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out Us | 王智慧:十年征战再踏新途,三度博取逐光而行

山东大学MBA/EMBA教育中心
2021-09-30 17:03 浏览量: 2703

她是新兴细分行业的理想探索者,默默耕耘,一直践行初心;

她是职能岗位转型的全能拓展者,步步成长,潜心创建品牌;

“智圆行方,慧中秀外”,可以用这八字形容这位采访对象,她就是山东大学MBA第十五届联合会执行主席、2019级5班班长王智慧同学。

PROFILE

王智慧

山东大学MBA2019级5班班长

山东大学MBA第十五届联合会执行主席

王智慧,山东大学MBA第十五届联合会执行主席、MBA2019级5班班长,HR专业进入健康体检行业,作为山东省内该行业先行者和探索者,深耕行业十余年。

资深HR转战创业,2015年起参与创立健康体检和健康管理本土品牌:鲁慈体检,自建有中、高端体检中心,多次承接省、市范围项目,服务数百家企事业及团体,累计接待40余万人次,曾获“山东省知名品牌”等。

Q1

为什么选择读MBA?

2018年决定考MBA的起因是,在组织本科毕业十周年聚会时,看到同学们职场鏖战十年后状态迥异,感触很多。在不同境遇里,自驱力差异下,时隔多年再相逢,人生轨迹迥然不同。我更加深刻认识到,保持学习和进步,才能到下一个十年时,有不后悔的人生答案

当然,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十年一直做一个行业,感觉在工作领域越走越窄,仿佛遇到瓶颈,“不破不立”,自己必须突破。

瓶颈跟自身职业发展轨迹有关,我是学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作为最早的基层员工参与筹建当时最大的全国连锁品牌的山东公司,从行政人力助理做起,负责几乎所有执行层面的基础性工作,装修装饰、设备设施、耗材试剂、招聘培训、绩效薪酬等,遥想重重艰难几近崩溃,之后又参与几家体检中心新建,对中大型专业健康体检中心的所有的流程、环节和细节都是非常熟悉的,之后希望自己职业聚焦,就专注HR提升,一直到2015年。

这些经历提升了自己做新团队的经验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面对任何问题都有信心找到可以解决的思路和方法。但“职业瓶颈”就是,习惯了从执行层面思考问题,缺乏深刻领悟“战略”的意义。

到2015年,因为不想被资本绑架,还想更加注重医疗品质,就一起新创“鲁慈体检”品牌,开始参与到公司整体运营中。品牌、营销、财务等,都成为自己短板,只能摸索着实践学习。但随着企业发展壮大,久在一个行业,又是职能岗位出身,更加感觉缺乏统筹意识、战略思维、全局眼光。

Q2

为什么选择现在的行业并坚持十余年呢?

选择现在从事的健康体检行业,确实是个人选择。读本科期间,家人不幸确诊恶性肿瘤,幸运的是作为“早发现早治疗”的受益者,因为发现较早,进行了良好全面的医疗干预,家人一直到现在都很健康得享受生活,而同期确诊同类疾病的朋友家人,却因确诊即晚期,转移扩散已过世多年。

2008年本科毕业时,体检行业是新到几乎不为人知的行业,大众也没有体检的健康意识,但因为我发自内心认可健康体检“早体检、早发现、早干预”的理念,在获取经济收益时,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助益个人、家庭和社会,就在几个还算不错的offer里,成为山东省内最早做这个细分行业的先行者和探索者。

虽然受疫情影响,2020年第一季度没有营业,我们还是持续看好医疗健康行业,于是20年底用将近4000万,尝试更加关注检后健康管理的高端健康体检和健康管理中心,试图搭建5G移动互联的全程健康体系。在这个摸索尝试、引领先行的过程,不论是战略发展方向,还是人才团队建设都感觉困难重重,甚至连为了避免交叉感染的更衣式服务,都遇到了某些传统消费者的不理解和不信任。

毕业论文想学以致用,开题方向想做基于战略发展的中小型企业组织变革,与刘冰教授就我们行业背景下战略发展和组织发展的交流时,收获很多,让我对行业方向、商业模式都有了不一样的理解和认识,并应用到工作中。

Q3

在山大MBA的学业已经完成了三分之二,

期间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很多人问过我读MBA的收获,我都回答是因人而异。我觉得值,不代表你觉得值。就读MBA的初心是什么,积极主动地实现当初的期待就是最值的收获

在2019年入学前偶然听一位学姐分享了自己导师的一句分享:“现在的成长比现实的成功更重要。”这句话就成为我整个MBA学习生活的指导思想和行动方略:不追逐现实意义的成功,只追求现在当下的成长。

那位导师的话对我影响深远,如果亲自和我说点什么是不是学习机会更多?所以到“抢”导师环节,就第一时间争取,并很幸运得到认可。

自己的瓶颈是缺乏战略思维和操盘经营,机缘巧合下,在班级做班长,在联合会做执行主席,得到了0成本的试错平台和累积经验机会,所以对我而言,收获真的很大,经常开玩笑说,学费已经赚回来了,完全“值回票价”。

