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学商学院航空业规划发展、人工智能、无人机......这场“行业圆桌咖”里都是技术干货

四川大学商学院
2019-11-19 16:20 浏览量: 4114

MBA中国网讯】

四川大学商学院圆桌会伊始,三位专家就议题依次发表了各自的精彩演讲。

专家学者有话说

No.1

韩松臣教授首先从“全球空中航行计划——民用航空新航行系统”角度进行了阐述。

随着世界空中旅客运输年均增长率的大幅度提升,现行的民用航空通信、导航、监视和空中交通管理系统存在的缺陷和局限性,将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空中交通流量的需要。如何适应21世纪全球民用航空的需求,已成为航空界20世纪末研究的重大课题。

韩松臣教授认为新技术“卫星+计算机”将是适应21世纪全球民用航空需求的研究重点。接着,韩教授讲述了新航行系统的四个主要特征,一是通信,通过广域信息管理技术(SWIM),实现高度信息化;二是导航,卫星导航和基于航迹的运行(TBO)让自由航路运行(FRTO)成为现实;三是监视,自动相关监视ADS-B让驾驶员了解周边空域态势,通过机载间隔(ASEP)系统和ITP(高度层更改程序)保持安全间隔、选择最优高度飞行;四是空中交通管理,将场面管理纳入,实施“gate to gate”空中交通管理。

最后,韩教授从空中交通管理与人工智能的结合出发,向大家展示了人工智能在空中交通管理中的应用,其中包括基于语音识别的空情态势研判与告警管理,基于图像识别的场面运行监控系统和基于深度学习的飞机进离港排序系统。韩松臣教授总结到:“民用航空是一个全球一体化、空地协同合作的运行环境,人工智能等高新技术在民用航空领域将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No.2

第二位专家王秉玺先生对“通用航空发展新趋势”的话题进行了分享。

首先王秉玺先生对通用航空的概念进行了阐述,通用航空运行与定期或不定期商业航空运行的区别在于,通用航空由较少经验和技能的机组驾驶组成,同时使用的是可靠性较低的飞机,依照的标准较低,较之商业航空运输运行自由度大。通用航空发展经历了开创与建立、挫折与徘徊、恢复发展、转折与发展后,进入了今天的发展新阶段。

随后,王秉玺先生通俗易懂的解释了通用航空的特点以及业务,通用航空的特点可以用“低小慢繁”这四个字总结,即飞行高度低、飞机体型小、飞行速度慢、飞行次数频繁。在通用航空传统的业务中,主要包括航空喷洒、航空探矿、飞机增雨、航空护林、石油服务等,而新兴业务包括了直升机引航、空中巡查、应急救援、无人机等。

王秉玺先生强调,“近年来通用航空呈现快速增长态势,正面临历史上全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相比于发达国家,中国在通用航空发展上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公共服务型通航业务国家驱动加快,大众消费型通航业务潜力释放,无人机成为通航发展新动力,智慧通航成为通航发展新方向,这些都将是通航发展的新趋势。

最后,王秉玺先生通过1976年唐山大地震灾后紧急卫生防疫任务、2008年汶川地震应急救援和四川省凉山州木里森林火灾的案例阐述了通用航空的应用。从每个案例的背后我们都可以发现,通用航空是国民经济建设和国家应急救援的一支重要保障力量,加快通用航空发展是民航强国的重要内容。

No.3

随后,王兴丰先生分享了“中小城市航空通达性提升探索与实践”。

王兴丰先生从“通达性”概念出发,如果从早八点到晚八点,一个航空从一个城市直达或中转到达全国主要城市的平均时间越短,那么代表它的通达性水平越高。然而由于航司盈利、政府补贴和核心城市时刻资源受限等问题,不是所有的航线都可以开通直飞的,那么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王兴丰先生解答道:“干支结合将会是一个很好的解决策略,它是支线航空发展的必由之路。而通程航班体现着干支结合策略”。通程航班是航空公司整合相同或不同航空公司的航线,开设的介于经停航班与中转航班之间的新型航班模式。其核心价值在于网络价值和服务价值。

接着,王兴丰先生表示,打造次级枢纽、多枢纽是中小城市通达性提升的又一次升级,是支线机场跨越式发展的新机遇。并以新疆库尔勒打造次级枢纽,构建疆内外干支网络为例,说明次级枢纽建设的重要意义。

随后,王兴丰先生阐述了第三个观点,即通用航空短途运输作为支线网络的延伸,支通结合将成为支线航空发展的另一突破方向。通过干、支、通网络的协同发展,深度融合,建立国内通用机场、支线机场、国内干线机场以及国际机场间互联互通的航空网络,将是华夏航空对未来支线航空实现通达性的设想。

圆桌话题聊不停

透过圆桌看未来

嘉宾简介

韩松臣,四川大学空天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导,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民航总局优秀教师。1997年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飞行器设计专业,获得博士学位。先后任教于哈尔滨工业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四川大学,从事与航空航天领域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工作期间曾先后到美国的WCG、德国的DFS、韩国HAU、设在加拿大的ICAO和澳大利亚的RMIT等组织和机构进行考察学习和学术交流。发表论文120余篇,其中被SCI/EI/ISTP收录50余篇。主持与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子课题、国家空管科研课题、民机专项等多项课题。申请并获得授权专利10余项,多次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励。研究方向:面向飞行器控制的信息工程与人工智能技术;航空环境工程与航空安全;飞行模拟与空域规划、评估;空中交流容量/流量综合管理理论与技术。

  • 王秉玺,中国民航总局第二研究所通用航空研究所所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民航标准化专家库成员,民航主体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委员会成员,民航工程技术中级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委员会成员,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农业航空分会委员,四川省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平台网络评审专家库成员等。长期从事通用航空及相关领域研究工作,先后主持、参与科技项目30余项,编制民航行业标准10余部,其中有4项科研成果获省部级科学技术进步奖。主要研究方向包括通用航空应用技术研究、通用航空标准化建设、机载作业设备检测、通航产业规划等。

  • 王兴丰,重庆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华夏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华东事业部总经理、华夏航空股份有限公司用户运营部总经理、华夏通融(北京)企业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从事支线航空发展工作近十年,历任华夏航空总裁办公室主任、客舱与地面服务部总经理、营销中心总经理等,拥有丰富的支线航空实践经验。多年来始终致力于中小城市航空通达性探索与实践,在行业内积极倡导“通程航班”,推进中国第三类航班——“通程航班”的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建设,积极为提升中小城市的航空通达性理论探索与实践做出贡献。

编辑:媒体小编

(本文转载自四川大学商学院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收藏
订阅

备考交流

免费领取价值5000元MBA备考学习包(含近8年真题) 购买管理类联考MBA/MPAcc/MEM/MPA大纲配套新教材

扫码关注我们

  • 获取报考资讯
  • 了解院校活动
  • 学习备考干货
  • 研究上岸攻略