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记 | 追梦西安交大,韶华不负;梦圆中国政法,续写风华

山东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2021-05-12 17:00 浏览量: 3172

合理规划坚持不懈

滋润着梦想的土壤

充足准备 收获经验

引导着前进的方向

在追梦的路上

恒心和毅力

塑造着一个又一个成功

梁辰雨梁辰雨,山东财经大学体育学院体育经济与管理2017级本科生,高水平运动员排球专项,我校女排运动员,国家二级运动员。曾任山东财经大学女排队长,获二等奖学金数次。成功上岸西安交通大学体育学专业,并取得初试428分、位列第一,复试第四名的优异成绩。

当考研遇上体育

步入大学前近十年的排球训练让梁辰雨选择通过高水平运动员专项考入大学,在谈及长年的体育运动对她产生的影响时,梁辰雨说:“对我来说,从事体育运动和考研比起来我觉得前者会更加的累。”可能对很多人来说考研是一件苦差事,而恰恰相反的是,梁辰雨认为考研是一件很值得享受的事情——可以有自己能够支配的学习时间和任务。由于团体项目的需要,梁辰雨必须服从组织的时间安排,十年如一日的训练远比我们想象的更加辛苦,但坚持下来以后,其他的困难反而都显得微不足道,都是可以努力去做到的事情。“体育对我生活上最大的收获是有一个良好的身体和健康的作息。因为经常早训,从而养成了早起的习惯,所以后来在备考期间我也并没有觉得早起学习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

理性选择 合适为先

考研院校的选择无疑是一个需要慎重考虑的问题,梁辰雨根据亲身经验给出的建议是:结合自己的专业和成绩水平,尽量把自己的优势最大化。成绩较好的同学可以把目光锁定在门槛较高的院校,选定学校后,结合自身的优势特点和所学专业来选择合适的专业。“我的文科像英语、政治这些比较好,专业课也比较擅长,而且和本专业也比较挂钩,所以最终选择了体育学这样一个专业。”

梁辰雨还分享了她获取考研信息的途径。其一,可以去学信网和较为心仪的学校的官网,多多关注上面发布的考研信息;其二,可以关注一些关于考研的公众号,它们会经常更新一些院校的信息;其三,考研的朋友也会有他们的推荐,可以多跟研友沟通,从他们口中也会得到一些消息。

“书籍这方面,我认为不是求广而是求精。”考研的路上大家会遇到很多的老师,其中包括研友的推荐,学长学姐的推荐等等,但最重要的是要找到适合自己的书,适合自己的方法和节奏。这时候可以把一个老师或一本参考书学精,而不是要有多么广泛的涉猎。不妨根据大家的推荐,选择出几个老师,多看一看他们的书,听一听他们的课,从中找到最适合自己的,然后去学透彻并能灵活的运用,这就足以应对一场考试了。

调整心态 勇往直前

最困难的时候,也就是离成功不远了的时候。谈及考研路上的艰辛,梁辰雨认为最大的困难,就是如何去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这可能也是对于所有考研人来说最重要的一个问题。在备考的前几个月里,大家更多的是对知识的摄取和学习方法的选择,但到了最后两三个月,心态就会处于一个非常焦虑的状态,这时,如果能保持一个较为良好的心态,能够坐到考场上完成这样的一场考试,那么就已经赢了一大半。

“可能与我从事体育锻炼有关,我的心态和抗压能力是比较好的,没有特别焦虑、崩溃的时候。可能有时会比较烦躁,我会选择和家人朋友聊聊天;或者去操场跑跑步;再或者给自己放一晚上假,去看看电影,吃吃喝喝,可能过了一晚第二天就会好很多,然后再继续投入学习。”梁辰雨希望借此机会告诉大家:学习和体育是互相促进的关系,不会互相干扰,当你的身心已经到了一个很疲惫的情况下时,不妨去锻炼锻炼,放松一下思维,转换一下头脑,当你再次投入到学习中的时候,效率会高很多。

梁辰雨说:“这么多年,我一直是在体育锻炼和学习这两者兼顾中度过的,体育锻炼绝对不是一个耽误学习时间的事情,它对于学习有非常大的帮助,不仅可以使思维更加敏捷,也可以保持一个健康的体魄,希望大家可以多多参与到体育运动中去。”