就读收获,借鉴我导师刘冰教授在21级新生见面会上谈新生期望的三点,以将山大MBA最大收获,也总结为三句话:提升了格局的高度,拓展了视野的宽度,丰富了认知的温度。

提升了格局的高度

“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格局在我的概念里,是一种“向内而观”。在山大学习时,案例实践教学,理论联系实际,众多优秀老师们展现的“山与海”,帮助我系统梳理了管理理论和底层逻辑,升华了管理认识,提升了格局。

工作多年再踏入校园,格外珍惜学习机会,很少缺勤,并在本班课程之外,也旁听了不少老师的课。

很多老师、课程和观点都醍醐灌顶:例如武常岐院长的战略管理和全球视角、辛立国和王军老师的宏观经济分析、王晶老师中外思维差异、徐向艺老师的公司治理、谢永珍老师的商业逻辑、陈志军老师的投资管理理念、张玉明老师的共享经济、丁荣贵老师的项目思想、蔡地老师的案例教学、张晓峰老师的国学管理思想、路军伟老师的会计思维、刘海英老师用公司理财看个人价值管理,还有唐贵瑶老师课堂上邀请的山东本土多元化经营连锁医疗机构的总裁分享。

另外,在《齐道儒商大讲堂》等讲座上,听过管清友先生的主题分享、肖宗水教授的区块链、方雷教授的政治学视角看全球,还有我推崇的阳明心学等,各自领域大咖们的思想,也让我受益匪浅。

拓展了视野的宽度

如果说格局是向内观,那视野则是一种向外而观,在MBA的学习生活其实拓宽了很多视野。例如:移动课堂、企业参访等活动,拓宽了管理实践视野,能更好的将理论知识与企业实际密切结合;游学、交换项目等活动,拓展了国际视野,能更好地用全球视角思考发展;听小课堂、校友论坛等活动中同学们的精彩分享,拓展了行业视野,而参与金融、人力等职业发展论坛等活动,又拓展了职业视野。

接任联合会执行主席后,在参加中国MBA联盟领袖年会暨商学院高峰论坛和中国MBA联盟主席峰会时,和其他高校MBA的交流学习中,也看到了全国MBA教育和学生活动的丰富多彩,获益匪浅。

丰富了认知的温度

思维认知的突破,很多时候就是打破传统观念,以多维跨界的视角,从日常繁杂中,洞穿本质和趋势。读MBA期间,和各行业优秀同学交流交往,可以丰富自己的思维认知,并逐步改变,是非思辨降低迷失、见贤思齐减少困惑,找到自己突破和提升的方向。

不同年龄、行业和职业的同学重归校园,同窗情感更加难得和纯粹,积极参与多种多样的校园活动,会比在其他场合认识的朋友更加平等自由,也更丰富。随着弥足珍贵的同学感情升温,也打破自己认知进行重建和升级,相互学习,相伴进步。

例如在担任5班班长期间,班里有经历丰富的70后企业老总和人大代表,也有奋斗逆袭的80后励志典范和创业代表,有年轻有为的90后大型企业中坚力量,还有94年的MBA迎新晚会总导演刷新了我对年轻人的认知,后来设置专门的聚会委员会,组织班级内外各种聚餐、聚会等活动,践行“5法5天、突破创新和交流学习”的班级精神。

而五一随队参加了亚沙,第一天地表温度50-60度,第二天7级大风,夜宿沙漠低至0度,山大沙十队伍就在这样艰苦环境中,齐心协力、全员完赛,勇夺“金沙鸥”,这种团结互助、全力拼搏的团队精神,也对我影响颇大。

Q4

今年适逢山大120周年校庆,

有什么对学校和学弟学妹们说的吗?

俗话说“顺势而为、应势而动、借势而进、乘势而上”,山大拥有良好的学习氛围,拥有非常值得尊敬和学习的同学校友。恰逢国家盛世,又逢百廿校庆,希望大家不忘初心,不留遗憾,可以做历史记忆的创造者、记录者和成长者。

感谢山大的培养,感谢各位老师和同学们的帮助和支持。

积百廿厚蕴,祝愿山大育万千英才,谱盛世华章。

ABOUT US

通过挖掘每一位优秀MBA/EMBAer的真实故事,

分享彼此学习成长之路,

领略同路人不一样的风采,

展现同行人多姿多彩的个性。

采访 | 郑荣光

编辑 | 杜菲菲

编辑:葛格

(本文转载自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收藏
订阅

备考交流

免费领取价值5000元MBA备考学习包(含近8年真题) 购买管理类联考MBA/MPAcc/MEM/MPA大纲配套新教材

扫码关注我们

  • 获取报考资讯
  • 了解院校活动
  • 学习备考干货
  • 研究上岸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