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校园人物 | 周彤:朝着优秀的方向,不断前进

山东理工大学MBA教育中心
2021-09-05 22:41 浏览量: 3075

个人简介

姓名周彤学院化学化工学院班级:化学1702籍贯:山东曲阜座右铭:学无止境,勇攀高峰任职:学院朋辈导师、班级文体委员获得荣誉:大学四年总绩点专业第1、综测平均分专业第1,56门课程的成绩在90分以上,以综合成绩全院第1推免至华中科技大学直接攻读博士学位。曾获得国家奖学金、山东省“优秀学生”、山东省“优秀毕业生”、山东省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学生、校“十佳大学生”“优秀团员标兵”等荣誉。负责省级大学生创新项目1项,发表SCI论文1篇。累计获得国家级奖励12项,省级励8项,校级奖励55项

“没有遗憾”,周彤用这四个字总结自己的大学生活。他勤奋刻苦,注重实践与创新;求知若渴,努力学习专业知识,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天道酬勤”的含义。大学期间,周彤收获满满,“要一直努力,一直前进。”

钻研,科研自周彤与化学接触的第一刻,他便深深爱上了这门学科。化学有种魔力,不断吸引周彤去探索。高中时,课本上有关化学的内容已不能满足周彤对化学知识的渴求,他就利用课余时间阅读与化学相关的书籍,积极拓展自己的化学知识。当迈入大学这方沃土时,他抓住一切机会学习。“我没有想到高中读的与化学有关的书籍竟是大一上学期无机化学专业课的教材!”之前的疑惑终于有人解答,他欣喜万分。大一上学期,周彤便经常向无机化学专业课老师宋沙沙请教问题,最终他以98分的高分通过期末考试。初入大学的周彤对“科研”二字并无清晰的概念。大一下学期开学后,宋老师提到对科研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加入她的实验室,周彤立马报了名。经过层层选拔,他如愿以偿地成为实验室一员。周彤的科研路从此开始。进入实验室后,一切需要从零学起。从仪器的使用到试剂的配制,宋老师都细心指导,老师认真用心的态度让他深刻体会到科研的严谨性。“老师研究的内容不仅包括化学还包括生命科学。”陌生的领域与复杂的知识并没有让周彤退却,相反他乐在其中,“我很享受学习新知识的过程。”踩点回宿舍已成为他的日常。无论是平时的课余时间、节假日还是寒暑假,都能在实验室看到周彤身穿实验服认真做实验的身影。看着试管内溶液颜色的变化与仪器内材料的成功合成,周彤无比激动。

掌握主动权,才会有选择权。在完成每个项目研究后,周彤都会用项目研究领域的关键词去搜索相关比赛,尽可能多地搜集与项目有关的比赛信息,然后报名参加相关比赛。2018年,周彤首次带领团队参加第六届中国大学生高分子材料创新创业大赛,便成功进入决赛。

“做研究不是一个直线型的过程,而是指数型,过了那个临界点,你的成果自然会突飞猛进。”说到激动之处,周彤不停地在桌上比划。量的积累终究会迎来质的蜕变。在大一下学期至大三上学期这两年的时间里,周彤在高水平学科竞赛中获得国家级奖项7项,省级奖项3项。奖项的背后是他夜以继日的研究、一次又一次的推倒重来。科研已成为周彤生活的一部分,“以后还是要继续搞科研。”谈起未来的规划,他眼神坚定。

传播,非遗文化谈起“匠韵”暑假社会实践团队,周彤满脸自豪。2019年暑期,周彤带领的社会实践团队采访了从事剪纸、烙画、泥塑、陶瓷彩绘等技艺的非遗传承人,将非遗的美以纪录片等形式展现在众人面前。

“如何寻找手工艺人”是团队遇到的第一个难题。在与队员商讨后,他将选址定为具有深厚非遗文化底蕴的淄博,开始寻找相关手工艺人的联系方式,最终确定受访手工艺人。“有时候第一天在乡下采访,第二天就要赶往外地参加比赛答辩,很赶。”他挥手说道,“但再忙也不能敷衍。”提前与烙画传承人袁子善老师联系后,周彤与团队一同前往淄博市张店区南定镇。“古代用烙铁烙画,现在烙画设备也与现代科技相结合,用电烙铁烙,既可以写字也可以画画。”只见屋内烙画作品满布,宣纸、葫芦上都是袁老师的作品。袁老师非常沉迷创作的过程,一做便是一上午,“不管花费多长时间,我都要达到自己想要的效果。”