制定计划 效率取胜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有时候计划的制定往往比计划的执行更重要。在复习方法上,梁辰雨每个月都会有一个非常详细的规划,然后具体到每个周,再具体到每一天,在每一天前一天的晚上她都会把第二天的计划列好,然后每天晚上再去复盘一下,看一看任务完成的如何,从而对第二天的计划及时调整,保证学习进度和效率。据梁辰雨说,她是从三月份开始备考,到考试前有9—10个月的时间,“复习的战线不用特别长,因为这样会很疲惫,8到9个月的时间是比较充足、合理的。对于考研来说,效率是很重要的,纯粹地关注学习时长是没有意义的,你必须要在有限的时间里提高自己的效率。”梁辰雨的一天是从早晨五点半开始的,六点一定到教室开始复习,持续到晚上十一点半。但由于她有早起的习惯,且学习时间也较长,所以并不适合每个人都去模仿,这种时长或许会导致大家的状态不好,睡眠不足,效率就会非常低,这样是没有意义的。

收获经验 勤能补拙

初试、复试均收获高分的梁辰雨有怎样的诀窍呢?“初试如果想取得一个还不错的成绩,那要求的就不是说我每一科都差不多,而是你每一科都要做得很不错。”梁辰雨说,自己在复习英语时,把单词前前后后背了十多遍,不同版本的单词书还有各个老师出的单词手册都反复背过,她认为没有单词的英语技巧就相当于零。同时她也花费了很多的时间在英语阅读题上,仔细研究了从1999年到2020年这二十年的阅读题的命题规律。政治也需要踏踏实实地背诵,梁辰雨认为肖秀荣的*卷是较为不错的。“考研就是日复一日的去重复同一件事情,我觉得很多时候乐趣不要期待于过多的外界,可以多尝试从学习的过程中发现乐趣。”梁辰雨这样说道,“像我比较喜欢英语,那我就会在学习专业课感到疲惫时,拿起英语来背诵一下。”

在初试过程中,大家可能会忽视英语口语这一方面,但复试会考察口语,所以梁辰雨建议大家用三四个月的时间把英语口语练习一下。其次,老师更喜欢大方自信的学生,这在日常生活中也是可以锻炼的,大胆和他人沟通,培养自己的自信,这样在复试时也能够大方地跟老师交流。

学姐寄语

回看整条考研之路,更像是一场对身心的修行,我认为最重要的就是调整好自己的心态,这是做好任何事情的基础。做梦很容易,但想要实现梦,就要做好一切准备,坚持、刻苦、勤奋、思考,缺一不可,甚至要做好梦随时可能破碎的心理准备。但当你坚持下来并迈上一个新的台阶的时候,会发现一切都很值得。也祝大家能够乘风破浪,迈进自己梦寐以求的校园,看到更美的风景也遇见更优秀的人。

司歌

司歌,中共预备党员,山东财经大学法学院法学专业17级本科生,在校期间多次获得院级一等、二等奖学金,被评为“优秀团员”。考研初试成绩412分,现已被中国政法大学经济法学专业拟录取。在备考考研期间同时通过法律职业资格证考试。

坚定目标 勇往直前

关于考研,司歌表示这是她大学一直以来的目标。作为一名法学生,司歌希望未来继续从事与法律有关的职业,她的目标也是许多法学生非常向往的"五院四系"之一的中国政法大学。

“中国政法大学毋庸置疑是每个法学生都向往的地方,所以考研难度和竞争程度可想而知。但是,在父母的鼓励下,再加上自己本科期间成绩还不错,最后决定挑战一下中国政法大学。”关于专业选择,司歌采用排除法,最终选择了中国政法大学的经济法专业。在当前的情况下,考研成为许多大学生的奋斗目标。她建议大家要有一个明确的方向,是选择考研还是就业,关于考研的决定不要随波逐流,唯有目标坚定,才能坚持下去。司歌认为在目标院校的选择上,关键要考虑自己未来的就业方向,是否想选择与专业关系密切的职业,如果未来想从事专业性强的工作,还是要选择专业性强的学校,例如法学专业的"五院四系",如果只是想获得研究生的学历,建议大家选择一些性价比更高的985、211等院校。

