干货
  • 研究上岸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