剪纸传承人关丽老师从小便跟着爷爷学习剪纸,从事了多年的剪纸教学工作,“发扬、传承剪纸是我的使命。”与手工艺人交流得越多,越能让周彤意识到传承对于手工艺人的重要性,也让他更加肯定了这次社会实践的价值。

将古老的传统手工艺与现代纪录片相结合,是团队的特色。于他而言,宣传传统文化既是义务也是责任,“匠韵会保留下来,继续发挥它的作用。”“匠韵”暑期社会实践团队荣获“千校千项”国家级社会实践优秀团队案例、教育部中国大学生在线社会实践最具人气奖和社会实践优秀通讯员、山东省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服务队、山东省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学生、校卓越服务队、校实践报告一等奖在内的国家级表彰4次,省级表彰3次,校级表彰8次。奉献,知识同前辈无私地将经验传授给周彤一样,他也无私地带领大家共同奔赴优秀。大三上学期,学院展开“朋辈导师”的选拔,周彤凭借优秀的成绩和丰富的经历脱颖而出。他主动接过知识传承的接力棒,“我很喜欢分享,分享才能发挥更大的价值。”刚入学的新生会经历一段迷茫期,他就结合自身对专业的理解,开展了职业生涯启蒙系列讲座;大一学生不知道什么是SCI、EI,什么是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也不清楚专利包括哪些类别,周彤便将问题一一整理出来,为学弟学妹科普基础知识,并开展竞赛培训讲座、社会实践创优技能培训讲座,毫无保留地分享自己的经验。在他担任学院朋辈导师期间,累计线上、线下讲座和培训8次,线上、线下答疑50余次,累计培训人数1200余人次。每次培训完,他都会主动询问老师意见,不断精进自己的PPT,使之更能满足学弟学妹的需求。

“一个人做得好并不是真的好,带动班里的每一个人都好才是真正的好。”大二上学期,周彤在竞赛方面有了一定的成绩,他的科创实力也得到了众人肯定。身为班委的他在辅导员老师的建议下决定带头营造班级的科创氛围。作为“学生科创带头人”,他拒绝一刀切,具体分析每一位同学的情况。“并不是简简单单地在群里发比赛通知就能带动科创氛围,每个人的目标不一样,要了解每一位同学的想法。”针对不同情况的同学,周彤有着不同的引导方式。有的同学喜欢数学,毕业后想当数学老师,周彤就引导他多参加数学竞赛,在他的建议下,同学积极参加各类数学竞赛,并斩获数枚奖项。“大三上学期他还在参加比赛呢!”周彤略带骄傲地说。有的同学一直想加入实验室,周彤便主动向他转发相关资料,介绍相关指导老师;有的同学缺乏答辩经验,周彤便悉心教他如何完善PPT,并告诉他注意事项与答辩技巧……大三上学期班级科创方面遍地开花。在周彤的带领下,班内同学先后斩获十余项国家级、省级竞赛奖项,获批多项创新项目,班级也荣获省级优秀班集体、校红旗团支部、校十佳班集体、校先进班集体、校优秀团支部、院十佳班级奖学金。

“人生成果=思维方式×热情×能力”,三者同时具备,成果便呈指数式增长。将持续钻研作为一种习惯,把奉献视为一种使命,周彤朝着优秀的方向,不断前进。

撰稿:郝萌鑫 程淑杰 卢 妍

图片:受访者自供

美编:李文博

编辑:李 冉 魏首姣

初审:张雅鑫

审核:崔文斐

总审:王 伟

编辑:凌墨

(本文转载自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收藏
订阅

备考交流

免费领取价值5000元MBA备考学习包(含近8年真题) 购买管理类联考MBA/MPAcc/MEM/MPA大纲配套新教材

扫码关注我们

  • 获取报考资讯
  • 了解院校活动
  • 学习备考干货
  • 研究上岸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