详细规划 严格执行

“由于去年疫情的影响,前期备考时间大多都在家里,所以在效率比较低的家里学习时,考研计划的制定以及付诸执行格外重要。”为此,司歌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对学习内容做了提前规划,以免后期出现学不完的那种焦虑情绪。她把考研时间大概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是英语和专业课基础知识的理解。主要是从三月份到六月份,前期打好英语基础,背诵单词和做英语阅读,整理语法基础知识等。在专业课方面,她利用这几个月的时间通读参考书目,再配上法考的课程,加强自己对知识背后理念原则的理解。第二个阶段重点主要放在专业课的背诵上,主要是暑假期间。在背诵阶段,她每天大概保持5、6个小时的时间背诵。第三个阶段就是返校之后到十二月的学习,这个阶段尤为重要,是对所学知识的真正掌握理解以及升华,她给自己安排上午背法学综合,下午背经济法专业课,晚上学习政治和英语。考研计划最重要的就是付诸实施,在疫情期间,司歌为了保证自己的学习效率,每天都去图书馆学习并保证7小时左右的有效学习。回学校之后,学习时间更是延长至10多个小时,并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自己的学习计划。

适时调整 克服困难司歌说道:“考研过程中的困难主要是自己的情绪的调整。考研是一场孤独的战役,大家都朝着不同的目标努力,没有人会真正做到感同身受。每次做题准确率的起起伏伏,会给自己的情绪带来很大的波动。”学习是一个过程,无论你学习都多努力,它的效果都不是一两天能体现出来的。司歌希望不要因为某次做题准确率非常低就去否定自己,而是应该认真分析此次失误的原因,记住考前发现的每个错误都可以在考试中避免,所以我们应该感谢自己在日常练习中及时发现。每当情绪波动比较大的时候,司歌会寻求家人和同学的帮助,她每个周末都会跟家里打一个半小时的电话,有时候背书背累了也会跟同学聊聊天放松一下。当她看到大家都在认真学习的时候,她自己也会被他们感染,充满动力。

回顾考研 收获感悟

谈起备考经历,司歌说道:“备考经历让我更好的认识了自己,也让我发自内心的肯定自己,让我重拾了信心。我自己能够切实地感受到自己在考研过程中的蜕变,开始学着享受学习、享受自己专注的样子。”回顾考研的过程,司歌收获颇丰,不仅专业水平有所提升,在考研过程中也交到了许多好友,让她有信心去面对未来可能会遇到的困难。司歌说考研给她最大的感触是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在备考期间她也曾担心自己的付出会不会是徒劳的,会不会没有回报,她的努力会不会白费,结果最终告诉她:只要努力,就一定会有回报和收获。放平心态,专注脚下,既然选择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花香自来。

分享经验 学姐寄语司歌向我们分享了她的考研秘籍:“我觉得考研成功的秘籍在于自律+努力+结合自身实际情况。”首先,自律是在考研期间必须培养的一种品质,考研不同于高考,没有监督,没有资源,大部分都要靠自己,要自己管住自己,将学习与休息娱乐分开,学习时就要身心的投入,远离一切可能的诱惑,保证高效的学习效率。其次,努力是任何成功都必不可少的要素,努力更是考研成功的关键,但是,这种努力必须是现实存在的,而不是那种自我感动式的努力。最后,学习其实也是一门学问,只有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才能得到最优的结果。

每一份经历

不管是顺境还是坎坷

都会增加生命的历程

世界很小请带着梦想一起奔跑

世界很大 请带着坚持努力成长

终有一天 梦想会绚烂成花

国奖来啦!2019-2020学年本科生国家奖学金获得者风采有序接种疫苗,守护生命健康!母亲节 | 纠结送什么礼物?小山花束和卡片请你查收!

编辑:刘蕊

(本文转载自 山东财经大学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收藏
订阅

备考交流

免费领取价值5000元MBA备考学习包(含近8年真题) 购买管理类联考MBA/MPAcc/MEM/MPA大纲配套新教材

扫码关注我们

  • 获取报考资讯
  • 了解院校活动
  • 学习备考干货
  • 研究上岸攻略

最新动态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